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一、导学目标
1、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某些金属化合物溶液的置换反应
2、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的判断,并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二、自主学习
预习后你的困惑:
二、课堂学习
金属与化合物溶液的反应(阅读教材P11然后进行实验探究)
1、将一根砂纸打磨过的铁钉浸入到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观察现象?
现象:(1)
;
(2)
;
化学方程式:
;
结论:
。
2、将一根砂纸打磨过的铝丝浸入到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观察现象?
现象:(1)
;
(2)
;
化学方程式:
;
结论:
。
3、将一根砂纸打磨过的铜丝浸入到硫酸铝溶液中,过一会观察现象?
现象:
;
结论:
。
4、将一根砂纸打磨过的铜丝浸入到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观察现象?
现象:(1)
;
(2)
;
化学方程式:
;
结论:
。
讨论:1、上述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特点是什么?它们属于那种基本反应类型?
总结:
常见金属在溶液中的活动性顺序如下: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Cu
Hg
Ag
Pt
Au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意义如下:
(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够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位置越靠前,与酸溶液反应就越剧烈;
如:
Zn
+
H2SO4
=
ZnSO4
+
H2
↑
(3)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位于前面的金属能够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化合物里置换出来(钾、钙、钠除外)。
如:Fe
+
CuSO4
=
FeSO4
+
Cu
Cu
+
2AgNO3
=
Cu(NO3)2
+
2Ag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实验方案设计(观看微课)
巩固练习
1、P13
2
5
2、下列关于锌、铁、铜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均可以导电
B.均可以和氧气反应
C.均可以和稀盐酸反应
D.铁能与硫酸铜溶液的溶质发生置换反应
3、判断x、y、z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把x和y分别放入稀盐酸中,x溶解并产生H2,而y不反应;如果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y表面有银析出,而z没有变化。则x、y、z的金属活动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
)
A.x、y、z
B.x、z、y
C.z、y、x
D.z、x、y
4、学习金属单元后,我们知道Zn、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Zn>Fe>Cu。为验证这一结论,下面实验设计合理的是(
)
A.将Zn、Cu两金属片分别放入稀盐酸中
B.将Fe、Cu两金属片分别放入稀盐酸中
C.将Zn、Fe两金属片分别放入CuCl2溶液中
D.将Zn、Cu两金属片分别放入FeCl2溶液中
5、有X、Y、Z三种金属,把Y投入X(NO3)2的溶液中,Y表面有X析出,若分别将X、Z投入
稀硫酸中,X表面有气泡冒出,Z无变化。则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6、甲、乙、丙、丁四种金属,甲即使在高温时也不与氧气反应。乙、丙、丁在一定条件下都能与氧气反应。丁的化合物溶液可用丙制得容器盛放,但不能用乙制得容器盛放。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7、农业上配制波尔多液(CuSO4溶液)时,不用铁桶盛装,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该反应说明铁的活动性比铜_________(填“强”或“弱”);黄金是一种贵重金属,各种黄金首饰易于保存,具有收藏价值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2011年宁夏第20题)某研究小组的同学为探究铁、铜、锌、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
如图所示的三个实验(其中金属均已用砂纸打磨,且形状、大小相同;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
量分数、用量也相同)。
(1)通过观察,甲同学很快判断锌的活动性
比铁强。据你分析,甲同学依据的实验现象是
。过一会儿,他又发现铜片表面有银白色固体附着,这说明
。
(2)乙同学认为上述实验不足以得出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想再补充一个实验,请你和乙同学一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达到探究目的。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3)通过以上探究,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