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直的梁桥》
一、教材分析
粤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桥梁》属于课标中工程技术领域的内容。《平直的梁桥》是本单元的第2节课。本节课是在学习了桥梁作用和分类的基础上通过研究梁桥桥面的承重,让学生认识到桥墩距离和结构等因素都对桥面的承重能力有影响。所学的内容与第3课《弯弯的拱桥》相关知识作对比,更好地去探究桥的承重能力。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积攒了一定的科学探究经验和知识,能在技术与工程领域的学习中综合运用所学的各方面知识,体验科学技术对个人生活和社会的发展的影响。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同学们已学习了桥梁的作用和分类,关注了与桥梁有关的问题,并实践地去观察了生活中的桥梁,为后续的学习做了铺垫。本节课的内容探究性较强,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探究意识、明确的探究思路,了解一般的探究模式。而通过层层探究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构建科学概念,培养科学探究思维,养成良好的探究习惯。
三、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1)认识梁桥的结构。
(2)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桥墩间距离、桥面结构等因素都能增强梁桥的承重。
2、科学探究:
(1)会用控制变量的对比实验研究桥墩距离、桥面结构与其承重能力的关系。
3、科学态度:
(1)认识到认真细致的观察和实验有利于探究活动的不断深入,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的态度。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1)了解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影响着社会发展和人们的生活。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桥墩距离、桥面结构的改变能影响梁桥的承重能力。
难点:用科学实验探究桥墩距离、桥面结构与其承重能力的关系。
五、教学准备
实验材料:木块;A4纸
教辅工具:课件、黑板贴、实验记录单。
六、教学过程
一、模型展示,揭示主题
教师展示模型,让学生了解桥的结构,引出梁桥的概念。
板书:平直的梁桥
关于“平直的梁桥”,你想了解什么呢?历史、修建、承重……。从而进入主题“了解梁桥的承重”。
【设计意图:以观察“模型”导入,让学生了解桥的结构,引出梁桥的概念。通过师生的开放性问答,让学生可以自主地选择学习的内容。】
二、挑战探究,揭示规律
提问 “哪些因素会影响梁桥的承重呢?”。学生思考,回答:桥墩距离、桥面结构等。以“成为桥梁工程师”作为诱惑,将影响梁桥承重的因素设为相应的探究,让学生视为“挑战”,并逐个进行挑战,证明自己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桥梁工程师。
1、探究桥墩间距离对梁桥承重的影响
学生:小组合作设计实验方案,代表组展示方案,各组给与建议,完善方案。小组合作探究。展示结果、分析数据、得出发现。
教师:对方案进行引导、整合。指导实验的完成。在学生分析、汇报时作必要的引导。提点实验结论。
2、探究桥面结构对梁桥承重的影响
学生:在第一个实验方案的基础上,进行修改设计本次实验方案。学生不断地进行修改、补充,完善实验方案。小组合作探究。汇报结果和发现。
教师:引导学生完善方案、补充方案。指导实验的完成。引导小组作汇报,得到发现。
【设计意图:以开放性思维让学生猜测、设计方案、实验验证、得出发现形成了一套科学的探究思路。在此基础上,以“成为桥梁工程师”为诱惑,让学生充满激情地完成一个一个挑战,形成积极的课堂气氛。】
三、归纳总结
教师提问:“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学生总结。
【设计意图:通过小结整合所学的知识,了解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巩固课堂知识。】
七、板书设计
平直的梁桥
影响梁桥的承重
桥墩距离
桥面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