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学年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4.11.1 人体产生的代谢废物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学年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4.11.1 人体产生的代谢废物 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0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04-07 18:07: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学教学设计


生物


七年级
任课教师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第四单元第五章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描述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
(2)概述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
(3)了解其他排泄途径。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看泌尿系统模型和有关泌尿系统组成视频,掌握泌尿系统组成知识。
(2)通过观察思考,培养学生利用小组合作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肾单位的结构,认同人体结构与生理功能相适应的观点,树立卫生保健意识。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肾单位的结构及其功能。
(2)尿的形成和排出过程。
教学难点
尿的形成过程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观察、合作、讨论
学生学法
小组讨论法、
教学准备
PPT、相关事例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二、新课讲授
(一)泌尿系统的组成
(二)尿液的形成和排出
(三)其他排泄途径
三、小结
水对人体非常重要,而排尿时却会排出很多的水。那么,人体为什么还要排尿呢?尿是如何形成的呢?你做过尿常规化验吗?这项检查为什么能反映人体的健康状况呢?
今天,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与排尿有关的知识。
首先了解排泄的概念:排出的是二氧化碳、尿素,多余的水和无机盐。
排遗:粪便(不是细胞产生的废物)
展示泌尿系统的图片提问:肾脏位于腰椎,左右各一个。
肾脏什么颜色,是什么原因使肾脏呈现这种颜色?
泌尿系统由哪些器官构成?它们分别有何功能?
肾单位: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73,描述肾单位的结构。
课件展示:肾内部结构示意图
并回答PPT上所出示的问题。
习题训练
(2)尿的形成和排出
提问:血液在流经一个肾单位的过程中,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学生阅读教材P74资料分析,讨论问题①②③。
①与血浆相比,尿液中没有蛋白质和葡萄糖,每毫升尿液中无机盐和尿素的含量明显增加。
②同血浆相比,肾小囊中的液体还有很少的蛋白质,含有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这说明肾小球和肾小囊壁可以透过水、葡萄糖、无机盐和尿素等小分子物质,而很少透过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
③这说明肾小管可以重吸收肾小囊液体中的全部葡萄糖。
请同学来进行阅读P74-75,进行总结血液、血浆、原尿和尿液成分的区别。
①肾单位中的肾小球和紧贴着它的肾小囊内壁起过滤作用——形成原尿。
②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
习题训练,进行积分。
(3)尿的排出及排尿的意义
①人的肾脏每时每刻都在形成尿液,也就是说,尿液的形成是连续不断的,那为什么排尿又是间歇的?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75第二自然段,结合已有知识,归纳尿液间歇性排出的原因。
②排尿的生理意义何在呢?
学生通过排泄的概念,分析、讨论,明确排尿的意义。
人体废物的排出,除了由泌尿系统排出外,还有哪些途径可以排出废物?
(1)大部分的水、无机盐和尿素以尿液形式由泌尿系统排出;
(2)少量的水、无机盐和尿素以汗液形式由皮肤通过汗腺排出;
(3)二氧化碳和水以气体形式由呼吸系统排出。
一个系统:
两次小动脉:
两次毛细血管网
尿形成的两个过程
泌尿系统和肾单位组成
排尿的三个作用:
四种液体:
从已学的知识为基础,通过提问引出新课内容。
学生分组讨论,选出代表反馈。
①泌尿系统主要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
②肾动脉的颜色为红色,肾静脉的颜色为蓝色,肾的颜色为红色。
③尿液的形成与血液循环有着密切的关系。
肾小球:毛细血管球,由入球小动脉分支出的许多毛细血管互相缠绕而成。
肾小囊:紧紧的套在肾小球外面
肾小管:曲折细长的管道,周围围绕着大量的毛细血管。
小组进行讨论
小组成员进行交流合作,各组直接把总结的答案分享,并找到自己的不足。
血细胞
蛋白质
葡萄糖

无机盐
尿素
血液






血浆





原尿




尿液



小组进行讨论
归纳排尿过程: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排出体外
1、排出人体内的的代谢废物。
2、调节人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
3、维持组织细胞正常的生理功能。
小组进行总结
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从宏观到微观的结构学习。
通过多点取样,将肾脏结构和功能单位的概念直观化。
通过观察图表,独立思考、
交流讨
论、培养
学生做出推测的能力
锻炼学生小组的配合能力
作业设计
课时练相应习题
板书设计
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排泄:人体将二氧化碳、尿素、以及多余的水和无机盐等排出体外的过程。
泌尿系统的组成: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
三、尿的形成和排出?
肾单位结构: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
尿的形成?
血细胞
蛋白质
葡萄糖

无机盐
尿素
血液






血浆





原尿




尿液



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形成原尿?
肾小管的重新吸收作用——形成尿液?
尿的排出及排尿的意义?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
意义:排出废物;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四、其他排泄途径?
1、以气体形式由呼吸系统排出?2、以汗液形式由皮肤排出
课后反思
尿液的形成过程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先通过资料分析弄清楚肾小球和肾小管的主要作用,为总结尿的形成做好铺垫。接着播放视频,通过直观的感受让学生对尿的形成有更深刻的认识,这样,学生总结归纳就水到渠成了。本节课用多种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获取知识的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同时引导学生形成人体结构与生理功能相适应的基本观点。
使用时间
-
1
-
校风:厚德、博爱、诚信、笃学;
教风:静心教书、潜心育人;
学风:善学、乐学、勤学、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