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液的浓度》教学设计(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溶质质量分数的含义。
2.能根据溶质和溶剂质量,计算溶质质量分数。
3.能计算配制一定质量的质量分数溶液,所需溶质和溶剂质量。
4.能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配制不同浓度的硫酸铜溶液,根据颜色认识溶液的浓、稀与溶质质量分数之间的关系。
2.通过配制50g质量分数6%的氯化钠溶液和稀释溶液,加深对溶质质量分数概念和相关计算的理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溶质质量分数的学习,认识到严格控制浓度在生产、科研中的作用,通过配制6%的溶液和稀释溶液,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
1.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2.配制50g质量分数6%的氯化钠溶液。
三、教学难点
溶质质量分数的含义。
四、教学准备
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水、药匙、硫酸铜、氯化钠、玻璃棒、100ml烧杯、50ml量筒、托盘天平
五、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引入
实验引入:室温下,向盛有20ml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0.1g、0.5g、2g硫酸铜,搅拌,得到的溶液哪个最浓?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小结:对于有色溶液来说,根据颜色的深浅可以区分溶液的浓稀。但在科研、医药、工农业生产中,我们需要准确地表明一定量的溶液里含有溶质的含量。溶液的组成的表示方法有多种——引出课题
学生观察、思考、讨论。
第三杯溶液最浓,判断依据是颜色最深,或者说溶剂的质量相等,而第三杯溶质质量最多。
学生聆听老师讲解,交流生活中常见的溶液,例如生理盐水、葡萄糖注射液、植物营养液等这些溶液都标有一定的浓度。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
?
?
?
?
新课探究
讲解:溶质质量分数等于溶质的质量与溶液的质量比,计算式为:
学生计算刚才配制的硫酸铜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完成课本42页的表格。老师巡视、检查学生计算情况。
追问:你从溶质质量分数中可以获得哪些信息?以5%的氯化钠溶液为例说明。
学生聆听老师讲解,然后计算果汁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讨论:从5%氯化钠溶液中获得的信息。
①每100g溶液中含有5gNaCl。
②5g食盐溶于95g水形成的溶液。
③将100g食盐溶液蒸干可以得到食盐5g。
④组成:
m(食盐):m(水):m(食盐溶液)
=
5
:
95
:
100
等信息。
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和表达能力,加深对溶质质量分数概念的理解
追问:将以上公式变形可以得到哪些式子?
讲解:根据推导出的公式,我们可以根据溶液质量和溶质质量分数计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也可以根据一定量的溶质,求出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的质量。
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请同学们填写下列表格中的空白。
老师巡视,指导学生。
讨论:已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有人说:“2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6%。”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例1:书中第43页
反馈练习:课后练习第2、4题
学生推导公式:
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
学生计算,填写表格中空白。请三名学生到黑板板书,并讲解。在这个过程中加深对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的印象。
学生讨论,得出不能配制36%氯化钠溶液。
独立练习后,两名学生板演,集体交流。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加深对溶质质量分数的理解和运算。
通过讨论理解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能计算配制一定质量的质量分数溶液,所需溶质和溶剂质量
实验:利用所给仪器配制50g质量分数6%的氯化钠溶液,实验中注意托盘天平和量筒的使用。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实验,实验完毕,和学生分析错误的操作可能产生的误差。
学生动手实验。
交流错误操作产生的误差。
量取液体时,仰视或俯视读数,配制溶液浓度会出现偏小或偏大的浓度。
烧杯中有水,结果会偏小。
培养动手能力,将所学知识利用到生活中,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课堂小结
1.溶质质量分数含义和有关计算
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
2.配制溶液
步骤:计算、称量、量取、溶解
误差分析:称量固体药品时,量取液体时都会产生误差。《溶液的浓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溶液组成的一种表示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2)初步学会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解题方法,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2)通过练习一定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使学生掌握溶液配制的基本步骤。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在练习计算的过程中,了解溶液与生产、生活的广泛联系,了解学习化学的最终目标是为社会服务。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溶质质量分数概念的建立及其简单计算;
2、教学难点:理解溶液组成的含义,找准溶质、溶剂、溶液的关系
【教学准备】
相关课件及其教学药品、仪器
药品:无水硫酸铜、NaCl
、H2O
仪器:天平、量筒、烧杯、药匙、玻璃棒
【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法、合作学习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创景激趣,明确目标
课题引入:投影展示人们在死海里能尽情娱乐的图片引入----课题3
溶液的浓度
展示目标:(教学意图:突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二)自主初探、合作释疑
环节一: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
1.
提问:同样多的红糖水哪杯最浓?同样多的两杯白糖水哪杯最甜?含糖多少?浓到什么程度?
总结:通过观察颜色、尝味道等方法来判断溶液的浓稀,仅仅是判断溶液浓稀粗略的方法。日常生产中用到的溶液浓度都是确定的。(举例说明)
2.[实验9-7]师生合作演示:将0.1
g、0.5g、2g的硫酸铜分别放入三支装有20
ml水的烧杯中,配成溶液后对比。
[实验9-8]配制不同浓度的两种氯化钠溶液并作对比。
总结:通过对比,进一步说明不能靠颜色和味道来判断溶液的浓稀,需找到一种确切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
3.归纳得出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溶质质量分数的意义。(教师强调注意事项)
4.(1)讨论与交流:
①生理盐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0.9%,它的含义是什么?
②某硫酸钠溶液中硫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38%,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每100
g的溶液里有硫酸钠38
g。
B.每100
ml的溶液里有硫酸钠38
ml。
(2)求算:实验9—7、8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对溶质的质量分数进行转换,并作填表练习。
(4)填表:将硫酸铜溶液分别进行下列变化:分成三份、加水、加入溶质、蒸发少量水时,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溶液的质量和溶液的浓度如何变化?
环节二: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题型一]
:关溶质、溶剂和溶液之间的换算
溶质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X100%
=
溶质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X(100%)
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
溶质质量=溶液质量X溶质质量分数
【例1】
20g的盐水溶液中含有2g食盐,求: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解:2g/20g
X100%=10%
答:该溶液的质量分数是10%。
40g中2%的食盐溶液中含有多少g食盐和水?
【例2】
40g2%
的食盐溶液中含有多少g的食盐和水?
解:含食盐:40gX2%=0.8g
含水:40g-0.8g=39.2g
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
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溶解度/(100g+溶解度)X100%
1、讨论一:200C时,氯化钠溶解度为36g。有人说:“200C时,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36%。”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总结:溶质质量分数与溶解度的比较
2、讨论二:200C时,氯化钠溶解度为36克,
(1)若将32克氯化钠溶于100克水里,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2)若将36克氯化钠溶于100克水里,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3)若将38克氯化钠溶于100克水里,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从上面讨论中你得到什么启示?说明什么问题?
总结:在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溶中:
溶质的质量分数
=
溶质质量/
溶液质量×100%
在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是最浓的溶液。
【例2】已知20℃时食盐的溶解度为36g,求20℃时食盐饱和溶液的
溶质质量分数。
练习2、能否配制出20℃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食盐水?
[题型三]
:有关溶液稀释或浓缩的计算
1.思考:
向20%的某浓溶液中加水后溶液、溶质和溶剂的质量如何变化?
如何解决有关溶液稀释的计算?
2.计算的依据
:稀释前溶质质量
=
稀释后溶质质量
浓缩前溶质质量
=
浓缩后溶质质量
【例题3】化学实验室现有98%的浓硫酸,但在实验中常需要用较稀的硫酸溶液。要把50g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为质量分数为20%的硫酸溶液需要多少克水?
解:设需加水xg
50x98%=(50+x)
x20%
水的质量:x=195g
答:需加水195g课题3《溶质的质量分数》
1、教材分析
《溶质的质量分数》是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课题3的内容。溶质质量分数是继化学式的计算,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的又一重要的化学计算。本课知识具有较好的规律性、系统性,学生通过实验展开学习,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自行推出计算式,在运用反例、联系、概括解题的方法等对获取信息进行加工,从而将所学知识转化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又为以后学习综合计算打下基础,做好铺垫。
二、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两部分组成的,也会判断某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但是从量的角度来表示溶液的组成,却是学生不了解的,教师若能激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教学过程便水到渠成。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溶液组成的一种表示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2)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解题方法,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在练习计算的过程中,了解溶液与生产、生活的广泛联系,了解学习化学的最终目标是为社会服务。
4、教学重、难点
(1)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的建立及其简单计算。
(2)理解溶液组成的含义,找准溶质、溶剂、溶液的关系
五、教学方法
主要采用讲授法、演示法、合作学习法、讨论法
六、课时分配:1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创景激趣、明确目标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图片:人们给树木或农作物喷洒农药,药液太稀不能杀死害虫和病菌,但药液太浓又会毒害农作物或树木,从而通过讨论引入课题。
二、自主探究,合作释疑
环节一:浓溶液和稀溶液的比较
1、【播放视频】三种浓稀不同的硫酸铜溶液
教材(实验9—7)在室温下,向三个小烧杯中各加入20mL水,然后分别加入约0.1g、0.5g、2g无水硫酸铜,振荡,使硫酸铜全部溶剂。比较三种硫酸铜溶液的颜色,在这三种溶液中,哪种最浓?哪种最稀?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师生共同讨论交流。
(1)完成教材第42页表格。
(2)三种溶液颜色由浅到深、浓度由小到大、颜色越深,浓度越大。
(3)三种溶液所含溶剂质量相同,溶质质量不同,所以组成各不相同。
2、【实验9—8】教师将提前配制好的两种溶质和溶剂不同的氯化钠溶液进行对比。
总结:通过对比,进一步说明不能靠颜色和味道来判断溶液的浓稀,需要找到一种确切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
(1)归纳得出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溶质质量分数的意义。
溶质质量分数
溶液的质量=溶质质量×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溶质的质量=溶溶液质量×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
(2)课件展示:将硫酸铜溶液分别进行下列变化:分成三份,加水、加入溶质、蒸发少量水时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溶液的质量和溶液的浓度如何变化?
环节二: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题型一】关于溶质、溶剂和溶液之间的换算
例题一:教材第43页(出示幻灯片)
练习:出示幻灯片
练习1:20g食盐溶液中含有
2g食盐,求: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练习2:40g2%的食盐溶液中含有多少g食盐和水?
练习3:20g10%的盐水中放入
2g水或2g食盐,求: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题型二】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讨论:已知20摄氏度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有人说:20摄氏度时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6%。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学生讨论,教师讲解)
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溶解度(ppt展示)
总结得出公式:
出示幻灯片:
练习一:已知20℃时食盐的溶解度为36g,求20℃时食盐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练习二:20℃时,NaCl的溶解度是36克。现有50克水,加入20克NaCl,求: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三、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课题3《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质质量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