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检测题
题 号 一 二 三 总 分
(测试时间:45分钟 全卷满分:70分)
班别 座号 姓名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22分)
1.将下面的句子抄写在后面的空格里。(3分)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组是(3分)…………………………………………【 】
A.突兀(wù) 鸡豚(tún) 藻荇(xíng)
B.翕忽(xī) 虬松(qiú) 悄怆(chuàng)
C.篁竹(huáng) 为坻(dǐ) 风翳(yì)
D.丧乱(sàng ) 清洌(liè) 浅鬣 (liè)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错误的一个是(3分)………………………………………………【 】
A. 俄顷风定云墨色(一会儿) B.秋天漠漠向昏黑(朝着)
C. 拄杖无时夜叩门(随时) D.乃记之而去(离开)
4.对下面诗句内容揣摩得不正确的一句是(3分)…………………………………………………【 】
A.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写环境和气候。
B.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写诗人的愿望。
C.箫鼓追随春社近。——写农村风俗。
D.休将白发唱黄鸡。——写农村景象。
5.按要求默写。(5分)
①八月秋高风怒号, 。
②布衾多年冷似铁, 。
③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④山重水复疑无路, 。
⑤ ,门前流水尚能西。
6.班上以小组为单位,举办了一个“我最喜欢的一首古诗”的诗歌交流活动,同学们纷纷介绍自己
喜欢的古诗,并谈了自己的看法。下面是小张同学的发言,请你以小江的名义介绍你喜欢的
一首古诗并谈谈你的看法。(5分)
小张:我最喜欢的一首古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这是一首写远客思乡之情的诗。诗以明白如话的语言雕琢出明静醉人的秋夜的意境,以清新朴素的笔触,抒写了丰富深厚的内容。境是境,情是情,那么逼真,那么动人,百读不厌,耐人寻味。
小江:
二、文言文阅读(32分)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回答7——10题(16分)
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
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
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个是(4分)…………………………………………………【 】
A.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奴隶) B.皆若空游无所依 (依靠)
C.其岸势犬牙差互(像狗的牙齿那样) D.水尤清冽(寒冷)
8.翻译加横线的两个句子(4分)
①斗折蛇行,明灭可见。[译]
②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译]
9.下面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4分)…………………………………………【 】
A.小石潭的底部是一块石头。 B.小石潭里有100多条鱼。
C.小石潭四周全部都是竹子。 D.小石潭的水非常清凉。
10. 第四段描写了小石潭什么样的景色和气氛?反映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4分)
答: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回答11——14题(16分)
记承天寺夜游
苏 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11.括号内外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4分)……………………………………………………【 】
A.庭下如积水空明(如法炮制) B.遂至承天寺(天遂人愿)
C.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但求无过) D.盖竹柏影也(盖世无双)
12.用现代汉语翻译加横线的句子。(4分)
[译]
13.本文写到的景色有(4分)………………………………………………………………………【 】
A.月色、积水、藻、荇、竹柏 B.月色、藻、荇
C.月色、积水、竹柏 D.月色、竹柏之影
14.作者为什么称自己为“闲人”?谈谈你的看法(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4分)
答:
三、古诗词阅读(16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15——16题(8分)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15.下面是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4分)………………………………………【 】
A.《过故人庄》是诗人经过老朋友的村庄时写下的一首田园诗。
B.“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这两句交代“过故人庄”的原因。
C.第三、四、五、六句描绘了优美的田园风光,由写景转而写人事。
D.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这两句写诗人表示重阳节将再来观赏菊花。
16. 从下面两位诗人的评论看,本诗的语言有什么特点?请举例说明(4分)
孟浩然的诗“语淡而味终不薄”。 ——沈德潜《唐诗别裁》
孟浩然的诗“淡到看不见诗”。 ——闻一多《孟浩然》
答:
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17——18题(8分)
鱼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7.下面四项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4分)……………………………………【 】
A.“风景异”中的“异”字强调了秋天西北边塞地区的风景特别优美。
B.“长烟落日”描写出边塞苍凉壮阔的景色特点。
C. “燕然未勒”中的“勒”是刻石记述功绩的意思。
D.“羌管悠悠”写悠悠不断的羌笛声勾起战士们的思乡之情。
18.为什么 “人不寐”? (4分)
答:
第六单元
一、1.(略) 2. B [A.荇xìng C.坻chí D.丧sāng] 3.B[渐近,靠近] 4.D[写诗人的劝勉,规劝自己也劝勉别人不要叹息年华易逝] 5.①卷我屋上三重茅 ②娇儿恶卧踏里裂 ③安得广厦千万间 ④柳暗花明又一村 ⑤谁道人生无再少 6.(略,只要能够就诗歌的某一点谈出自己的看法即可)
二、7.A[随从] 8. ①溪流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又像蛇爬行那样弯曲,或隐或现,都看得清楚 ②不能长时间地停留,于是就把当时的情景记下来便离去了 9.C[小石潭四周有竹子也有树木,从“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一句可知] 10. 第四段描写了小石潭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气氛,反映了作者贬居生活的孤凄悲凉 11.C [都是“只是”的意思 A.好像/按照 B.于是,就/随,顺 D .大概/压倒,超过] 12.张怀民也没有睡觉,我们一起在庭院中散步 13.D 14.示例:因为此时此刻无事务纷扰,时间宽裕,心情闲适,可以从从容容地观赏月色,所以觉得自己是闲人(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
三、15.A[“过故人庄”的“过”不是“经过”,而是“探访”] 16.本诗的语言平淡而韵味无穷,如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一句,语言很通俗、平淡,但内容很丰富,诗意很浓,读者不仅能领略到强烈的农村风味、劳动生产的气息,甚至仿佛可以嗅到场面上的泥土味,看到庄稼的成长和收获,乃至地区和季节的特征 17. A〔写出了秋天西北边塞地区的风景与中原地区大不相同〕 18.因为守边之苦,归期无望,思乡情切,所以人人都没办法入睡(意思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