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课 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花城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1-04-07 14:37: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附件:单元教学设计
《 认知音乐节奏(三)》单元教学设计
基 本
信 息
学段科目
小学音乐
教材版本
花城版
单元主题
认知音乐节奏(三)
课题名称
《学习新的节奏型》《小花雀》《老爷爷赶鹅》
学校名称
授课班级
设计主持
团队成员
教学目标设计
教 学
内 容
概 述
课标
要求
本课是节奏要素的学习,培养学生学会从音乐力度和速度方面对音乐的表现作更进一步的感知。
本册教材的原则是坚持把音乐审美体验,音乐的知识与技能,音乐兴趣的培养三者有机地进行结合。
以“听、唱、挥、奏、动、视、忆、写、创、议”等手段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更加丰富课堂教学手段,形成生动活泼、有趣有效的音乐课堂,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材
分析
优化
设计
学 习
需 要
分 析
认知
基础
一年级已学习了“X、XX、X -、XXXX、XXX” 5种节奏;对学过的音高也有一定基础,对合唱的训练和学习也进行了铺垫,为此打下基础。
在原来已有的5种节奏型的基础上,本单元再次新增加一个“X X X”节奏的学习,至此,本套教材已经学习了6种基本节奏。
学生在之前的学习过程中有些节奏未掌握彻底,影响到新节奏的学习;在音乐创造能力方面,2年级的要求是“体验音乐的美感”,故在创编方面学生稍弱。
情意
现状
差异
分析
学 习
目 标
设 定
知识
技能
学唱《小花雀》,学习并掌握新的节奏型“X X X ”,在合唱练习片段中进一步巩固1、3、5三个音的音高观念。
通过身体律动、节奏感知、节奏创编、旋律创编,以及二声部合唱的简易练习,加强对节奏的掌握、对合唱练习的了解。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用自己的歌声、表情等表现出歌曲的情感;从对节奏型的掌握、音乐力度和速度方面对音乐的表现作更进一步的感知。
过程
方法
Qg
情感
态度
学习评价设计
评 价 内 容
方 法 工 具( 规 则 )
在固定的速度下,能准确的拍好4种节奏型。
借助“X、XX、X X X、XXXX”4种节奏卡片,在固定速度下,学生能准确拍出老师随机排列的节奏。
在音乐伴奏下,能跟随老师的律动感知音乐。
以乐句为单位,每个乐句有简单的律动,学生能完整学会并表现音乐。
能用活泼风趣的歌声演唱歌曲。
通过要求坐姿,唱歌时的状态,以辅助学生用活泼风趣的声音演唱歌曲。
准确的感知音乐结构。
教师通过带领学生听音乐,借助“拉线”的方法引导学生划分乐句。
教学策略设计
单 元
教 学
安 排
课时
主要教学活动内容
授课教师
第一
课时
本课时是节奏要素的学习,培养学生学会从音乐的速度方面对音乐的表现作更进一步的感知。
第二
课时
让学生能用欢快的情绪来演唱歌曲《小花雀》,同时需要掌握十六分音符节奏。
第三
课时
《老爷爷赶鹅》
1、 2/4 X X X X X | 0 X X X O |节奏训练;
2、.歌词朗读训练;
3、学唱歌曲训练。
4、综合性表演。
重 点
难 点
分 析
教学
重点
掌握“X X X”节奏型,从音乐力度和速度方面对音乐的表现作更一步的感知;
“X X X”节奏型的掌握,以及“X、XX、X X X、XXXX”4种节奏的综合运用;
能用活泼风趣的声音演唱歌曲并表现作品。
学习
难点
课 程
资 源
开 发
学科
活动
1、单元整体设计,从单元内容重点、单元教学基本要求、单元学习要点及单元教学课时安排。
2、多媒体课件、钢琴、卡片、串铃、沙锤。
媒体
资源
工具手段
教 学
方 式
方 法
教学
方法
启发式教学
现代化教学手段
奥尔夫教学法
歌表演、谜语、故事情境激发
学习
方式
单 元
教 学
整体构 思
一、单元解析:李老师做单元整体设计解析,她将执教的二年级上册第七课认知音乐节奏,从单元内容重点、单元教学基本要求、单元学习要点及单元教学课时安排等方面向老师们做了单元整体解析。
二、课例实践:本次课例执教的教师为布心小学三位音乐教师,分别是:李老师.岑老师。龚老师,执教的是二年级上第七单元的第三课时,课题为:1。认知音乐节奏 2歌曲《小花雀》3歌曲《老爷爷赶鹅》,三位老师教态亲切、自然,基本功扎实,能与学生融洽的交流,教学设计环节合理,有重难点以及突破的策略,教学目标达成度较高。
三、课后研讨:校领导和科组老师们都对本次活动和课例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和意见,在思维的碰撞中擦出了理想的“火花”,老师们从自身专业出发,畅所欲言,针对音乐的相关知识以及如何更好的实施这堂课以达到音乐的表现力和文化语境“双腿”走路提献计献策。
《学习新的节奏型 》课时教学设计
基本
信息
课题课时
《学习新的节奏型》1课时
授课类型
新授课
学校名称
教学班级
时间地点
授课教师
教学目标设计
学 习
内 容
分 析
本课是节奏要素的学习,培养学生学会从音乐力度和速度方面对音乐的表现作更进一步的感知。
本册教材的原则是坚持把音乐审美体验,音乐的知识与技能,音乐兴趣的培养三者有机地进行结合。
学 情
现 状
分 析
《认知新的音乐节奏(三)》是花城版上册第七课的内容,一年级已学习了“X、XX、X -、XXXX、XXX” 5种节奏;对学过的音高也有一定基础,对合唱的训练和学习也进行了铺垫,为此打下基础;在原来已有的5种节奏型的基础上,本单元再次新增加一个“X X X”节奏型的学习,至此,本套教材已经学习了6种基本节奏。

重 点
难 点
预 设
掌握“X X X”节奏型,在之后的歌曲学唱中能准确的拍击及演唱。
学 习
目 标
设 定
本课是节奏要素的学习,培养学生学会从音乐力度和速度方面对音乐的表现作更进一步的感知。
教学策略设计
媒 体
资 源
多媒体课件
方 式
方 法
奥尔夫教学法
情境导入法
律动引导
教 学
结 构
流 程
组织教学
1.按节奏师生问好
2.按节奏与学生互动问答
二、学习新的节奏型X X X
1.指出新的节奏型X X X :读作di li ti ,并能边拍边读准。
2.读一读:朗读童谣
3.拍一拍:边读边拍准确童谣。
3.唱一唱:带上旋律跟琴唱
4.听一听、辩一辩
老师弹奏3条简单旋律,学生听辨,当有出现X X X节奏型时,按老师要求给予反应或拍出节奏。
5.拍一拍、比一比
感受X X X 和 X X X 有什么不同?(前松后紧、前紧后松)
6.编编拍拍唱唱
① 用X 、 X X 、 X X X 、 X X X X 4个节奏型进行创编。(两小节,共4拍)
②老师给出135三个音,学生即兴创编旋律并唱出。(老师先示范创编并唱出)
7.找找读读——《母鸡下蛋啦》
三、拓展
1.二声部节奏练习
2.听老师钢琴演奏小片段,请小组上来做音乐节奏游戏。(开小火车X X节奏脚踏,X X X 停下拍节奏。(小组先拍,然后全班一起,结束课堂)
学习评价设计
课前检测
【主要内容】
1. 用新的问候方式与学生问好。
2. 复习“X、XX、X X X、XXXX”4种节奏。
【评价反馈】
1.学生能快速的反应并用正确的节奏回应。
2.通过练习之前的4种节奏,为后面的新课打好基础。
课堂练测
【主要内容】
1. 能准确的掌握新的“X X X ”节奏型。
2.能用“X、XX、X X X、XXXX”4种节奏型创编新的节奏。
【评价反馈】
1.通过练习,学生能准确的掌握新的“X X X ”节奏型。
2.学生能用“X、XX、X X X、XXXX”4种节奏型创编简单的节奏,并准确的拍出。
课后评测
【主要内容】
1. 学生能完整的边读边拍表现童谣。
2.学生能参与简单的二声部节奏合作。
【评价反馈】
在接下来的课堂中,学生已经可以完成以上任务。
教学过程设计
情境导入
【组织教学 】
1.新的问候方式。
2.有节奏的与学生互动问答。
【设计意图】
初步感受新的节奏型。
2.在平常的生活中,经常会用的对话来启发学生。
学与教的活动
【学习新的节奏型 】
1.展示“X X X ”节奏型,读作“di li ti”
【设计意图】
1.展示课题,学生知晓节奏读法,认识新节奏型。
【学童谣 】
1.听一听,感知新节奏型
2.读一读,记住新节奏型
3.拍一拍,加强对“X X X ”节奏型的记忆
4.唱一唱,通过加入旋律的演唱加深记忆
5.辨一辨,通过听新的音乐片段找出“X X X ”节奏型
【设计意图】
通过听、读、拍、唱、辨多种教学方法,带领学生加深对“X X X ”节奏型的感知。
【拓展】
1.拍一拍,比一比
2.编一编,唱一唱
3.二声部节奏练习
4.音乐小游戏
【设计意图】
1.通过2种节奏型的对比让学生感受2种节奏的区别
2.通过创编活动增强学生的创编能力
3.通过简单的二声部节奏练习,锻炼学生协调合作能力
4.通过听、身体律动等方式参与游戏,学生乐于其中
课堂小结
教学评价与反思
自我反思
【优点与特色】
1.身体律动引导学生掌握节奏的拍击
2.音乐游戏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更轻松的掌握新的节奏型
【问题与建议】
1.本课时相当于单元的导入课程,内容相对单一
2.建议应在教学设计时多加入音乐元素
同伴评价
【优点与特色】
1.节奏教学效果较好
2.节奏律动贯穿整节课,效果好
【问题与建议】
1.拓展部分的音乐游戏活动可多个小组同时进行
专家点评
【优点与特色】
1.教师教态幽默,大方得体
2.教学语言充满童趣
3.节奏律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整节课堂
【问题与建议】
1.歌曲教学中可以尝试更多方法让学生学会歌曲
2.尝试加入更多的音乐让课堂更丰满
单元教学结束后的整体评价与反思
【优点与特色】
1.教师教态幽默,大方得体
2.教学语言充满童趣
3.节奏律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整节课堂
【主要问题反思】
1.整个单元设计应再一环扣一环衔接的更紧凑
2.教师应用更生动活泼的语言或肢体动作引导学生
3.加强学生基础音乐知识的训练与学生歌唱状态的训练
【改进的方向与措施】
作为一节综合课,在突出主题的同时,也应思考“综合”二字如何体现,要通过“听、唱、挥、动、视”等多种教学方法,丰富课堂教学
【课例研究的主要结论】
作为一节综合课,在突出主题的同时,也应思考“综合”二字如何体现,要通过“听、唱、挥、动、视”等多种教学方法,丰富课堂教学,形成生动活泼、有趣有效的音乐课堂,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不是单单学会节奏这么简单。
基本
信息
课题课时
《小花雀》1课时
授课类型
综合课
学校名称
教学班级
时间地点
授课教师
《小花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设计
学 习
内 容
分 析
本课主要学习内容是让学生能用欢快的情绪来演唱歌曲《小花雀》,同时需要掌握十六分音附节奏。
学 情
现 状
分 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二年级的小学生,这个时期是他们形成自信心的关键期,他们在接受别人的评价中,能发现自身价值,产生兴奋感、自豪感,对自己充满信心;有的学生还表现出强烈的自我确定、自我主张;因此,我抓住他们这些发展变化的特点,采用了舞蹈、音乐、图片等综合手段,进行直观教学。
重 点
难 点
预 设
1.重点:学唱歌曲<小花雀>
2.难点:掌握十六分音附的节奏.
学 习
目 标
设 定
1.让学生在学习中感知,了解,模仿歌曲和歌表演.
2.掌握十六分音附节奏型,从音乐力度和速度方面对音乐的表现作进一步的认知.
3.学习欢快活泼的歌曲,让学生体验歌曲中小花雀的欢乐心情.
教学策略设计
媒 体
资 源
多媒体课件
方 式
方 法
1.启发式教学
2.现代化教学手段
教 学
结 构
流 程
1.复习节奏导入
2.初步了解音乐(游戏)
3.打击乐器:铃鼓.沙锤.
4.聆听钢琴弹奏的六个音,并准确无误的找到音高位置.
5.熟悉歌曲旋律,进一步感知音乐.
6.学习歌表演体验歌曲.
7.师生接龙学唱歌曲
8.让学生完整演唱歌曲,指出不足之处.
9.再次完整演唱歌曲.
10.观看视频升华歌曲.
11.分组演唱歌曲<小花雀>.
12.按要求进行歌曲评比.
课堂小结:在学习歌曲中学生感知音乐部分有所进步,但认知音乐需要多点时间磨练.
学习评价设计
课前检测
【主要内容】
1.复习前十六分音附节奏
2.熟悉二拍子音乐
【评价反馈】
1.学生需要多听音练习
2. 节奏还需要多磨练
课堂练测
【主要内容】
1.拍十六分音附节奏
2.游戏
3.熟悉旋律
4. 歌表演
5. 歌词演唱
【评价反馈】
1. 听音练习需加强
2. 节奏还需要多磨练
课后评测
【主要内容】
1. 听音练习
2. 节奏磨练
3.歌表演
【评价反馈】
1.回家唱给父母亲听
2.下次课抽查
教学过程设计
情境导入
【 创设情景 】
1. 开火车
2.拼图案
3.歌表演
【设计意图】
1.让学生熟悉旋律感知音乐
2.演唱歌曲认知音乐
学与教的活动
【感知音乐】
1.复习节奏导入
2.初步了解音乐(游戏)
3.打击乐器:铃鼓.沙锤.
4.聆听钢琴弹奏的六个音,并准确无误的找到音高位置.
5.熟悉歌曲旋律,进一步感知音乐.
【设计意图】
使学生初步感知和熟悉歌曲旋律

【认知音乐】
1.学习歌表演体验歌曲.
2.师生接龙学唱歌曲
3.让学生完整演唱歌曲,指出不足之处.
4.再次完整演唱歌曲.
【设计意图】
让学生学唱歌曲《小花雀》,并流畅完整唱下来.

【巩固歌曲】
1. 观看视频升华歌曲.
2.分组演唱歌曲<小花雀>.
3.按要求进行歌曲评比.
【设计意图】
让学生升华歌曲.
课堂小结
在学习歌曲中学生感知音乐部分有所进步,但认知音乐需要多点时间磨练.
教学评价与反思
自我反思
在让学生学习歌曲的时候,需要更多的节奏训练.同时让多些学生展示表演.
2.学生喜欢做游戏和歌表演
【优点与特色】
游戏和歌表演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问题与建议】
1.节奏需要多加强磨练
2.让学生多上讲台展示
同伴评价
【优点与特色】
1.游戏和歌表演有特色
3.深受学生喜爱
【问题与建议】
1.多交流工作经验
2.加强学生基础节奏,声音的培养.
专家点评
【优点与特色】
1. 游戏和歌表演有特色
2. 深受学生喜爱
【问题与建议】
1. 节奏需要多加强磨练
2.让学生多跟钢琴唱
单元教学结束后的整体评价与反思
【优点与特色】
1. 游戏和歌表演有特色
2. 深受学生喜爱
【主要问题反思】
1. 节奏需要多加强磨练
2.让学生多跟钢琴唱
【改进的方向与措施】
加强学生基础节奏,声音的培养.
【课例研究的主要结论】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成为了教育的重点。培养学生的基础节奏,声音的培养.及音乐表现力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技能,更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潜能。
《老爷爷赶鹅》课时教学设计
基本
信息
课题课时
《老爷爷赶鹅》1课时
授课类型
综合课
学校名称
教学班级
时间地点
授课教师
教学目标设计
学 习
内 容
分 析
本课体现人声的音色变化。歌曲风趣幽默,我们要让学生能够用自己的歌声表现出这种情感。歌曲最后三个乐句是相同的,既像鹅的叫声,又像人们的笑声。通过让学生随录音演唱带有八分休止符的的乐句让学生初步感受和体验八分休止符的时值感觉。
学 情
现 状
分 析
二年级学生有一年的系统学习,对四二拍歌曲比较熟悉,对节奏音准有一定的把握。这一学段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和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
重 点
难 点
预 设
1. 掌握2/4 X X X X X | 0 X X X O |节奏。
2. 学生能用活泼风趣的声音演唱歌曲。
学 习
目 标
设 定
1.通过学唱歌曲,感受活泼欢快的情绪,体验农趣。
2.感知音乐结构,找出歌曲相同乐句。掌握2/4 X X X X X | 0 X X X O |节奏。
3.学生能用活泼风趣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策略设计
媒 体
资 源
多媒体、钢琴、自制教具、PPT课件。
方 式
方 法
教师:教授法、示范法、节奏训练法。
学生: 演唱法、律动法、综合性表现法。
教 学
结 构
流 程
一、导入:
猜谜语:(打一动物,请同学们猜猜它是谁?谁能模仿一下它的叫声?)随即出示鹅的图片。
二、新课教授:
初听歌曲。(出示课题)
二次听曲回答问题。
节奏训练。(出示节奏卡)
朗读歌词。(出示歌谱)
讲歌曲中的故事——加节奏朗读歌词——唱乐谱,找同乐句,记歌词(魔术师“变线游戏”)
跟琴学唱(注意演唱姿势、启发演唱情绪)
齐唱——师生唱——生生唱
律动感受歌曲。
分组讨论展示。
三、拓展:
1. 给歌曲加入衬词。(出示衬词)
2.启发自主做动作演唱。
学习评价设计
课前检测
【主要内容】
1.复习上次课学过的《小花雀》歌曲。
2. X X X 节奏的复习巩固。
【评价反馈】
1.学生演唱效果良好。
2.本课的节奏型也掌握良好。
课堂练测
【主要内容】
1. 2/4 X X X X X | 0 X X X O |节奏训练。
2.歌词朗读训练。
3.学唱歌曲训练。
4.综合性表演。
【评价反馈】
1. 八分休止符的训练得到的效果非常好,学生很快掌握。
2.学生朗读歌词有音色区别。
3.歌曲演唱也有感情有表情,能活泼幽默的演唱。
4.分组上台表演的同学能按要求演唱和律动。
课后评测
【主要内容】
1.课后回家表演唱的家长听。
2.下次课堂上随机抽测。
【评价反馈】
1.通过微信方式得到家长好评。
2.在随机抽测中,学生能完整的唱出歌曲。
教学过程设计
情境导入
【 猜谜语 】
1.头戴红帽子,身穿白袍子,说话伸脖子,走路摆架子。
【设计意图】
1.由谜语导入,引出歌曲标题。
学与教的活动
【 新授课 】
节奏训练。
2/4 X X X X X | 0 X X X O |(出示节奏卡)
【设计意图】
1.节奏训练是为了解决歌曲中重难点节奏,为演唱做准备。

【 新授课 】
1. 朗读歌词。(出示歌谱)
讲歌曲中的故事——加节奏朗读歌词——唱乐谱,找同乐句,记歌词。(魔术师“变线游戏”)
【设计意图】
1.歌词朗读是为了让学生理解歌曲大意,体验音色的转变。
【 新授课 】
1. 跟琴学唱。(注意演唱姿势、启发演唱情绪)
【设计意图】
1.为了有感情演唱好歌曲,练习发声气息等。
【 新授课 】
律动感受歌曲。
【设计意图】
1.律动是为了让学生感受歌曲节奏节拍和身体的协调性。
课堂小结
通过本次课的学习,教学目标都已较好达成。1.能准确感知音乐结构,找出歌曲相同乐句。2.掌握2/4 X X X X X | 0 X X X O |节奏。3.学生能用活泼风趣的声音演唱歌曲。4.通过学唱歌曲,感受活泼欢快的情绪,体验农趣。
教学评价与反思
自我反思
【优点与特色】
1. 2/4 X X X X X | 0 X X X O |节奏中的休止符通过用替代字方法较好解决。
2. 魔术师“变线游戏”能较好解决乐曲分句问题和记歌词问题。
【问题与建议】
1.在演唱上没有更进一步训练音色,歌曲情感没能更好的表达。
2.律动动作的设计上要能更贴切歌曲就更好。
同伴评价
【优点与特色】
1.教态大方得体,普通话标准。
2.个人素质不错。
【问题与建议】
1.朗读歌词的部分有待改进。
专家点评
【优点与特色】
1.教态大方得体,普通话标准。
2.个人素质不错。
【问题与建议】
1.朗读歌词的部分有待改进。
单元教学结束后的整体评价与反思
【优点与特色】
1.通过《老爷爷赶鹅》这一课歌曲来巩固学生对这一节奏型2/4 X X X X X | 0 X X X O |的运用。
【主要问题反思】
1.在演唱上要进一步训练音色,歌曲情感能更好的表达。
2.律动动作的设计上要能更贴切歌曲就更好。
3.朗读歌词的部分有待改进。
【改进的方向与措施】
1.歌声的音色上通过系统练声达成。感情的表达上要多些引导学生。
2.律动动作上要更加丰富活泼。
3.朗读歌词部分可以用角色扮演。
【课例研究的主要结论】
通过本次课的钻研磨课上课,本人获益匪浅,从教学设计、活动构思、教具运用、课堂掌控上都知道改进的方向和空间。期待下次课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