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0-2021学年历史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课堂同步训练
第一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卷I(选择题)
一、 选择题 (本题共计 15 小题 ,每题 2 分 ,共计30分 , )
1. 隋朝建有含嘉仓、洛口仓等多个粮仓,下图中的含嘉仓是最大的国家粮仓。经考古发掘,其遗址面积40多万平方米,有数百个粮窖。仓窑口径最大的达18米,最深的达12米。这主要反映了隋朝(? ? ? ? )
A.完成统一 B.经济发展 C.创立科举 D.轻徭薄赋
?2. 隋朝是一个短暂的王朝,但统一全国的伟业确立了它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其结束南北长期分裂局面的时间是(? ? ? ? )
A.581年 B.589年 C.605年 D.618年
?3. 公元581年,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的是哪一位皇帝(? ? ? ? )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
4. 历史上曾有人这样评价隋文帝:“有雄才大略、过人之聪明。其所建立,又有卓然出于后世者。尤以‘混南北为一区’的历史功绩为最。”隋文帝“混南北为一区”是在(? ? ? ? )
A.581年 B.589年 C.605年 D.618年
5. 结束西晋以来长期分裂局面,实现全国统一的历史人物是(? ? ? ? )
A.杨坚 B.杨广 C.李渊 D.李世民
?6. 下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的①②③代表相关的历史事件,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 )
A.①隋朝建立 ②隋灭陈,统一全国 ③开凿大运河
B.①隋灭陈,统一全国 ②隋朝建立 ③开凿大运河
C.①开凿大运河 ②隋朝建立 ③隋灭陈,统一全国
D.①隋朝建立 ②开凿大运河 ③隋灭陈,统一全国
?7. 有人说:“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夜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隋朝“光芒四射”的成就包括(? ? ? ? )
①南北重归统一②设置了西域都护③开通了大运河④修筑万里长城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8. 秦统一全国后,虽然也曾有过分裂局面,但结束分裂走向统一始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方向和主流。中国历史上结束南北朝分裂局面统一全国的朝代是(? ? ? ? )
A.东汉 B.西晋 C.隋朝 D.元朝
?9. 隋文帝统治时期,社会经济繁荣,人口大幅增长,史书记载政府仓库的积蓄可供开销五六十年。与这种局面的形成无关的是(? ? ? ? )
A.国家统一 B.发展生产 C.开凿运河 D.加强中央集权
10. 若要为隋炀帝题写墓碑碑文,下列内容不能出现的是(? ? ? ? )
A.创立了科举制度
B.开凿了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C.实行暴政,激起了人民的反抗
D.统治后期,爆发安史之乱
11. “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天下转漕,仰此一渠。”都是对古代哪一水利工程历史作用的积极评价 (????????)
A.都江堰 B.灵渠 C.隋朝大运河 D.通惠河
12. 古代建筑和工程都承载着时代的文明。下列关于中国古代部分工程和建筑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李春修筑的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
B.隋朝大运河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
C.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山海关
D.故宫是清朝开始修建的世界现存最大的宫殿建筑群
13. 如图是《隋朝大运河示意图》,隋炀帝多次沿大运河巡游,示意图中A段是大运河的 (????????)
A.通济渠 B.永济渠 C.江南河 D.邗沟
?14. 某校七年级历史小组对隋朝历史进行了研究,假如你是小组的一员,你认为下列哪一项不属于隋朝对我国历史的贡献 (????????)
A.结束分裂,完成统一 B.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
C.推行郡县制 D.创立了科举制度
?15. 隋朝灭亡最根本的原因是 (????????)
A.权臣当道 B.隋炀帝的暴政 C.隋末农民起义 D.土地兼并严重
卷II(非选择题)
二、 材料分析题 (本题共计 3 小题 ,16题13 分 ,17题9分,18题8分,共计30分 )
?16. 工程浩大的水利建设与城市建筑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国家的经济繁荣与社会发展,通过以上两幅图片,我们可以看出当时强大的经济实力。观察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右图描述的是________(水利工程的名称)?(2分)
(2)运河两端城市的现今名称:(2分)
A.涿郡指今________B.余杭指今________。
(3)想一想:假如你是唐朝时期读书人,从B点出发到洛阳去,可能经过哪几段运河?(不能填字母)(3分)
(4)此河开通有什么作用?(3分)
(5)图二是哪座大城市?城中作为繁华的商业区是哪两个地方?在这里你可以买到唐朝哪些精美的陶瓷?(3分)
?1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隋朝大运河如图
材料二: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材料三: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1)材料二中的“河”指什么?河是谁在位时开通的?(4分)
(2)该“河”的中心在哪里?(2分)
(3)开通此河的目的是什么?有什么历史意义。(3分)
?18.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这时运河(通济渠与邗沟)已开凿完成,长安到江都,沿途设置离宫四十余所……他从洛口乘龙舟沿黄河及运河南下,龙舟高四十五尺,长二百丈,其他各式各样的船也有数千艘,仅挽船士即有八万人。这个伟大行列长达二百里,两岸并有骑兵夹辅着前进,凡距离所经路线五百里以内的地方政府,都得献食,所献的都是水陆珍奇的食物。
材料二:米价便宜到每斗十三个钱,今山东省一带的青齐等州,斗米只要三钱;社会秩序也异常良好,行旅可以“行万里不持寸兵”,人口也急剧的增加,开元二十八年(740),全国共有户八百四十一万二千八百七十一,口四千八百一十四万三千六百九。较之贞观时代,几乎增加了两倍。
(1)以上材料皆摘自傅乐成《中国通史》材料一中的“他”指的是哪位皇帝?江都是今天的哪座城市?皇帝的种种行为,最终给他的统治带来了怎样的影响?(2分)
(2)材料二描述的现象在历史上被称为什么?它出现的主要原因有哪些?(3分)
(3)结合上述材料,你能得出什么结论?试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内容加以一例予以补充说明该结论。(3分)
2020-2021学年历史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课堂同步训练
第一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参考答案)
卷I(选择题)
一、 选择题 (本题共计 15 小题 ,每题 2 分 ,共计30分 , )
1. 隋朝建有含嘉仓、洛口仓等多个粮仓,下图中的含嘉仓是最大的国家粮仓。经考古发掘,其遗址面积40多万平方米,有数百个粮窖。仓窑口径最大的达18米,最深的达12米。这主要反映了隋朝(? ? ? ? )
A.完成统一 B.经济发展 C.创立科举 D.轻徭薄赋
【答案】B
【解答】由材料“隋朝建有含嘉仓、洛口仓等多个粮仓,下图中的含嘉仓是最大的国家粮仓。经考古发掘,其遗址面积40多万平方米,有数百个粮窖。仓窑口径最大的达18米,最深的达12米”可知,隋朝的粮仓规模大,数量多,说明隋朝的经济发展,特别是农业生产发展迅速。只有B项符合题意。故选B。
?2. 隋朝是一个短暂的王朝,但统一全国的伟业确立了它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其结束南北长期分裂局面的时间是(? ? ? ? )
A.581年 B.589年 C.605年 D.618年
【答案】B
【解答】依据所学可知,589年,隋炀帝灭掉陈国,实现了全国的统一,B符合题意;581年是隋朝建立的时间,A不符合题意;605年是修筑大运河的时间,C不符合题意;618年是隋朝灭亡的时间,D不符合题意。故选B。
?3. 公元581年,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的是哪一位皇帝(? ? ? ? )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
【答案】A
【解答】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夺取政权,建立隋朝,年号开皇,杨坚就是隋文帝。589年,隋朝灭掉了南方的陈朝,结束了南北朝时期分裂割据局面,使南北重归统一。故选A。
4. 历史上曾有人这样评价隋文帝:“有雄才大略、过人之聪明。其所建立,又有卓然出于后世者。尤以‘混南北为一区’的历史功绩为最。”隋文帝“混南北为一区”是在(? ? ? ? )
A.581年 B.589年 C.605年 D.618年
【答案】B
【解答】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夺取政权,建立隋朝,年号开皇,杨坚就是隋文帝。589年,隋朝灭掉了南方的陈朝,结束了东汉末年以来近四百年的分裂割据局面,继秦汉之后中国又一次实现了统一。故隋文帝“混南北为一区”是在589年。故选B。
5. 结束西晋以来长期分裂局面,实现全国统一的历史人物是(? ? ? ? )
A.杨坚 B.杨广 C.李渊 D.李世民
【答案】A
【解答】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夺取政权,建立隋朝,年号开皇,杨坚就是隋文帝。589年,隋朝灭掉了南方的陈朝,结束了南北朝时期分裂割据局面,使南北重归统一。故选A。
?6. 下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的①②③代表相关的历史事件,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 )
A.①隋朝建立 ②隋灭陈,统一全国 ③开凿大运河
B.①隋灭陈,统一全国 ②隋朝建立 ③开凿大运河
C.①开凿大运河 ②隋朝建立 ③隋灭陈,统一全国
D.①隋朝建立 ②开凿大运河 ③隋灭陈,统一全国
【答案】A
【解答】依据所学,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夺取政权,建立隋朝。589年隋朝灭掉南方的陈朝,实现了国家统一。为巩固隋朝统治,加强南北交通,公元605年—610年,隋炀帝征发民工几百万,开凿了贯通南北的大运河,故A正确。故选A。
?7. 有人说:“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夜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隋朝“光芒四射”的成就包括(? ? ? ? )
①南北重归统一②设置了西域都护③开通了大运河④修筑万里长城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C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隋朝“光芒四射”的成就包括:南北重归统一,①符合题意;西汉时期设置西域都护,②不符合题意;隋炀帝时期开凿了大运河,③符合题意;修筑万里长城的是奏始皇统治时期,④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①③符合题意,故C正确。故选C。
?8. 秦统一全国后,虽然也曾有过分裂局面,但结束分裂走向统一始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方向和主流。中国历史上结束南北朝分裂局面统一全国的朝代是(? ? ? ? )
A.东汉 B.西晋 C.隋朝 D.元朝
【答案】C
【解答】581年,北周外戚杨坚代周称帝,改国号为隋,定都长安。杨坚即是隋文帝。589年,隋文帝灭掉了南方的陈朝,结束了东汉末年以来近四百年的分裂割据局面,重新实现南北统一。故结束南北朝以来分裂局面,又一次实现全国统一的朝代是隋朝。故选C。
?9. 隋文帝统治时期,社会经济繁荣,人口大幅增长,史书记载政府仓库的积蓄可供开销五六十年。与这种局面的形成无关的是(? ? ? ? )
A.国家统一 B.发展生产 C.开凿运河 D.加强中央集权
【答案】C
【解答】隋文帝统治时期,社会经济繁荣,人口大幅增长,史书记载政府仓库的积蓄可供开销五六十年。与这种局面的形成无关的是开凿运河。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征发几百万人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纵贯南北全长两千多公里的大运河。故选C。
10. 若要为隋炀帝题写墓碑碑文,下列内容不能出现的是(? ? ? ? )
A.创立了科举制度
B.开凿了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C.实行暴政,激起了人民的反抗
D.统治后期,爆发安史之乱
【答案】D
【解答】隋炀帝为了加强南北交通,从605年开始,隋炀帝在位时开凿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其在位时的残暴统治,最终引发了隋末农民起义,导致了隋朝的灭亡;隋炀帝在位时进一步完善了科举制度,设置进士科。选项D统治后期,爆发安史之乱是唐玄宗时期。故选D。
11. “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天下转漕,仰此一渠。”都是对古代哪一水利工程历史作用的积极评价 (????????)
A.都江堰 B.灵渠 C.隋朝大运河 D.通惠河
【答案】C
【解答】隋朝是大运河的开凿,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对我国以后经济发展有重大意义。”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丰厚)哉。”这反映出隋朝开凿的大运河促进了经济交流。故选C。
12. 古代建筑和工程都承载着时代的文明。下列关于中国古代部分工程和建筑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李春修筑的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
B.隋朝大运河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
C.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山海关
D.故宫是清朝开始修建的世界现存最大的宫殿建筑群
【答案】B
【解答】A.根据所学,李冰父子修筑的都江堰,不是李春,故A错误;B.根据所学,隋朝大运河的开通,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故B正确;C.根据所学,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不是山海关,故C错误;D.根据所学,故宫始建于明朝,不是清朝,故D错误。 故选B。
13. 如图是《隋朝大运河示意图》,隋炀帝多次沿大运河巡游,示意图中A段是大运河的 (????????)
A.通济渠 B.永济渠 C.江南河 D.邗沟
【答案】B
【解答】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从北往南分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段,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两千多千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因此A段是永济渠。故选B。
?14. 某校七年级历史小组对隋朝历史进行了研究,假如你是小组的一员,你认为下列哪一项不属于隋朝对我国历史的贡献 (????????)
A.结束分裂,完成统一 B.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
C.推行郡县制 D.创立了科举制度
【答案】C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隋朝实现南北重新统一、开通了纵贯南北的大运河、创设科举制,推行郡县制是在秦朝。故选C。
?15. 隋朝灭亡最根本的原因是 (????????)
A.权臣当道 B.隋炀帝的暴政 C.隋末农民起义 D.土地兼并严重
【答案】B
【解答】隋炀帝连年大兴土木,多次发动对外战争,不惜民力,酷虐残暴,引发了大规模农民起义。各地地方长官和一些割据势力也乘乱纷纷起兵,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隋朝是个短命王朝,仅传二世即亡,隋朝灭亡的最根本原因是隋炀帝的暴政。故选B。
卷II(非选择题)
二、 材料分析题 (本题共计 3 小题 ,16题13 分 ,17题9分,18题8分,共计30分 )
?16. 工程浩大的水利建设与城市建筑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国家的经济繁荣与社会发展,通过以上两幅图片,我们可以看出当时强大的经济实力。观察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右图描述的是________(水利工程的名称)?(2分)
(2)运河两端城市的现今名称:(2分)
A.涿郡指今________B.余杭指今________。
(3)想一想:假如你是唐朝时期读书人,从B点出发到洛阳去,可能经过哪几段运河?(不能填字母)(3分)
(4)此河开通有什么作用?(3分)
(5)图二是哪座大城市?城中作为繁华的商业区是哪两个地方?在这里你可以买到唐朝哪些精美的陶瓷?(3分)
【答案】(1)隋朝大运河
(2)A北京,B杭州
(3)江南河、邗沟、通济渠。
(4)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
(5)长安。东市和西市。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唐三彩等。
【解答】(1)根据图片,右图描述的是大运河。隋唐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至涿郡(北京),南至余杭(杭州)。
(2)隋唐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至涿郡(北京),南至余杭(杭州)。
(3)隋朝大运河共分四段,自北向南分别是: 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4)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它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5)长安城宏伟富丽,布局整齐(街道整齐,树木成行)城内分坊和市,坊是居民区,市为商业区,有东市、西市。长安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唐代主要著名的是青瓷与白瓷,其光洁如玉,蕙质秀雅在那个时代分别用“类冰类雪”来形容。唐三彩陶器在唐代陶瓷中独树一帜,它以丰富多彩的釉色和美妙高超的造型驰名于世。
?1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隋朝大运河如图
材料二: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材料三: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1)材料二中的“河”指什么?河是谁在位时开通的?(4分)
(2)该“河”的中心在哪里?(2分)
(3)开通此河的目的是什么?有什么历史意义。(3分)
【答案】
(1)隋朝大运河。隋炀帝。
(2)洛阳。
(3)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意义: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解答】
(1)材料“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出自唐代诗人皮日休的《汴河怀古》,诗句阐述的是作者对隋朝大运河的评价。隋朝大运河是隋炀帝时期开凿的。
(2)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
(3)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时期开凿了大运河。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18.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这时运河(通济渠与邗沟)已开凿完成,长安到江都,沿途设置离宫四十余所……他从洛口乘龙舟沿黄河及运河南下,龙舟高四十五尺,长二百丈,其他各式各样的船也有数千艘,仅挽船士即有八万人。这个伟大行列长达二百里,两岸并有骑兵夹辅着前进,凡距离所经路线五百里以内的地方政府,都得献食,所献的都是水陆珍奇的食物。
材料二:米价便宜到每斗十三个钱,今山东省一带的青齐等州,斗米只要三钱;社会秩序也异常良好,行旅可以“行万里不持寸兵”,人口也急剧的增加,开元二十八年(740),全国共有户八百四十一万二千八百七十一,口四千八百一十四万三千六百九。较之贞观时代,几乎增加了两倍。
(1)以上材料皆摘自傅乐成《中国通史》材料一中的“他”指的是哪位皇帝?江都是今天的哪座城市?皇帝的种种行为,最终给他的统治带来了怎样的影响?(2分)
(2)材料二描述的现象在历史上被称为什么?它出现的主要原因有哪些?(3分)
(3)结合上述材料,你能得出什么结论?试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内容加以一例予以补充说明该结论。(3分)
【答案】
(1)隋炀帝(杨广)。扬州。导致了农民起义的爆发,隋朝灭亡。
(2)开元盛世。整顿吏治,裁撤冗员;发展经济,改革税制;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3)统治者要居安思危,不能实行暴政,否则最终会动摇自己的统治;补充说明:唐玄宗后期任人唯亲,政治腐败,最终导致安史之乱的爆发。
【解答】
(1)第一小问“这时运河(通济渠与邗沟)已开凿完成,长安到江都,沿途设置离宫四十余所…他从洛口乘龙舟沿黄河及运河南下”可知,材料一中的“他”指的是隋炀帝。第二小问隋炀帝游江都,江都是今天的扬州。第三小问隋炀帝的暴政,导致了农民起义的爆发,隋朝灭亡。
(2)由“开元二十八年”可知,材料二所描述的唐玄宗统治时期的繁荣景象。唐玄宗统治前期,年号“开元”,政局稳定,经济繁荣,被誉为“开元盛世”。开元盛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唐玄宗整顿吏治,裁撤冗员;发展经济,改革税制;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3)由隋炀帝暴政而亡,开元盛世国泰民安,可知,统治者要居安思危,不能实行暴政,否则最终会动摇自己的统治。补充说明:唐玄宗后期任人唯亲,政治腐败,最终导致安史之乱的爆发试。
_21?????????è?????(www.21cnjy.com)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