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怎样认识力》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力的概念是物理学的基本概念之一,是初中物理里非常重要的知识点,也是学习本章学习重力以及将来学习压力、摩擦力、压强、功的基础。
学情分析
力对学生来说是很抽象的.一方面学生认识力时,不注意施力物和受力物.另一方面对力的相互性没有认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形成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的认识;
(2)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知道力所产生的效果: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和改变物体的形状。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从许多与力相关的日常生活现象中归纳出力的基本概念的过程;
(2)通过学生亲自实验,体验并认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通过常见事例和实验认识力所产生的效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生之间的实验,能够进行合作与交流;
(2)在经历从许多与力相关的日常生活现象中归纳出力的基本概念的过程中,培养分析和归纳能力;
体会透过众多的物理现象分析和归纳出本质的认识论的观点;
体会物理就在身边。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对力的概念和力的作用效果的理解;
教学难点: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五、教学流程图
新 课 引 入
力的概念的介绍
介绍力的作用效果
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课程小结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请学生谈谈对力的认识,举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力的实例。
师:人们对力的认识是从日常生活中开始的,,提水,挑物体,拉车,射箭等都有什么感觉?.
师:你对力是怎样认识的?
?答:提水,挑物体,拉车,射箭等都要用力
答:感觉到肌肉紧张。
引入课题?
?(二)探索新知
?一,什么是力?
1分析书本几张图片的情况,并在教师的指引下加以分析:
蚂蚁 拉 物体
运动员 举 杠铃
起重机 提 重物
水流 推 物体
磁体 推 磁体
(补充在物理学中推,拉,提,压等都称之为”作用”)?
2.请学生回答:
(1) 力是什么
(2) 力的存在要有几个物体
教师总结并进行多媒体投影(结论):
(1)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
(2).力的存在必须要两个物体,施力物体:施加力的物体,受力物体:受到力的物体。
指出上面实例中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二、力的作用效果
教师
1.多媒体展示书本图片
(学生分析)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2. 多媒体展示踢球动画
3. 多媒体展示:力的两个作用效果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
三.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学生实验(并带领学生分析)
A选甲,乙两同学均穿滑冰鞋,当其中一人用力推时,两人的运动情况.
B.选一组的同学用手拍课桌,
2.概 括:
(1)先请学生回答:上面的实验,说明了什么?
(2)教师总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四.力的三要素
1.学生活动
A.学生甲在门上同一点用大小不同的力推门
B.学生乙在门上不同点用大小相同的力推门
2.概括
A.学生总结刚才的活动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有关
B.老师总结:力的作用效果不仅跟力的大小有关,还跟力的方向和作用点有关.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
?
学生讨论,相互补充。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学生分析?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学生分析?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学生实验
让学生活推门
B.学生推门谈感受
学生分析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有关
认识力的概念?
从学生的生活出发,从学生已有的认知出发,将对力的概念加以理解。
设计情景,让学生体会研究力的作用效果的重要性.
体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让学生参与探索的过程,直观感受所学知识
体验力的三要素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
?(三)应用新知1、风筝在空中摇晃,以风筝为研究对象,拉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_,升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__。
2、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______,简称为______,符号为______,用手托起两只鸡蛋所用的力约为______N。
3、当物体受到的作用时,可能产生以下两种效果:
(1) (2)
4、当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必然有另一个物体对它 的作用。受到力作用的物体叫 ,施力的物体叫 。力的作用是 。
5、力的三要素指的是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学生交流。
学生抢答
学生集体口答
旨在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以抢答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