第六单元???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单元课标:
通过了解西方列强对亚非拉的殖民扩张、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以及亚非拉人民的抗争,理解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及殖民地半殖民第民族独立运动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单元课标解读: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了解西方列强建立世界殖民体系的过程,以及亚非拉人民的抗争,理解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独立运动对世界历史发展的重要影响。
第12课??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课标要求:
通过了解西方列强对亚非拉的殖民扩张、世界殖民体系建立过程的相关史实,理解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对世界历史发展的重要影响。
课标解读:
通过本课学习,了解西方列强建立世界殖民体系的过程,理解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对世界历史发展的重要影响。
教学理念:
充分体现课标要求,落实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注重培养在史料研读中把握历史脉络,学会“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历史观念。
教材分析:
A.课程地位
从内容上看:西欧列强抢夺殖民地,建立世界殖民体系。
从影响上看:殖民扩张与掠夺使世界市场得到拓展,世界联系加强。
B.教材处理:
本课关键词:征服、掠夺
三拷问:征服者是谁?掠夺了什么?产生了什么影响?
学情分析:
从知识结构看,本课内容与初中历史教材多有重合,学生对西班牙、葡萄牙、英国的殖民情况以及三角贸易的相关史实有一定了解,历史知识相对丰富。
从学生个性特征看,对历史有一定兴趣,求知欲强,个性活跃。
教学目标
①唯物史观:了解殖民史实,理解殖民掠夺是欧洲积累财富的有效手段;同时殖民掠夺导致了亚、非、拉的贫困落后,分析落后的原因与区别,培养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思维。
②时空观念:通过史料分析,把西方列强的殖民活动及特点放到特定的历史环境下去理解,辩证看待历史。
③史料实证:通过图片和历史资料设计问题,布置悬念,培养学生论从史出,提高学生研究历史问题的能力。
④历史解释:引导学生合理运用教材史料和图片来分析问题,提取有效信息,培养学生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
⑤家国情怀:一方面培养学生抓住历史机遇,勇于创新的精神意识,另一方面理解西方殖民扩张给殖民地半殖民地带来的深重灾难与发展问题,坚定中国和平崛起的信念,树立反殖民、反霸权的认识。
重点:资本主义的发展与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过程
难点:殖民扩张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工业文明时代,殖民扩张的双重后果)
教学设计思路:
对于历史来讲,尤其是使用统编版教材的高一,教师的备课压力很大。第一,新教材本身的课堂容量就大,在规定课时内按时完成教学进度已经让教师倍感吃力;第二,必修下册完成后,高一还面临着学考复习,也就意味着,一学期既要完成新教材下册的教学进度,还要对《中外历史纲要》(上)进行适当的复习。因此,在按时保质完成教学任务同时做好科学备考就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了有效解决这个问题,整个《纲要》(下)的课程,我们的设计方案可以是这样儿的,就是遵循横纵两条线索。横向的线都是从《纲要》(上)引入,选用与新课相关联的上册中的一两个小知识点引题,由上册引入到下册,由中国史过渡到世界史。所以每一节新课之前需要找一个与本学期所讲课节有关联的,上学期的一个内容。这样的话既可以帮助学生形成中外同一个时间点的比较,也可以在新授课的同时帮同学回忆《纲要》(上)的内容,以减轻学考复习的压力。
比如“第12课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这节课,可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即1.课标解读与教学目标的生成;2.教材,学情和教法、学法的分析;以及3.教学过程的整体设计。下面具体阐释我的设计思路。
第12课的导入借用中国近代史“租界”与“租借”两个知识点。
租界一般都位于沿海沿江的通商口岸。列强建立租界的初衷,是从经济角度考虑的,带有资本主义的特征。
租借地几乎都位于军事或政治的战略要地。列强抢占租借地的初衷,是从军事和政治角度考虑的,带有帝国主义的时代特征。
无论“租界”还是“租借”都是列强以武力为后盾,通过不平等条约攫取的,都是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化的重要标志。
“资本主义”时代的侵略方式主要是商品输出,帝国主义时代的侵略方式主要是资本输出,引导学生回忆《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因为这两个条约一个是商品输出,一个是资本输出阶段。这样的话,就建立了横向的联系,从中国史走向世界史。
在一个个不平等条约的推动下,近代中国一步一步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沦为世界市场的附庸。
引导学生回忆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和其中的代表性事件。(雏形——开辟新航路;初步——第一次工业革命;最终——第二次工业革命)
?????思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与资本主义殖民体系之间的关联?以这样的问题,切入“第12课??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的学习。
由于第12课的内容,在教材内容编排上,主要以殖民区域为线索,而从世界史的时间轴来看,本节内容上承前边的世界市场、后启下一课的民族解放运动,所以引题的时候,在世界史方面,可以从世界市场形成的时间线索入手,选择三个阶段,也就是世界市场形成的代表性时间事件,建立殖起民体系形成的纵向联系,将教材三个区域的殖民活动连接起来。进而确定本课的知识框架。
(一)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过程(主要活动)
1.新航路开辟后,葡萄牙和西班牙在拉丁美洲的殖民活动
2.17、18世纪以来,荷兰、英国、法国对亚洲的殖民侵略
3.工业革命,西方列强对非洲的瓜分
4.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
(二)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的影响(两个世界)
对第一部分“殖民体系形成过程”的学习,主要明确两个问题,
第一,建立与世界市场的时间关联,将殖民体系的形成过程划分为“开辟新航路后——17、18世纪英法荷的殖民活动——两次工业革命期间的殖民活动”,第二,每一阶段确立一个主题。一是新航路开辟之后,葡萄牙和西班牙开始进入到殖民阶段,他们的主要对象主要瞄向了拉丁美洲;
第二,第二个活动是殖民掠夺阶段,主要是荷兰、英国和法国,他们的主要对象瞄向的是亚洲;
第三个阶段是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之后,各诸国开始主要瞄向了非洲地区。通过设计的三个具体的活动,就把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分成了三个不同的区域,通过讲述他们是如何一步一步形成的,建构资本主义殖民体系对应的时间关联。
前边讲的这些都是以史实为主。最后,还有史学的评论,也就是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对世界历史发展带来的影响。我将它阐释为两个世界的影响,一是对资本主义世界;一个是对那些半封建半殖民地地区和殖民地地区的影响
教材的探究活动和学习拓展,也是这样的设计思路。
关于影响,主要通过殖民侵略、殖民扩张的史料来寻求关联的,也就体现了历史学科素养要求的史料实证。
这样,这节课的设计既有史观,体现了整体史观的特点,又有时间观念,即横纵两个时间点的对比与关联。课节的整个活动是通过史料实证来完成,历史评论是通过历史解释来完成的。最后,将资本主义殖民体系对半殖民地和殖民地地区带来的迫害史料,反射对比到我国清朝晚期这一阶段(我国这一个阶段的人民的生活特点,以此来反映家国情怀,将五个核心素养关联在一起。
这样的设计就形成了东西方两个世界,中国史和世界史的比较的这种观念。同时,也变相的对上册的内容进行了复习。
教学方法:
A.教法:图示讲解??启发探究
B.学法:合作学习??分析归纳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PPT图片展示(“租界”与“租借”)
租界一般都位于沿海沿江的通商口岸。列强建立租界的初衷,是从经济角度考虑的,带有资本主义的特征。
租借地几乎都位于军事或政治的战略要地。列强抢占租借地的初衷,是从军事和政治角度考虑的,带有帝国主义的时代特征。
无论“租界”还是“租借”都是列强以武力为后盾,通过不平等条约攫取的,都是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化的重要标志。那么,第一道思考题:在中国近代史上,有哪些事件可以符合列强侵略的“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特征呢?“资本主义”的侵略方式主要是商品输出,帝国主义的侵略方式主要是资本输出,你能想到吗?(学生:《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
《南京条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它的签订使中国被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沦为列强商品倾销的市场;《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允许在华出资设厂标志列强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侵略方式有商品输出转为资本输出,中国进一步沦为世界市场的附庸。
近代中国是如何一步一步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作为一道复习思考题,课后我们同学试着默写到作业本上。
第二道思考题: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是什么,其中有哪些代表性事件?
(雏形——开辟新航路;初步——第一次工业革命;最终——第二次工业革命)
?????那么,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与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资本主义殖民体系有着怎样的关联呢?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2课??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二、合作探究:
这节课的内容大致包括两部分,即:
(一)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过程(主要活动)
1.新航路开辟后,葡萄牙和西班牙在拉丁美洲的殖民活动
2.17、18世纪以来,荷兰、英国、法国对亚洲的殖民侵略
3.工业革命,西方列强对非洲的瓜分
4.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
(二)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的影响(两个世界)
首先来看第一个问题,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1.葡萄牙和西班牙在拉丁美洲的殖民活动
作为新航路开辟的支持国,葡萄牙和西班牙率先开始了殖民扩张的步伐,建立了最早的殖民地。他们殖民重点主要在拉丁美洲,到18世纪晚期,拉丁美洲已完全处于欧洲列强的殖民统治之下,其中绝大部分土地为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小部分土地被荷兰、英国和法国占据。
设问:根据葡萄牙和西班牙新航路的方向,你能得出他们殖民的大致方向吗?
??????在拉美他们采取了哪些措施建设他们的殖民帝国,殖民统治有哪些特点?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得出答案。
★三角贸易(黑奴贸易)①产生原因:新航路的开辟
??????????????????????②经营国家:最先开始的是葡萄牙和西班牙,接着是?
???????????????????????????????????英法居上。
????????????????③经过:出程、中程、归程。
????????????????④影响: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三角贸易,又称黑奴贸易,开始于16世纪,由于被贩运的是黑色人种,故又称“黑三角贸易”。
欧洲奴隶贩子从本国出发装载盐、布匹、朗姆酒等,在非洲换成奴隶,通过大西洋,在美洲换成糖、烟草和稻米等种植园产品以及金银和工业原料返航。在欧洲西部、非洲的几内亚湾附近、美洲西印度群岛之间,航线大致构成三角形状,历时300年之久。
最先开始经营三角贸易的国家是葡萄牙和西班牙,接着是英国和法国为主。
新航路海上直航线的建立为三角贸易提供了基础。
16世纪到19世纪,资本主义的发展以及政府的默认,欧洲殖民者对利润的疯狂追逐,加上非洲人民由于原始的社会结构造成的愚昧,是“黑三角贸易”
顺利进行的主要历史原因。
由寒暖流构成的三角形状的环流,为黑三角贸易提供了有利的航运条件,使得奴隶贩子在出程、中程、归程中一直顺风顺水,奴隶贸易的速度因此加快。美洲合适的气候条件以及较为丰富的金银矿产资源,使种植园和采矿业发展很快,产生了巨额利润,是整个黑三角贸易进行的主要动力,亦在客观上为"黑三角贸易"提供了有利的地理条件。
所以,黑三角贸易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下、在有利的地理条件下,以巨额利润为动力,顺利进行数百年。
2.荷兰、英国、法国在亚洲的殖民侵略
17、18世纪,通过早期资产阶级革命,英法等国相继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大肆进行殖民侵略和扩张。从17世纪开始,英国、荷兰和法国成为殖民侵略活动的主角,加快了亚洲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化,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雏形形成。
设问:阅读教材,找出荷兰、英国、法国在亚洲的殖民区域。
地区
英国
法国
荷兰
美、日、俄等国
南亚
⑴英国通过东印度公司从印度掠夺了大量财富和巨额利润;
⑵英国通过挑动印度人打印度人或者直接进行武力侵略,到19世纪中后期,英国几乎控制了印度全境
—
—
—
东南亚
到19世纪末,英国将缅甸和马来半岛的大部分变成殖民地
到19世纪末,法国侵占了越南、柬埔寨和老挝
荷兰占领整个印度尼西亚
美国从西班牙手里夺取菲律宾
西亚
18世纪末19世纪初,⑴英、法、俄等国在奥斯曼帝国扩大势力范围,分割领土;
⑵俄国在伊朗北部、英国在伊朗南部划分势力范围
东亚
中国沦为英法等国的半殖民地
—
1910年,日本吞并朝鲜半岛
3.列强瓜分非洲
从15?世纪开始,西方列强就侵入非洲。工业革命后,殖民者逐渐放弃了罪恶的奴隶贸易,转而进行全面的殖民入侵。
★列强瓜分非洲的历史阶段:
①工场手工业时代,在西非、中非和南非占领重要港口和城镇,持续进行奴隶贸易。
②蒸汽时代,逐渐放弃奴隶贸易,转而全面进行殖民入侵。(读教材,找相关史实。)
③电气时代,掀起瓜分非洲狂潮。主要事实:英法德侵略非洲的计划(如英国的“2C”、法国的“2S”计划);1884年,欧洲列强召开柏林会议(召开背景、达成协议内容、影响);
4.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
①新航路开辟后,西葡?开始了早期殖民扩张,建立了最早的殖民地,主目标在拉美;
②17、18世纪,通过早期资产阶级革命,荷、英、法相继确立资本主义制度,大肆侵略,形成世界殖民体系的雏形;
③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的绝大多数地区已经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非洲的绝大部分成为殖民地,独立的拉丁美洲国家实际也成为依附于欧美国家的半殖民地,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接下来看第二个问题,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的影响——“两个世界”
前边讲的这些都是以史实为主。除此之外,还有史学的评论,也就是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对世界历史发展带来的影响。我将它阐释为两个世界的影响,一是对资本主义世界;一个是对那些半封建半殖民地地区和殖民地地区的影响。
关于影响,主要通过殖民侵略、殖民扩张的史料来寻求关联的,也就体现了历史学科素养要求的史料实证。
PPT展示:有人说,14-18世纪是大迷失的时代,人在这个时代丢掉了人性,没有了世界,只剩下市场。”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引导学生用多媒体课件观看相关资料,进而得出殖民扩张对两个世界的影响,东西方差距逐渐加大。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的影响——“两个世界”
(1)对世界市场:
世界日益成为相互影响、联系紧密的整体,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2)对殖民国家:
从殖民地掠夺大量财富,转化为资本,促进欧洲资本主义发展。
(3)对殖民地:
????破坏性:殖民主义是灾难和祸害,造成了亚、非、拉地区的落后;?????????????????????????
????建设性:殖民主义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促进了殖民地历史的发展进步。
三、课堂练习:
1.17世纪,随着美洲种植园经济和金银矿的开发,欧洲国家确立了“非洲服务于美洲”的总政策。材料中所说的“总政策”体现为(C)
A.向美洲倾销廉价商品 B.引进非洲农作物品种
C.贩卖黑人奴隶到美洲 D.向美洲提供生产设备
2.促使19世纪七八十年代英法争夺埃及斗争趋于激烈的直接因素是(B)
A.埃及发现了大量法老金字塔 B.苏伊士运河的通航
C.深入尼罗河探险活动的开展 D.奴隶贸易逐渐废止
3.1885年,15个欧美国家在柏林会议签订的《总议定书》中规定:“任何国家……均应在进行新的(非洲)占领时,分别通知本议定书之其他缔约国,以便彼等在必要时得以提出彼等之权利主张。”这说明(B)
A.列强尽力避免战争 B.列强公开瓜分非洲
C.非洲已被分区占领 D.非洲掀起反抗斗争
4.19世纪70年代以前,欧洲殖民国家只侵占了10%左右的非洲土地;19世纪晚期,它们侵占了几乎整个非洲。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B)
A.深入非洲腹地探险的进行 B.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
C.欧洲大国实力对比的变化 D.1884年柏林会议的召开
5.今天世界上讲葡语、西班牙语、法语的国家有很多,讲英语的国家更多。形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D)
A.工业革命推进 B.世界市场拓展 C.商贸中心变化 D.欧洲殖民扩张
四、板书设计、课堂小结与作业:
拓展阅读资料(也可作为课后作业:)
西方列强的殖民活动到底是如何改变世界的?
(学习提示:注意工场手工业时代和工业文明时代殖民主义的不同影响)
一、殖民主义改变世界
材料一:殖民者从拉丁美洲殖民地掠夺了巨额财富。据统计,16、17世纪时,西班牙在殖民地开采的黄金白银超过当时世界总产量的2/3。1500—1650年间,西班牙从美洲掠夺的黄金多达180吨,白银多达16000吨。
材料二:英国征服和抢劫印度
18世纪中后期,英国加紧了对印度的侵略,蚕食土地,抢掠财富,扩大殖民地。1757年,克莱武指挥英国殖民军队侵占了孟加拉,放手让部下抢劫,他自己一人就从当地土王的金库中抢夺了价值23万英镑的金银财宝。事后他曾说:“我出入于只为我敞开的金库……此刻,我对自己那时的节制大为惊奇。”英国议会因克莱武“对国家作出巨大的贡献”对他予以表彰。据统计,1757—1815年间,英国从印度攫取的财富不下10亿英镑。
⑴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殖民者的掠夺对殖民地和欧洲分别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8分)
材料三:1880年时,我们所面对的不完全是一个单一的世界,而是一个由两部分所合成的全球体系:一部分是已开发的、具有主宰性的、富有的;另一部分是落后的、依赖的、贫穷的。然而,即使是这样的说法也很容易导致误解。第一(较小的)世界,虽然其内部的差异悬殊,却因历史的关系而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共同支柱;而(大得多的)第二世界,除了其与第一世界的关系——也就是其对第一世界可能或实际的依赖——以外,几乎不存在任何可促成其走向一致的因素。
……
19世纪80年代,欧洲不仅是支配和改变世界的资本主义发展核心,同时也是世界经济和资本主义社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英]霍布斯鲍姆《帝国的年代:1875-1914》
⑵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回答,推动“全球体系”形成因素有哪些?(6分)
⑶阅读材料三,查阅资料,请思考在世界殖民体系建立过程中,西方列强是如何改变世界的?(8分)又产生了哪些重要影响?(6分)
二、工业文明时代,殖民主义的双重后果
材料一:不列颠入侵者打碎了印度的手织机,毁掉了它的手纺车。英国起先是把印度的棉织品挤出了欧洲市场,然后是向印度斯坦输入棉纱,最后就是英国棉织品泛滥于这个棉织品的故乡。……不列颠的蒸汽机和科学在印度斯坦全境彻底摧毁了农业和制造业的结合。
材料二:英国在印度斯坦造成社会革命完全是受极卑鄙的利益所驱使,而且谋取这些利益的方式也很愚蠢。但是问题不在这里。问题在于,如果亚洲的社会状态没有一个根本的革命,人类能不能实现自己的使命?如果不能,那么,英国不管犯下多少罪行,它造成这个革命毕竟是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
——材料一、二摘自[德]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
材料三:“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的使命:一个是破坏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另一个是建设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
——[德]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
⑴根据材料一,英国对印度的侵略使印度社会发生了怎样的变化?(6分)这些变化反映了什么实质问题?(2分)
⑵材料三中,马克思是用什么观点去分析殖民活动的?(2分)联系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破坏性”和“建设性”的含义是什么。(2分)
⑶联系材料一、三,你如何理解材料二的内容?(4分)
答案:
一、殖民主义改变世界
(1)对殖民地:殖民掠夺加深了拉美和印度人民的灾难和痛苦,也激起了拉美和印度人民的反抗斗争;
(2分)
对欧洲:①从拉美掠夺的巨额财富运回欧洲,引进价格革命,搅乱了欧洲传统的经济关系;②对印度的掠夺加速了英国的资本原始积累进程,为工业革命开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条件。(6分)
(2)推动因素:①两次工业革命的开展;②西方国家的殖民扩张;③先进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的进步;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等。(任答3点给6分)
⑶你如何认识材料三中的“两个世界”理论?(6分)
认识:①“两个世界”理论反映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的历史事实;②
“第一世界”(即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主宰“全球体系”:“第二世界”依赖“第一世界”,“第一世界”奴役和控制“第二世界”,欧洲是支配和改变世界的中心;③“两个世界”下,形成“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6分)
(3)改变世界:①一方面,资产阶级凭借生产工具的进步、低廉的商品和便利的交通、通讯,把一切民族卷进文明中来,迫使一切民族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和传播]
;(4分)②一方面,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凭借工业革命提供的强大经济和军事实力,向世界各地大肆扩张,强行在拉丁美洲和亚洲、非洲的大部分地区建立起殖民统治,摧毁其传统的经济体制,逐渐形成了东方从属于西方的世界格局。(4分)
影响:①孕育列强间新的更大冲突;②世界紧密连为一体(政治、经济);③给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带来深重灾难→被压迫民族反抗斗争不断高涨。(每点2分共6分)
二、工业文明时代,殖民主义的双重后果
(1)变化:①印度的传统手工业部门衰落下去(被冲垮);②(农业和制造业结合的)旧的经济体制被彻底摧毁;③印度由输出棉织品的国家变为输入棉织品的国家。(6分)
反映的实质:①印度逐步沦为英国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或反映了先进生产方式对落后生产方式的征服;②或印度开始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2分)
(2)用辩证唯物主义一分为二的观点。(2分)
破坏性:冲击(破坏)了印度的封建社会(封建落后的经济体制);(2分)
建设性:是指客观上给印度输入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经济和文化)。(2分)
(3)理解:英国在印度的扩张和统治给印度带来极大灾难;(1分)但同时在客观上又冲击了其落后的经济体制,传播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引起了印度经济的深刻变化,“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3分)
教学反思:
?????历史课容量大,高中历史学习的目的不仅要落实课标和核心素养,同时也要提高历史成绩,因此课堂教学必须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要求我们必须增强课堂趣味性,增加学生参与度,除了让学生对历史感兴趣之外,还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多学习、多听课,取他人之长。在平时阅读中有意识的收集资料,积累素材,作业的布置可以推陈出新,增加自主命题,调动学生思考。
以后课堂教学实践中,侧重点我觉得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历史线索要清晰,重点要明确;第二,必须增加学生参与度,发挥孩子学习的主观能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