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课件33张

文档属性

名称 2.3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课件33张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28.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04-07 18:12: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学习目标
1、了解地域文化和城乡景观的内涵,能通过案例分析地理环境对地域文化 形成的作用;
2、结合具体实例,说明地域文化在乡村景观上的体现;
3、结合具体实例,说明地域文化在城镇景观上的体现。
瓦尔帕莱索位于智利首都以西是南美洲太平洋东岸的重要海港城市。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城市的房屋依山而建,每户人家都把自己的住房涂上颜色,赤橙黄绿,异彩纷呈。福建永定土楼的圆形土楼,巨大的圆形与天穹呼应,本色的黄土墙与大地融接,客家人聚集而居,抵御外敌。这两地的建筑景观风格迥异,是哪些因素在影响着建筑景观的不同特点,今天我们就来探究城乡景观与地域文化之间的关系。
新课导入
艺术
文字
习俗
饮食
服饰
建筑
地域文化是指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形成的在物质方面(如建筑、服饰、饮食等)和非物质方面(如价值观、制度、习俗、语言、艺术等)的文化特征。
地域文化
物质方面
非物质方面
01、地域文化的概念与内涵
02、从景观入手感受地域文化
感悟地域文化,可以从景观入手。景观包括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两大类。
按景观成因
自然景观
人文景观
行云飞瀑
高山流水
……
农田、村落、道路、建筑、雕塑……
景观:指相对固定在地表的实体要素.
地域文化
4、城乡景观既包括聚落整体,又包括聚落内的建筑、道路等。
我们可以从城乡景观的角度来探寻地域文化及其影响(如下图)。外滩象征了上海东西方文化交融,展现了曾经外交的繁荣;周庄体现了水乡的特色,建筑颜色与当地环境融为水墨画;拓荒牛体现了开拓进取的精神,与深圳城市发展历史密切相关。
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
What is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活动
了解我国的城镇化和区域差异
一千多年前,生活在这里的哈尼族等民族就开辟了梯田,种植水稻,稻田的灌溉依赖山泉溪流。经长时间摸索,人们发现森林是涌养水源的宝库,必须保证山上的森林面积尼够大,水源才能常年不枯,于是民间规定特定苑围的森林不得砍伐。这里处于季风气候区,年降水量不稳定,季节分配也不均匀。为了缓解用水矛盾,村民修筑了沟渠,连接各家的稻田。每个村都选出一位正直公正、责任心强的人来担任分水官,负责分配每一田块的用水量。各村之间也有分水的约定。尤其在干旱的季节,分水制度更为重要。这种传统一直延续至今。
1.从上述材料中,找出体现红河哈尼梯田以下几个方面地域文化的描述。
生产活动;用水、用地制度;价值观、审美情趣
2.讨论这些地域文化是否可以在代际之间传承、不同地方传播。
1.从上述材料中,找出体现红河哈尼梯田以下几个方面地域文化的描述。
生产活动;用水、用地制度;价值观、审美情趣
①一千多年前,生活在这里的哈尼族等民族就开辟了梯田,种植水稻;生产活动
②经长时间摸索,人们发现森林是涵养水源的宝库,必须保证山上的森林面积足够大,水源才能常年不枯,于是民间规定特定范围的森林不得砍伐;用水、用地制度,价值观
③为了缓解用水矛盾,村民修筑了沟渠,连接各家的稻田。每个村都选出一位正直公正、贵任心强的人来担任分水官,负责分配每一田块的用水量;用水、用地制度,价值观
④层层水田映照着蓝天白云,宛如一幅幅油画,吸引了无数游客。审美情趣
2.讨论这些地域文化是否可以在代际之间传承、不同地方传播。
①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已存在千年,延绵不绝,说明可以在代际之间传承;
②但伴随经济的发展,原来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可能需要调整,适应新时代要求;
③由于自然环境和人文条件的差异,其他地方很难复制梯田文化景观,但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审美情趣,值得在不同地区传播。
地域文化与乡村景观
分布:在我国人多地少的丘陵地区,乡村民居多分布在山麓的台地或高地,农田分布在相对较低平的平坦区域。(“宅高田低”的空间格局)
意义: 高宅可避洪水、低田便于灌溉,形成人地和谐乡村景观。
1、乡村景观体现人地和谐
江西婺源?粉墙黛瓦的徽派建筑
Wuyuan, Jiangxi, Anhui style architecture with white walls and black tiles
资料来源:星球研究所
2
福建永定土楼
福建永定土楼内部建筑景观
I-A landscape of earth building in YD, Fujian Province
永定土楼中最大的土楼直径达七八十米,高四五层,内有四五百间住房,可住七八百人
福建永定土楼内部建筑景观
I-A landscape of earth building in YD, Fujian Province
永定土楼中最大的土楼直径达七八十米,高四五层,内有四五百间住房,可住七八百人
02、体现当地人们的社会组织形态、精神追求
福建永定土楼——乡村聚落景观
土楼景观特点、原因:圆形、方形的夯土群居建筑。高三、四层,一、二层无窗,仅有一个大门等。防御盗匪、猛兽袭击;防震、隔热保暖。
土楼选址原因:客家人为躲避战乱,选择在闽西山区定居,受地形和当地居民的影响,只能选择在山区小平地建屋。
土楼选材原因:山区取土、石,伐林、竹,就地取材,方便且造价低。
土楼反映的地域文化特点:
体现了客家人聚族而居的风俗民情;追求居住安全、家族兴旺团结,御外凝内的客家文化特色。
案例4
安徽宏村
以宏村代表的徽州文化村落,其整个村落布局的核心是?这一核心在村落中起到什么作用?读宏村布局及景观示意图,思考上述问题。
村落布局的核心是水,水系不仅为村民提供了日常的生产、生活用水,而且还能调节气温,关键时刻还可用做消防用水。
典例剖析
“骑楼”是在楼房前座跨入人行道悬空而建的,二楼向街心延伸,并使马路边房屋相互连接,形成自由步行的长廊(如下图所示)。“骑楼”是岭南地区的一种特色民居。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建设“骑楼”的目的是(  )
A.体现当地的民族特色
B.使房屋建筑有层次感,体现建筑美
C.节省建筑材料
D.便于行人避雨和遮阳
(2)“骑楼”建筑反映了岭南地区(  )
A.地形多样,地表起伏不平 B.高温多雨的气候
C.干旱天气多 D.洪涝、台风等灾害频繁

学以致用
“合掌造”是日本农村的一种木造建筑物,屋顶以茅草覆盖,呈人字形,如同双手合十,因此得名(如下图甲所示)。该建筑最大的特点是屋顶厚且陡,以便适应当地的地理环境。据此完成第1~2题。
1.该建筑的屋顶厚且陡,建造时主要考虑的因素是当地(  )
A.台风频发
B.冬季多暴雪
C.夏季多洪涝灾害
D.地震、火山活动频繁
2.“合掌造”最有可能位于图乙中的(  )
A.a地 B.b地
C.c地 D.d地

01、城镇的色调、色彩体现文化底蕴
城市建筑
建筑色彩色调
原 因
文化内涵
中国苏州
粉墙黛瓦
当地多水,与白灰抹墙,黑瓦遮房顶建筑构成一幅迷人的水墨画
追求“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精神,人与自然的和谐。
意大利佛罗伦萨
黄橙交织
佛罗伦萨位于地中海气候区,最典型的天气是阳光下的蓝天白云,与色彩鲜艳的墙壁、深绿色的百叶窗、深红色的屋顶形成一种和谐之美
智利瓦尔帕莱索老城区
五彩缤纷
与该港口城市同欧洲的贸易往来有很大关系。港口贸易的主要运输工具是船,修船工将修船剩下的油漆调为各种颜色涂在自家的房子上,可以防止海风对木制房屋的侵蚀。这种习俗就一直延续到城市的建筑风貌上
反映了当地的生产特点和风俗习惯。
地域文化与城镇景观
02、城镇建筑反映文化意识和审美情趣
北京老城的四合院以北房为尊,两厢次之,倒座为宾,杂屋为附,体现了长幼有序的家庭文化。
我国古代都城如故宫,建设突出以君王为中心的思想,强调城郭方正、对称,宫城居中,突出皇权地位至高无上。
巴黎广场
欧洲人重视历史和政治,城市中心多为广场、教堂等建筑,高层建筑在中心以外。
美国摩天大楼
美国人注重经济效益,强调实用性。大城市中心多是高层的摩天大楼,离开中心区,建筑物高度急剧下降,然后又缓缓地向郊区递减。
03、城镇空间格局反映某种价值追求
中国江苏?苏州宣传旅游片
Suzhou, Jiangsu, China
活动
1、苏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山塘街被游客认为是苏州最值得去的五条街之一,原因是什么?
2、苏州传统民居大都临水而建,故诗人说“人家尽枕河”。请分析形成这种景观的原因。
人家尽枕河
苏州位于太湖之滨,是大运河沿岸的商贸重镇,素有“水城在”的双棋盘格“东方威尼斯”。两千余年来,苏州基本保持着“河街相邻、水陆并行”双棋格局。城内有“三横四直”的骨干水系通向千家万户。传统民居临水而建,多为二三层的砖木结构楼房,有些会修建阁楼。沿河房屋高低起伏、错落有致,外墙多为白色,屋顶用青灰小瓦,木质柱廊漆以黑、褐色,淡雅朴素。纵横交错的水道既是交 通通道,也是商贸通道。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 水港小福,这是唐朝诗人杜荀鹤对苏州水乡景观的生动描述。改革开放以来,苏州工业化迅速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展,城市面貌发生明天覆地的变化。但是,苏州的历史街区见不到高楼大厦和现代风格的建筑,仍然维 持着水、陆双棋盘格局,临河建筑仍保持粉墙黛瓦的传统风格。
1、苏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山塘街被游客认为是苏州最值得去的五条街之一,原因是什么?
答:山塘街是江南文化景观,体现了江南地区的审美情趣,能吸引来自不同地域文化区的游客。
2、苏州传统民居大都临水而建,故诗人说“人家尽枕河”。请分析形成这种景观的原因。
答:①苏州地处亚热带季风区的长江中下游平原,气侯温暖湿润,地势低平,水网密布;
②这里物产丰富,商贸往来频繁,文化发达;③沿河民居一边临河、一边依街,既方便生活,又方便水运和贸易。
?
地域文化是一定地域人类活动的产物,地域的地理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地域文化的形成,但地域文化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也会产生重要影响。建筑物作为物质文化景观,最能体现一定的地域文化特色,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地理环境特点。
提示:地域文化对城镇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建筑布局、建筑结构和建筑风格上。
地域文化对城镇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地方?

典例剖析
城镇作为一种建筑景观,是人类文化的体现。不同地域的文化、宗教和社会观念等,都会对城镇地域形态和空间结构产生深刻影响。下列最能体现地域文化对城镇产生影响的是(  )
①城镇交通网的结构  ②城镇建筑的空间布局 
③城镇居民的消费理念和方式 ④城镇中文化设施的数量 
⑤城镇居民受教育的程度  ⑥城镇的建筑结构和建筑风格
A.①④ B.②⑥ C.③⑤ D.④⑤

学以致用
地域文化对城镇的影响非常广泛,包括城镇建筑、交通工具、道路、饮食、服饰、居民心理、习俗等方面,但最能体现地域文化特征的是城镇中的建筑。据此完成第1~2题。
1.美国大城镇中心摩天大楼高耸入云,而西欧城镇中心一般很少见到现代化大楼,其原因主要是(  )
A.美国技术先进、经济发达 B.美国城镇用地紧张
C.西欧城镇发展历史悠久 D.西欧地质条件差

2.中国文化具有内向性,下列表述不符合这一特性的是(  )
A.建筑有围墙 B.园林忌直求曲
C.建筑物内通道忌宽求窄 D.建筑物线条简洁

中国的园林讲究含蓄,显而不露,引而不发,忌直求曲,忌宽求窄。这些说明了中国的地域文化具有( )
A.内向性、封闭性            B.对称性、完美性
C.外向性、开放性            D.古典性、开放性
2.图中文化景观在我国黄土高原分布较广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3.甲图景观显示的自然环境特点是(  )
A.寒冷 B.干旱
C.地势高 D.雾多
读下列文化景观图,完成第2~3题。
垂直节理发育:指在裂缝形成的两个断面一般没有或很少发生相对位置的移动。
节理可以向垂直方向延伸,黄土节理是黄土土体中的破裂缝隙。
直立性:指土的纹理是上下的,故在竖起方向承压能力较强,在黄土分布地区开凿窑洞
不易崩塌,这种纹理容易被流水侵蚀。
1.城镇化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①城镇发展要消耗大量能源,并释放大量热能,使城镇的气温高于郊区,往往形成热岛效应,进而形成城镇环流;
②城镇产生的颗粒污染物,使水汽凝结核增多,城区的云量、雾量、降雨量都有所增加;
③城镇排放的各种污染气体,使一些城镇多次发生严重大气污染事件。

2.城镇化对水环境的影响
①城镇建筑和设施的增加会使雨水下渗减少,地表径流量增加,地下径流减少,可能造成城镇内涝;
②城镇化导致耗水量增加,往往导致水资源枯竭,供水紧张,地下水的过度开采常导致地下水水位下降和地面沉降;
③城镇生活和生产活动对水体造成污染,导致水质下降。

专题一 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据图推测,2010—2019年城镇(  )
A.退耕还林,林地面积持续增加
B.围湖造田,水域面积不断减少
C.水土流失,未利用地面积持续增加
D.城镇扩张,耕地面积不断减少

(2)该市建设用地的变化可能导致(  )
A.地表径流下渗量增加 B.居民平均通勤距离缩短
C.城镇热岛效应增强 D.生物多样性增加
【典型例题1】下图示意某市2010—2019年土地利用面积变化情况。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