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学年第二学期《科学》七年级下学生学习自测单元练习(三)(第一章 综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1学年第二学期《科学》七年级下学生学习自测单元练习(三)(第一章 综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64.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2-02-15 13:56: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1学年第二学期《科学》七年级下学生学习自测单元练习(三)
第一章 综 合
班级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
一、我会选(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笔“断”了 B.水中倒影 C.邮票放大 D.手影
2.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在简谱中,“2”音比“5”音的音调低
B.用力敲打鼓面,鼓面的振幅越大,响度就越大
C.在渔船上安装声呐设备,利用超声波来探测鱼群
D.用棉花团堵住耳道,就听不清外界的声音,说明声音不能在棉花中传播
3.同学们正在湖边进行篝火晚会以庆贺自己的节日,在一片银白色的月光照耀下,燃起了一堆篝火。同学们的目光中流露出莫大的喜悦。以下能称得上光源的是………………(  )
A.同学们的目光 B.一片银白色的月光
C.湖面上映出的篝火 D.在湖边燃烧的篝火
4.当喇叭里响起“我和你,心连心,共住地球村……”的男声演唱时,小明和小亮齐声说:“是刘欢在演唱!”他们作出判断的依据是:不同演员声音的……………………………(  )
A.音调不同 B.响度不同 C.音色不同 D.声速不同
5.到游泳池游泳时会有这样的经验,泳池的浅水区看上去好像很浅,但一脚踩下去会有种“踏空”的感觉,这是因为泳池的实际深度比看上去要深,原因是………………………(  )
A.发生了光的折射 B.发生了光的反射
C.光在水中沿直线传播 D.光的传播速度发生了改变
6.一只电铃放置在玻璃钟罩内,接通电路,电铃发出声音;当用抽气机把玻璃钟罩内的空气抽去,使玻璃罩内成为真空,则…………………………………………………………(  )
A.电铃的声音比原来更加响亮 B.电铃继续振动,但听不到声音
C..电铃的振动停止了 D.电铃停止振动,但能听到声音
7.在电影院里,不同的座位上的观众都能看清银幕上的画面,这是因为光在银幕上发生
……………………………………………………………………………………………(  )
A.镜面反射 B.可能是镜面反射也可能是漫反射
C.漫反射 D.不发生反射,是银幕本身发光
8.某人坐汽车会晕车,主要原因是…………………………………………………………(  )
A.汽油味太重          B.车速过快
C.汽车的震动          D.内耳前庭及半规管过敏
9.如图,下列为光线在空气与水的界面处发生反射和折射的光路图,其中正确的是 ( )
A B C D
10.下列关于声音的理解中,正确的是……………………………………………………(  )
A.只要物体振动,就能听到声音
B.耳朵能听到声音,是由于声波激起人体的神经振动
C.声音在水中传播最快
D.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可以大于或小于340米/秒
11.在使用小提琴前,乐师常旋动琴弦轴以调节琴弦的松紧,俗称“定弦”。这主要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振幅
12.某同学在观看平静的湖水里慢慢游动的鱼,同时他还看到湖面上映出的岸边的大楼,他看到的鱼和大楼分别……………………………………………………………………(  )
A.大楼是实像,鱼是虚像 B.大楼是虚像,鱼是实像
C.大楼和鱼都是虚像 D.大楼和鱼都是实像
13.下面是小明列举的实验与实例,其中不能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条件的是………( )
A.用手机拨打放在真空罩内的BP机,BP机显示手机号,却听不到呼叫声
B.往鼓面上撒一些泡沫屑,敲鼓时见到泡沫屑不停地跳动
C.人们先看到闪电,隔一段时间才能听到远处的雷声
D.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只能用无线电交谈
14.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
A B C D
15.我国的卫星通讯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在上海发射的电视信号通过通信卫星可以转到金华被接收,使我们能够看到丰富多彩的电视节目,实现这种信号传递的是……………………………………………………………………………(  )
A.电磁波 B.超声波 C.次声波 D.声波
16.一束光线由空气斜射入水中,如果入射角逐渐增大,折射角………………………( )
A.逐渐减小,且总大于入射角 B.逐渐增大,且总大于入射角
C.逐渐增大,且总小于入射角 D.逐渐减小,且总小于入射角
17.我国加入“世贸”后,民族汽车工业发展迅猛,已步入世界汽车生产大国行列。观察发现,小汽车前而挡风玻璃并不是竖直安装的,其主要原因是……………………………( )
A.为了美观 B.可以有效减小外界噪声干扰
C.扩大视野 D.使车内物体通过挡风玻璃所成的像不在车的正前方
18.青少年时期若长时间不注意用眼卫生,且不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就会发生近视,关于近视眼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眼球内晶状体前后径过大 B.在阳光直射下看书不容易近视
C.成像在视网膜前方的眼叫近视眼 D.看书一小时后远眺几分钟可以预防近视
19.下列有关器具中,不是用凸透镜制成的是……………………………………………(  )
A.放大镜 B.近视眼镜 C.老花眼镜 D.投影仪的镜头
2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
处于如图所示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利用这种成像原理可以制成…………………………(  )
A.照相机   B.幻灯机  
C.放大镜  D.潜望镜
21.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它的独特魅力给课堂教学增添了生机和活力。多媒体教室的投影银幕是用粗糙的白布制成的,投影仪的折光系统相当于一个凸透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凸透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
B.全班同学都能看到画面是因为光射到投影银幕上发生了镜面反射
C.全班同学都能看到画面是因为光射到投影银幕上发生
了漫反射
D.镜面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
定律
22.如图所示,检查视力时,眼睛应该和视力表相距5米,
如果视力表距平面镜3米,人离平面镜的距离应该是
……………………………………………………(  )
A.1米 B.2米 C.3米 D.4米
23.学校新建成一个游泳池,在池底的中央安装了一只射灯,池内无水时射灯发出的一束光照在池壁上,在S点形成一个亮斑,如图4所示,现往池内注水,水面升至a位置时,站在池旁的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P点;如果水面上升至b位置时,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Q点,则………………………………………………( )
A.P点在S点的上方,Q点在S点的上方
B.P点在S点的上方,Q点在S点的原处
C.P点在S点的下方,Q点在S点的上方
D.P点在S点的下方,Q点在S点的原处
24.伞兵从飞机上跳下,下方正好有个湖,在下落过程中伞兵在水中的像大小会……(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消失
25.“小科学家”比赛中,有一项目是“反弹击物”(如图),要求参赛者将皮球射到平面镜上,经平面镜反弹击中目标区内的目标。参赛者在发射区沿哪一方向射球,最有可能击中目标 …………………………………………………(  )
A.沿OA方向 B.沿OB方向
C.沿OC方向 D.沿OD方向
二、我会填(每空1分,共30分)
26.生活、生产中常用到光学知识:在开凿大山隧道中,用激光引导掘进机掘进方向,如图所示,是利用了光沿 ;有时人们把电视机遥控器的红外线发射窗对着电视机对面墙壁发射,也能控制电视机,这是利用了光的 现象,红外线从遥控器到电视机的传播速度为每秒 ;有经验的渔民都知道,只有瞄准鱼的下方才能把鱼叉到,这是利用了光的 现象。
27.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__而产生的,声音以_________的形式传播。
28.在盲点上不能引起视觉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若把人的眼球比喻成一架照相机,那么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眼球的_________。
29.若太阳光垂直射向湖面,则反射角是______度,光线的传播方向改变了______度。
30.现有平面镜、凸面镜、凸透镜、凹面镜、凹透镜等五种光学器件,说说下列各仪器用的是什么光学器件。汽车观后镜:___________;显微镜:____________;防盗门的“猫眼”:___________;潜望镜:__________。
31.光在自然界中能产生很多奇妙的现象,如图所示就是其中的一些。请回答:
(1)甲图中的这些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________,属于光的色散的是________,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填字母编号)
(2)如图乙是今年5月17日中午,我省宁波市部分市民看到了太阳周围出现—个七彩“光环”,这就是“日晕”。这种天象形成的重要原因是阳光通过无数小冰晶后发生了色散,其中各色光按红、橙、黄、_________、蓝、靛、紫的顺序依次排列,说明了阳光是__________(填“单色光”或“复色光”)。
32.光射到光滑平面时的反射现象为________反射,射到粗糙平面时的反射现象为________反射,不论发生哪种反射时,每条光线都遵守 定律。
33.如图所示,为光由空气向玻璃传播的情况,由图可知,入射光线是__________,折射光线是_______,入射角是_______度。
34.晴天,我们常常可以在茂密的树下看到一个个圆形的小亮斑。这些小亮斑是由于光在空气中沿 的结果。其实,这些小亮斑是
的像。
35.春游时,同学们看到:①水中的鱼,②岸边的树在湖中的倒影,③空中飞翔的小鸟,④自己在阳光下的影子。在他们看到的景物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________,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________;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现象的是________。(填序号)
三、我会作图(每图2分,共10分)
36.根据反射定律,在图1中画出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线。
37.在图2中请作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38.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3中画出AB在平面镜中成的像。
    
    图1             图2             图3
39.完成图中经a、b两透镜的光路图。(4分)
四、我会实验与探究(42题3分,其余每空1分,共10分)
40.聂利同学在一个养蜂场看到许多蜜蜂聚集在蜂箱上,双翅没有振动,仍嗡嗡地叫个不停。她对《十万个为什么》中“蜜蜂发声是不断振动双翅产生的”这一结论产生怀疑。蜜蜂的发声部位到底在哪里?下面是聂利同学的主要探索过程:
①把多只蜜蜂的双翅用胶水粘在木板上,蜜蜂仍然发声。
②剪去多只蜜蜂的双翅,蜜蜂仍然发声。
③在蜜蜂的翅根旁发现两粒小“黑点”,蜜蜂发声时,黑点上下鼓动。
④用大头针刺破多只蜜蜂的小黑点,蜜蜂不发声。
请回答:
(1)聂利同学在实验时,采用多只蜜蜂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实验①和②可得出的结论是 。
(3)“用大头针刺破多只蜜蜂的小黑点”基于的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赵明同学做小孔成像实验,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请在甲图中的半透明纸上画出蜡烛AB的像A'B'。
(2)赵明同学发现蜡烛和小孔的位置固定后,像离小孔的距离发生改变时,像的大小会发生改变。他测出了不同距离时像的高度(见下表)。请根据表中的数据,请你将表中的空格补齐。
像到小孔的距离s/cm 2.0 4.4 6.0 8.0 10.0 11.6 14.0
像的高度h/cm 1.0 2.2 3.0 4.0 5.0 7.0
(3)在乙图的坐标中画出h与s关系的图像。
甲图 乙图
(4)根据对图表的分析,你所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小李同学按如图甲所示的方法把一束光射在平面镜M上,在背景板上可以看到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当他将背景板的右半面以法线为轴向后偏折后(如图乙),发现背景板上看不到反射光线。由此可知,光在发生反射时,反射光线与人射光线、法线的关系是 。
(三)
一、1-5 BDDCA 6-10 BCDAD 11-15 BCCCA 16-20 CDBBA 21-25 CBBCD
二、26.直线传播 反射 300000米 折射  27.振动 (声)波  28.没有感光细胞 晶状体
29.0 180 30.凸面镜 凸透镜 凹透镜 平面镜 31.(1)C B A (2)绿 复色光
32.镜面 漫 光的反射 33.CO OB 60 34.直线传播 太阳  35.②、③ ① ④
三、36-39.作图略
四、40.(1)避免实验的偶然性 (2)蜜蜂发声不是由双翅振动产生的 (3)蜜蜂是靠小黑点振动发声的 41.(1)图略 (2)5.8 (3)图略 (4)像的高度h与像到小孔的距离s成正比 42.在同一平面内
a
b
S
射灯
s/cm
七年级(下)《科学》学生学习自测单元练习(三)—7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