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第二章 第2节 消化和吸收-----探究实验课件(20张PPT) .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单元第二章 第2节 消化和吸收-----探究实验课件(20张PPT) .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09.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04-07 06:42: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节 消化和吸收

探究 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唾液的消化作用
馒头在口腔中有什么变化?
不甜

淀粉
麦芽糖
味道:
课本提示:淀粉遇碘变蓝色,麦芽糖遇碘不变色
发现问题
想一想
(1)口腔内有哪些器官?馒头变甜是否与牙的咀嚼、舌的搅拌有关系呢?

(2)馒头变甜是否与唾液作用有关?
实验: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提出问题
做出假设:

馒头变甜可能和口腔中的哪些因素有关?
1.馒头的变甜与唾液有关。
2.馒头的变甜与牙齿的咀嚼和舌头的搅拌有关。
3.馒头的变甜与人体温度37 ℃有关。
有关知识
2、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能够分解转化为麦芽糖(有甜味), 麦芽糖遇碘不变蓝。
3、唾液淀粉酶存在于唾液中,这种酶能够消化淀粉,
人的口腔正常温度是37°C 。唾液能够消化淀粉,而且
在37°C的温度下效果最好。温度太高会丧失活性,温
度太低活性不够。
4.食物被消化后的成分和消化前是不一样的.
5.唾液淀粉酶消化淀粉需要一定的时间.
1、馒头的主要成分是淀粉, 淀粉没有甜味, 遇碘变蓝色。
温馨提示:如何模拟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呢?
馒头在口腔中
馒头放进试管
牙齿咀嚼和舌的
搅拌
把馒头切碎并方便筷加以搅拌
分泌的唾液
人咀嚼馒头
模拟人咀嚼馒头
往试管注入唾液
口腔温度37°C
将试管放入装有
37°C水浴加热
制定计划
探究实验 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之 唾液的作用
每组给定实验用具:
大烧杯2个, 小烧杯1个 , 试管2个(备用试管3个,标记为3号、4号、5号), 刻度滴管2个, 试管架1个 , 玻璃棒1根(可用筷子代替), 培养皿1个, 温度计1只, 镊子1个, 量筒1个,长方形小纸条1张, 刀片1块, 标签若干
实验材料:
碘液, 开水100°C一杯,
自来水, 唾液约4ml,2块等量的馒头
碎屑和一块等量的馒头块。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
加入唾液
2ml
馒头块切碎和用方便筷搅拌
放在37℃温水中水浴加热
1号(模拟口腔环境)
因素
试管
2号 (探究与唾液有关)
3号(探究与咀嚼和搅拌有关)
4号(探究与温度有关)
清水2ml
馒头块
不搅拌
90℃热水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
5号(探究与温度有关)
0℃冰水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预测滴加碘液后颜色变化
不变色
变蓝色
变浅蓝色
变蓝色
变蓝色
思考:实验中的变量是什么?实验时除了变量不同以外,其他条件是否保持一样?
讨论提示 :设计计划时应注意
选择哪些仪器设计实验?小组讨论并设计实验方案。
2支试管中注入的液体是否相同?液体的量是否相等?
变量是什么?如何设置对照实验?
两只试管中放入馒头的性状是否相同?量是否一样多?
你要用的清水的温度是多少?为什么?如何模拟口腔的温度?
为什么要在温水中保温5—10分钟?在此期间,你如何保持水温的恒定?
试管冷却后才滴加碘液.
.
实验参考步骤
第2步: 一人取清水和唾液, 分别放入对应的试管中。
第3步:搅拌试管。
第4步: 37℃水浴加热,5-10分钟取出。
第5步: 滴加2滴碘液摇匀,观察并
记录各试管中的颜色变化。
第6步: 分析现象,得出结论
第1步: 一人 取试管,贴标签, 编号, 分别写上唾 液和清水 , 一人 取馒头, 碾碎, 分别送入试管。同 时另一人用大烧杯准备开水,调试水温至37°C。
唾液组:探究唾液的作用
试管
馒头
大小
水的
温度
加入
物质
是否
搅拌
水浴加热时间
检验剂
实验
结果
1

2

碎屑
碎屑
37°C
37°C
搅拌
搅拌
5--10分钟
5---10分钟
碘液
碘液
小结
唾液
2.吃馒头过程中产生的甜味物质是什么呢?
麦芽糖
3.什么物质使淀粉转化成了麦芽糖呢?
淀粉
麦芽糖
唾液淀粉酶
口腔
1.根据对探究实验的实验现象分析可以得出:馒头
变甜与________有关,当然还与____________、
__________ 和_______有关.
温度
牙齿的咀嚼
舌头的搅拌
实验表明:馒头变甜与分泌的唾液有关系
消化包括物理消化和化学消化


物理消化
化学消化
物理消化指牙齿咀嚼作用和舌头的搅拌作用,没有新物质产生
化学消化要通过多种消化酶的作用而进行的,有新物质产生
下表是唾液淀粉酶对馒头消化作用的实验过程,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⑴ 实验结果显示 _____试管中的馒头碎屑变
蓝色(填“A”或“B”)。
⑵ 另一支试管内的物质不变蓝色
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当堂巩固
试管
加入物质
温度
实验结果
解释原因
A
馒头碎屑+ 2ml唾液
37℃
B
馒头碎屑+2ml水
37℃
B
馒头中的淀粉已被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分解为麦芽糖
进一步探究
1.要想探究温度是否会影响唾液消化作用,应该如何设计实验?
比如设计试管3,试管4

3号试管放在90℃的热水中水浴加热,
4号试管放在0℃的冰水中。
2.如果只想探究牙齿的咀嚼是否
会影响唾液消化作用,应该如
何设计实验?
附 温度组:探究温度的不同
试管
馒头
大小
水的
温度
加入
物质
是否
搅拌
水浴加热时间
检验剂
实验
结果
4
90℃热水

5
0℃冰水

附 牙齿组 : 探究牙齿的作用
试管
馒头
大小
水的
温度
加入
物质
是否
搅拌
水浴加热时间
检验剂
实验
结果
1

2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和探究,你都学到了哪些知识?
畅谈收获
联系生活:
细嚼慢咽和狼吞虎咽哪种饮食方式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