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认识信息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列举生活中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多样性,理解信息的一般特征,并能够举例说明;培养学生过去信息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能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总结需要利用信息和信息技术解决问题,并能根据信息的特征对自己所获取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进行评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体会信息是一项重要的资源,在现代社会里,信息和信息技术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激发学生搜集信息、利用信息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
理解信息的概念、信息的作用、信息的特征。
教学方法:教师讲解、举例饿、提问与学生讨论回答相结合
一、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海军陆战队员原始森林生存实验。
学生讨论,得出可能结果
分析:带领大家对得出的答案经行分析,得出理想的答案。“指南针、钢刀、火石,等”
信息时代,人类生存必须的三大要需:信息、物质、能量
循序渐进,说明信息这个要素的重要性。
列举:感觉剥夺实验,请问结果会如何?(猜测结果)
感受到:大脑的发育,人的成长成熟是建立在与外界环境广泛接接触基础之上的。只有通过社会化的接触,更多地感受到和外界的联系,人才可能更多地拥有力量,更好地发展。
以上两个例子说明信息的重要性,信息既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也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
二、授课内容
问题一:什么是信息?
早晨的闹铃声,天气预报、交通信号灯、到校后学习,晚上回家后看电视。
总结:信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那究竟什么是信息呢?引导学生从三个方面来认识信息:信息的含义,获取了什么信息?信息的表现形式。
信息的概念:信息是用文字、符号、图像、图形、声音、状态等方式传播的内容。
问题二:信息的一般特征
故事一:朝鲜战争前,兰德公司向美国国防部推销一份秘密报告,其主题词只有7个字,要价150万美元。美国国防部认为是敲诈,不予理睬,结果“在错误的时间,在错误的地点,与错误的敌人进行了一场错误的战争”。战争结束之后,国防部才想起那份报告,要来一看,追悔莫急。
问题:那7个字是什么?”(说明信息有什么样的特征和作用呢?)
学生讨论总结:价值性。
故事二:从前,有两家人是邻居,王家卖油、张家卖日历。王家媳妇每次卖油时都会偷偷省下一钱油,到年底时,就积攒了一罐油,再卖掉它,就有了过年的钱。而张家媳妇看在眼里十分羡慕,也学王家媳妇的样子,每个月也都偷偷省下一本日历,可等到年底却没换到钱?为什么?
为什么今天的报纸总比昨日的报纸好卖 ?
学生讨论总结:时效性。
学生结合书本和自己知识举例说明信息还具有哪些特征呢?
三、总结归纳
信息的概念,信息的特征。
四、课堂测评及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