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学年第二学期《科学》七年级下学生学习自测单元练习(十二)
第四章 综合B
班级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
一、我会选(每小题2分,共50分)
1.“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是历代劳动人民的生活规律,形成这一规律的主要原因是( )
A.地球的公转 B.地球的自转
C.月球的自转 D.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2.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但从不同角度观察,这个方向会表现出差异,下列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四组图中,全部正确的是……………………………………………………( )
3.“一场春雨后,云雾遍山香;多少品茶客,开怀话武阳。”武义县的“武阳春雨”茶享誉全国,它的开采时间一般是3月中下旬,这段时间太阳直射点向北移过赤道。那么“武阳春雨”开采时间在哪个节气前后 …………( )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
4.关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转动的中心不同 B.自转产生昼夜更替现象,公转导致昼夜长短和季节的变化
C.转动的方向不同 D.自转和公转同时进行
5.2010年4月14日,冰岛埃亚菲亚德拉火山全面爆发,二氧化硫气体和火山灰等直冲云霄,炽热的熔岩流将冰川熔化,形成洪水。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火山是地壳运动的表现形式之一
B.人类活动是导致火山喷发的主要原因
C.冰川熔化时需要吸收大量的热
D.喷出的二氧化硫会导致酸雨增多
6.我班同学都感觉近段时间的天气一天比一天热,白天也一天比一天更长了……,那么这段时间地球运行的位置变化是图中的(图中涂黑部分表示黑夜)………………………………( )
A.a→b B.b→c
C.c→d D.d→a
7.在下列各纬度处,一年中会出现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
A.北纬30° B.北纬70° C.南纬23° D.南纬40°
8.到了20世纪60年代,随着海洋地质学、古地磁学、地球物理学等的兴起和发展,人们又在“大陆漂移说”的基础上创建了一种新的全球构造理论——“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大西洋的形成是…………………………………………………………………( )
A.地壳的凹陷 B.板块的挤压 C.板块的碰撞 D.板块的张裂
9.太阳能够垂直照射的最北界线是…………………………………………………………( )
A.南回归线 B.北极圈 C.北回归线 D.南极圈
10.有关地球上五带的正确叙述是…………………………………………………………( )
A.凡是在一年中有太阳直射的地方是热带
B.北极熊是温带地区的动物
C.温带地区有极夜现象
D.寒带地区没有极昼现象
11.下列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正确的是……………………………………………………( )
A.全球岩石圈分为七大板块 B.各板块都既包括大陆也包括海洋
C.板块张裂地区,常形成海洋和裂谷 D.板块碰撞地区,都形成高山
12.电影《2012》和《阿凡达》都深刻地说明了我们生存的家园——“地球”的重要性。以下有关地球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地球是一个正球体
B.地球内部可分为地壳和地幔两层
C.火山和地震是地壳变动的表现
D.流水、风力、冰川等是影响地形的内力作用因素
13.下列有关火山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火山喷出的物质有气态、液态、固态三种
B.火山对人类没有好处
C.火山喷发可引起地震,污染环境
D.火山活动也可给人类带来肥沃的火山灰土及硫磺等有用矿物
14.我国北方住宅区的楼房间隔,理论上应该比南方更宽,理由是……………………( )
A.北方地形平坦开阔 B.北方冬季白昼时间更长
C.南方冬季温暖湿润 D.北方正午太阳高度角更小
15.关于地球自转的正确说法是……………………………………………………………( )
A.地球周期的方向是作周期性改变的 B.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现象
C.地球自转,产生了四季更替 D.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
16.下列现象与地球公转运动密切相关的是………………………………………………( )
A.东边日出西边日落 B.夏天较热冬天较冷
C.初一新月十五满月 D.太阳黑子时多时少
17.“东非大裂谷”形成的原因是……………………………………………………………( )
A.大陆漂移 B.板块张裂 C.外星人所为 D.陨星撞地形成
18.2010年全球地震和火山喷发的次数较多,下列有关地震和火山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火山和地震的活动周期是11年
B.火山的喷发使酸雨发生的可能性增加
C.火山喷发和地震都是地壳运动的表现形式
D.火山和地震发生时释放的巨大能量来自地球内部
19.下列关于地壳运动和板块学说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全球由七大板块组成
B.组成地球的板块会发生碰撞和张裂
C.火山喷发不是地壳运动的表现形式
D.发生地震时应快速跑入面积较大的房间
20.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大地震并引发海啸;5月12日,意大利西西里岛东岸的“埃特纳”火山喷发……。下列火山和地震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火山和地震都是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现
B.火山和地震多发生在板块交界处
C.火山和地震都是地球内部能量的释放过程
D.地震发生时躲到高楼和高压线下避险
21.地球内部结构中最薄的部分是…………………………………………………………( )
A.地壳 B.地幔 C.地核 D.一样厚
22.假如地转与地球公转轨道面斜交的角度大于66.5°小于90°时,那么…………………( )
A.地球上的五带与原来一样 B.热带范围将缩小
C.温带范围将缩小 D.热带范围将扩大
23.下列4幅北半球昼半球和夜半球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夏至日情况的是……………( )
24.人们在喜马拉雅山上发现贝壳化石,这说明…………………………………………( )
A.以前这里离海洋很近
B.现在这里离海洋很近
C.地壳变动前这里是海洋
D.地壳变动使生物的生活环境随地势而改变
25.人类活动对地表有益的影响有…………………………………………………………( )
①荷兰的围海造田;②亚马孙平原大量热带雨林被砍伐;
③建三峡水库大坝;④撒哈拉的沙漠南部草原开垦成耕地。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二、我会填(每空1分,共25分)
26.地球绕__________的旋转运动称为地球的自转,方向是__________,自转一周约需__________小时。地球公转时地轴呈__________状态,地轴北端指向__________的附近,地球公转一周所需要的时间是__________。
27.你们学校操场上的旗杆影子,一天中最短的时刻是__________;在一年中,旗杆影子最短的日是__________日。(填节气名称)
28.仔细观察右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请在图中画出赤道的位置。
(2)请在图中画出晨昏线的位置。你画出的
正面这条线是______线(填“晨”或“昏”)。
(3)此时图中的A点是__________ (填“白
昼”或“黑夜”)。
(4)据图可知,此时北半球处于__________季。
29.不同纬度地区接受太阳辐射能量是不同,是由于不同纬度地区太阳的高度不同造成的。全年太阳高度,低纬度地区平均较 ,高纬度地区平均较 (填“大”或“小”)。地球上接受太阳辐射能量最多的地区叫 ,位于 ,接受太阳辐射能量最少的地区叫 ,位于 。
30.将下列节气与其相应的日期连线。
A.秋分 ①5月5日或6日
B.清明 ②4月4日或5日
C.立夏 ③3月20日或21日
D.夏至 ④12月21日或22日
E.春分 ⑤9月23日或24日
F.冬至 ⑥6月21日或22日
三、我会读图与填图(每空1分,共25分)
31.读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典型的火山一般由A__________、B 、
C__________三部分组成的。
(2)火山按活动情况可分为三类。世界著名的日本富
士山属于__________火山。
(3)火山喷发造成的危害可能有………………………………………………………( )
A.改变大气成分,影响天气和气候
B.破坏建筑和农田,威胁生命安全
C.火山灰土和硫磺矿污染了环境
D.地面裂缝或塌陷,造成海水倒灌
32.阅读“六大板块示意图”,回答问题。
(1)根据图上的数码代号,写出六大板块的名称:
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
(2)我国属于六大板块中的__________板块。
33.观察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台湾地区多地震,它位于世界地震火山分布图中的__________地震带。
(2)在台湾地形图中,A~D四点有太阳直射现象的是_________。按照地球五带的划分,
B点属于__________带。
(3)②处于__________板块,这里由于板块的__________形成了喜马拉雅山脉。
34.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可知,此时的北半球的节气是__________。
(2)金华此时的太阳高度角和B点相比,哪一个大?
__________。
35.由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使地球表面产生了很多奇妙的现象。某同学发现:在阳光的照射下,杆影长度会随季节和时间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于是他做了如下实验(图甲、乙所示)。甲图为一天中杆影长度随时间的变化;乙图为不同季节杆影的长度变化,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一天中,杆影长度发生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年中,杆影长度发生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同学所在的地方正午的杆影朝向北方向。因此,他处于_____
半球。
(4)据甲图,一天中,正午的杆影长度最________,太阳高度角最_______。
(5)据乙图,将此知识运用到建筑学上,要使底层住户的窗台全年都有阳光照射到,则
两幢居民楼之间的距离应依据__________日的楼影来计算。
(十二)
一、1-5 BBACB 6-10 DBDCA 11-15 CCBDD 16-20 BBABD 21-25 ABDCD
二、26. 地轴 自西向东 24 倾斜 北极星 一年 27.正午12:00 夏至 28. (1)(2)图略 昏 (3)白昼 (4)夏 29.大 小 热带 南北回归线之间 寒带 北极圈以北,南极圈以南 30.A—⑤ B—② C—① D—⑥ E—③ F—④
三、31. (1)岩浆通道 火山口 火山锥 (2)活 (3)A、B 32.(1)太平洋板块 美洲板块 非洲板块 南极洲板块 亚欧板块 印度洋板块 (2)亚欧 33.(1)环太平洋 (2)A地 北温 (3)亚欧 碰撞 34.(1)冬至 (2)B点大 35.(1)同一天中,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2)太阳直射点的改变 (3)北 (4)短 大 (5)冬至
七年级(下)《科学》学生学习自测单元练习(十二)—7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