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与汗液分泌》教学设计
生物科学核心素养
生命观念:认识皮肤的结构,分析皮肤的功能,进一步理解生物学中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规律。
科学探究:对生活中与皮肤有关的现象进行思考探究,增强学生对结果的交流和讨论的能力。
理性思维:说出汗腺分泌汗液的过程及对人体的意义,理解皮肤与人体新陈代谢的关系。
社会责任:通过认识皮肤的功能,科学的保护皮肤,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皮肤的结构与功能;
2、难点:汗液的形成与排出。
三、教学方法
读书指导法;自主学习法;讲授法。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导入 同学们,咱们先来猜一个谜语:“生来最怕凉,热了水来放。一生爱清洁,天天保安康。”——打一人体器官(皮肤)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皮肤的知识。
前面几节课,我们一直在学习人体的代谢废物排出的途径,有通过呼吸,有通过尿液,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代谢废物排出的第三条途径——皮肤与汗液分泌。
根据以往的学习规律,本节课同学们要掌握哪些重要知识? 思考,回答 激发兴趣。
引出课题。
皮肤的结构和功能 1、活动:
比一比:谁是生活中的小小观察家
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我们的生活经验,进行讨论并归纳出你们所知道的皮肤的特点或者与皮肤有关的生活现象。1分钟时间讨论,然后记录员记录并汇报。
2、列出问题:
3、学生自主学习课本67页的文字和图片,认识皮肤的结构,寻找上述问题的答案。(学生回答问题,教师做适当补充)
组织学生讲述皮肤的结构,带领学生分析皮肤的功能。
师生一起总结皮肤的结构和功能。
参与活动。
思考问题,自主学习。
汇报学习效果
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出发,从宏观到微观,并指导学生阅读课本,认识皮肤结构,带领学生分析皮肤的功能,让学生领会到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汗液的分泌与排出 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认识汗腺的结构,并能够用自己的话说出汗液的形成与排出。
思考,讨论,回答。 引导学生自学为主,充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知识点,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结构和功能的适应关系。
拓展
1、思考:运动后或天气炎热的时候我们出汗会增多这有什么意义?
皮肤的功能:排泄、调节体温
思考:小明病了,医生在给他注射青霉素之前先做了皮试。他感到很疼痛,这是什么原因呢?
皮肤的功能:感受外界刺激
思考:在夏天,我们的皮肤为什么会被晒黑?
皮肤的功能:保护
2、总结皮肤的功能,给学生普及保护皮肤的小知识。 思考,讨论,回答。
用生活中的实际的例子带学生分析皮肤的功能,让学生对皮肤有更完整的认识。了解一些皮肤的卫生保健知识能更好的让学生意识到比美观更重要的是健康这一思想。
总结 总结皮肤的结构和功能以及汗液的形成与排出。
练习巩固
细胞要能够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就需要把细胞内产生的代谢废物排出,今天这节课我们了解了可以通过皮肤形成汗液来排出代谢废物,最主要的排泄途径是泌尿系统。细胞的生活更加离不开营养物质和氧气,需要消化系统给它提供消化吸收来的营养物质,需要呼吸系统给它获取外界氧气,而营养物质和氧气要运输每一个细胞的话,就还需要血液循环系统的运输。
我们前面学习的这些人体器官和系统,并不是独立存在完成功能的,而是人体各个器官、系统相互配合与协调,才保证了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保证了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那么,我们的各个系统之间为什么能相互配合地工作呢?我们将在下节课,进入第12章人体的自我调节的学习中,去揭晓答案。 学生思考,讨论,回答。 通过实际的练习题巩固本节课的重点知识。理解人体各个器官、系统相互联系、相互协调,共同完成生命活动,为下一章学习进行铺垫。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节课力求通过富有吸引力的教学过程,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以达到新的课程标准
要求。主要突出了两点:一是通过生活中与皮肤有关的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二是通过教学过程对学生进行了有效的情感教育,使学生进一步增强了关注自己、热爱生活,从而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本节课的教学主要采用的方式是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引导为辅。层层递进,环环相扣,课件制作精良,教学氛围良好,学生容易理解。不足之处在于缺乏学生合作探索过程,以及对学生科学探索精神的培养。皮肤的结构和功能那里设置的问题较为突兀,可以设置一个情境,让学生自己提问,然后解答,要跳出课本的局限,去深挖课本与生活的联系,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积累生物科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