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自然资源总量丰富 人均不足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节:自然资源总量丰富 人均不足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2-02-15 18:52:12

文档简介

? 6qD崘n.ppt(共18张PPT)
1.什么是自然资源?
2.什么是可再生资源?什么是非可再生资源?
3.如何利用自然资源?
4.做活动题
5.讨论为什么说我国既是“资源大国”,又是“资源小国”。
6.学生讨论活动
7.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⑴总量大,种类多。
⑵人均不足。
⑶资源破坏与浪费严重。
怎样用实际行动来保护和利用自然资源?
为了中国经济发展尽早走上“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道路,为了中国社会发展的美好未来。 我们中国头脑风暴中心提出倡议“保护自然资源,减少环境污染,反对过度消费”。 从自己做起,从日常生活做起,减少和拒绝一些浪费资源和污染环境的消费行为。具体如下:
1. 减少和拒绝一次性用品如筷子、杯子、纸巾、袋子等消费。
2. 减少和拒绝豪华餐厅和娱乐场所的消费。
3. 减少和拒绝豪华包装商品的消费。
4. 节约用水、用电、用油。
5. 反对奢侈豪华的生活方式。
6. 保护公共环境和生态环境。
1.下列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
A.水泥 B. 蔬菜 C. 阳光 D. 小麦
2.下列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
A.土地资源 B.水资源
C.矿产资源 D.森林资源
3.在下列关于我国自然资源基本国情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我国是世界上的资源大国,许多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居世界首位。
B.我国许多自然资源总量大,但种类大。
C.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
D.就自然资源总量来说,我国是世界上的“资源大国”;就人均资源占有量来说,我国是世界上的“资源小国”。
C
C
D
4.节约资源、保护资源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以下是小明的做法,其中错误的是( )
A.丢垃圾时,将垃圾分类放置
B.不购买、使用一次性消费品,如一次性木筷
C.过节时,给朋友们寄很多张纸质贺卡
D.洗碗时,尽量不使用洗涤剂
5.我国自然资源的最基本特征是( )
A.资源丰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B.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C.总量贫乏、人均不足
D.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多
C
B
土地资源
1.土地资源是可再生资源吗?
2.什么是土地资源?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3.土地资源的类型有哪些?
4.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
5.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国情。
是人类生活和生产的舞台,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自然资源,如果离开了土地,人们就无法进行工业、农业等经济活动。
阅读材料
1.为什么我国扩大耕地面积的潜力不大?
2.难利用的土地有哪些?
3.后备土地资源大多适宜发展什么产业?
4.在全国后备土地资源中宜耕土地大多分布在哪里?
活动题
练习
读我国土地利用类型构成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可利用土地的比重是_,比重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是_。
2.据图分析,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是_、林地比重小,难利用土地比重较大,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土地资源分布不均
我国土地分布状况:
耕地:
林地:
草地:
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平原及低缓的丘陵地区。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北方以旱地为主,南方以水田为主,西部耕地面积小,零星分布。
主要分布在气候湿润的东部季风区。我国的天然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东南部山区。东北林区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西南林区主要分布在横断山区,东南部的林地多为人工林和次生林。东北林区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西南林区的动植物种类最丰富。
活动
1.东部平原、盆地、山地和丘陵地区受夏季风影响,降水丰富,土地利用类型以需水量大的耕地、林地为主,而西北内陆地区降水稀少,以草地为主,未利用土地广布。
2. ⑴北方旱田平原广阔、耕地多、热量较少,作物以小麦等为主;南方水田热量较多、降水丰富,作物以喜湿热的水稻等为主。
⑵水资源南多北少,耕地资源南少北多。显然水土资源配合不佳,易发生水旱灾害,不利于农业的发展。
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1.目前我国土地利用存在着哪些问题?
2.针对这些问题,国家已制定了哪些法律?基本国策是什么?
3.作为中学生应发出怎样的号召?
4.做活动题。
活动
1. “ 小鸟的悲哀”:因为人类乱砍滥伐森林,使许多野生动物丧失了理想的栖息地。应该严禁乱砍滥伐,保护森林。
“ 小草的哀求”:由于过度放牧,草场退化,大片草场沙化,破坏了草地资源。应该合理利用草地资源,避免操场超载。
“飞来的山峰”:由于人口增长,住房等建设用地面积扩大,挤占耕地的现象严重。应该控制人口数量,依法保护耕地。
2. 以1991年全国土地日的主题“土地与国情”为例:我国虽然陆地面积广大,土地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不足,人均土地占有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 ,所以我国应该“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3. 破坏耕地的现象在我国许多地方都存在,国家有保护耕地的法律法规,我们应依法行事,为了国家的长久发展,我们不仅要保护现有的耕地,还要合理开垦荒地,稳定耕地总量。
练习
1.图中界线以西的B地的土地利用类型为( )
A.草地 B. 林地 C . 耕地 D.工矿、交通、城市用地
2.图中A B 两地的土地利用类型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 气候不同 B 地形不同
C 生活习惯不同 D 生产方式不同
3.在下列利用土地资源的方式中,合理的是( )
A 围湖造田 B 在宜林荒坡上植树造林
C 为了提高草场利用率,尽量增加牲畜的数量
D在荒凉的陡坡上开垦耕地
A
A
B
A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