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年人教五四版化学八年级上学期全一册第3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测试卷带答案
一.选择题(共48小题)
1.碳元素和氢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
A.中子数不同 B.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C.核内质子数不同 D.核外电子数不同
2.对照实验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方法。根据如图所示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实验可证明氨分子能使酚酞变红
B.乙实验可证明温度不同分子的运动速率不同
C.甲、乙两个实验均能证明分子之间有间隔
D.甲、乙两个实验均能证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3.氮元素与氧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 )
A.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B.中子数不同
C.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和不同
D.质子数不同
4.下列各组微粒中,属于同一种元素的是( )
A.Cl和Cl﹣ B.Co和CO C.H和He D.Mg与Ag
5.不同原子间最本质的区别是( )
A.中子数不同 B.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C.质子数不同 D.核外电子数不同
6.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在于( )
A.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B.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
C.分子之间有空隙
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7.空气可被压缩说明( )
A.分子由原子构成
B.加压时发生化学变化,产生更多氧气
C.分子体积很小
D.分子间有间隔
8.一定条件下,水在密闭的容器内的冷却过程中,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①②③表示水在不同时刻的存在状态,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水分子之间的间隔:②>①
B.①→②可表示为干冷玻璃片检验水的过程
C.水分子的运动速率:①<②<③
D.状态①中的水分子因高温已分解
9.用微观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或事实,不正确的是( )
A.水变成水蒸气﹣﹣水分子的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
B.1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10﹣26kg﹣﹣分子质量很小
C.物质的热胀冷缩现象﹣﹣分子间的间隔发生改变
D.氢气和液氢都可做燃料﹣﹣相同物质的分子,其化学性质相同
10.若用“”表示氢原子,用“”表示氧原子,则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可表示为( )
A. B. C. D.
11.下列现象或事实可用分子的相关知识加以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 )
A.酒香不怕巷子深﹣﹣分子不断地运动
B.热胀冷缩﹣﹣分子的大小温度改变而改变
C.氢气可燃,二氧化碳不可燃﹣﹣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物质的性质不同
D.水通电后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
1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A.氧 B.硅 C.铁 D.铝
13.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不合理的是( )
A.食物变质﹣﹣分子构成发生了变化
B.汽油挥发﹣﹣分子大小发生了变化
C.热胀冷缩﹣﹣分子间间隔改变
D.花香四溢﹣﹣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14.生活垃圾随意堆放,不及时清理,会发生腐败,散发难闻气味.人们闻到垃圾散发出的臭味,这是因为( )
A.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之间有间隔
C.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D.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15.菠菜中含有丰富的铁质,这里的“铁”是指( )
A.单质 B.分子 C.原子 D.元素
16.下列现象用分子的观点解释正确的是( )
①酒精挥发到空气中,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②100mL酒精和100mL 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0mL,说明混合后分子体积变小
③酒精溶液涂在皮肤上感到凉爽,说明酒精分子进入到皮肤中
④酒精能燃烧而水不能燃烧,说明分子不同,化学性质也就不同.
A.①②④ B.①② C.③④ D.①④
17.下列符号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的是( )
A.O2 B.Mg2+ C.H D.2N2
18.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为现代量子理论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原子核中一定含有的粒子是( )
A.中子 B.质子 C.电子 D.质子和电子
19.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思维方法。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
A.八月桂花飘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中和反应有水生成﹣﹣H+和OH﹣结合成水分子
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D.硫在氧气中燃烧比空气中更剧烈﹣﹣在氧气中硫接触到的氧分子更多
20.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
A.氧 B.硅 C.铝 D.铁
21.夏天,长时间使用空调会使室内的空气变得十分干燥.因此,人们常在室内放上一盆清水以增加空气的湿度,这说明( )
A.水分子在不断运动
B.水分子的体积变大
C.水分子的化学性质发生改变
D.构成水分子的原子种类发生改变
22.下列事实及对这些事实的解释,二者不相符合的是( )
A.汽油挥发﹣﹣分子体积变大
B.夏天钢轨之间的缝隙变小﹣﹣原子之间有间隔
C.糖是甜的,醋是酸的﹣﹣不同分子性质不同
D.电解水制取氢气和氧气﹣﹣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以再分
23.下列事实的结论或解释正确的是( )
A.水通电能产生氧气﹣﹣说明水中含有氧分子
B.气体可压缩存储于钢瓶中﹣﹣说明分子压缩后体积变小
C.桂花开放时满园飘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D.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差异很大﹣﹣因为它们组成的元素不同
24.有关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再分
B.分子、原子能直接构成物质,而离子不能
C.原子得失电子可形成离子,而离子不能形成原子
D.分子、原子、离子质量都很小
25.从微观视角认识事物是化学的重要特点.对下列现象解释正确的( )
A.“墙内开花墙外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
B.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大小随温度变化而改变
C.气体易被压缩是因为气体分子很小
D.蔗糖放在水中后消失是因为蔗糖分子被分解了
26.化学是在原子、分子的水平上对物质进行研究的基础自然学科。请你运用分子的性质判断,以下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
A.新装修的房子中有异味﹣﹣分子在不断运动
B.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观测到原子和分子﹣﹣分子的体积很小
C.自行车轮胎在阳光下暴晒而炸裂﹣﹣分子受热,体积变大
D.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分子可以再分
27.碳元素与氧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
A.电子数不同 B.质子数不同
C.中子数不同 D.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28.超市中销售的奶粉种类很多。有加钙奶粉、加锌奶粉,这里的“钙”、“锌”指的是( )
A.分子 B.元素 C.单质 D.原子
29.生活中的下列现象,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湿衣服晾在太阳底下干得快,说明分子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
B.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的体积和质量很小
C.水沸腾时,掀起壶盖,说明分子大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D.1L黄豆和IL芝麻混合,体积小于2L,不能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隙
30.下列事实与对应的解释相符合的是( )
A.空气能被压缩﹣﹣分子体积可以变小
B.甘蔗甜,苦瓜苦﹣﹣不同分子性质不同
C.结冰的水不能流动﹣﹣0℃以下,水分子不再运动
D.50 mL水和50 mL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100 mL﹣﹣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31.下列对于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中错误的是( )
A.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是因为分子受热膨胀变大
B.氧气加压后变成液氧,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C.不同的花儿有不同的香味,是因为不同的分子性质不同
D.非吸烟者受到被动吸烟的危害,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32.“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淡淡的梅花香味的原因是( )
A.分子很小 B.分子是可分的
C.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D.分子之间有间隔
33.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事实,其中不正确的是( )
A.水沸腾后壶盖被顶起﹣﹣温度升高,分子体积变大
B.甘蔗甜,苦瓜苦﹣﹣不同分子性质不同
C.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液体总体积小于100mL﹣﹣分子之间有间隔
D.水和过氧化氢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
34.宏观与微观相互联系是化学重要的思维方式.下列对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A.氧化汞分解成汞和氧气﹣﹣分子可以再分
B.物体的热胀冷缩﹣﹣分子的大小发生变化
C.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
D.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35.下列有关原子、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B.原子是不能再分的最小粒子
C.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
D.分子的大小及质量都比原子大
36.用分子的性质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其中不正确的是( )
A.墙内开花墙外可嗅到花香,说明分子在不停的运动
B.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易于晾干,说明分子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
C.将100mL水与100mL酒精混合,体积小于200mL,说明分子间有间隔
D.水由液态变成气态,说明水分子体积变大
37.日本大地震造成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严重的核辐射泄漏,日本政府为降低放射性碘(碘131)对人体的伤害向福岛核电站附近居民发放碘片(含碘127,碘127是指核电荷数为53,中子数为74的一种碘原子).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碘元素是一种非金属元素
B.碘127原子和碘131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同
C.碘131原子的质子数为53
D.核能的利用证实了原子的可分性,但安全利用核能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38.物质的三态变化,主要是由于( )
A.分子的大小发生了变化
B.分子的质量发生了变化
C.分子间的空隙大小发生了变化
D.变成了新分子
39.“含氟牙膏”中的“氟”指的是( )
A.元素 B.原子 C.分子 D.单质
40.2011年3月,日本强烈地震后,海啸引发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放射性物质外泄,有关l31I(碘131)的相关报道成为热门话题.已知l31I原子中含有53个质子,78个中子.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另一种稳定的碘原子l27I,它和131I同属于碘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l31I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78
B.l27I原子的质子数为53
C.l27I原子的中子数为78
D.l27I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31
41.一种铀原子中含有92个质子和143个中子,有关该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非金属元素 B.原子序数为143
C.核外电子数为92 D.相对原子质量为235g
42.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现象,不正确的是( )
A.八月桂花飘香﹣﹣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液氧受热变为气体,所占体积变大﹣﹣气体分子变大
C.晴天湿衣服比阴天干得快﹣﹣晴天气温高,分子运动速率快
D.6000L氧气加压后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分子间有间隔
43.下列对生活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蔗糖放入水中一段时间后,蔗糖“不见”了,而水却变甜了,这是由于蔗糖微粒运动到了水微粒的空隙中
B.警犬执行任务时,用鼻子闻气味来追踪罪犯,这是由于构成物质的微粒不断运动并扩散到空气中刺激了鼻中的嗅觉神经细胞
C.在阳光下将湿衣服晒干,是由于构成水的微粒受阳光照射后萎缩成了很小的微粒
D.刚漆过的家具带有油漆气味,这是由于构成油漆的微粒不断运动的结果
44.下列对分子、原子、离子的认识,正确的是( )
A. B.
C. D.
45.国产大型客机C919部分机身采用了新型的铝锂合金。铝锂合金中的铝(Al)元素和锂(Li)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
A.原子的质子数不同 B.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C.元素符号不同 D.原子的电子数不同
46.在地壳所含的元素中,含量最丰富的是( )
A.硅 B.氧 C.钙 D.铁
47.砷化镓(GaAs)是一种“LED”绿色节能光源材料,镓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下列有关镓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属于非金属元素 B.元素符号是Ga
C.原子的核电荷数是31 D.相对原子质量为69.72
48.生活中的下列现象,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湿衣服晾在太阳底下干得快,说明分子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
B.水沸腾时,掀起壶盖,说明分子大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成熟的菠萝蜜会散发出浓浓的香味,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D.液化石油气须加压后贮存在钢瓶中,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隙
二.填空题(共1小题)
49.某元素的原子核电荷数为13,该元素的名称是 ,属于 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48小题)
1.C; 2.A; 3.D; 4.A; 5.C;
6.D; 7.D; 8.B; 9.A; 10.C;
11.B; 12.A; 13.B; 14.A; 15.D;
16.D; 17.C; 18.B; 19.C; 20.C;
21.A; 22.A; 23.C; 24.D; 25.A;
26.C; 27.B; 28.B; 29.C; 30.B;
31.A; 32.C; 33.A; 34.B; 35.A;
36.D; 37.B; 38.C; 39.A; 40.B;
41.C; 42.B; 43.C; 44.B; 45.A;
46.B; 47.A; 48.B;
二.填空题(共1小题)
49.铝;金属;
第4页(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