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小说欣赏》第三单元《春去矣,诸芳尽——从四春命运看贾府兴衰》课件(3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小说欣赏》第三单元《春去矣,诸芳尽——从四春命运看贾府兴衰》课件(32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4-07 16:47: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从四春命运看贾府兴衰
春去矣, 诸芳尽
《红楼梦》一书通过刻画封建贾府由盛而衰的全过程,深刻批判了封建制度的腐朽与落后。为体现这一意图,作者除了将笔墨倾注于三位主人翁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之外,更塑造了大量生动鲜活的配角人物。而元、迎、探、惜四春便是这些芸芸配角中的代表。
曹公借助四春的命运,从隐线的角度,不仅反映了荣宁二府乃至整个封建制度由兴盛到衰落的整体过程,更向封建的吃人制度提出了强烈的控诉,深刻揭示出了封建制度走向衰亡的必然原因。
封建帝制的缩影――贾府
1.贾演与贾源是国公。
2.贾代化,世袭一等神威将军。
3.贾赦,世袭了一等将军;贾政,工部员外郎。
4.贾琏,五品同知;贾珍,世袭三品爵威列将军
5.贾蓉,龙禁尉;贾兰,举人
贾府子孙们获得官职的途径
1.为皇帝立下的赫赫战功
2.世袭得官
3.世袭得官,额外恩赐
4.花钱捐的,世袭得官
5.花钱捐的,考取功名
贾府历代男丁的官职爵位
宁、荣二公的后代子孙中,除了贾兰,没有一个人是堂堂正正得到官职的。换言之,宁荣二公的后人,几乎没有一个是真正有真才实学的。他们只是仰仗先祖余荫,世袭为官的平庸之辈而已。
虽然最后贾兰中了举人,但是这些已经全然撑不起祖宗们创下的这份家业了。
看姓名
看情节
看判词谶语
透过四春看贾府兴衰
看姓名
元、迎、探、惜贾府四春的地位虽不及钗、黛二位女子,却也是书中一条重要脉络。关于她们,历代的“红学”研究,对此四人多以“原应叹息”四字谐音概括之。
元春――贾府兴盛的开始
元,始也。
元春无疑代表的是贾府兴盛的开端。
她所代表的,应当是贾府的“开山鼻祖”――宁国公贾演与荣国公贾源。
就贾府而言,是宁荣二公奠定了贾府辉煌的开始。而就《红楼梦》小说而言,正是元春的“才选凤藻宫”,贾府才得以达到了空前的兴盛与繁荣。
(2)迎春――平庸的继承?
在“红楼四春”之中,贾迎春论富贵不及元春,论才干不及探春。在为人处世上也只知道一味的退让,无疑是红楼四春中最为平庸的人物。而她在四春中排第二位,是仅次于元春的二小姐。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迎春所代表的,正是宁荣二公之后,包括贾代善、贾代化等代字辈,贾敬、贾赦等文字辈这些依仗着祖宗余荫,安享富贵,无才无德,而浑浑噩噩生活的贾府继承者们,同样的平庸、无用。
? 而迎春最终嫁给了“中山狼”被折磨至死,也暗示着已经平庸的贾府必将走向倾覆的命运。
  迎,接也。
探,试也。?
  
(3)探春――改革的探索者
三小姐探春在四春中是最出众的一位。她虽然是庶出,但却精明能干。在暂理荣国府的短暂光阴中,这位诨名叫做“玫瑰花”的三小姐大胆采用了“兴利除弊”的措施,试图挽救贾府。虽然面对强大的封建势力,她的微小措施最终无济于事,但贾探春人如其名,勇敢地走出了改革的第一步。无愧于贾府改革的探索者。?
改革的失败,最终的远嫁,不仅是探春个人命运的悲哀,也为积重难返的封建贾府敲响了最后的丧钟。?
贾惜春是红楼四春中年龄最小的一位。面对贾府的大厦倾覆,她没有太多的作为,也无能为力,最终选择了在栊翠庵出家为尼。?
  煊赫一时的贾府在历经五代荣华之后终于到了偃旗息鼓的时候。在贾惜春的身上,我们看到的是对春之美好的眷恋与无奈,也看到了贾府从繁华到没落的全过程。?
(4)惜春――贾府衰亡的见证者
惜者,息也。
或许惜春所代表的就是像贾家的最后一代——贾兰,面对贾府的衰败,自己只能感慨、叹息。
看情节——透过《红楼梦》中对四春的主要情节刻画来看曹公是如何刻画贾府由盛到衰的过程的。

元春――贾府辉煌的开始
元春省亲一节是贾元春在《红楼梦》全书
中的唯一一次正面出场,也是她在全书中的主
要活动情节。在这一回合的描写中,曹公无处
不体现出此时贾府的兴盛发达。

元春省亲阵仗大 
 
元春正月十五回家,却早在正月初八便有太监来到贾府“看方向”。又有五城兵马司派人打扫街道,驱赶百姓。弄得阖府上下连年也没过消停。
正月十五日一大早,宁荣二府中凡是有爵位的,无
一不是“按品大妆”,恭恭敬敬地等着贵妃娘娘的
凤驾光临。到元春出现,前头开路的有曲柄七凤金
黄伞,坐的是八个太监抬着金顶金黄绣凤版舆,气
场十足。  
元春出场排场大
为了迎接元春的回家,贾府不但大兴土木,建造
了大观园,更是花钱如流水般把家里肆意装饰了一番,
尽显了富贵风流的景象。以致于元春见了也禁不住发
出了“太奢华过费”的感叹。
 
贾府装饰尽豪奢
迎春――平庸的继承
1.乳母因开赌局被逐出大观园,面对邢夫人的指责——只有他说我的,没有我说他的
  
迎春没有王熙凤和探春的理事之才,也没有林黛玉、薛宝钗的才情,通观全书,她只是一个平庸的富家小姐。正如她所代表的贾家后代,依仗着祖宗余荫,安享富贵,无才无德。而迎春最终嫁给了“中山狼”被折磨至死,也暗示着已经平庸的贾府必将走向倾覆的命运。
2. 对攒珠累金凤被盗一事——罢,罢,罢,省些事罢。宁可没有了,又何必生事。
探春――兴利除弊终难回天
  
  
暂理荣国府,大胆的在大观园中搞起了兴利除弊的改革
第一,节流” ,罢蠲[juān]买办 ,省下一些哥儿小姐重复支取的笔墨纸张钱、头油脂粉钱,还严格财务纪律,禁止破例冒领;
第二,“开源”,指派专人收拾料理园圃,将大观园里的田地、苗圃、花木等发包给专人管理,这样不但大观园里的鸟食、插花等开销可免了,还可收受租金,一年下来,足有四百两银子的进账。
探春的精明独到可见一般。就连出身商人之家的宝钗也禁不住赞叹“三年之内无饥馑矣”。 “
抄检大观园
1.向凤姐明确表示不能容忍抄捡自己丫头的东西。
2.面对王善保家的在探春身上动手动脚的行为,探春结结实实地打了她一巴掌。
探春改革的失败,也宣告了作为封建帝制代表的贾府已经无法避免衰亡的悲惨结局
惜春――贾府衰亡的见证者
作为贾府玉字辈最小的一位千金,在出场时由于“身量未足,形容尚小”,所以几乎没有给读者留下任何印象。
奉贾母之命绘制《大观园行乐图》。
这幅图代表的正是贾府最为鼎盛的时代。
可惜的是,这幅图似乎最后并未完成,贾府便被查抄,惜春也最终出家为尼。而代表着贾府春天的《大观园行乐图》也终归只是一个曾经美好的记忆而已,留给人们的只是无尽的叹息而已。
看判词谶语
元春判词
二十年来辨是非,
榴花开处照宫闱。
三春争及初春景,
虎兔(兕)相逢大梦归。
《恨无常》喜中隐悲
  喜荣华正好、榴花开处、三春争及初春景——元春所代表的贾府之盛。
恨无常——将元春青年早逝的命运揭示于人前。
大梦归——贾府眼前的荣华不过只是春梦一场。
儿命已入黄泉,天伦呵,须要退步抽身早——既是元春对父母的劝告,更是作者借元春之口,为贾府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迎春判词:
子系中山狼,
得志便猖狂。
金闺花柳质,
一载赴黄粱。
《中山狼》终赴黄粱
  中山狼——意指恩将仇报的小人。
乍看迎春的判词和谶语,说的是迎春遇人不淑。自己的父亲不但好色,而且嗜赌,因为区区的五千两银子便把自己的女儿卖给了孙绍组。出嫁之后,丈夫也没将她当作夫人、正室看待,而是对她百般虐待。以致迎春在婚后一年便被丈夫折磨致死。
  然而,如果将迎春放到贾府继承者“代言人”的角色上,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曹公笔下的“中山狼”表面是孙绍祖,暗中所指却是以贾赦、贾珍为代表的贾府继承者们全不念及祖辈兴家之难,而是“得志便猖狂”,“一味的骄奢淫荡贪欢媾”,注定免不了“一载赴黄粱”的悲惨结局。
探春判词:
才自精明志自高,
生于末世运偏消.
清明涕送江边望,
千里东风一梦遥.
《分骨肉》无力回天
  “才自精明”的探春偏偏“生于末世”。昙花一现的改革探索在凤姐重掌荣国府大权之后也最终逃不过“偏消”的运。而事实上,在探春远嫁,“从今分两地”之后,贾府便从以前的外强中干开始彻底走向了败落。
探春改革的失败,昭示了腐朽的封建帝制已经不是仅仅依靠小修小补所能够挽救得了的。骨肉分离的命运,更是宣告了作为封建帝制代表的贾府已经无法避免家破人亡的悲惨结局。
惜春判词:
勘破三春景不长,
缁衣顿改昔年妆。
可怜绣户侯门女,
独卧青灯古佛旁。
《虚花悟》命已注定
所谓“虚花”,即是镜中之花。
虚花——向世人宣告:荣华富贵也好,封建帝制也罢,终究不过是镜中花、水中月。
夭桃、云蕊都不能“把秋捱过”——盛极一时的贾府也逃不过败亡的命运。
白杨村里人呜咽,青枫林下鬼吟哦。更兼着,连天衰草遮坟墓——无疑是封建帝制的最终归宿。
在元、迎、探、惜四春的身上,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作者对四春命运的“原应叹息”,更是曹公雪芹为以贾府为代表的封建势力从盛到衰并最终消亡的结局所做出的盖棺定论。?
结语
题石头记
满纸荒唐言,
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
谁解其中味?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