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1 认识面积 西师大版(4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1 认识面积 西师大版(4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4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西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4-07 12:29:58

文档简介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西南师大版教材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面积和面积单位”是西南师大版第六册第二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的第一课时,鉴于学生的认知,本次只教学“面积”一个内容,“面积单位”留到第二课时教学。本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正方形的特征以及它们的周长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一维空间向二维空间转化的开始,学生掌握好这部分内容,能为他们进一步学习长、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打下良好的基础。是整个小学数学几何知识的基础内容。为了直观认识面积的含义,教材安排了三个层次。
1、结合具体实例,让学生获得对面积的感性认识,初步感知面积的含义。教材结合比大小的具体实例抽象面积的概念。
2、比较两个面积大小的实践操作,体验比较面积大小策略的多样性,尤其是可以借助工具进行比较的策略。在比较面积大小的活动中,让学生初步感知用数小正方形数进行测量、比较的优点,从而为后面学习面积单位作好铺垫。
3、总结这节课的收获,进一步认识面积的含义。并通过在方格纸上画图的活动,进一步认识面积的含义,体验一个数学事实,即面积相同的图形,可以有不同的形状。
教材在设计上,注重创设让学生充分知觉和体验的实践机会(如“比一比”“画一画”等活动),把培养和发展空间观念的目标落到实处;通过比较两个比较接近的图形面积时先想好方法再动手实践,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养成办事要想策略的好习惯。
学生分析:
1、学生在此学习之前已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他们初步认识了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及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在课前学情调查中,我们发现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具有了丰富的对于面积大小的直观感知;对于面积相差较大的图形,比如课桌面与黑板面,学生能直接判断它们的大小。对于面积相近的图形,学生采用重叠的方法来比较图形的大小。但对于什么是面积,绝大多数学生不能准确说出,即使有学生能准确说出,但对面积含义的理解也是不够深刻和准确的。哪怕有学生已经知道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但对于公式的得来和面积含义的理解也是模糊不清的。
2、学生已经建立了周长的概念,周长对于学生认识面积具有负迁移。在一个平面图形中,学生很容易看到围成图形的边,而忽略图形中间的大小,加之长度的学习在先,学生在学习面积时,在潜意识中受到周长的影响,感到周长长的图形面积似乎更大些。可见,对学生来讲,要建立起清晰的“面积”概念还比较困难,很容易将“面积”与“周长”混淆。
教学设想:
数学虽然来源于生活,但概念都是抽象的。同样,面积的概念也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学生理解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为了使学生较好地理解和掌握“面积”这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我从学生最熟悉的物体入手,
让学生通过摸一摸、找一找、闭眼想象等活动,感知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使学生把抽象的概念与生活中具体的物体联系起来,
加深对面积的理解。
然后再由实际生活中物体的表面过渡、
抽象到封闭图形,通过涂色比赛让学生认识到封闭图形也有大有小,这样层层深入,环环相扣,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理解了面积的含义。再通过说一说什么是面积,找一找生活中还有什么时候需要考虑面积等活动让学生进一步理解面积的含义,同时感受数学和生活的联系。在探索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环节中,为学生创设了从事数学学习活动和交流的时间和空间。通过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动手操作等方法,比较出面积的大小,
教师适时引导,让每个学生都有表达想法的机会,使探究学习落到实处。
这样学生全面、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不同的发展。在实践活动中,让学生经历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加深了对面积含义的理解,同时培养了他们分析、比较能力与合作意识,在一定程度上渗透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同时为了淡化边对面的负面影响,设计了涂色游戏,并且活动中的图形全部采用了彩色卡纸,这样学生更容易感受到面,而忽略边的影响。希望通过课堂活动,学生能很好地理解面积的含义,也不容易把面积和周长搞混淆了。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实例,理解面积的含义。
2、经历比较两个图例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会用数格子比较两个面的大小的方法。
3、在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锻炼数学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激发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的兴趣。
学具、教具:
小方格、小字本、剪刀,正方形、长方形,树叶、2张大小相近的卡纸、CAI课件、畅言教学系统、平板。
教学过程:
课前导入
请看课题,关于面积,你想知道什么?
1、
体验感知,什么是面积
认识物体表面,感知物体表面有大有小
引入:出示一大一小2张书皮。
如果要给我们的作业本包书皮,这两张书皮你会选择哪一张。
指一指你们选择哪一张?
为什么大家都选这一张呢?
嗯,看来大家是根据作业本封面的大小来选择书皮的,其实面积就是和面的大小有关的知识。
就从作业本开始吧!
请摸一摸作业本的封面。
请一生展示后,学生再摸。
请把作业本放回课桌左上角,闭上眼睛,想象一下作业本就在你的面前,动手摸一摸作业本的封面吧。(设计意图:在闭眼想象中,提升了学生对物体表面的认识)
老师感觉到大家都已经摸到了作业本的封面了。
请睁开眼睛找一找,你身边有物体的一个面比数学书的封面还小吗?找到以后摸一摸。
请生边摸边说。
那身边有哪些物体的面比数学书的封面大呢,找一找,摸一摸。
请生边摸边说。
这儿有一片树叶,请个孩子来摸一摸它的叶面。
仔细观察,她是怎么摸的?
现在请大家闭上双眼,想象一下树叶就在你的面前,然后动手摸一摸叶面吧?
很好,继续想象一下你家的餐桌就在你的面前,来,摸一摸的餐桌的桌面。
请你来摸给大家看一看。
摸树叶叶面是怎么样的?
摸餐桌面呢?
为什么?(设计意图:在闭眼想象,动手摸的过程中,孩子进一步体会物体的表面,并进一步感受物体表面有大有小。)
说到点子上了,来和老师击个掌!咦,我的手掌面比她的手掌面……大。
其实,刚才大家摸的都是物体的表面,从活动中我们能感受到物体表面有大有小。(板书:物体表面大小)
抽象图形。
请注意看:数学书的封面是个什么图形?对,老师把它画下来。
那盒子的这个面呢?嗯,我也把它画下来。
认识封闭图形有大有小。
好,下面我们来个涂色比赛,请坐直仔细听我说比赛规则。1、必须把图形涂满,但不能超出图形。2、谁先涂完谁就获胜。听清了吗?
来个男女PK吧。
请男生队选一名代表,女生队选一名代表。(男生的图形大,女生队的图形小,而且悬殊也大)
我宣布第一轮女生队获胜。(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到不公平,不公平的原因就是图形的大小不一样)
(设计意图:涂色游戏不仅是让学生感受图形有大有小,而且想留给学生头脑的影像是图形的大小而不是围成图形的边线,这样无形中也让学生感受图形面积和图形周长的区别。)
通过这个游戏,我们明白了不仅物体表面有大小,平面图形也有大小。(板书:平面图形)
好,挑战继续,你能给下面这2个图形涂色吗?图1,能,那图2呢?不能,为什么?
图1可以,图2为什么不可以?
其实只有像这样的封闭图形,才有确定的大小。
补充板书——封闭的
揭示概念
物体表面有大小,封闭图形也有大小,在数学上我们说物体表面或封闭的平面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补齐板书)
来,我们一起读一读。
边读边理解这段话的意思。
我们再来读一读。
原来,作业本封面的大小就是作业本封面的面积。
这个长方形的大小就是这个长方形的面积。
你能象老师这样,举个身边的例子说说什么是面积吗?(板书课题)
请生说一说。(设计意图:通过说一说的活动进一步认识什么是面积。)
其实呀,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需要考虑面积的事情,比如,在录播室铺地砖需要1000元,如果在老师的办公室铺上同样的地砖,需要的钱比1000元多还是比1000元少呢?为什么?
粉刷这面墙买涂料的时候,得考虑墙面的面积,墙面面积越大,使用的涂料就越多。
你知道生活中还有什么时候需要考虑面积呢?
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事情和面积有关,希望大家下来后都能做个生活的有心人,用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去找找。(设计意图:不仅进一步认识的面积的含义,还能体会面积在生活中的运用,感受学习面积的意义)
二、比较图形面积的大小。
既然大家已经知道了什么是面积,而且也感受了面积有大小,那你能比较图形面积的大小吗?
请看这一组。(目测法)
那这两张卡纸谁的面积大呢?谁有办法让大家一眼就看出谁大谁小?(重叠法)
那这两个图形呢?能目测出来吗?重叠呢?
到底这2个图形的面积谁大谁小呢?先想一想怎么办。
动手操作验证是学习数学的好方法。既然有难度,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工具:一把剪刀、一些大小一样的小方格纸。接下来我们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来探究探究。
请看活动要求:(出示)
四人小组活动要求:
1、独立思考,你准备选择什么工具来比较这2个图形谁的面积大。
2、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说一说。
3、交流结束后请组长拿出学具袋。
4、小组合作,利用这些工具比较出这2个图形的大小。
明白要求了吗?好,活动开始。
学生分组活动。
我们全班同学来分享一下比较的方法怎么样。
1、剪。(先重叠)
2、摆小方格。
看来摆小方格是个不错的办法,但为了给大家准备这个小方格,老师忙了好久,我们的身边有没有像这样的小方格呢?
请把图形放到小字本的格子中去再去数一数呢?
哪个图形更大?结果和刚才一样吗?
像这样的规则图形可以放到小方格中数遮住的小方格有几个,那不规则的图形可以吗?
这两片树叶那片树叶的面积大?
三、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你能在小字本上画出指定面积的图形吗?
请画2个面积等于8个小方格的图形?你有什么发现?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
面积---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教学时间
教材分析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实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并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基础上进行的。小学生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空间形式认识发展上的一次飞跃。这部分知识的学习,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概念,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能为以后学习其他平面的面积计算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1、经历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获得从度量到计算来研究长、正方形面积的方法。2、理解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的意义,掌握长、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能运用公式进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在动手操作中体验学习数学的兴趣,在通过自主探究得出结论中体会成功的快乐。
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教学难点:理解长方形面积公式的意义。
教具使用
多媒体课件、面积单位若干、尺子、笔
教学方法
动手操作合作探究
引课及主题图的处理









使



创设情境(课件出示“小长方形、小正方形、”图)比较下面图形面积的大小,说说你是怎么比较的。(课件出示“花坛、游泳池”图)对于实际生活中的较大的长方形面积的大小应该如何计算呢?板书课题: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通过比较用面积单位拼成图形面积的大小,激活学生已有的用度量的方法比较面积的经验,为探索长方形面积公式做好方法上的铺垫
探求新知探求新知






及“教

学”活





例题的编排意图:教材在讨论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时,注意创设适宜的问题环境,使学生在任务驱动下,亲身经历比较完整的探究过程。二、探索新知(一)摆面积,明确方法1、提出探究问题,突出度量的本质。出示一个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让学生求出它的面积。
(二)合作探究
体验过程为学生提供足够数量的面积单位,让学生自己动手摆一摆。1、小组合作,探究长方形的面积的大小。2、反馈交流,请学生结合图说明自己的想法。预设一:
学生用正方形(面积单位)铺面整个长方形。预设二:
学生可能只在长边和宽边上摆出面积单位。预设三:
学生直接说出用5×3=15,长方形的面积。这时也让学生用手中的学具摆一摆,说明自己这样计算的道理。3、通过追问,突出计数面积单位个数的方法。组织学生思考一下两个问题:为什么要用面积单位将长方形全部铺满?预设中的第二种情况是什么意思?(使学生明确尽管只铺了一部分,通过想象,也要计数铺满后所有面积单位的个数。)你是怎样数出全部面积单位个数的?请结合图一起数一数。情况一:
学生是一个一个数的;大家在一起数数看。情况二:
用5×3=15个;让学生说说5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15表示什么?(5表示每行摆5个,3表示有这样的3行,15表示一共有15个面积单位,也就是长方形的面积。)4、引发深入思考,尝试深入探究。(1)长方形的长、宽与面积单位的个数有什么关系?(2)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宽有什么关系呢?(三)拼摆操作,感悟关系,探索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1、任取几个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不同的长方形。边操作变填表。长∕厘米宽∕厘米面积∕平方厘米学生4人一组,进行拼摆和填表,教师巡视,发现问题予以指导。2、组织反馈,感悟长、宽与面积单位个数的联系。先说说每行摆几个,摆几行与长方形的长、宽有什么关系?面积单位的个数与长方形面积有什么关系?3、抽象概念,提炼公式。组织学生观察表格和所拼成的长方形,想一想、说一说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
根据学生发言板书公式:长方形的面积=长×宽。4、再次验证,理解公式。请学生思考:是不是任意给出一个长方形的长和宽,用长乘宽就能计算出长方形的面积呢?师:一个长方形长7厘米,宽2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师:长是7厘米,能知道什么?(每行摆7个),宽是2厘米,能知道什么?(可以摆2行)。长方形的面积:7平方厘米×2=14平方厘米。(四)实践应用,巩固公式。1、先量一量,再计算它们的面积。(66页例4)2、概括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请学生观察,提问:这是什么图形?你能自己得出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吗?板书: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通过学生在长方形中摆面积单位,突出面积计算的本质是对二维面积的度量。让学生想象将长方形全部铺面,体现出必须用面积单位密铺所测图形,这时所铺面积单位的个数才是图形的面积。
学生体会数据所表示的意义,借助几何直观,沟通长、宽与每行面积单位个数、行数之间的关系,进而概括出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借助几何直观,让学生根据长、宽联想面积单位的个数,目的是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利用长方形与正方形之间的关系,由学生在实际计算中通过推理得出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既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又便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综合训练习题设计
课后习题的分析处理和综合训练题的设计


三、巩固练习,发展认识(一)基础性练习。1、教科书68页1题。2.填空:
(1)赵阿姨家的客厅长6(
),宽4(
),面积是(
)。
(2)长方形的面积是72平方米,长是9米,宽是(
)分米。
(3)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9分米,面积是(
),周长是(
)。(二)变式练习。1、68页3四、回顾总结(1)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2)我们是怎样得出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3)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通过不同梯度的练习,从简单应用到开放,从正向思维到逆向思维,既链接所学知识,又实现对学生思维的拓展。
作业题的设计




设计意图及目的
实践作业:教科书69页6、7题。
巩固本节课知识点,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练习。
板书设计课后反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设计
海拉尔区南开路小学
顾虹
2019年4月
海拉尔区南开路小学数学教研活动教学设计认识面积
教学目标:
1、通过找一找、说一说、摸一摸,让学生认识物体的表面,初步感知面积的含义。
2、通过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大小,建立面积的概念。
3、在认识面积的基础上让学生体会建立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教学重点:
1、让学生在指面的活动中建立面积的概念。
2、在操作中初步建立面积单位的认识。
教学准备:
小圆形、小正方形、剪刀、课件等。
教学过程:
1、认识物体表面的面积
1、生活情境引入。
观察图片,引入物体表面。
出示擦课桌的图片
师:图上的小女孩在做什么?她擦的是桌子的哪里?
生:图上的小女孩在擦桌子,擦的是桌面。
依次观察擦黑板、扫地的图片。
师:像第一幅图那样,完整的给大家介绍一下。
引出:黑板面、地面。
动手模拟,感知物体表面。
师:这些是同学们熟悉的事情,现在动手模拟擦桌面、黑板面、扫地面。
师:在擦桌子、黑板、扫地时都接触到了物体的表面。(板书:物体表面)
2、课堂探索一:找物体的表面。
找一找,说一说。
师:观察教室里的物体,指出你看到的物体表面。
学生介绍找到的面。
②比较感知面有大小。。
师:观察黑板的面和投影的面,谁大?谁小?
生:黑板的面大。
找比黑板面更大的面、比黑板面更小的面。
3、指物体表面的大小,建立物体表面面积的概念。
指数学书封面的大小。
这是数学书的封面,指一指数学书封面的大小。
展示两种指法:沿边指、沿面指。
课件出示两种指法的不同,引导学生正确的指数学书封面的大小。
指课桌面、手掌面的大小。
引出面积概念: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积。(板书:面积)
④比较数学书封面、课桌面、手掌面的面积大小。
师:比一比这三个面的面积,谁大,谁小?
4、课堂探索二:测量课桌面的面积大小
师:在这三个面中,课桌面的面积最大,究竟课桌面的面积有多大?谁给大家介绍一下?(课件出示:课桌面的面积有多大?)
生指、说:这么大。
师:这么大这样说你们清楚是多大吗?有什么办法可以知道课桌面的面积有多大?
生:比、量、算。
②动手操作:量课桌面的大小
探索提示:小组合作,选择身边的物品量一量课桌面的面积到底有多大?
展示测量结果,并介绍测量的方法。
生:我们用数学书封面测量,量出课桌面的面积有8本数学书封面的面积。
师:通过测量,就能知道课桌面的面积具体的数量,这样它的面积大小更加清楚了。
2、认识平面图形的面积
1、认识平面图形的面积。
课件出示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
师:这些是我们已经认识的平面图形,(平面图形)这些平面图形有面积吗?
请学生指出这些图形的面积,课件显示平面图形的面积。
引出:平面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板书:大小)
2、比较图形面积大小。
直观观比较平面图形面积。
师:这些图形中,谁的面积最大?谁的面积最小?
生:圆的面积最大,三角形的面积最小。
师:有不同意见吗?都同意?为什么这么肯定?
生:一眼就能看出。
比较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大小。
师:那这个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谁大?谁小呢?
生说想法。
师:仅凭观察能做出肯定的判断吗?
探索活动三:动手操作,比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大小。
探索提示:同桌合作,利用材料比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大小,并把方法和结果写在记录单上。
④展示方法:
剪拼法、摆圆片、摆正方形。
小结:摆正方形不仅能比较出面积大小,而且还能清楚的知道长方形的面积是8个正方形,正方形的面积是9个正方形。
3、练习巩固。
下面图形的面积各是多少?
四、课堂总结。《认识面积》教案
【课型】新授课
【教材分析】
《认识面积》属于空间与图形的领域,是《面积》的教学内容。这一单元主要包括:面积和面积单位,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简单的换算,解决问题四部分。作为单元的第一课时,是在学生初步掌握长度和长度单位,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及其周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空间形式上经历了“从线到面”的飞跃,是从一维空间向二维空间转化的开始,更是后面学习面积单位、面积计算的基础,是小学阶段几何教学的基础知识。
面积概念是本单元的一个重要起始概念。为了帮助学生建立面积概念,教材非常重视展
现面积概念的形成过程、注重常用面积单位表象的形成、注重在直观操作及形式多样的活动中体验,进而形成表象。从教材内容的整体安排看,其顺序是先认识面积,包括物体表面的大小和封闭图形的大小,再归纳面积的概念,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能够积极跟老师配合,课堂参与的热情较高,但由于年龄较小,在解决问题时需要老师的引导和帮助。能够初步利用学具来解决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对面积有一定的认识,但概念比较模糊。学生对面积概念中不能完全理解“物体表面”和“封闭图形”这样的数学名词。
【教学目标】
1.
结合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面积的含义,知道用正方形作为面积单位最合适,能用正方形做单位表征简单图形的面积。
2.
经历用不同图形作单位度量面积的过程,直到确定面积单位的方法,培养初步的度量意识。
3.使学生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感受用正方形作面积单位的便捷和合理。
【教学重点】结合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面积的含义。
【教学难点】度量意识的培养。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法、探究法、启发法、游戏法
【教学时间分配】
【教学准备】
学具:长方形和正方形卡片,小正方形、小三角形、小圆形学具,方格纸
教具:PPT、智能手机、数学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介绍一位活泼的小朋友——点,点动形成线,线动形成面。从数学的角度让学生知道面的概念。
【设计意图:通过课件动画展示激发了学生积极的情绪体验,让他们感受到点动形成线,线动形成面,从而引出“面”的概念,为认识面积作好准备。】
2、探索新知,建立模型
(一)结合物体表面,认识面积
教师引导学生摸一摸不同物体表面,将黑板面、课桌面、数学书正面和侧面逐一进行对比,从而让学生在对比中感受到物体表面有大有小,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感知面积的含义,建立面积的概念模型。
【设计意图:通过摸、比不同物体表面的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面的多样性,丰富对面积的感受,理解面积的含义“物品的表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积”,建立“面积”的概念。】
(2)结合封闭图形,认识面积
1.蒙眼游戏,感知面积
2.把长方体和正方体各描一面在黑板上,开展涂色比赛,比较大小,引出面积概念。
3.学生判定平面图形是否都有面积,得出结论封闭图形才有面积,边摸边说封闭图形面积。
4.完善面积概念
那么,现在你觉得到底什么是面积了。小结: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积
【设计意图:通过蒙眼游戏,由物体表面过渡到图形表面。利用所涂色部分的大小,建立“面的大小就是面积”的概念。完善面积的含义“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积”,建立“面积”的概念。】
5.比较面的大小
出示三组图形比较面积大小:第一组大小明显的两个长方形,引出观察法;第二组同宽略长的两个长方形,引出重叠法。第三组长宽不同的两个长方形,引出测量法。
【设计意图:通过比一比的活动,进一步认识观察法、重叠法与剪拼法这些比较方法,同时在比较中产生认知冲突,为激发用度量的方法进行比较奠定基础。】
三、测量面积大小,深化认知
1.小组合作,测量图形面积大小
合作要求:小组合作,选择工具比较大小。
2.
小组根据合作要求,开始探究。
3.整理汇报,小组探究成果。
师用智能手机拍照后上传到电脑展示。学生介绍后,互动,发表意见。组织学生结合以上三组图形思考:
①借助这些图形能否大致比较出两个长方形面积的大小?
②如果要准确测量出某个图形面积的大小,用什么图形作单位最合适?为什么?
选择小正方形最合适。可以引导学生从以下两方面加以体会:一是正方形能铺满(密铺)所测图形;二是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在摆放时不受摆放位置和方向的限制。
教师介绍:得出结论:正方形不仅能比出大小,而且能表示图形完整的面积。国际上就是规定用正方形作面积的单位。
4.
全班反馈探究结果,总结测量面积的三步骤。
【设计意图: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经历用不同图形作单位度量长方形面积的过程,在拼摆过程中体验单位的价值和选择面积单位的依据,通过比较感受正方形作面积单位的合理性和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发展学生的度量意识。】
四、巩固练习,拓展提升
1.
数一数,下面图形的面积各是多少?
交流时,让学生不但说明自己所填的结果,还要说明自己是怎样想的?学生进行思考、解答。
【设计意图:通过完成做一做的练习,使学生体会一个图形中含有几个面积单位,它的面积就是几(个单位),感悟单位的价值。在交流数第二、第三幅图中正方形个数方法的过程中,使学生体会为了方便数出面积单位的个数,可以将图形进行割补,割补后图形的面积不变,从而不断发展学生的面积守恒观念。】
2.下面是两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在正方形中剪去一个完全一样的小正方形。
(1)剩下图形的面积大小相同吗?为什么?
(2)图形前后周长和面积发生什么改变?
【设计意图:体会在正方形中剪去同样的小正方形,剩下部分的面积还是相等的,与小正方形的位置无关,发展学生初步的面积守恒观念。进一步理解面积的意义。另外,通过对比发现周长相等的图形面积不一定相等。】
3.小小设计师:在方格纸中画一个与下图面积相等但形状不同的图形
五、课堂小结
说一说你的收获、疑问或思考
【设计意图:设计此环节是教师了解本节课给学生带来了哪些知识、能力、情感上收获的环节;设计疑问和思考是想激发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对面积更丰富的思考。教师可以适时提出有关面积单位的思考,是对本节课的延伸,也是为后续学习做思维上的铺垫。】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认识面积
物体表面
观察法
定标准

大小
就是它的面积
重叠法
去测量
封闭图形
剪拼法
得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