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二力平衡条件应用专项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二力平衡条件应用专项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31.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4-06 23:39: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年级物理二力平衡条件应用专项练习
题型一:力的大小和方向判断
1.运动员用双手握住竖直的竹竿匀速上爬和匀速下滑时,他受到的摩擦力分别为f1和f2,则(  )
A.f1方向向下,f2方向向上,且f1=f2
B.f1方向向上,f2方向向下,且f1>f2
C.f1方向向上,f2方向向上,且f1=f2
D.f1方向向上,f2方向向上,且f1<f2
2.学校趣味运动会上,体重为600N的张老师沿竖直木杆匀速向上攀爬,此过程中,他受到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是(  )
A.等于600N,竖直向上 B.等于600N,竖直向下
C.大于600N,竖直向下 D.大于600N,竖直向上
3.学校趣味运动会上,体重为600N的张老师沿竖直木杆匀速向上攀爬,此过程中,他受到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是(  )
A.等于600 N,竖直向下 B.等于600 N,竖直向上
C.大于600 N,竖直向下 D.大于600 N,竖直向上
4.体育课有爬杆和爬绳两种运动,某同学先后以相同的姿势顺着绳和杆匀速向上爬(  )
A.因为绳子粗糙,爬绳时受到的摩擦力较大
B.因为爬杆时手握杆的力要大些,爬杆时受到的摩擦力较大
C.爬绳和爬杆时受到的摩擦力一样大
D.若爬杆和爬绳的速度不同,则速度大的摩擦力大
5.体育课上有爬绳和爬杆两种运动,某同学先后以相同的姿势顺着绳子和杆匀速向上爬,受到的摩擦力(  )
A.爬绳时受到的摩擦力较大,是因为绳子粗糙
B.爬绳和爬杆时,受到的摩擦力一样大
C.爬杆时受到的摩擦力较大,是因为爬杆时手握杆的力要大些
D.爬绳和爬杆时速度不一样,则速度大的摩擦力大
题型二:力的大小和方向计算
6.一吊车以2m/s的速度将104N的重物竖直向上匀速提起,这时候钢索对重物的拉力   104N。若该吊车现改为以4m/s的速度使重物匀速下降,则钢索对重物拉力   104N,若重物静止在空中则钢索对重物拉力   104N(均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7.将一重20N的木块放在水平地面上,且滑动摩擦力为物重的0.2倍,若该物体以1m/s的速度匀速前进,那么该物体受到水平拉力为   N;若要使该木块以2m/s的速度匀速前进,则应对木块施加的水平拉力为   N;如果拉力增大到6N,木块将做   运动。
8.操场上的体育运动联合器上吊着一质量为m的爬竿,一位质量为M的同学正沿着爬竿滑下,该同学受到的摩擦力为f,则这时联合器对爬竿的拉力为   。
9.如图所示,B物体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弹簧测力计连接于A物体与墙之间且保持水平状态,现用F=10N水平向左的拉力时,B物体匀速向左运动,待木块A稳定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   N.如果拉力增加至F=15N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此时B物体   (填“加速”、“减速”或“匀速”)向左运动。(设整个过程中A物体与B物体不分离)
10.一辆汽车连同车内乘客总质量为2t,在2×103N牵引力作用下,沿平直公路匀速向西行驶,则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为   N,汽车受到的阻力为   N。
题型三:二力平衡条件实验分析
11.图甲是小华“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
(1)小华将系于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两对角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的滑轮上,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   ,并通过改变   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2)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小卡片旋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   (选填“能”或“不能”)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   两个力能否平衡.
(3)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华还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装置。在实验时,甲、乙装置相比,   (选填“甲”或“乙”)更好些,其主要原因是   .
12.如图是小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1)小明将系于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的两根细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实验中通过调整   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2)当小卡片平衡时,小明将小卡片向下拉一段距离,松手瞬间小卡片   (选填“平衡”或“不平衡”)。此步骤   (能/不能)探究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能否平衡,理由   。
13.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中,小明选择了如图甲的装置:把小卡片两端细线绕过滑轮,并挂上钩码,静止时卡片两侧绳上的拉力分别为F1和F2.
实验次数 F1/N F2/N 物体状态
1 0.5 0.5 静止
2 1.0 1.0 静止
3 1.5 1.5 静止
(1)为了探究“一对平衡力”是否要满足“在同一直线上”的条件,可以把原来处于静止状态的小卡片   ,看小卡片能否继续保持静止;
(2)在研究物理问题时,有些因素常常被忽略.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过程中,忽略的因素是   ;
(3)实验中通过调整   来改变拉力的大小.如表是某次实验记录的数据,根据这些数据   (选填“能”或“不能”)得出:“二力平衡”条件之一是“力的大小相等”,理由是   ;
(4)该实验通常采用图甲装置,相比图乙而言,图甲的优势是   .
14.如图甲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1)实验中(图甲)选择小卡片的目的是   ;
(2)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卡片翻转一个角度,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   ;
(3)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在图甲所示情况下,小华下一步的操作是   ;
(4)小刚同学也用小华的装置进行了探究,但他在左右支架上装配两个滑轮时没有安装成相同高度,你认为   (选填“能”或“不能”)用小刚的装置进行实验;
(5)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认为小华的实验优于小明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   
A.减少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B.小书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材料
C.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
D.小卡片容易扭转
(6)图乙中,若左边挂2N的钩码,右边挂5N钩码时,木块保持静止,则此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是   N,若再在右边增加3N的钩码时,恰好木块向右匀速直线运动,要使木块向左匀速直线运动,则要再在左边增加所挂钩码的重力为   N。
15.利用如图所示器材“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1)实验中选择轻质卡片的目的是   。
(2)将卡片上的两根线跨放在支架的滑轮上,并在两个线端分别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相反,且在同一条直线上。当卡片平衡时,从钩码质量上看,卡片两边所受的拉力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3)为观察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是否能平衡,可用手将卡片   。释放时观察到   现象,则说明两个力必须作用在同一直线。
(4)在卡片平衡时,用剪刀将卡片从中间剪开观察实验现象,由此可以得到二力平衡的又一个条件是   。
(5)如图乙所示是小明同学为了探究二力平衡条件不断改进并先后设计的三个实验方案,请你判断出他们改进的先后顺序:   (用字母表达)。
(6)图B中,右端钩码G1,左端钩码为G2,当物体静止时   。
A.G1<G2
B.G1>G2
C.G1=G2
D.都有可能
苏科版物理八下第九章重点专题八:二力平衡条件应用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5小题)
1.运动员用双手握住竖直的竹竿匀速上爬和匀速下滑时,他受到的摩擦力分别为f1和f2,则(  )
A.f1方向向下,f2方向向上,且f1=f2
B.f1方向向上,f2方向向下,且f1>f2
C.f1方向向上,f2方向向上,且f1=f2
D.f1方向向上,f2方向向上,且f1<f2
【解答】解:
运动员双手紧握竹竿匀速攀升和匀速下滑时,运动员竖直方向受到重力和摩擦力,根据平衡条件得知,摩擦力与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f1向上,f2向上,且f1=f2,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2.学校趣味运动会上,体重为600N的张老师沿竖直木杆匀速向上攀爬,此过程中,他受到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是(  )
A.等于600N,竖直向上 B.等于600N,竖直向下
C.大于600N,竖直向下 D.大于600N,竖直向上
【解答】解:由题意知:张老师沿竖直的木杆匀速上攀,那么他在竖直方向上受到一对平衡力的作用:重力和摩擦力;
由二力平衡的条件知:他所受的重力和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在同一条直线上;因此,他受到的摩擦力f=G=600N,方向竖直向上。
故选:A。
3.学校趣味运动会上,体重为600N的张老师沿竖直木杆匀速向上攀爬,此过程中,他受到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是(  )
A.等于600 N,竖直向下 B.等于600 N,竖直向上
C.大于600 N,竖直向下 D.大于600 N,竖直向上
【解答】解:由题意知:张老师沿竖直的木杆匀速上攀,那么他在竖直方向上受到一对平衡力的作用:重力和摩擦力;
由二力平衡的条件知:他所受的重力和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在同一条直线上;
因此,他受到的摩擦力f=G=600N,重力方向竖直向下,所以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上。
故选:B。
4.体育课有爬杆和爬绳两种运动,某同学先后以相同的姿势顺着绳和杆匀速向上爬(  )
A.因为绳子粗糙,爬绳时受到的摩擦力较大
B.因为爬杆时手握杆的力要大些,爬杆时受到的摩擦力较大
C.爬绳和爬杆时受到的摩擦力一样大
D.若爬杆和爬绳的速度不同,则速度大的摩擦力大
【解答】解:A、绳子的接触面虽然粗糙,但手对它的压力小,摩擦力等于人的重力。重力不变,摩擦力不变。故A错误。
B、爬杆压力大,是因为杆比绳的接触面光滑。摩擦力仍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仍等于重力。故B错误。
C、爬绳与爬杆,摩擦力与重力都是一对平衡力相等。前后重力相等,摩擦力一定相等。故C正确;
D、摩擦力的大小与速度无关,取决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故D错误;
故选:C。
5.体育课上有爬绳和爬杆两种运动,某同学先后以相同的姿势顺着绳子和杆匀速向上爬,受到的摩擦力(  )
A.爬绳时受到的摩擦力较大,是因为绳子粗糙
B.爬绳和爬杆时,受到的摩擦力一样大
C.爬杆时受到的摩擦力较大,是因为爬杆时手握杆的力要大些
D.爬绳和爬杆时速度不一样,则速度大的摩擦力大
【解答】解:匀速爬绳与爬杆,人受到的静摩擦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由于重力不变,爬绳和爬杆时,受到的摩擦力一样大,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二.填空题(共5小题)
6.一吊车以2m/s的速度将104N的重物竖直向上匀速提起,这时候钢索对重物的拉力 等于 104N。若该吊车现改为以4m/s的速度使重物匀速下降,则钢索对重物拉力 等于 104N,若重物静止在空中则钢索对重物拉力 等于 104N(均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解答】解:
吊车将重物竖直向上匀速提起,这时钢索对重物的拉力与重物的重力是平衡力,大小相等,此时拉力F1=G=104N;
若吊车改为4m/s的速度使重物匀速下降,这时钢索对重物的拉力与重物的重力仍是平衡力,大小相等,此时拉力F2=G=104N;
若重物静止在空中时,这时钢索对重物的拉力与重物的重力仍是平衡力,大小相等,此时拉力F3=G=104N。
故答案为:等于;等于;等于。
7.将一重20N的木块放在水平地面上,且滑动摩擦力为物重的0.2倍,若该物体以1m/s的速度匀速前进,那么该物体受到水平拉力为 4 N;若要使该木块以2m/s的速度匀速前进,则应对木块施加的水平拉力为 4 N;如果拉力增大到6N,木块将做 加速 运动。
【解答】解:
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时,所受滑动摩擦力为f=0.2G=20N×0.2=4N;由于物体匀速前进,所以两次拉力与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则F=F′=f=4N;
如果拉力增大到6N时,由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都没改变,所以这时的摩擦力仍是4N,木块受力不再平衡,则木块将做加速运动。
故答案为:4;4;加速。
8.操场上的体育运动联合器上吊着一质量为m的爬竿,一位质量为M的同学正沿着爬竿滑下,该同学受到的摩擦力为f,则这时联合器对爬竿的拉力为 mg+f 。
【解答】解:由题意知,该同学受向上的摩擦力,大小为f。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爬杆会受到同学对它向下的摩擦力,大小也为f。
以爬杆为研究对象,爬杆受竖直向上的拉力和竖直向下的重力及向下的摩擦力,在这三个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所以向下的重力和摩擦力之和等于联合器对爬杆向上的拉力,即F=mg+f。
故答案为:mg+f。
9.如图所示,B物体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弹簧测力计连接于A物体与墙之间且保持水平状态,现用F=10N水平向左的拉力时,B物体匀速向左运动,待木块A稳定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 10 N.如果拉力增加至F=15N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10 N,此时B物体 加速 (填“加速”、“减速”或“匀速”)向左运动。(设整个过程中A物体与B物体不分离)
【解答】解:(1)根据题意和图示可知,物体B受到水平向左的拉力F和A对B水平向右的摩擦力;
因为B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拉力F与A对B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故A物体给B物体的摩擦力:f=F=10N;
又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物体A受到B水平向左的摩擦力,故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摩擦力的大小,F′=f=10N;
(2)因为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而AB间的压力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因此当拉力增大到15N,物体B受到的摩擦力不变,
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因此A受到的摩擦力也不变,故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也不变,仍为10N;
又因为物体B受到的拉力大于摩擦力,所以物体B将加速向左运动。
故答案为:10;10;加速。
10.一辆汽车连同车内乘客总质量为2t,在2×103N牵引力作用下,沿平直公路匀速向西行驶,则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为 2×104 N,汽车受到的阻力为 2×103 N。
【解答】解:小汽车沿平直公路匀速向西行驶时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力为平衡力,
汽车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地面对汽车竖直向上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二力大小相等,
所以,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F支持=G=mg=2×103kg×10N/kg=2×104N;
汽车受到水平向西的牵引力和水平向东的阻力是一对平衡力,二力大小相等,
所以,汽车受到的阻力f=F=2×103N。
故答案为:2×104;2×103。
三.实验探究题(共5小题)
11.图甲是小华“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
(1)小华将系于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两对角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的滑轮上,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 相反 ,并通过改变 钩码的数量 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2)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小卡片旋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 不在同一直线上的 两个力能否平衡.
(3)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华还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装置。在实验时,甲、乙装置相比, 甲 (选填“甲”或“乙”)更好些,其主要原因是 减小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 .
【解答】解:(1)要使两个力平衡,力的方向应相反,实验中通过调整钩码的数量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2)小华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两个力不在同一直线上,卡片不能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能否平衡;
(3)甲、乙装置相比,甲更好些,因为甲图可减小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
故答案为:(1)相反;钩码的数量;(2)不能;不在同一直线上的;(3)甲;减小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
12.如图是小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1)小明将系于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的两根细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实验中通过调整 钩码的数量 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2)当小卡片平衡时,小明将小卡片向下拉一段距离,松手瞬间小卡片 不平衡 (选填“平衡”或“不平衡”)。此步骤 不能 (能/不能)探究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能否平衡,理由 没有使卡片受到的两个力方向相反 。
【解答】解:
(1)将系于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的两根细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两侧钩码由于受重力通过绳子对小卡片施加了两个向相反方向的拉力,拉力的大小等于钩码的重力,钩码的数量越多,拉力就越大;实验通过调整钩码的数量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2)将小卡片向下拉一段距离,小卡片两端的拉力就不在同一直线上,松手后,纸片受到的两个拉力不在同一条直线上,且方向也不是相反的,所以此步骤不能探究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能否平衡;
故答案为:(1)钩码的数量;(2)不平衡;不能;没有使卡片受到的两个力方向相反。
13.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中,小明选择了如图甲的装置:把小卡片两端细线绕过滑轮,并挂上钩码,静止时卡片两侧绳上的拉力分别为F1和F2.
实验次数 F1/N F2/N 物体状态
1 0.5 0.5 静止
2 1.0 1.0 静止
3 1.5 1.5 静止
(1)为了探究“一对平衡力”是否要满足“在同一直线上”的条件,可以把原来处于静止状态的小卡片 转过一个角度 ,看小卡片能否继续保持静止;
(2)在研究物理问题时,有些因素常常被忽略.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过程中,忽略的因素是 小卡片的重力 ;
(3)实验中通过调整 钩码的数量 来改变拉力的大小.如表是某次实验记录的数据,根据这些数据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得出:“二力平衡”条件之一是“力的大小相等”,理由是 需要进一步探究“两侧钩码数量不等时,小卡片是否也能保持静止” ;
(4)该实验通常采用图甲装置,相比图乙而言,图甲的优势是 减小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 .
【解答】解:(1)为了探究两个平衡力是否在同一条直线上,实验中把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看小卡片能否继续保持静止;
(2)小卡片的质量比较小,重力比较小,可以忽略卡片重力对实验的影响;
(3)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的作用是使两个拉力的方向相反,可通过调整钩码的个数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根据实验数据知当拉力相同时,小卡片处于静止状态,实验中没有探究当拉力不相等时卡片是否静止,即“两侧钩码数量不等时,小卡片是否也能保持静止”需要进一步探究,所以不能得出:“二力平衡”条件之一是“力的大小相等”;
(4)图乙中把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当两侧拉力的大小相差较大时,物体也能保持静止状态,这是因为物体和水平桌面间的摩擦力较大,即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较大;而图甲中通过定滑轮来拉小卡片,细线与滑轮间的摩擦较小,可减小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所以实验中通常采用图甲装置.
故答案为:(1)转过一个角度;(2)小卡片的重力;(3)钩码的数量;不能;需要进一步探究“两侧钩码数量不等时,小卡片是否也能保持静止”;(4)减小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
14.如图甲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1)实验中(图甲)选择小卡片的目的是 可以忽略卡片的重力 ;
(2)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卡片翻转一个角度,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 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能否平衡 ;
(3)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在图甲所示情况下,小华下一步的操作是 剪开小卡片 ;
(4)小刚同学也用小华的装置进行了探究,但他在左右支架上装配两个滑轮时没有安装成相同高度,你认为 能 (选填“能”或“不能”)用小刚的装置进行实验;
(5)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认为小华的实验优于小明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 A 
A.减少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B.小书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材料
C.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
D.小卡片容易扭转
(6)图乙中,若左边挂2N的钩码,右边挂5N钩码时,木块保持静止,则此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是 3 N,若再在右边增加3N的钩码时,恰好木块向右匀速直线运动,要使木块向左匀速直线运动,则要再在左边增加所挂钩码的重力为 12 N。
【解答】解:
(1)小卡片的重力很小,其重力可以忽略不计;
(2)要探究一对平衡力在同一直线上,可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使小卡片两端的拉力不在一条直线上,观察小卡片是否平衡;
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小卡片上受到的两个拉力就不在一条直线上,是验证不在同一直线上两个力是否平衡;
(3)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用剪刀把小卡片剪成两个更小的卡片,观察两个更小卡片是否平衡;
(4)他在左右支架上装配两个滑轮时没有安装成相同高度但是仍然处于平衡状态,因此不影响实验结果能进行试验;
(5)小华实验用的小卡片重力小,可以忽略,悬在空中不受摩擦力影响;
小明实验用的小车放在水平桌面上,小车和桌面之间存在摩擦力,摩擦力是不能消除的,实验要受到摩擦力影响,所以还是小华的实验方案好,故选A;(6)由题知,左、右两盘中的砝码的重力分别为2N和5N时,物体保持静止,物体受到左右两边拉力外,由于此时物体有向右运动的趋势,所以物体还受到水平向左的摩擦力,物体受到的这三个力为平衡力;
即:F右=F左+f,
所以f=F右﹣F左=5N﹣2N=3N;
若再在右边增加3N的钩码时,物体恰好向右匀速滑动,此时物体受到水平向左的滑动摩擦力,且物体受到的力是平衡力,
即:F右′=F左+f′,
所以此时的摩擦力:f′=F右′﹣F左=5N+3N﹣2N=6N,
如果物体要向左匀速滑动,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水平向右,物体受到的力仍是平衡力,物体A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摩擦力大小不变,
即有:F右′+f′=F左′,
所以左盘中钩码的重力:G=F左′+f′=3N+5N+6N=14N,所以需要再在左边增加12N的钩码。
故答案为:(1)可以忽略卡片的重力;(2)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能否平衡;(3)剪开小卡片;(4)能;(5)A;(6)3;12。
15.利用如图所示器材“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1)实验中选择轻质卡片的目的是 卡片的重力可以忽略不计 。
(2)将卡片上的两根线跨放在支架的滑轮上,并在两个线端分别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相反,且在同一条直线上。当卡片平衡时,从钩码质量上看,卡片两边所受的拉力 相等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3)为观察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是否能平衡,可用手将卡片 旋转 。释放时观察到 卡片不能保持静止 现象,则说明两个力必须作用在同一直线。
(4)在卡片平衡时,用剪刀将卡片从中间剪开观察实验现象,由此可以得到二力平衡的又一个条件是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
(5)如图乙所示是小明同学为了探究二力平衡条件不断改进并先后设计的三个实验方案,请你判断出他们改进的先后顺序: BAC (用字母表达)。
(6)图B中,右端钩码G1,左端钩码为G2,当物体静止时 D 。
A.G1<G2
B.G1>G2
C.G1=G2
D.都有可能
【解答】解:(1)卡片的重力相对于钩码大不大,因为卡片的重力远小于钩码的拉力,所以卡片的重力可忽略不计,影响不大。故选择轻质卡片的目的是消除或忽略卡片重力对实验的影响;
(2)保持两个拉力在同一直线上,调整细线两端的钩码,当两端钩码的质量相等时,对小卡片的拉力相等,小卡片平衡;
(3)为了验证两力是否在同一直线上,保持卡片两边所受的拉力不变,用手将卡片转过一定角度,并保持两个拉力方向相反,松开手后,观察到小卡片不能保持静止,说明两个力必须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4)当小卡片平衡时,用剪刀沿虚线迅速剪断小卡片,由于二力不在同一物体上,所以两侧钩码落下,说明二力平衡的又一个条件是两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5)由图乙知,A图中小车与桌面是滚动摩擦,B中木块与桌面间是滑动摩擦,C图只有滑轮间的摩擦;滑动摩擦力最大,滑轮间摩擦最小,为了减小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他们改进的先后顺序为:B、A、C;
(6)图B中,右端钩码G1,左端钩码为G2,物体静止时,受到的合力为0,当不受摩擦力时,G1=G2;当受到向左的摩擦力时,G1<G2;若受到向右的摩擦力时,G1>G2,故D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1)卡片的重力可以忽略不计;(2)相等;(3)旋转;卡片不能保持静止;(4)作用在同一物体上;(5)BAC;(6)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