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第七章 南方地区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
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
1. 能运用南方地区地形图,指出南方的范围;
2. 掌握南方地区气候、地形、自然景观灯自然地理特征;
3. 了解南方地区发展水田农业的有利、不利的自然条件和主要农作物。
过程与方法
1.初步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获取图文信息的能力;
2.初步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初步学会区域分析的方法;
3.通过课堂活动、课堂练习等方法,巩固知识的同时,活跃课堂气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理解南方地区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生活的影响,进一步树立因地制宜观;
2. 通过了解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 加深对家乡的认识,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
3. 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 掌握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2. 南方地区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生活的影响 。
教学难点:分析南方自然环境特征以及对农业的影响。
教具准备:多媒体展示台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有较强的自主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导学流程:
信息台
方案栏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的导学行为
学生的学习行为
板书: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
教师指导并板书:
位置范围:秦岭—淮河以南
青藏高原以东
东面和南面濒临黄海东海和南海
2.气候: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
1569720137160水热充足:湿热
水热充足:湿热
夏季:高温多雨
10464807620冬季: 温暖湿润
-2305050179070
3.地形:复杂多样
西部:高原和盆地为主
东部:交错分布的平原、低山、丘陵
沿江:平原和三角洲
板书:二、重要的水田农业区
展示:丘陵地区、平原地区农业景观图,师生共同归纳南方地区以水田农业为主并板书。
优势条件:
耕地类型:水田农业
3.农作物:
展示:南方地区农作物图片,请同学们归纳南方地区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
粮食作物:水稻
经济作物:甘蔗、油菜、橡胶、茶等
4.熟制:
[导入新课]
展示:多媒体播放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自然景观、农田景观图片,初步引导学生感性认识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
过渡:就气候类型而言,南方地区大部分属于亚热
带季风气候,请同学们观察我国气温以及降水图,归纳南方的气候特征。地形上南方地区存在着东西地形的差异,
讲述:通过同学们的认真观察,了解到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是湿热;由于水热充足,这里植被常绿;, 湿热的环境发育了红色的土壤,因此南方被称为“红土地”
板书:湿热
过渡:南方地区地形复杂多样,对气候也有影响,因此并不是所有地方都是红壤的,请同学们阅读“阅读材料”了解四川盆地以及云贵高原。
过渡: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我们已经认真地了解过了,这样的自然环境下,发展怎样的农业呢?
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南方地区的农业。
课堂小结:让学生分享本节课的收获,教师适当给予指导。
活动一:利用教材45页图7.3南方地区的地形,学生自行在图上找出南方地区的地理范围。
学生完成观察地图并发言:略
学生:观察图片,阅读教材,归纳南方气候特征。
活动二:多媒体展示教材45页图7.4南方地区东西地形差异的三幅图,学生小组合作在图7.3地形图上找出三处地形区的大致位置在多媒体地图上把三处地形区指出来。
并引导学生思考归纳这三幅插图反映的我国南方地区的地形特征,使学生认识地形差异是南方地区自然环境内部差异的显著标志和形成基础。
学生:分小组合作讨论完成大屏幕的问题
学生:阅读材料,了解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的地理特征。
活动三:引导学生完成活动题。
学生回答:略
教师指导并板书:
活动四:引导学生完成活动题。
板书设计: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
65405031115
位置范围
南方地区 气候 湿热 自然特征
1101725162560
地形
农业 耕地类型
农作物 人为
熟制
课后追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