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教学 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操作、讨论、交流、归纳的过程,理解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含义,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解决一些与表面积计算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初步体会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计算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表面积计算方法的实际价值,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思维能力。
3.、使学生在探索和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 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意义
教学 资源 面积的概念学生在三年级是已经获得了,加上近一周的新知学习,学生已经会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每个面的面积,又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具有一定的空间观念,这些都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学习打下基础。
自主学习 导学单 学习内容:书本第15页。
学习过程:
一、回忆关于长方体和正方体面的特征。
二、观察长方体,填空。
1、这个长方体的正面的长是( )㎝,宽是( )㎝,
面积是( )㎝?。
2、这个长方体的左面的长是( )㎝,宽是( )㎝,
面积是( )㎝?。
3、这个长方体的上面的长是( )㎝,宽是( )㎝,
面积是( )㎝?。
学 程 预 设 导 学 策 略 调整与反思
一、揭示课题,认定目标。(预设1分) 1、明确课题。
2、认定目标。
二、任务驱动,自主学习。(预设5分)
1、独立完成自主学习导学单。
思考:我们求出了正面的面积,也就知道了哪个面的面积?知道了左面呢?知道上面呢?
2、交流并思考:请你归纳一下,上面或者下面的面积怎么计算?前面或者后面的面积怎么计算?左面或者右面的面积怎么计算?
预设:上面或者下面的面积=长×宽
前面或者后面的面积=长×高
左面或者右面的面积=宽×高
三、互动交流,建构模型。(预设14分)
1、阅读例4,说说要求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硬纸板,实际是求什么?
预设:六个面的面积和。
(1)独立尝试计算。
(2)小组交流各自的做法。
利用大屏幕进行全班交流展示。
预设:6×4×2+5×4×2+6×5×2
(6×4+5×4+6×5)×2
6×4+5×4+6×5+6×4+5×4+6×5
2、算法比较:这些做法都反映了长方体的什么特征?
预设:长方体有6个面,一般都是长方形,前后、上下、左右三组面面积相等。
计算长方体6个面的面积和时,要注意些什么?
预设:找准每个面的长和宽。
3、完成试一试:
(1)读题,审题,独立尝试解决。
(2)集体交流。
说说是怎么想的?为什么只要求出一个面的面积就可以了?
4、学习表面积的含义。长方体和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四、巩固练习,内化提升。(预设10分)
1、完成“练一练”。
(1)学生独立完成在书本上。
(2)集体交流。
2、完成“练习四”第1、2、3、4题。
(1)独立完成。
(2)集体交流。
说说在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时,要注意些什么?怎样算比较简便?
五、课堂小结
学生自主回顾总结。 【板块一】
1、板书课题。
2、宣布任务。
【板块二】
1、组织自学。
巡视指导,关注学困生。
2、引导思考。
指名回答,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板块三】
1、出示例4,指导审题。
(1)巡视指导,关注学困生。
(2)组织交流,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补充。
2、算法比较、归纳。
3、试一试:
(1)组织练习,巡视指导。
(2)集体交流。
4、揭示表面积的含义。
【板块四】
1、完成“练一练”。
(1)巡视指导。
(2)集体讲评。
2、完成“练习四”第1到4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集体讲评。
【板块五】
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 设计 一、课堂作业:(预设10分钟)
必做:《课课练》第13、14页中的习题。
选做:《课课练》第14页中的智力冲浪。
二、家庭作业:
《补充习题》第14、15页中相关的习题。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