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一想:你心中的理想社会是什么样的?
幻想如果世界没有天堂
在我们的下面没有地狱
上面只有天空
幻想当所有的人
为了今天而活
幻想世界如果没有国界
这不难办到
没有杀戮或死亡
也没有宗教之分
幻想当所有的人
在和平中活着
幻想如果世界没有独占
我想你办得到
再没有贪婪 再没有饥荒
人人情同手足
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礼记·礼运篇》
第十一课 马克思主义的
诞生与传播
一.失望与希望—早期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思潮的兴起
1.工人的抗争——从自发到自觉
图一 “捣毁机器”
相传,莱斯特郡一个名叫卢德的工人第一个捣毁织袜机。当时工人把机器视为贫困的根源,用捣毁机器作为反对企业主、争取改善劳动条件的手段。这场运动被称为卢德运动。
——百度词条“卢德运动”
问题一:据图一并结合教材从运动的原因、概况等分析早期工人运动的特点。
材料一 1836年,伦敦工人协会成立。后来,协会拟定了呈送议会要求普选权的请愿书,并以“人民宪章”名义正式公布,这是宪章运动开始的标志。宪章运动持续时间超过10年,数次向国会递交请愿书,几百万工人先后在请愿书上签名。其中,提出的政治权利要求有:年满21岁的男子均有选举权;秘密投票;按居民人数分配选区和议员名额;每年改选一次国会;废除议员候选人的财产资格;议员领取薪金等。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下册和《人民宪章》
问题二:从早期工人运动到宪章运动,可以看出工人运动在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19世纪30、40年代的欧洲三大工人运动,表明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其含义是什么?
1.工人的抗争——从自发到自觉
图解历史马克思主义诞生与工业革命
2.改良家的蓝图——探索公正的理想国
材料一 傅立叶主张由有组织的合作社组成“和谐社会”来代替资本主义社会,他刊登广告声明自己每天中午12点到下午1点在家接待答应出资创办“和谐社会”的富人或权贵人物。他等了10多年,可是没有一个富翁问津。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
2.改良家的蓝图——探索公正的理想国
材料二 欧文要求世界上那种旧的、不合适的,以及散播无知、贫穷、个人竞争、内讧和民族战争的丑恶制度连根铲除并彻底消灭,以合乎理性的社会制度来代替它……创立这一制度可以用说服的办法,使政府相信建立这一制度的原则完全是真理。1824年,欧文在美国买下3万英亩的土地建立“新和谐社会”进行实验……结果实验不到3年就以失败而告终。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
材料三 材料三 虽然这些主张本身还带有纯粹空想的性质 ……(但)这些体系的发明家(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人)看到了阶级的对立……他们的空想社会主义理论……提供了启发工人觉悟的极为宝贵的材料。 ——《共产党宣言》
活动探究一:通过三则材料和卡片,从各自的出身、主张、实践方式、结果等方面,分析他们的这些设想最终不能实现的原因。
二.如何改造世界——马克思的伟大发现
“《共产党宣言》不是一般的书,它不是冰,而是炭,放在锅里能使水沸腾起来。” ——《共产党宣言》
图二 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源及构成
二.如何改造世界——马克思的伟大发现
材料一 代替那存在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中,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的总量。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问题三:与空想社会主义对比,《共产党宣言》对于社会改造所依靠的阶级和手段有哪些新的阐述?为什么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并结合图二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来源及构成。
二.如何改造世界——马克思的伟大发现
材料二 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马克思 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材料三 在自由主义看来,劳动力只是一种可以自由交易的商品。根据“契约自由”理论,任何人都有权与别人签订对其有利的契约,工人与雇主之间就工资、工作时间等进行协商的自由,不应受法律和工会等集体力量的阻挠。工人为资本家干活,是双方自由交易的结果。但事实上,工人没有任何拒绝资本家出价的自由,他们有的,只是在接受老板条件或全家饿肚子之间作出选择的自由,在让年幼的孩子到工厂干活或养活不起他之间作出选择的自由。 ——【英】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
二.如何改造世界——马克思的伟大发现
材料二 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马克思 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三.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对社会全面而深入的改造
1.革命的改造
图五 第一国际成立大会 图六 巴黎公社革命
1.革命的改造
材料一 从形式上看,“革命”是相对和平的改良而言,是指一种暴力的斗争方式;但从内容来看,“革命”意味着政权的更替,“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暴烈行动”。然而,“革命”又不止于此。马克思肯定“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是基于“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革命的根本在于打碎旧的统治,为新的生产力开辟道路。追究革命的动因无不在于旧的生产关系阻碍新的生产力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的实质,应该是为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中,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据马世力《世界史纲》整理
1.革命的改造
材料二 历史表明,我们以及所有和我们有同样想法的人,都是不对的。历史清楚地表明,当时欧洲大陆经济的状况还远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 ——恩格斯
活动探究二:分成不同小组,以巴黎公社在当时是否符合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来进行论述。
(巴黎公社)只不过是在特殊条件下的一个城市起义。
——马克思
2.社会的改良
材料一 11月29日,法国国民议会依据《宪法》34-1条款通过第907决议,由议长克洛德?巴赫托洛纳签署“为所有遭镇压的1871年巴黎公社社员平反”。支持此项提案的社会党与环保改革派领袖布鲁诺?勒鲁及巴黎议员声称,“这一庄严行动”是在“尽历史责任”,特别希冀:“此举旨在给那些为自由不惜被立即处死和受到不公正判决的妇女和男子以荣誉和尊严。”国民议会通过平反决议翌日,《世界报》撰文,确认巴黎公社是“为自由而战”的革命。文章援引了现政府负责处理与议会关系的国务秘书让-玛丽?勒甘的论断,强调为巴黎公社平反能够“促进对爱国者、起义者的记忆传承,光扬他们给共和国以启迪的价值观”。
——2016年12月21日光明网:沈大力《浩气长存:巴黎公社社员平反》
2.社会的改良
材料二 在巴黎公社运动被镇压下去之后,19世纪80年代,德国在奥托?冯?俾斯麦的领导下,引入医疗保险、失业补偿金与养老金,为劳动大众提供社会保障。……他们的批评,在说服政府革除早期工业化的弊端,为工人阶级提供保障方面起了巨大作用。
——【美】态里?本特利 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通史》
材料三 1929-1933年,美国爆发了经济危机。面对危机,罗斯福实施“新政”,他借鉴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社会福利方面,政府加强了救济工作;成立全国劳工关系委员会,保障工人的基本权利。这些措施有效地缓解了危机,时至今日,欧美国家大多沿用这种做法。
——安启念《从<共产党宣言>看马克思主义》》
问题五:巴黎公社最终以失败而告终,但从以上材料我们可以得出哪些新认知?并据此谈谈你对马克思主义作用和影响的理解。
3.历史的抉择
问题六:马克思、恩格斯曾预言:无产阶级革命在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取得胜利;列宁则提出:社会主义在帝国主义链条中薄弱环节一国首先取得胜利;毛泽东时代则创立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取得革命成功的新思想。对以上观点你有什么看法?据此你认为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实质是什么?
图六 布尔什维克主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3.历史的抉择
社会主义民主归根结底是让人民当家作主,……就是要在平等、公正和自由的环境下,让每一个人都得到全面的发展。
——温家宝
经济发展是实现公平正义的物质基础;
共创共享是实现公平正义的价值目标;
良法善治是实现公平正义的现实路径。
——习近平
3.历史的抉择
结束语
道路自信
理论自信
制度自信
文化自信
《共产党宣言》揭示的人类社会最终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然趋势,奠定了共产党人坚定理想信念、坚守精神家园的理论基础。我们要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统一起来、同我们正在做的事情统一起来,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始终坚守理想信念。
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与巨额财富
突如其来的经济危机
面对不公平的社会
将矛盾推向了爆发的边缘
工业革命
弹响了新世界的乐章
带来了
但社会财富分配的不公平
导致社会矛盾尖锐
工人阶级发出了怒吼
知识分子提出了设想
但均告失败
呼唤着
风云变幻的时代
科学的改造方案
揭示了无产阶级的伟大使命
马克思主义
开创了全新的社会构想
描绘了公平正义的社会
无产阶级暴力夺权
为迷茫中的人们
拨开迷雾送来希望
巴黎公社
却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
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
第一次伟大尝试
虽如昙花一现般短暂
但献身公平与正义的精神
将如松柏般万古长青
英雄虽已长眠
跟随时代的步伐
马克思主义在践行中得以发展
俄国的十月革命
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理论与实际的交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无不继承和发展着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
虽然对资本主义的命运
资本主国家却在其指引下
但是
估计地过于乐观
走出经济危机的困境
虽然
马克思早已离去
但追求公平正义的
马克思主义之魂
将引领世界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