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城镇化 课件46张

文档属性

名称 2.2 城镇化 课件46张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04-07 09:19: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节 城镇化
第二章
乡村与城镇
学习目标:
1.理解城镇化的概念和掌握主要标志。(重点)
2.掌握城镇化的意义。(重难点)
3.结合实例和资料,掌握世界城镇化的进程和不同地区的城镇差异及原因。(重难点)
图2.11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发展
对比下面两图(图2.11),你会发现,尽管才过30年,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分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的城市不断涌现,城市数量急剧增多,原有的城市规模持续扩大。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1、你的家乡是不是也有类似的现象出现?
2、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
一、城镇化的意义
01、城镇化的概念
城镇化:也称城市化,一般是指乡村人口向城镇地区集聚和乡村地区转变为城镇地区的过程。
知识延伸
深圳1978
深圳2020
02、城镇化的主要标志
城镇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城镇人口增加
城镇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上升
城镇用地规模扩大
03、城镇化与工业化的相互关系
图2.12 部分国家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2014年)
一个国家和地区城镇化的水平,体现其工业化程度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为什么这三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城镇化水平却很高?
人口过度集中在城镇
所谓工业化,主要是指工业在一国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以至取代农业,成为经济主体的过程。这一过程的特征主要是农业劳动力大量转向工业,农村人口大量向城镇转移,城镇人口超过农村人口。
03、城镇化与工业化的相互关系
巧学助思
注意:
工业化与城镇化是推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区域工业化必然带来城镇化,城镇化反过来又会促进工业化和区域经济发展
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①推动区域工业、服务业发展,改善产业结构;
②基础设施建设拉动内需,为经济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
城市地铁修建工地
香港住宅密集区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①城镇建筑密集、人口居住集中,水、电、天然气可集中供应;
②有利于提高土地、水等资源供应效率。
04、城镇化对于区域发展的意义
改善城乡居住环境
①有利于对污染物集中处理,提升环境质量;
②通过平整土地、修建设施、绿化等措施,改善城乡居住环境。
污水处理厂
乡村健身器材
增强区域社会和谐
①城镇公共服务设施和功能完善,为城乡居民提供优质服务。
②缩小城乡收入、受教育程度差距,趋同价值观。
04、城镇化对于区域发展的意义
二、世界城镇化进程
①城镇化水平75%以上的国家主要分布在 洲、 洲、 洲、 洲
②城镇化水平40%以下的主要分布在 、 。

大洋
北美
南美
非洲中部和南部
南亚
读图思考:
01、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不同的城市化水平(读课本 P34及图2.18并完成表格)
从世界各国的城市化进程来看,城市化水平随时间的变化可表示为一条稍被拉平的“S”形曲线。
02、世界城镇化进程及特点
①各阶段的起止数值
读图注意:
②曲线倾斜度的差异
说一说:
世界城镇化进程特点
30%
70%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
城市化
郊区城市化
逆城市化
再城市化
表现
人口由乡村转向城市,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
成因
生产力的发展,尤其是工业革命促使人口和产业向城市集中,城市数量和规模逐渐扩大
图解
联系
①都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②它们之间是一个持续发展的动态过程,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郊区城市化,随后出现逆城市化,最后为保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又出现再城市化
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
城市化过程中的不同阶段的特征:
人口、产业由市区迁往郊区及郊区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市中心衰落,城市总人口增加
市区人口激增,地价上涨,交通拥挤
人口继续迁往郊区以及中小城镇和乡村,大城市人口出现负增长
城市人口为追求更好的生活环境,中小城镇和乡村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环境优美
人口迁回市区
开发市中心衰落区,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
案例:英国的城镇化进程
1.概括19世纪至20世纪上半叶英国城镇化在地域上的变化
2.推测英国城镇化对区域产业结构和区域文化的影响
3.分析英国吸引人口再次回到城市的原因
阅读课本P36图文资料,思考:
城市数量增多,用地规模扩大,形成城市群。
第二、三产业比例上升,城市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向乡村扩散。
复兴城市,提升城镇化的功能和内涵;提高城市的土地利用率;避免对绿地、森林、农田过度开发;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活动:了解我国的城镇化和区域差异
图2.22 中国城镇化进程曲线(1978—2015年)
我国的城镇化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速度较快。改革开放以后,进入了持续稳定的发展阶段。但东西部城镇化差距较大。
了解我国的城镇化和区域差异,阅读课本P37,思考:
图2.23 中国城市群空间分布示意图
1.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城镇化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特点?
特点:城镇化水平持续上升。20世纪90年代我国经济增长快,城镇化随之加快;1996年城镇化水平达到30%,进入城镇化加速阶段。原因:改革开放后工业化进程的发展,吸引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入城镇,也带动城镇服务业的发展,进而吸引更多人口进入城镇。
活动:了解我国的城镇化和区域差异
图2.23 中国城市群空间分布示意图
2.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我国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城镇化水平差异较大的原因。
自然原因:东部地区地形较平坦,气候温暖湿润,水源充足,自然资源丰富;
社会经济原因:东部地区人口密集,工业化水平高,改革开放初期受国家政策倾斜,经济快速发展,经济水平较高。
课堂练习
B
C
下图为1800~2015年中国城镇化水平与国际比较图。读图,完成3~5题。
3.2015年,我国(  )
A.城镇化刚刚起步 B.城镇化快速发展C.城镇化开始衰退 D.呈现快速逆城镇化
4.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  )
A.城镇化起步晚 B.城镇环境质量好C.城镇化速度慢 D.城镇化水平高
5.2000~2015年,关于图中四个国家城镇化带来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英国第一、二产业比重增加 B.美国城镇环境质量持续恶化
C.中国城镇土地价格普遍上涨 D.德国第一产业成为主导产业
B
A
C
C
A
C
D
B
A
1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6分)
材料一 2017年末,江苏城镇人口5 520.95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68.76%。与2016年末相比,城镇人口增加104.3万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04个百分点。下图为江苏省三大区域城镇化统计图。
材料二 江苏省城市布局由三个都市圈(南京、苏锡常、徐州)和五条城镇聚合轴(徐连、宁通、沪宁、新宜、连通)构成。“三圈五轴”以城市为核心、城镇聚合轴为骨架,它将带动促进全省的城镇化,“3小时都市圈”逐渐形成。下图为江苏省城镇化发展示意图。
(1)2020年,江苏省处于城镇化发展_____阶段,推测今后几年江苏省城镇化的表现。
(2)据图说明江苏省城镇化水平的地区差异及其原因。
(3)与苏中、苏北地区相比,苏南地区城镇化进程有哪些特点?
后期 城镇人口比重上升;城镇人口数量增加;城镇数量增多;城镇用地规模扩大;城镇化速度减慢。
地区差异:由南向北逐步降低(南高北低)。原因: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
起点高(起步早);速度快;水平高。
(4)江苏省五条城镇聚合轴是沿________分布的。
(5)说明江苏省“三圈五轴”城镇化格局的意义。
交通线
有利于缩小城镇化发展的地区差异;
有利于缩小江苏省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
有利于社会和谐和稳定;
有利于江苏省社会经济的进一步提高;
有利于提高核心城镇的带动力;
有利于加强城镇之间的联系。
小结
一、城镇化的意义
1.城镇化
(1)含义
(2)主要标志
2.城镇化意义
二、世界城镇化进程
1.世界城镇化的进程:“S”形曲线
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镇化进程的差异
3. 城市化过程中的不同阶段的特征
三、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学习目标:
1.结合实例,知道城镇化中的问题,会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措施。(重难点)
2.了解地理信息技术在城镇管理中的应用
01、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1)环境问题
大气污染
垃圾污染
水污染
噪声污染
?
成因
危害
整治措施
大气
污染
使城镇空气污浊,危害人体健康
水污染
危害人体健康和环境
固体废弃物污染
工业生产和建设、居民生活过程中产生
危害人体健康和环境
噪声
污染
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建筑施工和社会活动
影响人们休息、工作和交谈,损害身体健康
合理布局有大气污染的企业,实行集中供暖,扩大绿化面积,建立绿化隔离带
建立污水处理厂,实行污水达标排放
及时清理,实行分类回收、利用
噪声大的工厂远离城镇布局,建立绿化隔离带
工矿企业排放的烟气;各类交通工具排放出的尾气;城镇居民燃烧化石燃料所排出的烟尘
城镇工业废水、居民生活污水、城镇地表径流
01、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2)社会问题
人口激增
交通拥挤
住房紧张
就业困难
主要表现
成因
危害
整治措施
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
造成时间和能源的严重浪费,影响城市环境质量;导致住房紧张,影响居住质量
就业困难,失业人口增加
造成贫困问题、社会治安问题
控制大城市规模;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控制城市人口增长;合理布局城市道路;加快住房建设;优先发展公共交通
加快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岗位
城镇急剧膨胀,汽车数量不断增加
城市人口急剧增加,乡村人口无序迁入
02、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案例探究)
材料一、
世纪晚期的伦敦,受到生活垃圾污染和工业生产导致的空气噪声、水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环境问题的困扰。究其原因是城市公共基础设施薄弱、大量外来人口涌入导致人口过度激增。作为英国工商业和海外贸易中心的重要地位等多方面合力作用的结果。为此,王国政府和市政当局通过颁布法令条文强制有污染的工业场址迁移出城,增设政府机构和直观等多种方式对城市环境污染予以整治。
材料二、
伦敦城市群是当今六大世界级城市群之一。从 1960 年代开始,英国强力治理伦敦城市群的大气污染和泰晤士河流域污染,经过数十年的治理,伦敦市摘掉了“雾都”的帽子,泰晤士河恢复成为一条洁净的河流。
根据上述材料思考:伦敦有哪些治理和改善环境的措施经验可供我们借鉴?
02、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
①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有效控制城市中心区的规模;
②改善城市的交通状况及居民的居住条件;
③进行大气、河流、噪声等多方面的治理,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
④加强绿化建设,净化空气、增加湿度、降低噪声,提高城市环境质量。
城镇化的
过程和特点
城镇
城镇化的表现
地理信息技术
城镇化对区域发展的作用
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管理
B
B
A
C
A
B
B
D
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城市新区建设和旧城改造衍生出一系列城市剥夺现象。例如,医疗教育设施等资源空间配置的不合理;生活服务设施空间发展的不均衡;快速交通建设产生的局部噪声干扰等。城市居住环境剥夺现象是城市化过程中由于政府政策和市场排斥的作用,某些区域(如居住小区)对城市绿地空间、公共服务设施、生活和商业设施等具有较低的可获得性。下图示意郑州市城市剥夺现象分布状况。据此完成9~11题。
9.城市居住环境剥夺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城市生产力水平低 B.城市化速度过快
C.逆城市化现象明显 D.城市劳动力不足
10.郑州各项设施建设最完善的是(  )
A.二七区 B.管城回族区 C.惠济区 D.金水区
11.对于噪声环境剥夺型城区,应(  )
A.限制人员通行 B.加强隔离墙建设
C.禁止工程建设 D.减少工业生产
B
D
B
C
B
(1)该市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有哪些?(4分)
?
(2)结合图中信息,简要说明该市空气质量、酸雨与交通三者之间的因果关系。(6分)
?
(3)简要分析当前我国一些大城市交通拥堵的主要原因。(4分)
?
大气污染严重,酸雨严重。
车辆的营运速度与氮氧化物的排放量呈负相关;由于交通拥堵,车速下降,氮氧化物排放量增加,全市空气质量下降;氮氧化物排放量增加,酸雨增多。
车辆数量多,车辆流动频繁;道路设施建设滞后
(4)列举城市交通拥堵的危害。(6分)
?
(5)请你为该市治理交通拥堵提出合理措施。(6分)
造成时间浪费,增加燃油消耗,增加车辆损耗(交通事故),城市污染加重。
合理规划城市道路;加强和完善交通管理;优先发展公共交通。
(1)斯德哥尔摩市中心区和卫星城共同组成大斯德哥尔摩市,据图甲,描述该城市空间形态的特点。
?
?
(2)据图乙、图丙分析城市居民就业地与居住地的空间分布特点,并解释把卫星城建设成为城市分中心的原因。
?
?
(3)该市轨道交通车站设在各城市的中心区,与社区市民广场相连,广场周边被商店、学校及社区基础设施围绕,居住区分布在距离车站600米范围内,车站周围形成高密度住宅区,这样的功能区一般称作混合区。请对这种土地利用方式做出评价。
特点:围绕市中心区沿轨道交通线,形成放射状多中心(核心)城市空间形态
分布特点:大部分居民在斯德哥尔摩市区工作,卫星城居住人口比重较大
原因:卫星城分担中心城市的职能,缓解中心城市人口、产业高度集中带来的城市环境问题(2分);卫星城也起到城市中心区向外辐射的枢纽和经济增长点的作用
评价:土地利用集约高效;方便人们乘坐轨道交通出行;同时方便购物,减少人们出行次数,节约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