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3《丑小鸭》第1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下册3《丑小鸭》第1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02-15 14:41: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夏邑县济阳初中七年级语文教学案
课题:3、《丑小鸭》第1课时
班级: 学生姓名:
自学——质疑——解疑
学习目标:
1、认知目标:积累本文中的生字词语。
2、认识《丑小鸭》这一部童话作品的自传色彩。理解这一形象的社会意义,培养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自学方法:
1在学习过程中,应注意掌握如“丑陋、讪笑、嫉妒、来势汹汹”等最基本的词语的积累和应用。
2、应注意从整体感知文意,利用圈点勾画法了解丑小鸭的遭遇,理解丑小鸭是作者的自我写照;
自测——互查——互教
1.学生交流作者情况
安徒生(1805-1875) 伟大的童话作家,其著名作品有
等,他出生于一个穷困的鞋匠家庭,从小就爱听故事,爱看戏、唱歌,十几岁开始写诗,写故事,虽历经无数次失败,饱受嘲笑打击,但仍然坚持写作,终于成为众人皆知的童话大王,并且在诗歌、小说等方面都取得了成就。
2、疏通字词、指出并改正错误注音
丑陋(lòu ) 讪笑(shàn ) 嫉妒(jídù ) 骇人(hài ) 木屐(jī)
来势汹汹(xiong ) 沮丧(ju ) 迸出( beng ) 泥泞( ning)
3、结合语境理解下列词语的含义
讪笑: 来势汹汹: 骇人:
4、分角色朗读,要读出纯真、稚拙、活泼的情调,然后复述丑小鸭的故事。
展示——反馈——导学
读出自我,合作交流
丑小鸭在成长过程中遭到哪些歧视和打击
地点 歧视与打击
2、在这些打击面前,丑小鸭抱什么态度,有什么追求
地点 态度(追求)
3、丑小鸭是怎样变成白天鹅的?(或者说,本文的思路是怎样的?)
4、作者笔下这只可怜的小鸭,因为 ,处处受 ,受 ,受 。但它并没有 ,也没有 ,而是始终不屈地 ,终于变成了一只 、 的天鹅。
自测——反馈——点拨
1、选出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选项。
(1)只是只讲他在这严冬所受的 和 那么这个故事也就太 了。( )
A贫苦 困难 悲痛 B困苦 困难 悲惨 C困苦 灾难 悲惨 D贫苦 灾难 悲痛
(2)空中是很冷的,云块沉重地 着冰雹和雪花,低低地 着。( )
A载 悬 B载 垂 C托 悬
2、辨析形近字(注音,写词)
链( ) 诅 ( ) 骇( )
涟( ) 沮 ( ) 赅( )
3、联系文章并思考,文中用了哪些对比描写?说说这些对比描写在文中的作用。
回顾——总结——反思
1、积累本文“读一读,写一写”及注释中的词语。
2、认真阅读课文,查找安徒生相关资料,想一想他和丑小鸭又怎样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