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山大附中2012届高三9月月考试题地理

文档属性

名称 山西省山大附中2012届高三9月月考试题地理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59.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2-02-15 16:54: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山西大学附中
2011-2012学年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月考
地理试题
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50分)
网上流行的一张帖子这样写道:北京人说他风沙多,A地人笑了;A地人说他面积大,新疆人笑了;新疆人说他民族多,B省人笑了;B省人说他地势高,西藏人笑了;西藏人说他文物多,陕西人笑了;陕西人说他革命早,江西人笑了……据此完成1~3题。
1.关于帖子中A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资源贫乏,经济落后 B.草原面积大,有斑点状荒漠化圈现象
C.河流补给高山冰川融水补给为主 D.属于我国西部经济地带
2.关于帖子中省级行政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地的城市化水平比较高
B.新疆的城市主要分布在盆地内部
C.B省的烟草业突出,现在花卉种植业发展很快
D.西藏海拔高,太阳能丰富,城市大多分布在地势高的高原面上
3.关于B省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资源贫乏,经济落后 B.交通条件好,外向型经济突出
C.旅游资源丰富 D.受地势和距海远近影响,自然环境具有环带状分布特点
读下列四幅图,回答4~6题。
4.山脉①两侧的地形区分别是(  )
A.东侧为华北平原,西侧为黄土高原 B.东侧为黄土高原,西侧为华北平原
C.东侧为内蒙古高原,西侧为东北平原 D.东侧为东北平原,西侧为内蒙古高原
5.山脉②两侧地形区的主要粮食作物分别是(  )
A.东侧为冬小麦,西侧为谷子 B.东侧为水稻,西侧为冬小麦
C.东侧为水稻,西侧为谷子 D.东侧为春小麦,西侧为水稻
6.山脉④两侧分别属于(  )
A.东侧属长江水系,西侧属闽江水系 B.东侧属海河水系,西侧属黄河水系
C.东侧属珠江水系,西侧属长江水系 D.东侧属闽江水系,西侧属长江水系
下图是“沿106.5°E经线的地形剖面及相关气候资料图”,据图完成7~8题。
7.图中山地②年降水量最多的海拔高度大约位于(  )
A.山顶2 900米处 B.南坡海拔2 500米处
C. 南坡海拔2 200米处 D.北坡海拔2 100米处
8.图中④地所属气候类型是(  )
A.热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地中海气候
“≥10 ℃积温”是一年内≥10 ℃的日平均气温的总和,比如秦岭—淮河一带大约是4 500 ℃。某研究人员按两个方向分别选取了A~F和①~⑥共12个地区,依据我国多年平均气候资料,绘成下面的甲、乙两图。读图完成9~10题。
9.若某地水热状况与E和⑤地区相似,则该地(  )
A.适宜亚麻和甜菜种植 B.有青藏铁路穿过
C.自然带为温带草原带 D.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为旱涝、风沙和盐碱
10.下列组合,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相吻合的是(  )
A. C与⑤ B.A与④ C. B与⑥ D.B与③
读右图,回答11~13题。
11.图示地区最典型的地貌是(  )
A.移动沙丘 B.喀斯特地貌
C.冲积平原 D.盆地地形
12.限制该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
A.降水   B.交通  
C.光照   D.政策
13.图示地区能源资源丰富的原因是(  )
A.矿物丰富 B.高原地形 C.地势落差大,水量丰富 D.纬度较低
读右图,回答14~15题。1
读“沿我国30°N分布的四地地理要素度量值变化趋势图”,回答14~15题。
14.地理要素①②③④分别可能是(  )
A.①地势高低 ②人均土地面积
  ③年平均气压 ④年平均气温
B.①年太阳辐射总量 ②地势高低 
③水能资源 ④热量资源
C.①人均土地面积 ②人均粮食产量 
③热量资源 ④人口密度
D.①人口密度 ②年降水量 
③年平均气温 ④人均粮食产量
15.对造成上述各要素分布差异主要原因的分析,错误的是(  )
A.①—地形和气候 B.②—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C.③—降水量和地形 D.④—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地形剖面图,剖面线跨度为5个纬度。读图完成16~17题。
16.该地形剖面图的剖面走向大致是(  )
A.东西走向         B.南北走向
C.东北—西南走向 D.西北—东南走向
17.图中L所在的区域,其农业耕作制度大致是(  )
A.一年一熟 B.两年三熟
C.一年两熟 D.一年三熟
我国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学生通过调查,记录了该地区农事活动的时间表。分析表中信息,回答18~19题。
时间 6月~9月 9月~次年6月 6月~9月
农作物种植 玉米 小麦 玉米
18.该地区可能位于我国的(  )
A.松嫩平原 B.黄淮海平原
C.鄱阳湖平原 D.准噶尔盆地的绿洲
19.该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限制性因素可能是(  )
A.低温、冻害 B.地形、水源
C.旱涝、盐碱 D.光照、风沙
下图为“我国某种工业生产厂分布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20~21题。
20.该工业部门属于(  )
A.劳动力指向型 B.动力指向型
C.市场指向型 D.原料指向型
21.为了充分发挥地区矿产资源优势,图中①、②两省适宜发展的特色工业是(  )
A.稀土工业 B.石油化工工业
C.煤炭采掘业 D.有色金属冶炼
下图显示某年湖北省与相邻省级行政区往来货物的铁路运输量差异。读下图回答22~23题
22.接受湖北输出货运量最多的省份(直辖市)位于湖北以(  )
A.南 B北 C.东 D.西
23.承担由邻省(直辖市)输入湖北的货运量最大的铁路线是 (  )
A.京沪线、京广线 B.京广线、焦枝线
C.京九线、枝柳线 D.陇海线、焦枝线
右图是我国某省部分地区水系分布图。读图回答24~25题。
24.虚线范围内的地势特征,从图中可推测出的是  (  )
A.花莲溪西侧平缓、东侧陡峻
B.花莲溪西侧陡峻、东侧平缓
C.大富以南,北部高、南部低
D.大富以南,北部低、南部高
25.下列关于图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河流众多,内河航运便利
B.暖流流经,渔业资源丰富
C.海岸平直,建港条件优越
D.地处低纬,利于海盐晒制
山西大学附中
2011-2012学年高三年级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
地理答题纸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5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二.综合题(共50分)
26.(12分)根据材料和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中A地年平均降水量734.5毫米,其中夏季降水量占全年的61.4%;1月平均气温-12.0℃,7月平均气温24.6℃。
(1)简述流经A地河流的水文特征。(4分)
(2)分析图示区域干旱、洪涝灾害多发的主要自然原因。(8分)
27.(21分)某学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以我同沿海某地区为研究对象,开展研究性学习。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信息材料:该地区景观及气候资料图。
(1)根据材料信息,说明该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8分)
(2)与我国东北地区相比,该地区发展种植业的优势和不足分别是什么 (5分)
(3)为充分发挥农业资源丰富的优势,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该地区应发展的工业有哪些 (8分)
28.(17分)环渤海经济圈是指以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京津冀为主的环渤海滨海经济带,同时延伸辐射到山西、辽宁、山东及内蒙古中东部。它是继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之后迅速崛起的新的经济圈。读图8和读9,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图8中甲河在该河段最突出的特征以及乙河3—5月份流量较少的原因。(10分)
(2)依据图8中的信息,分析环渤海经济圈工业发展的条件。(7分)
山西大学附中
2011-2012学年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月考
地理答卷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5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B C C D A D C B A C B B C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B D B C B C D D A B A B
二.综合题(共50分)
27.(21分)答案:
(1)以低山丘陵为主的地形;亚热带季风气候;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的植被;河流水量丰富,季节变化明显,落差较大,含沙量较大;红壤土(任答4点给8分,需根据材料说明。没说明每点给1分)。
(2)优势:水热条件充足,复种指数高(1分),农耕历史悠久(1分)。
不足:人均耕地少(1分),规模小,机械化水平低(1分),商品率低(1分)。
(3)以水稻为原料,发展食品加工工业(2分);以木材为原料,发展造纸工业(2分);以水果为原料,发展水果罐头加工业(2分);以淡水鱼为原料。发展水产品加工业(2分)。
28.(17分)答案:
(1)(10分) 地上河,几乎无支流汇入;流量减小甚至出现断流;有凌汛;含沙量大。(6分,答对其中3点即可。其它合理答案亦可)此季节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降水量少(2分);工农业生产用水量增加较多(2分)。
(2)(7分)有利:地理位置优越:煤、铁、石油、天然气、海盐等资源丰富(1分);海陆交通便利(1分);临近山西能源基地且有石油管道连接东北、华北油田(1分);有科技和人才优势发达(1分);市场广阔(1分);劳动力丰富;工业基础好等;(任答出5点给5分)。
不利:本区淡水资源严重不足(2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