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现代化大都市第 七单元1,2课教案2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现代化大都市第 七单元1,2课教案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商务星球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2-02-15 09:37: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 第2课现代化大都市教案
【教学目标】
了解北京作为国际交往中心的重要职能,了解各种现代化交通枢纽。
2、了解北京城市建设的发展成就。
3、了解北京面临的很多环境问题,理解发展和保护之间的关系。
4、了解北京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北京城市发展中出现的环境问题。
2、教学难点:北京发展和保护的辩证关系。
【教学方法】
直观演示,分组讨论,总结讲述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多媒体展示北京的国际活动视频资料。
北京不仅是我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而且这里还是国际交往的中心,我们今天了解一下北京的其它方面的内容和发展方向。
展示北京与世界部分城市的国际航线
学生活动:找出从北京出发到达哪几个大洲和城市,理解北京作为国际交往中心的意义。
讲述: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北京和世界各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越来越密切,交往的窗口的就是首都国际机场。
板书:一、国际交往的窗口
学生活动:阅读 材料,了解国际机场。
过渡:不仅是首都国际机场,北京的城市建设也是日新月异,城市功能日臻完善。
展示北京城区道路网图和西客站等图片
讲述:北京的城市发展主要包括交通发展,建筑特色和配套设施建设,交通方面主要是各种路组成的交通网络和西客站和首都机场等交通枢纽的建设。
在建筑特色上,兼顾传统和现代建筑的结合。配套设施日臻完善,使北京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板书:二、日臻完善的产生功能
1、交通设施。
2、建筑特色。
3、配套设施
展示北京的交通拥挤和住房紧张和沙尘暴等图片和视频。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找出北京主要问题。分组讨论如何解决交通拥挤和保护传统建筑。
总结讲述:北京在发展的过程中,面临很多问题,如人口激增,沙尘暴天气增加,水资源匮乏,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诸多问题,这也是任何城市的发展过程中都要遇到的问题,要结合城市的实际情况慢慢解决。
板书:4、发展问题。
过渡:北京的发展方向建设国际化的大都市,为此做了很多工作。
展示中央商务区和中关村科技园的图片
学生活动:阅读课文,观看视频资料,找出北京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功能区的建设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情况。理解北京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讲述:北京为了增强国际竞争力和完善城市功能。大力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和重点功能区的兴建,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还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努力建设人与环境和谐的城市。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了解北京的发展目标和规划。
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北京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发展方向和各种准备工作。了解了北京的发展目标好规划,希望同学们努力学习,把我们的家园建设的更加美好。
第七单元 第1课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分布区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理解其自然环境的过渡性。
2、了解黄土高原地表景观特征,理解黄土高原的形成原因。
3、了解黄土高原的古代文明,知道这里是我国古代文明的发源地。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于黄土高原的学习,增强对于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自然环境特点。
2、教学难点:黄土高原的形成原因和证据。
【教学方法】
直观演示,分组讨论学习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自然引入播放黄土高原支离破碎、千沟万壑的自然景观录像,导入新课。播放前提出问题:录像反映的是哪一地形区的自然景观?看后,你有哪些感受?教师总结: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是黄土高原的真实写照,更是它与众不同的所在,今天就让我们师生共同学习这一特殊的地形区──黄土高原。 学生都能够很准确地回答出黄土高原极其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 开篇点题直接进入正题,生动形象的情境创设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同时,对学生的精彩回答要给予艺术性的中肯评价。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你们对黄土高原有哪些了解呢?下面就让我们进行信息交流”。(投影)信息交流:黄土高原知多少总结:学生讲解、介绍的内容涉及很多方面的内容,教师在最后的总结归纳强调以下内容:(投影)地图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连秦岭,北抵长城。黄土的厚度超过100米。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主要是陕西省、山西省及甘肃省的一部分。板书:一、位置和范围展示黄土高原不同的地标景观。板书:二、沟壑纵横的地表景观1、黄土梁,黄土塬,黄土峁引导:之所以形成这样的景观,和他们的位置是有很大关系的,还涉及黄土高原的形成。板书:2、黄土高原的形成:风成说。展示黄帝陵,秦始皇陵兵马俑等图片这里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现在还留有大量的名胜古迹。板书:三、文明的摇篮播放安塞腰鼓视频这里独特的自然环境孕育的独特的文化,如信天游,腰鼓等,被称为“黄土风情”。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了解了其形成的基本原因和在我国文明发展中的地位,为学习下一节打下了基础。 每个地理小组将课前查找到的有关黄土高原的资料制作成课件,图文并茂地介绍。(每个小组成员将搜集到的资料汇总后制作成课件或者以演讲方式介绍)观看多媒体演示各种地貌,分析其特征,概况形成的原因。分组阅读材料,完成黄土高原的形成原因和证据的列举观看图片,了解黄土高原地区丰富的名胜古迹,理解其在华夏文明中的重要地位。 这一教学环节设计的基础为小组学习法(每个小组的汇报资料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发散的设计意在不完全拘泥于教材上的内容,学生通过资料的搜集和汇总,增强了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同时,小组成员在交流形成最后的汇报成果的过程中,深刻感受到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学生为主体,教师的主导不能忽视,教师注意聆听,在适当的地方进行点拨。对学生的介绍给予激励性评价和艺术性的评价。同时教师的总结要精练。
第2课 黄土高原的治理和开发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使学生了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严重现状。
2.初步学会分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原因。
3.了解黄土高原环境破坏的严重后果──脆弱的生态环境。
4.治理黄土高原的措施。
5.培养学生搜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及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强合作的意识,提高与他人合作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分析黄土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增强学生环境保护的意识。
对黄土高原进行生态建设的方法探讨过程中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黄土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及生态建设。
2、教学难点:造成黄土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的原因。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提示和建议
导入:播放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视频资料。引起同学们对于黄土高原地区生态问题和重视和思考。板书:一、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同学们刚才介绍时,都提及到了黄土高原严重的水土流失,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国家,至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水土流失总面积达356万平方千米。水土流失会造成哪些危害呢?”水土流失的危害如此之大。黄土高原地区不仅有严重的水土流失,而且多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使其生态环境极其脆弱。人类与自然环境关系的不协调在这里体现得非常明显。(投影)“黄土高原人地关系恶性循环示意图”突出水土流失和自然灾害频繁发生。(过渡)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是什么?黄土高原地区的主要自然灾害有哪些? 气氛热烈,学生的谈论涉及人民的生活和健康、农业、工业、交通等方面。学生分成小组,选择某个问题进行探讨,可以结合课前搜集到的资料。讲解介绍的方式不限,有课件演示、表演式、实验式。涉及的内容有:1.课件演示植被的破坏、水土流失严重的图片。历史的对比,提出由于人类的不合理开发造成了这一严重的后果。2.深入地探讨由于人口的急剧增长,对土地的使用量激增,也使得水土流失加剧。3.黄土本身具有质地疏松、粘性差的特点,多大孔隙、松软且具有湿陷性。4.本区旱涝灾害频繁发生,降水集中,多暴雨。5.人口素质低,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而盲目地砍伐树木。6.经济的落后导致了人们过度利用资源、开发资源而满足自身经济的需求。 以上的内容是学生们观点的总结,学生们的思维开阔,课堂氛围热烈,讨论中有的同学举出了很多具体的事例。那么教师在总结时,对学生们提出的每一条原因,都要进行充分的鼓励和肯定。另外一方面,教师要进行必要的提示点拨。
板书:二、综合治理同学们刚才深入浅出的分析讨论,给了老师很多惊喜,既有论点又有论据。我们是地球上的主人,我们要保护我们的家园,我们要让大自然与人类和谐地相处。那么,改善黄土高原地区的生态环境,我们有哪些好的办法呢?(投影)献计献策 1.结合刚才的原因,同学们提出了很多的措施。包括植树种草,控制人口的增长,提高人口素质,进行经济结构的调整,退耕还林,修建工程等。2.辩论:黄土高原是否应该全部退耕 开放式的问题,不限制学生的思维,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理念。
课堂延伸同学们为黄土高原的治理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当地人也通过实践摸索了很多经验,可以说与同学们是不谋而合。在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下,黄土高原环境在变化着,改善着。我们走的是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影响后代,满足其需求的环境。(投影)经过初步治理的黄土高原的图片可见,只要我们持续不断地努力,黄土大地上将再现往昔风采。我们没有生活在黄土地上,作为一名生活在黑土地上的学生,我们现在可以做到的有哪些? 不使用一次性筷子;将自己的零用钱寄给黄土高原治理部门;努力学习…… 本教学环节的设计,将教材延伸到生活中,增强学生环境保护的意识,教材是我们进行德育教育的较好素材,课堂是德育教育的主阵地。
结束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作为地球上的主人,地球上的孩子,我们要热爱我们的家,因为我们只有一个家,播放《地球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