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回忆具象艺术的定义
“难道我们女人都像您画的那个样子吗?”
——女士
《马蒂斯夫人像》油画,1905年,马蒂斯(法国)
“夫人,那不是一位女士,那是一幅画。”
——马蒂斯
《马蒂斯夫人像》油画,1905年,马蒂斯(法国)
如何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这些意象艺术作品给我们什么样的感受?
形象怪异
走进意象艺术
高中-美术-人美2004课标版-美术鉴赏(2009年5月第2版)-第四课
《呐喊》
油画
91厘米×74厘米
1893年
挪威奥斯陆国立美术馆藏
蒙克(挪威)
(1)这幅画给你什么样感受?
(感受)
(2)画中表现了什么?画家是怎样表现的?
(内容、形式)
(3)为什么要这样表现?
(立意)
《呐喊》 蒙克(挪威)
蒙克1863年生于挪威的一个名门望族,5岁时母亲去世,父亲抑郁的情绪深深感染了他,这是他第一次感到死亡的恐怖。
15岁时姐姐因病去世,她的死亡再次刺激了蒙克。
蒙克成年后,他的父亲和一个弟弟相继离世,一系列的家庭不幸,给蒙克的心灵留下了一道深而黑的疤痕,使蒙克深深地感到绝望和对死亡的恐惧。孤独、绝望、死亡等感觉深深地困扰着年轻的蒙克,到了非表达不可的程度,他要呐喊,在这一时期,他画出了最重要的作品《呐喊》。
我和我两个朋友一起走着,夕阳西沉,天空变得像血一样红,我忽然无精打采,极度疲倦地止住脚步,黝黑色的海峡和道路显示着血与火一样的光舌。朋友走着,我却一个人停在那里因不安而颤抖着,我感到了自然强烈的呐喊。
《呐喊》 蒙克(挪威)
思考:
是艺术家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
什么是意象艺术呢
分组讨论:
请每两组同学各选一幅作品,尝试运用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和一定的美术语言进行赏析。看看艺术家是如何对客观世界进行主观表达的。
《被牛肉片包围的肖像》
油画
129.2厘米×121.9厘米
1954年
芝加哥艺术学院藏
培根(英国)
培根
《被牛肉片包围的肖像》
委拉斯凯兹《教皇英诺森十世》
培根在《教皇英诺森十世》中感觉到的不是人物的性格魅力,而是人物极度的紧张和惶恐,所以,他模糊了人物的面部表情而加上两片牛肉来加强这种感觉。
《鹌鹑图》中国画
朱耷(清)
奇怪!鹌鹑也会翻白眼?
朱耷如此表现的意图是什么?
朱耷(1626-约1705),明末清初画家,明朝宗室,为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十七子宁献王朱权的九世孙子。号八大山人等,江西南昌人。他的绘画以水墨写意为主,尤以写意花鸟画著称。
崇祯十七年,明朝灭亡;朱耷十九岁时,不久后父亲去世;顺治五年,他的妻子亡故。内心极度忧郁、悲愤,他便假装聋哑,隐姓埋名,潜居山野,以保存自己。遭遇国破家亡,落为布衣平民,明亡后,削发为僧人,在此期间致力于精研佛理和吟诗作画。
八大山人由于他的特殊身世,和所处的时代背景,使他的画作不能像其他画家那样直抒胸臆,而是通过他那种怪异的绘画表现的。他所画的鱼、鸟、鸭等,皆以白眼向天,充满倔强之气。
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意象艺术:
一是艺术家按照“我”感觉到的样子来表现世界。
二是艺术家按照“我想”表现的意图的角度来表现的。
1、
(意象艺术更强调艺术家真实的心理感受)
2、
(艺术家的感觉和所表达的意图越独特、越强烈,其形象就可能越是与众不同)
3、
我并不照自然描绘,我要从自然中拿取、吸收,我不是画现在看
到的东西,我要画的是曾经看到的东西。
——蒙克
更倾向心理的真实
形象更集中、典型
超越了时空的限制
思考
意象艺术的主要特征:
考考你:
这些作品中哪些是意象艺术作品呢?请把编号写下来。
1
2
3
4
5
6
7
8
9
具象艺术与意象艺术的异同
1、视觉的真实性,客观性。
2、艺术的典型性。
3、情节性,叙事性。
1、意象艺术更倾向于心里的真实。
2、意象艺术形象更集中、典型。
3、意象艺术超越了时空的限制。
具象艺术
意象艺术
具象艺术与意象艺术的异同
1、视觉的真实性,客观性。
2、艺术的典型性。
3、情节性,叙事性。
1、更倾向于心里的真实。
2、形象更集中、典型。
3、超越了时空的限制。
具象艺术
意象艺术
总 结
一、什么是意象艺术
艺术家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
二、怎样理解意象艺术:
三、意象艺术的特征:
什么是意象艺术
理解意象艺术
意象艺术的特征
一是艺术家按照“我”感觉到的样子来表现世界。
二是艺术家按照“我想”表现的意图的角度来表现的。
1、更倾向于心里的真实。
2、形象更集中、典型。
3、超越了时空的限制。
“夫人,那不是一位女士,那是一幅画。”
——马蒂斯
《马蒂斯夫人像》油画,1905年,马蒂斯(法国)
如何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分组练习:
用意象艺术的表现手法为自己或者同学画一张简笔画头像。
要求:简洁、夸张、传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