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生活中常见的盐
教学目标
知识
了解碳酸钙、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组成及其在生活中的主要用途,掌握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知道盐的化学性质
能力
通过比较碳酸盐的相关化学方程式,能简单地归纳出相同点,为复分解反应概念的引出做好铺垫。
情感价值观
引导学生热爱科学和尊重科学、科学的思想;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创新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通过含碳酸根离子的盐与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的事实,掌握碳酸跟离子的检验方法。
教学难点
碳酸跟离子的检验方法,盐的化学性质,
教学方法
小组实验法,讨论法,演示法,讲述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PPT
,相关的实验药品和器材。
教
学
过
程
回忆旧知
写出上节课所学的四种盐的化学式,并说说他们的俗名
颜色、状态、水溶性、水溶液的酸碱性、主要用途。
随笔与反思
讲授新课
我们学过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请同学们想想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是什么?反应原理是什么?(稀盐酸和大理石
2HCl+CaCO3===CaCl2+H2O+CO2↑)【提问】比较碳酸钙与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组成,推断将碳酸钙换为碳酸钠或者碳酸氢钠又会有什么反应?【小组实验】碳酸钠和与盐酸的反应引导学生描述实验现象并分析实验结果:碳酸钠+盐酸碳酸氢钠+盐酸现象出现大量气泡,固体消失,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出现大量气泡,固体消失,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分析有二氧化碳生成有二氧化碳生成类比稀盐酸与碳酸钙的反应化学方程式,师生共同合作写出稀盐酸与碳酸钠、碳酸氢钠的反应化学方程式。Na2CO3+2HCl=2NaCl+H2CO3Na2CO3+2HCl=2NaCl+
CO2↑+H2O
NaHCO3+HCl=NaCl+H2CO3NaHCO3+HCl=NaCl+
CO2↑+H2O
【思考】碳酸盐如何检验?碳酸盐(即CO32-
、HCO3-)的检验方法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向少量样品中加入稀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有无色气体生成,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样品是碳酸盐。【小组实验】实验11-2
碳酸钠与溶液与澄清石灰水的反应实验现象:出现白色沉淀分析:反应生成一种白色难溶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2CO3+Ca(OH)2=CaCO3↓+2NaOH【小组实验】实验11-2
碳酸钠与氯化钙溶液的反应实验现象:出现白色沉淀分析:反应生成一种白色难溶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2CO3+CaCl2=CaCO3↓+2NaCl【小结】师生合作,共同总结上述三个反应的特点,引出复分解反应的概念。【讲解】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小结】盐的化学性质①金属+盐→新盐+新金属②盐+酸→新盐+新酸③盐(可溶)+碱(可溶)→新盐+新碱④盐(可溶)+盐(可溶)→新盐+新盐
随笔与反思
课堂练习
厨房里有两瓶白色固体,一瓶是食盐,一瓶是纯碱。想想看,我们能用哪些方法鉴别它们呢?【小组讨论】学生说出鉴别的多种方法,教师点评。
随笔与反思
课堂小结
碳酸盐应如何检验
盐的四种化学性质复分解反应的判断
随笔与反思
课后作业
兴趣小组同学为了探究实验室中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的成分,进行了有关实验。
猜想1:全部是NaOH;
猜想2:全部是Na2CO3;
猜想3:是NaOH和Na2CO3混合物。(1)久置的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若现象a为有气泡产生,则加入的A溶液是
,说明氢氧化钠已经变质,有气泡产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若A是Ca(OH)2溶液,现象a有白色沉淀,现象b为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则白色沉淀为
,该实验
(填“能”或“不能”)说明猜想3成立。
(4)若A是中性的CaCl2溶液,当实验现象a为
现象b为
,则猜想2成立
随笔与反思
板版书设计
?
生活中常见的盐(第二课时)?一、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Na2CO3+2HCl=2NaCl+H2O+CO2↑?NaHCO3+HCl=NaCl+H2O+CO2↑?碳酸盐的检验:(试剂、步骤、现象和结论)?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倒入适量的稀盐酸,有气体生成;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则固体中含有CO32-?二、复分解反应:?AB+CD——AD+CB(双交换、价不变)
随笔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