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统编版
八年级下
温故知新
1、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奠定了思想基础。
2、十一届三中全会
(1)时间:1978年12月
(2)内容:①思想上:确立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②政治上: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③组织上: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3)意义: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
学习目标
3.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1.掌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和作用
2.知道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新知讲解
一、改革的起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
背景:
人民公社管理的弊端:人民公社体制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人
民
公
社
农民
政社合一
统一经营
集中劳动
统一分配
吃“大锅饭”
管理高度集中
缺少生产自主权
缺少个体自由
分配上的平均主义
男劳力上工带扑克,女劳力上工带纳鞋,头遍哨子不买帐,
二遍哨子伸头望,
三遍哨子慢慢晃
新知讲解
2.
时间、地点:
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
3.
过程:
小岗村18位农民在“大包干”的契约上摁下指印
“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此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全年上缴的公粮,不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坐牢杀头也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孩子养活到18岁。”
1978年11月24日晚,安徽凤阳县小岗村18户农民率先分田包干到户,自负盈亏。拉开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
新知讲解
土地等
生产资料
(国家集体所有)
承包给
定额上交国家
生产
剩余
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土地长期包给各家各户使用,农业生产基本上变为分户经营、自负盈亏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
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自主权(使用)
归自己
农户
新知讲解
人民公社制度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土地所有制
劳动方式
经营方式
分配方式
土地公有
集中劳动
以家庭为单位
统一经营
自主经营
大锅饭
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土地公有,农民拥有土地的使用权
土地所有权没有改变,农民拥有土地使用权。
新知讲解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之初阻力重重。邓小平提到:凤阳县搞大包干,一年翻身,改变面貌,值得研究。明确表态:只要能提高产量,包产到户就是正确的,致富不是罪过。
小岗村的做法受到中央肯定,大包干迅速蔓延全国,小岗村成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
在中央的支持和倡导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在全国推开。到1983年,已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
新知讲解
1979年的秋天——
结合表格,你能说说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作用吗?
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
4.
意义:
新知讲解
①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
②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背景:
开始:
改革先从农村开始
目的:
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时间:
1978年
地点:
安徽凤阳小岗村
起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特点:
包干到户,自负盈亏
作用:
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解放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
新知讲解
土地改革(1950~1952年):地主私有?农民私有
建国后我国农村政策调整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78年):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
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公有?生产积极性下降
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1953~1956年):私有?公有
启示:(1)经济政策的制定必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依据国情);
(2)经济政策必须与时俱进,适时调整;
(3)生产关系的变革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发展
新知讲解
二.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材料一:因为天气很热,工厂为采取降温的措施,打算买风扇、鼓风机,但是工厂没有自主权。要经过十一个政府部门的审批,要盖十一个图章,等最后的图章盖完,夏天已经过去了。
材料二:我们工厂的情况有点糟。“上班八点钟来,九点钟走人,十点钟时,随便往厂区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
——30多年前一段描述青岛电冰箱厂的文字
(1)企业没自主权,政企不分
这番话体现了一种怎样的生产经营局面?
(2)工人生产没有积极性,吃大锅饭
新知讲解
1984年10月21日刊登在《人民日报》
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步伐。
新知讲解
③以按劳分配为主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改革前
改革后
单一公有
①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国有企业
政企不分
②政企分开
实行经营责任制
企业活力增强
职工吃企业
的大锅饭
职工积极性提高
调动企业积极性
中心环节:
增强企业活力
意义
新知讲解
中科院计算所的干部柳传志带领10个科研人员开始在这间门卫室创业
为了让员工重视产品质量,张瑞敏就带领员工砸掉了自己厂里生产的76台不合格冰箱。张瑞敏抡起大锤这一砸,也让海尔的质量开始出现大的飞跃。
姓“社”还是姓“资”
经济体制改革何去何从?
新知讲解
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邓小平南方讲话金句】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关键是发展经济;
发展才是硬道理。
计划经济?
市场经济?
新知讲解
1.提出:
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2.完善:
新知讲解
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体制的三次转型
1.第一次:新民主主义经济——计划经济体制
2.第二次:计划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3.第三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
(21世纪初,中国已经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建立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全面展开)
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进一步深化)
扩大企业自主权
(试点时期)
1978——1984
1984——1992
1992—迄今
新知讲解
比较:两种经济体制的根本不同
计划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体制
特点
资源配
置方式
行政手段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调节作用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调节作用
行政手段配置为主
市场配置为主
新知讲解
建国后我国GDP总量变化
(单位:亿元)
3.意义: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增长,对现代化建设有巨大推动作用,使中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新知讲解
世界上唯一不
的
就是
化本身。
新知讲解
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1
世界第一大货物贸易国
2
世界第一大工业国
3
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
4
今天,中国已经成为
新知讲解
改革的特点及启示:
1.从农村(旧制度最薄弱环节)开始到城市深化
2.从群众自发到中央推动
3.从局部试点到全国推广
1.改革要勇于创新
2.改革要关注民生
3.改革要根据国情
4.改革要持续深入
特点
启示
改革的实质是体制创新,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板书设计
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多种分配方式
以公有制为主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政企分开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经济体制改革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目标
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