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九年级全册 第四单元 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九年级全册 第四单元 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4-07 17:05: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课型
新课
学生情况:学生知识情况:经过初三上册的学习,学生已经有了初步的化学基础,已经学习了化合价的相关知识,且已经学习掌握了三种基本反应类型,即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另外学生已接触过复分解反应的相关概念,但是只停留在了解概念的阶段,而对于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和反应的实质还并未了解,故本节中需要进一步讲解,对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和本质需要详细讲解及探究。学生能力情况:初三的学生,初步具备了一定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问题的能力。但由于老师教学方式的不同,课堂主动参与程度不一。
教学内容:地位:“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材第11单元课题1第三节的内容。复分解反应,在初中阶段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知识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作用:承前启后,本节课既复习了初中的三大基本类型反应,也以此为铺垫,展开对复分解反应的较深层次的学习。同时本节课的内容还将是今后联系高中化学的重要纽带。四大基本反应类型的知识是初中化学的重要理论知识,不仅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也是整个初中化学的教学重点。主要内容:复分解反应概念复分解反应的实质实验验证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学以致用教学重点难点:重点:
1.理解复分解反应的概念2.掌握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学会用条件判断复分解反应的发生。难点:
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和实质
教学目标(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进一步理解酸、碱、盐等基本概念;2.能正确判断酸、碱、盐之间的反应;对物质的分类有进一步的认识;3.掌握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过程与方法:1.尝试利用现代化教育手段获取信息、评价信息,从而提高教学效率;2.通过创造情景活动,鼓动学习热情,通过实验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敢于创新、开阔学生思维;3.初步学会分类、比较、归纳等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之间的协作精神,也为学生提供发现的机会,使之体会成功的喜悦;同时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
教学方法(策略)探究法:通过与学生共同探究阐述复分解反应是有特定物质生成的反应。实验法:通过学生分组实验,验证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本质和条件。讲授法:讲授复分解反应概念分析、实质、发生条件等相关知识。总结法:梳理复分解反应发生的预判方法。
教学媒体:seewo课件,数字化手持终端,板书。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时间分配
[引入]演示seewo课件,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复分解反应,字母表达式。
回顾知识:复分解反应的概念并且从反应物角度分析具体哪些化学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回顾以前所学知识,对老师提出的要求进行思考。
引导学生通过回顾、思考,通过回忆,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并且思考其中的关联与分别。
1min
[演示]复分解反应包括:酸+碱→盐+水酸+盐→新酸+新盐碱+盐→新碱+新盐盐+盐→新盐+新盐酸+金属氧化物→盐+水
激发兴趣相互讨论回答问题
2min
[提问]酸、碱、盐之间是否一定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引发思考:可以用哪些方式证明复分解反应的发生?
再次进行思考,回顾旧知识
引发矛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min
[实验11-3]CuSO4溶液+NaOH溶液CuSO4溶液+BaCl2溶液NaOH溶液+BaCl2溶液
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写出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学生实验:通过实验很容易发现不是所有的酸、碱、盐之间都能发生复分解反应。推理分析:从生成物角度观察复分解反应,发现复分解反应的发生都伴随着沉淀、气体、水的生成。
小组实验。可以通过实验发现有的复分解反应发生时伴随着沉淀的生成。
初步通过实验探究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2min
[提问]从刚刚的讨论,我们知道不是所有的酸碱盐之间都能发生复分解反应。那么,怎样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呢?
从初中学过的复分解反应入手,慢慢过渡,引出新知识点
1min
[演示]观察下列5个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找出它们的相似之处HCl+NaOH=NaCl+H2OCaCO3+2HCl=CaCl2+CO2↑+H2OCuSO4+2NaOH=Na2SO4+Cu(OH)2↓CuSO4+BaCl2=BaSO4↓+CuCl2Fe2O3+3H2SO4=Fe2(SO4)3+3H2O
找出相同之处,观察,思考。发现凡是有水生成或者有沉淀生成或者有气体产生的复分解反应都能发生
从生成物的角度认识复分解反应,探究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
3min
讲解:引入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凡是有沉淀或气体或水生成的反应才是复分解反应,这也是复分解反应的特征。
回归课本:在理解新概念的基础上,请大家对课本75页的4组反应能否发生作出预判,并用实验验证你的判断结果是否准确。
趁热打铁:利用复分解反应的条件预判化学反应的发生
先依据反应是否有水、沉淀、气体产生,对4组实验进行预判,通过实验验证判断的结论正确与否,发现预判结果与实验结果一致。
活学活用,加深学生对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的理解。
4min
[总结]由此可见,我们利用复分解反应的生成物来判断反应能否发生方便又准确。提问:那么又是什么原因引起了复分解反应的发生?也就是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是什么?
学生思考
学会运用生成沉淀、气体、水预判复分解反应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反应发生的原因,进而对复分解反应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2min
[播放动画]以3组反应为例1.H2SO4+NaOH2.H2SO4+Na2CO33.HCl+AgNO3
把复分解反应中生成水、沉淀、气体用动画的形式加以形象化。
柳暗花明:复分解反应的实质:离子种类减少、离子浓度减小。
同学们认真观察。
分析离子种类、离子浓度在反应前后的变化。
从微观角度解释复分解反应发生的原理
4min
[讲解]总结,在生成水的过程中H+和OH—结合生成水,H+和CO32-结合生成CO2气体和水,Ag+和Cl—结合生成AgCl沉淀。
学生边听讲边看书,理解。
判别无明显现象的复分解反应的发生原理。
3min
[学以致用]好,同学们,本节课新知识的学习已顺利完成,为了及时巩固所学知识,请做seewo课件上面对应的练习题目。
用你所学的判断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方法,判断下列反应是不是复分解反应。若是,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氯化钠和硝酸银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氢氧化钠和盐酸碳酸钾和盐酸硝酸钾和氯化钠
碳酸钠和氢氧化钙
氢氧化钡和硫酸
锌和稀硫酸
学生做题目,分享结果
巩固新知识,从习题反馈情况找出知识易错点,及时帮助学生改正过来。
7min
[讲解]
讲解习题,校对答案,分析。
倾听做记录反思,总结做错原因
强调知识重点,难点,易错点。
6min
[总结]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我们要重点学会从宏观角度依据生成沉淀、气体、水判断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从微观角度理解复分解反应发生的实质是离子数目的减少和离子浓度的减小。
倾听,思考
在练习巩固后进一步总结,效果会更加好。
2min
[布置作业]1.思考四类基本反应的判断方法。2.学习之友13,14页。
做作业,思考,得出自己的结论
进一步理解四种基本反应的概念。
1min
板书设计: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一、复分解反应
定义: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复分解反应
特征(判别依据):是否有沉淀、气体、水生成。
实质:离子种类减少、离子浓度减小。
复分解反应包括哪些?
3分钟
复分解反应概念回顾2分钟
结合实验,讨论探究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6分钟
本质:得出复分解反应的本质是离子种类减少、浓度减小。2分钟
定义:有沉淀或气体或水生成的反应是复分解反应。练习3分钟
微观分析复分解反应发生的讲授
4分钟
学以致用(练习)
6分钟
实验验证复分解反应
5+4分钟
习题讲解,总结梳理,作业布置8分钟
应用:日常生活中的复分解反应例子2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