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 第一章 第二节 生物对环境的适用和影响 
教材分析: 
本课以生活中常见的鼠妇为话题进行试验探究,引导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理解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生活的影响,再介绍生物因素对生物生活的影响,让学生从两个方面理解环境对生物生活的影响,最后再自然的说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学生分析: 
孩子很少接触过鼠妇,对这种生物了解不多。由于这是本书安排的第一个探究活动,七年级(初一)的学生对探究性学习又很少经历,因此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对探究的每一个步骤的思考都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具有相当多的不确定因素,需要教师积极加以引导。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能举例说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理解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发散思维的能力。 
情感目标:增强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热爱生命、保护生命。 
二:重点难点 
1.重点: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 
2.难点:探究的一般过程,模仿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 
三:教学方法 
 探究式教学 
四:课时建议:一课时 
五:教学活动:导-学-展 练 
教学 环节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设计 
意图 
导:导 入 
新 
课 背景知识:鼠妇是一种生活在潮湿的陆生环境中的小动物。他们对光、触碰等刺激能够产生运动或蜷曲成球的反应。 
 ??四人一组,捕捉鼠妇(课前); 
发言说明如何捕到鼠妇,提出问题。?带领组长在室外观察鼠妇,指出鼠妇即“西瓜虫”、“潮虫”。对学生发言进行评价,对学生的问题有选择的回答,留下有探究意义的问题。 ? 
刺激学生的视觉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学 生 实 验?探究 ? 
? 
? 
学生实验? ? 
? 
? 
? 
?? 
? ? 
试验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 
 学生参照p72页相关内容分小组完成实验。 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设计试验 
4完成实验 
5得出结论 
6表达交流 ? 通过分析合作使每个学生都有收获,有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兴趣。 
 指导学生要使用控制变量法进行试验探究。在讨论发言中设计出实验方案; 
引导提问,将个别学生未想到的实验方案的细节讲清楚,确保实验的科学严谨性; 
纠正错误做法,表扬表现好的实验小组; 学生分别对光照,水分等因素进行了试验。用一半遮光的纸盒进行光照的试验探究,用装有干湿土壤的大托盘进行水分的试验探究。 
四人一组实验操作,观察现象,记录数据,分组汇报结果; 
 像这样的光、水、温度这些影响生物生活的非生物条件,我们把它们叫做非生物因素。(老师板书——非生物因素:光、水、温度等)影响生物生活的其它一些生物我们就把它们叫做…… 
 学生回答:生物因素。 
试验结束,放回到适合它们生存的自然环境中。我们就要养成这种爱护实验动物的好习惯。 
 
教 师 引 导 探 究 
 图片展示并提问: 
1.有水草的生态鱼缸和只有鱼的鱼缸,提问哪个鱼缸更适合鱼的生长? 
2.影响水稻的生存的因素有哪些? 你能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分类吗? 
教师播放视频《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1.生态鱼缸适合鱼生长。 
2. 非生物因素 
阳光,水,温度,土壤,空气等 
生物因素 
 青蛙、蛇、田鼠、蝗虫等 
学生总结: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做生态因素。生态因素可分为非生物因素(阳光,水,温度,土壤,空气等 和生物因素 。 
 
有问有答,共同探究 
 多媒体展示4组图片分析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生存的影响: 
1向光与背光的两颗石榴树的结果情况。 
2位于山脚和山顶的两颗松树生长情况有何不同。 
3绿地与沙漠中的植物种类和植株大小。 
4大耳狐与极地狐的形态为何有区别。 学生合作讨论后得出是:环境造成的,是非生物因素造成的影响。 
学生合作,培养合作精神。 
小组合作探究 
 多媒体展示 
1.猫捕老鼠 
·蜘蛛捕捉蝗虫 
·棕熊捕鱼 
·毛毛虫吃树叶 
2.狮子和大象争夺水源 
水稻与杂草 
教师总结以上都是不同物种之间的,除此之外还有什么? 学生总结(1)捕食关系: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 
(2)竞争关系:不同种生物之间为争夺食物、资源、生存空间等而发生的关系。 
寄生,互利共生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种内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注意引导学生区别种间竞争和种内斗争。 
 种内斗争和种内互助。 
展:学生自主阅读实际用 
 
生物防治 生物入侵 
 教师与学生一起拓展这方面的知识。 
课 堂 
小 
结 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本课学习的重点内容 学生可选代表进行归纳总结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尝试对所学知识进行简明扼要的概述。 
练:课 堂检 
测 利用随堂练习对学生当堂检测 学生回答同步练习上的问题并叙述做题的思路及依据。 检验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 
课 后 
延伸 天鹅-猫头鹰-旅鼠-北极狐之间的故事 学生阅读后可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思想。 
? 
? 培养学生互利共生的思想意识,进行情感教育。 
教 学 
反 
思 学生在课堂中顺利的完成了教学目标,对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授课效果比较成功。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热爱环境,保护环境,热爱生命,保护生命,爱护我们和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生物圈。本节课,放得很开,真正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六:板书设计 
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 
生态因素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水、温度、阳光、土壤、空气等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竞争、捕食、合作、寄生、互利共生等 
本课小结:我的收获 
新名词: 
新观点: 
新体验: 
新感受: 
我将改变我的: 
课后反思: 
本节课我收了什么? 
 
(2)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