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幸福中学2012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南通市幸福中学2012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5.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02-15 12:23: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满分:150分 测试时间:150分钟)
注 意 事 项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
本试卷共5页,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学号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指定的位置。
3.答案必须按要求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一律无效。
一、(22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题目。(7分)
诗歌是文学殿堂里璀璨的明珠。优秀的诗歌可以飞越时间的长河和不同的国度,拔动人们的心xián( ▲ )。她如绝美的天籁,拂去尘世的喧嚣;她似千年的佳酿,蕴藏醉人的芳香; ▲ , ▲ 。cháng( ▲ )徉其间,我们的情感将在潜移墨化中得到熏陶,我们的思想将在孜孜求索中变得深邃。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2分)
___▲__ ____▲___
2.画波浪线的句子中各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2分)
_____▲__改为___▲_____ ____▲___改为___▲______
3.请仿照画横线的句子,续写一句话。(3分)

4.由腾讯公司发起的“衣加衣温暖行动”备受关注,为了给贫困山区的同胞送去冬日暖阳,港闸区某中学学生会打算在2012年1月6日在学校大操场组织一次主题为“衣加衣温暖活动,我们积极在行动”的衣物捐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7分)
①请你根据本次活动目的拟写一条宣传标语(不超过2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②下面是学生会拟写的一则通知的草稿,请你按照提示加以修改:
通 知
为了给贫困山区的同胞送去冬日温暖,我校将开展主题为“衣加衣温暖活动,我们积极在行动”的衣物捐赠活动,请全体同学准备好捐赠衣物准时参加。
2012年1月4日
学生会
本通知格式上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本通知内容上需补充的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5.用课文原句填空。(8分)
①________▲________,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②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 。(李煜《相见欢》)
③关关雎鸠,_______ ▲______。(《关雎》)
④羌笛何须怨杨柳,______▲______。(王之涣《凉州词》)
⑤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一词中将自然现象与人的感受巧妙结合,伤春怀人的名句是:“ ▲ , ▲ 。”
⑥在我国历代文人中,许多人具有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怀,如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范仲淹的“ ▲ , ▲ ”。
二、(63分)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6-7两小题。(6分)
春山夜月
唐·于良史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6.“欲去惜芳菲”中的“惜”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这两句诗妙趣横生,为后人传诵,请作赏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8—12题。(18分)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 (节选自欧阳修《丰乐亭记》)
掇:(duō)拾取,采取。
8.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一处朗读停顿。(4分)
①名 之 者 谁
②夫 宣 上 恩 德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望之蔚然而深秀者____▲_________ ②遂书以名其亭焉___▲___________
③得之心而寓之酒也_____▲________ ④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_▲__________
10.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从《醉翁亭记》、《丰乐亭记》中,你能体会出作者的一种高尚情怀,这种情怀可以用《丰乐亭记》中的四个字加以概括: ▲ 。(2分)
12.《丰乐亭记》是欧阳修谪居滁州时所写的,从文中看,“丰乐亭”取名的原因是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说明文,回答13-16题。(17分)
你相信“2012末世论”吗?
①目前有一种“2012末世论”的观点,说的是2012年12月21日是人类这个物种的终结,没有人能够看到第二天的太阳。
②“近年来地震频发”,是持“2012末世论”的有力证据。但这种观点只对了一半,地震频发是事实,但这并不是近年来才发生的。实际上,从统计学意义上来讲,全球每年发生约500万次地震,平均每天有1万多次,只不过绝大多数不被人所察觉,只能被地震仪记录下来;而因为人口在地表分布得极端不均,只有少数带来巨大损失的地震会让我们记忆深刻。2001年11月14日发生在青海昆仑的8.1级地震,是中国近半个世纪来震级最高的一次,但是因为它发生的地点和带来的损失都不够引人注目,所以很少被大众提及。
③地震的发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绝大多数地震都发生在板块边界,A其中全球地震的70%分布在环太平洋地震带,15%分布在欧亚地震带,还有5%在大洋中脊,其他的10%则分布在板块内部。但是,B这种统计学上的规律并不能确定地震在何时何地发生,有什么样的强度,因为人们至今也没有清晰地了解地震产生的机制和原理。从这个意义上讲,地震又是随机的。
④从数据统计来看,最近几年的地震也验证了这种随机性。2010年美国地质勘探局曾经发布数据:C自1900年以来,全球平均每年发生16次7级以上的大地震。有的年份,如1986年至1989年只有6次,而1943年则高达32次。因此,2010年以来,地震算不上频繁。
⑤……
(摘自2011.10《读者》,有改动)
13.选文第④语段中加点的“这种随机性”指代选文中加曲线的A、B、C中的 ▲ 句(只填字母),其理由是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14.第②语段中加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第③段中加点的“绝大多数”能否删去,为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综合全文信息,结合你的思考,在下面横线上为选文补写一段议论性的结尾,作为文章的第⑤语段,要求先明确表述观点,然后进行简要阐述。(80字左右)。(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一篇文学作品,完成17—21题。(22分)
弱种子也要发芽
刘克升
开阔、坦荡的田野里,一位农民正在种高粱。他把那些瘪种子一一挑了出来,只拣饱满的种子种到地里。
这时,一位到乡下游玩的城里人,带着儿子路过这里。城里人的儿子第一次看到有人种庄稼,感到非常新鲜,拽着父亲停了下来,目不转睛地盯着农民的一举一动。农民宽厚地望了他们一眼,报之友好一笑,继续挑他的种子、种他的地。
城里人的儿子把嘴巴附在城里人耳边,父子俩嘀嘀咕咕了半天,不知在说些啥。
不一会儿,他们停止了嘀咕。城里人靠近农民身边,小心翼翼地恳求说:“那些瘪种子,你把它们也种到地里好吗?”
城里人怎么会有这种想法?农民很奇怪。他摇了摇头,果断地说:“不可以!我指望着庄稼吃饭呢,瘪种子长出的庄稼怎么能保证产量?”
城里人回头望了儿子一眼,沉默了起来。半晌,他以极其隐蔽的动作,掏出一张百元钞票,悄悄塞到农民手中,压低声音说:“因为一场医疗事故,我儿子的两个耳朵听力严重受损,非要附耳说话才能听清。在同龄的小朋友面前,他总是感到自卑。今天,他看到了那些被你抛弃在一边的瘪种子,感到很难过,就问我它们为什么受冷落,难道是它们不能发芽吗?……所以,我希望你把那些瘪种子也种到地里,给我儿子一次鼓励、一个希望。这一百元钱,就算是对你播种瘪种子,造成减产的补偿吧。”
农民听了,心中一热,忙把百元钞票推了回去,毫不犹豫地说:“这钱我不能收!我这就把那些瘪种子种到地里去!你去告诉你儿子,我要把它们种在最肥沃的地段,因为它们发芽的欲望最强烈,我对它们的期望也最高。”
城里人感激地望了农民一眼,快步回到儿子身边,把农民的话告诉了儿子。儿子的眼睛像雨后的两片绿叶,立刻鲜亮了起来。
这双灵性飞舞的眼睛,触动了农民的心事,他抹了一把眼角的泪水,以既夸张又慈爱的姿势,抓起了那些瘪种子。瞬间,其貌不扬的它们,纷纷从农民手中撒落,妥妥帖帖地躺在了新鲜、肥沃的土壤里。
城里人和儿子开心地笑了。等他们一离开,农民马上收拾家什,急匆匆向家里赶去。农民家中,有一个因车祸失去双腿的儿子。以前,他一直认为残疾儿子是一个废物,就老是把他关在家中,不许他出门。
现在,农民改变了想法。
“再弱的种子,也要发芽;再嫩的幼苗,也渴望长大!”作为一名种地的老把势,这个道理,他懂!
农民决心拿出自己所有的积蓄,去最好的医院,为儿子安最好的假肢!他要让儿子开开心心地走出家门,大大方方地发芽、开花,直至结出属于他自己的、或大或小的果实。
17.用简洁的语言在横线上写出主要故事情节。(4分)
①▲ 议种瘪种 ②▲ 给儿新生
18.阅读下面句子,联系上下文,探究括号中的问题。(4分)
①他把那些瘪种子一一挑了出来,只拣饱满的种子种到地里。
(“一一”、“只”可以看出农民对瘪种子怎样的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这双灵性飞舞的眼睛,触动了农民的心事,他抹了一把眼角的泪水,以既夸张又慈爱的姿势,抓起了那些瘪种子。
(如何理解农民做出的“既夸张又慈爱的姿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文中的农民是一个怎样的父亲形象?(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美国作家海伦·凯勒称莎莉文老师为“再塑生命”的人。你觉得文中谁是农民儿子“再塑生命”的人呢?并说明理由。(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选文的标题“弱种子也要发芽”有什么深刻含义?(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65分,其中含写字5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静静地,你的微笑如春风抚平了我的烦躁,
  暖暖地,你的微笑如温泉滋润了我孤独的心。
  只要有你的微笑,我的生活就不会黯淡无光。
  (赵丽宏《落英缤纷·微笑》)
请以“只要有你的微笑”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文体不限;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④6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