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小说欣赏》8.《官场现形记》课件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小说欣赏》8.《官场现形记》课件3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4-07 16:48: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8.《官场现形记》
达康书记
达康书记
《人民的名义》
--好一出当下的官场 现形记
兄弟阋墙
1、初步了解李宝嘉和他的《官场现形记》及晚清四大谴责小说的相关文学常识。
2、学习作者夸张、漫画化的闹剧手法;把握作者绝妙构思——误会及作用;把握人物形象的特征。
3、认识晚清封建社会官场的黑暗现实,了解作品的社会意义。
预习检测
(1867~1906)
李宝嘉
(朝代)小说家。字伯元,号宝凯,别号南亭亭长,他创作小说的目的:
李宝嘉的作品以《官场现形记》最为著名。
晚清
在于揭露时弊,洗刷污浊,改进政治,推动社会进步
《官场现形记》是我国第一部在报刊上连载、直面社会而取得轰动效应的长篇章回小说,也是 小说的代表作,首开近代小说批判社会现实的风气。《官场现形记》共六十回 。集中描写封建社会崩溃时期旧官场的种种腐败、黑暗和丑恶的情形。
谴责
晚清四大谴责小说
《官场现形记》
《二十年目睹
之怪现状》
《老残游记》
《孽海花》
曾朴
吴趼人
李宝嘉
刘鹗
交流展示

埋怨
落拓
孽障
(mán)
排揎
剃发
搭讪
(xuan)

褥子
新畲
(liǔ)
(tuò)
(niè)
(tì)
(shàn)
(rù)
(shē)
(xì)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诗经?小雅?常棣》
【释义】
阋:争吵;墙:门屏。
兄弟们虽然在家里争吵,但能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比喻内部虽有分歧,但能团结起来对付外来的侵略。

情 节 概 括
1、三荷包反跌文章,“引船就岸”,
意图杀价。 第一段 (1 开端)
2、三荷包疑被看穿,先算旧账, 又揭老底。 第二段 (2-3 发展)
3、何藩台老羞成怒,兄弟动手, 太太劝架,险些小产。 第三段 (4-5 高潮、结局)

三荷包兄弟俩因为什么闹翻的?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思考:
误会
分赃不均
阅读分析
阅读1-3节,分析误会之一,说说误会的起因,并简要分析何藩台与三荷包的人物特征。
第一个“误会”是兄弟俩吵架的起因,何藩台埋怨兄弟办事不力,三荷包却以为大哥看破了他的隐情,所以火冒三丈,才开始言语不择,揭露大哥的发家史以及兄弟俩肮脏的卖官交易。在这段文字中,三荷包理直气壮地数落何藩台,何藩台只能“气得脸似冬瓜一般的青”,“绺着胡子”,“一声也不言语”。
因此,三荷包觉得自己占了理,越说越得意,“索性高谈阔论起来。一头说,一头走,背着手,仰着头,在地下踱来踱去”。结果把个何藩台“气得索索的抖”“白瞪着眼,只是吹胡子”。在这些细节中,两个人的表情和反应各不相同:三荷包活脱脱一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小人嘴脸,何藩台却是一副丑事被揭发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表情。
无赖、蛮横、愚蠢
尴尬、无奈和气愤
赏析
“我笔笔都有账的。这些钱,不是我兄弟替你帮忙,请教那里来呢?……我到那里,你就跟我那里。要晓得兄弟也不是好欺侮的!”
三荷包的这番话说明了兄弟二人之间怎样的关系?塑造了人物怎样的性格特征?
平日里默契合作,但同时也在相互欺骗,相互争斗。
体现了人物的贪婪、自私,在金钱面前没有亲情。
三荷包揭露何藩台老底的话有哪些?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思考
“爸爸不在的时候,共总剩下也有十来万银子。先是你捐知县,捐了一万多,弄到一个实缺……我们有钱,还怕娶不得亲,捐不得官!”
“玉山的王梦梅,是个一万二;萍乡的周小辫子八千;新昌胡子根六千;上饶莫桂英五千五;吉水陆子龄五千;庐陵黄落甫六千四;新畲赵苓州四千五;新建王尔梅三千五;南昌蒋大化三千;铅山孔庆辂、武陵卢子庭,都是二千;还有些一千、八百的,一时也记不清,至少亦有二三十注。”
作者巧妙地借助三荷包的口
将官场中买官卖官的情形
一一道来,生动地再现了
当时社会的黑暗与腐败。
阅读4-5节,分析误会之二,并分析动作描写的作用。
阅读分析
第二个“误会”使故事达到了高潮。何藩台本想起身丢掉烟枪,去找师爷,结果由于气急败坏,起得太猛,带翻了一只茶碗,可是三荷包却以为“他哥动手要打他”。于是,“便把马褂一脱,卷了卷袖子,一个老虎势,望他哥怀里扑将来”。两人扭在一起,纠缠起来。家人拉不开,只得请来了何太太,结果又不小心被三荷包撞在了肚子上,疼得坐在地上出汗。三荷包趁机溜走,这场闹剧才巧妙地煞了尾。
在这段故事中,动作描写比较突出,特别是两个人动手时的动作,写得热热闹闹,两个人好像有什么深仇大恨,一个“扑”上来,“往前直顶”,“使着全副力气”,一个又“竭力抵挡”,“揪”在一起;一个喊着“你打死我罢”,一个喊着‘‘要死死在一块儿”。平日里做老爷的那种威严和体面荡然无存了,看上去就像两个无赖在打架。个别细节,像“那三荷包却不隄防他哥此刻松手,仍旧使着全副气力往前直顶;等到他哥坐下,他却扑了一个空,齐头拿头顶在他嫂子肚皮上。”把三荷包的莽撞、无赖刻画得非常形象。
起先他兄弟俩斗嘴的时候,一众家人都在外间,静悄悄的不敢则声。等到后头闹大了,就有几个年纪大些的二爷进来相劝老爷放手;一个从身后抱住三老爷,想把他拖开,谁知用了多大的力也拖不开。还有几个小跟班,不敢进来劝,立刻奔到后堂告诉太太说……
起初,家人“静悄悄的不敢则声”,一是两个人都是难惹的主儿,上去拉架惟恐拉偏了,落下不是;二是乐得看个热闹。这也说明兄弟二人平日里也是作威作福惯了。后来事情闹大了,只好去拉。对何藩台,他们不敢动手动脚,只好在旁边劝,而对三荷包,则干脆“从身后抱住,想把他拖开”,可见仆人也是惯于看人下菜的,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封建社会等级的森严。而劝架似乎也需要资历,年纪大些的敢去劝,而小跟班则根本不敢劝,只能采取另一种方式——通知何太太。
误 会
误以为
大哥看穿了他的隐情
误以为
“他哥动手要打他”
深层原因
分 赃 不 均
我们从何藩台兄弟俩因误会而“ ”而“ ”的情节中了解到其根本原因是 通过三荷包的揭短, 暴露了晚清官场的 ,暗示了知识阶层对于社会前途命运的 和 。
课堂小测验


分赃不均
黑暗
担忧
失望
对于官场的腐败与黑暗,我们必须要:以人民的名义,老虎苍蝇一起打
《人民的名义》经典语录:
1.以前人民群众不相信政府做坏事,现在人民群众不相信政府做好事了。
2. 毛主席说过呀,严重的问题在于教育农民,我看现在严重的问题在于教育干部,咱们这些干部得好好地管管了,你再不管咱们党就完了,国家就毁了
3. 这腐败就像癌细胞似儿的,一点一点的侵蚀社会的机体,让私欲膨胀,理想缺失,正义缺位
4. 共产党人是为人民服务的,不是为人民币服务的
5. 你大把大把捞黑钱的时候,怎么没想到自己是农民的儿子,现在出事了,说自己是农民的儿子,中国农民那么倒霉,有你这么个坏儿子
6.这贪婪之门一旦打开,就一发不可收拾了
写法借鉴—误会法
1.使情节更加曲折。
2.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3.是人物性格更加鲜明。
4.通过误会的纠正,使人豁然开朗,揭示事物的本质特点和深刻道理。
思考:在小说中设置误会,能起到哪些作用?
一、反贪局与预防腐败局  
2007年9月国务院成立了国家级预防腐败的专门机构,名为国家预防腐败局。由当时新上任的监察部部长马駇兼任国家预防腐败局首任局长。国家反贪机构在“反贪局”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个“国家预防腐败局”。   
“无官不贪”的现象在当今中国人心中是心知肚明的。实际上,官场中除了贪污之外,"卖官"的现象更是常态。官员带头贪腐,甚至借考察之名到国外旅游,中国的腐败已经渗透到了国外了,已让欧洲等国避之唯恐不及! “从村长一级往上,全部枪毙,冤案率超不过5%。”这是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民间挖苦各级党政干部普遍贪污腐败的一句笑话。有了“反贪局”又增加“预防腐败局”腐败就能止住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无官不贪”就是到了是官就贪的社会了,反贪局的官员就例外了?新增加的“国家预防腐败局”的官员就不贪了?那么是不是又等着设一个什么局出来?  
课文延伸
——三十年来的官场腐败奇迹
当今的中国官场,逄年过节是一年中最繁忙的送礼季节,民间有句顺口溜:“不跑不送,原地不动;只跑不送,平级调动;又跑又送,上级重用。”历年北京两会期间,官场潜规则“有‘礼'走遍天下”,“无‘礼'寸步难行”造就了北京精品店的火红商机。用他们自己的话说:拉动了内需。  
有关资料显示:每年三月"两会"期间,北京的各家世界名牌店生意都很兴隆。价值三万美元的瑞士名表之类的礼品实际上是回扣或贿赂,给官员送贵重礼品非常普遍,以致于奢侈品生产商已经把这部分的业务视为日益重要的业务收入的来源。一些名牌公司的营销人员私下承认,通常公司会给重要人物及其家眷和情人开化名的特别户头,而买礼品的钱会用某个私营企业家的个人信用卡支付。民间也有人这样说的:二十万元买个公务员,三年不到就赚回来,所以在当今中国,当官是最好的职业。 
二、官场买官潜规则 
当今的官场也有句顺口溜:“官不论大小,有钱就卖;钱不论多少,送了就灵。”  王有杰在担任河南省人大副主任之前,曾任郑州市委书记。河南官场用"嗯、噢、哎、哟"四字总结王有杰对送礼的四种反应:送三万元,他"嗯"一声,意思是 " 你的要求会考虑";送五十万元,他"噢"一声,意思是"你一定会得到你要的职位";送八十万元,他"哎"一声,意思是"结果比你预想的还要好";送一百万元,他则会惊叹地"哟"一声,还主动送来"关爱的眼神",意思是"你可在我的职权内任意挑选想要的职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主席成克杰逢年过节更是从最初在家收些菸酒,发展到堂而皇之地带着"广西第一金孙"走遍广西全境,向各级官员索要压岁红包。  
在官场买官卖官被绳之以法的案例并不稀奇,还有明码卖官,国家级贫困县河南上蔡县原县委书记杨松泉,把官位像菜市场卖菜一样明码标价,财政局长四十万元;人民医院院长三十万元;各乡党委书记六万元至十万元不等。而卖官个中翘楚非绥化的马德书记不属,他在绥化共卖了两百六十五个官位。另外,还有一位山西省翼城县委书记武保安,上任八个月的时间,卖官收入就达五百万元,堪称无本万利。  
贪官案发时,称受贿是礼尚往来,如原安徽省副省长王怀忠称:“逢年过节,总会有人前来表示一下心意”;原沈阳市市长慕绥新也承认,在沈阳市任职的四年中,每逢年节,人们以各种名义送钱送物多达几百万元。他认为是“人情往来”,但当官的通常是有来而不往的。在乡下,老百姓也知道,你想当个村官或者在乡里当个小官什么的,没有人,没有“礼”,那是万万行不通的! 
三、卖官现象已呈常态
 
纪律检察部门总结官场送礼的七大现象:  
一是过节送礼太正常,小小红包献吉祥;  
二是你家有事我捧场,沟通感情多来往;  
三是领导拍板单位支,公款送礼我无私;  
四是你怕出事不要紧,送你家人照样行;  
五是先送小来再送大,一步一步引诱他;  
六是亲情友情加交情,水到渠成事定成;  
七是"你真不要先用着,以后有了再还我。  
四、官方总结的官场受贿七规律 
谢 谢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