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寿二中2020-2021学年度下学期3月份考试
高二历史试题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有且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20小题,合计60分)
1.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他的《全球通史》中提出:“……促成中国文明的内聚性的最重要因素,也许是通称为儒家学说的道德准则和文学、思想方面的文化遗产。”我们要了解儒家思想的精髓,应该参阅 A.《论语》? ?B.《庄子》??? C.《法经》????D.《道德经》
2.“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为无为,则无不治”。这段话反映思想家的主张是A.无为而治??B.小国寡民??C.朴素的辩证法??D.崇尚自然
3.梁启超曾说,如果让孔子当民国教育总长,他一定会像法国那样,将教育部变为教育美术部,把国立剧场和国立学校看得一样重,且还会改良戏曲,到处开音乐会,忙个不停。由此可知梁启超认为孔子
A.注重美育对道德教化的作用?????????????B.注重道德,维护天理
C.注重发展私立教育,有教无类????????????D.注重用仁爱之心调节社会关系
4.图1是某学者描绘的诸子百家关系示意图,他意在说明
儒家居各家中心的地位 B.法家成为各家思想归宿
C.诸子思想的传承与联系 D.荀子集儒家思想之大成
5.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奔走列国,求天下安定之道,孟子主张民贵君轻。明清之际,顾炎武实地考察许多州县,写成巨著《天下郡国利病书》,王夫之抨击孤秦陋宋。材料意在说明
A.儒家思想传统道德的继承发扬????????????B.儒家思想强化了君主专制
C.时代巨变下儒学家的担当精神????????????D.儒学的启蒙作用效果显著
6.孟子提出:“鳏寡孤独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文王发政施仁,必先斯四者。”孟子这一言论
A.呼吁保护弱势群体?B.要求平均分配财富C.宣扬了民贵君轻思想D.主张重构社会秩序
7.“其术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无成势,无常形,故能究万物之情;不为物先,不为物后,故能为万物主。”这是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旨》中对先秦时期某思想学派的评论。司马谈所评论的学派是
A.儒家学派??B.道家学派???C.墨家学派???D.法家学派
8.历史学家吕思勉说:“先秦诸子中……虽亦有其高远的哲学,然其所想解决的都是人事问题,……粗读诸子之书,似乎所注重的,都是政治问题。”这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
A.先秦诸子学说对政治的依附????B.社会转型对学术文化的客观要求
C.社会变革是历史发展的潮流????D.先秦诸子学说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9.西汉汉武帝改革官制,在全国设立了十三个州,其中有十一个州的名称沿用了《尚书》、《周礼》中的古州名。这说明了汉代A.监察体制走向成熟????B.儒学的地位在上升
C.地方行政区划变化????D.皇权专制得以巩固
10.孔子“仁”的思想主要体现在《论语》中,但直到唐代才跻身经书之列。“礼”的重要性早在汉代就被认识了,汉初的贾谊提出引礼入法,董仲舒“三纲”学说成为国家立法的最高原则。材料说明
A.“仁”的思想一直不被统治者所重视??B.“礼”的思想成为汉朝立法最高原则
C.孔子思想是君主专制不断加强的产物 D.儒家思想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
11.下列为西汉时期若干帝王在位时,太学中博士弟子人数变化统计表(注:据袁行霈等主编的《中华文明史》第二卷改编)表中人数的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汉代
帝 ???王
汉武帝
汉昭帝
汉宣帝
汉元帝
汉成帝
汉哀、平帝
博士弟子
50人
100人
200人
1000人
3000人
7000人
A.儒学的社会地位在不断提升?????B.进入官学成为入仕的唯一途径
C.官位被垄断的情形彻底改变?????D.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结束
12.据学者统计,汉武帝时期选用的部分官员的基本情况如下表所示。
官员姓名
思想流派
董仲舒、公孙弘、儿宽、夏侯始昌
儒家
韩安国、张欧、张汤、赵禹、桑弘羊
法家
汲黯、郑当时、司马谈、司马迁
黄老学派
主父偃、严助、徐乐、严安
纵横家
东方朔
杂家
据此可知,汉武帝时期
A.推行外儒内法?????????B.适度发展百家思想
C.思想文化活跃?????????D.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13.“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以此纯乎天理之心,发之事父便是孝,发之事君便是忠,发之交友治民便是信与仁。只在此心去人欲、存天理上用功便是。”提出此主张的是
A.孔子?? B.孟子????C.朱熹???D.王阳明
14.北宋科学家沈括在解释太阳运动速率的均匀性时,指出:“无一日顿殊之理”,还提出“水之理”“物理”“造算之理”等概念。把理作为一个先验的逻辑范畴来阐释自然现象的变化规律。据此可知
A.北宋科技深受理学思想的影响????B.科技发展推动理学系统化
C.理学有助于准确解释自然现象????D.科学研究需借助理学思想
15.下图是某教师对我国古代儒家思想发展做出的脉络图。其中③处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仁政民本思想备受重视???????B.焚书坑儒受到沉重打击
C.三教融合趋势不断强化???????D.三教并立丧失正统地位
16.儒学发展过程中除吸收本国优秀文化精华外,也汲取了外来文化的养料。该特点集中体现于
A.孔孟之道?B.两汉经学??C.魏晋玄学??D.宋明理学
17.两宋时期,山水画家讲究“凡经营下笔,必合天地”,以主次、远近、大小等类比人伦秩序的概念来作为山水景物布局的方式,山水画逐步取得画坛主流地位。据此可知,山水画的创作
A.反映出士人顺应自然的思想倾向????B.受到了程朱理学义理观念的影响
C.改变了文人画派注重写意的技法????D.满足了民众对艺术多样化的需求
18.顾炎武在其《日知录》中,列举了历史上大量的“称臣下为父母”“人臣称人君”“人臣称万岁”的例子。这表明他A.否定君主专制?B.提倡经世致用?C.宣传三纲五常?D.否定儒家理想
19.据孙关龙等学者研究,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传播范围超过2个省域的特大疫情,公元1—12世纪出现3次,13—17世纪出现5次,18—19世纪出现5次。这一趋势反映了古代中国
A.对外交往的范围扩大????B.中央集权的趋势加强
C.各地区交往日益密切????D.防疫医疗技术发展滞后
20.冯天瑜在《科举制度——中国“第五大发明”》中认为,书写、印刷等物质条件大有进步,为普通人读书并参加科考创造了便利条件,为科举考试简便、直观、公开的操作提供可能。以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造纸术、印刷术促进中国社会转型???B.活字印刷术发明推动了科举制形成
C.科举制形成的根本原因是技术进步???D.造纸和印刷术发展助力了制度创新
二、非选择题(40分)
21.(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末清初,天主教耶稣会士来华传教。在传教的同时,除了向中国朝廷和士大夫进献一些新奇工艺品外,还介绍了某些科学知识。面对西学的冲击,中国开明的知识分子才真正意识到,原来自己的国家,自己的文明,并不是这世间唯一先进优越的,这些耶稣会士“货真价实的代表了欧洲的智慧,迫使他们的东道主承认在自己的文明之外,还存在有一种假如不相等,但也是可以钦佩的文明”。然而,传教士们在传教之时,只是把学术作为一种笼络人心的工具,在传播时也加以保留。因此,这种中西文化的交流在当时的实际效果是很有限的。
材料二 从利玛窦为代表的西方传教士的角度来看,他们的最初目的,是在中国传播天主教。但是他们很快发现,僧侣在中国的地位并不怎么高,至少不如他们在欧洲的时候一般德高望重受人敬重。而中国人,已经在“天朝上国”的繁荣强大之下受用了几千年,对一切的外来文明都似乎不屑一顾。而当时中国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也走向空前的强化。正统儒家文化需要对中国社会保持一种极为严格的思想控制。经历数千年的发展,儒家文化在中国已经形成了一套严密的理论体系,绝不容许任何其他宗教在此完整体系上打开哪怕是一个缺口。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早期西学东渐对中国产生的影响。(7分)
(2)根据材料一、二,分析早期西学东渐在当时的中国没有产生实际效用的原因。(8分)
22 、(改革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为人君而不能谨守其山林菹泽,不能为天下之王。
材料二 春二月,毋敢伐林木山林及壅堤水。不夏月(7月以前),毋……毒鱼鳖,置阱罔(网),至七月而纵之(开禁)。百姓犬入禁苑中而不追兽及捕兽者,勿敢杀,其追兽及捕
兽者,杀之。 ——《云梦秦简·田律》
(1)材料一中管仲提出了什么主张?结合材料二,说明材料一和材料二之间是否有一致性?(6分)
(2)简要谈谈你对以上材料的认识。(4分)
23. 阅读下列材料(15分)
材料一 美国独立战争胜利后,华盛顿严厉拒绝了部下推举他做国王的请求。他说:“我认为请求孕育着可能使我国遭受最大灾难的阴谋。假如我没有利夸智昏、自欺欺人的话,你就不可能找到一个比我更不同意你的阴谋的人了。”1796年,64岁的华盛顿在第二届总统任期结束时激流勇退,辞官回家,不当终生总统。
4533900150495时间之神为拿破仑及其法典加冕
图二
时间之神为拿破仑及其法典加冕
图二
66675070485罗马教皇为拿破仑加冕
图一
罗马教皇为拿破仑加冕
图一
材料二:
(1)华盛顿和拿破仑对于当“国王”或“皇帝”采取了怎样的做法?
(2)美国独立后,华盛顿为美国的民主建设作出了哪些重要贡献?
(3)材料二(图2)表达的主题是什么?概述法典的历史地位?
(4)综上所述,华盛顿与拿破仑对本国历史发展所起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答题卡:(每题3分,共6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A
A
C
C
A
B
B
B
D
A
B
D
A
C
D
B
A
C
D
二、非选择题(40分)
21(1)影响:引入西方的某些自然科学技术,丰富了中国的传统科技;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具有积极意义;开阔了中国人的眼界,部分有识之士看到了中国与西方的差距,开始对中国传统和现状进行反思;(3点6分)但实际效果有限,没有触动中国专制统治的思想体系。(1分)
(2)原因:传教士在传播西方文化时存在缺陷;中西两种文化理念的差异;中国传统“天朝上国”理念的阻碍;明清时期专制主义空前强化;传统儒家思想的严格控制和排他性(4点8分)。
22(1)不能保护好生态资源,就不能治理好国家。材料二规定在一定的季节里不得伐木阻塞水流、狩猎。材料二作为法律条文,实际上体现了材料一的思想。
(2)古人已经在一定意义上注意到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并列入了治国方略之中。4
(1)做法:华盛顿坚决不当国王,拿破仑接受加冕称帝。2
贡献:主持制定《联邦宪法》;创立总统否决制,完善了总统制;开创了美国总统连任不超过两届的范例;坚持民主,警惕专制。4
主题:法典将与时间同在,传诸万世。2(法典的精神是永恒的)地位:用法律条文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经典。4
(4)都维护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都体现了资本发主义发展的需要)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