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大雁归来 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7 大雁归来 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4-07 18:13: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过关卷】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同步练习
7.大雁归来
一、积累与运用(15分)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8分)
(1)雾霭( ) (2)缄默( ) (3)狩猎( ) (4)香蒲( )
(5)赌注( ) (6)迁xī( ) (7)枯zào( ) (8) diǎo( )零
2. 解释下列词语。(3分)
(1)缄默: 。
(2)迁徙: 。
(3)目空一切: 。
3.文学常识填空。(4分)
本文选自《 》,作者是 (人名), 国 家著名环境保护主义者。
二、提升训练(8分)
4. 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3分)
①世界需要爱。②没有了爱,谁也无法阻挡人生的风雨。③爱如漆黑长夜里的明灯,为孤寂失路的人指引方向 (,;)爱如茫茫沙漠中的绿洲,为唇焦口燥的人呈上琼浆。④ 在爱的怀抱中, 能幸福快乐地成长。
(1)给第③句选择正确的标点符号,写在横线上。
(2)请给第④句横线处补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3)仿照选段第③句画线的部分,再续写一个句子。
5. 下列语句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2分)
A. 那齐刷刷的麦芒,犹如乐谱上的线条,一个麦穗儿,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
B. 他在呼唤什么?在呼唤和平。
C.天空里撒满了快活地眨着眼睛的星星。
D. (写作)好比买千里马,能够日跑千里就行了,不一定非得计较是黑是黄是公是母。
6.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2分)
A. 我非常渴望投身到这项惠及众多山区孩子的活动中,为山区孩子也能搭上信息时代的列车贡献自己的宝贵力量。
B. 八年级家长会上,家长代表王丽女士的讲话抛砖引玉,希望各位家长就“如何做好家校
配合”这一专题踊跃发言。
C. 班主任王老师因病请假半年,教物理的陈老师说:“一个班不能没有班主任,我愿意屈
就班主任一职。”
D. 王晓川同学到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李奶奶,说道:“奶奶,您老身体真硬朗,今年
高寿?”
7. “海浪在他脚下拍打着凌乱的石堆,从遥远的土耳其刮来的干燥海风吹拂着他的脸”中有一字书写错误,应将“ ”改为“ ”(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1分)
8.为了消除部分同学的网瘾,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阅读经典”活动。一位网瘾少年受益匪浅,他准备拟一副对联,上联已拟好,请你对出下联。
上联;沉速网络误学业
下联;
三、阅读
古诗文阅读(5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张千载高谊
千载字毅甫,庐陵人,文山①友也,文山贵显,屡以官辟②,皆不就。文山自广还,至吉州城下,千载来见曰:“丞相赴北,某亦往。”遂寓于文山囚所侧近,日以美食奉之。凡留燕三年,潜③造一椟,文山受刑后,即藏其首。后,火其尸,拾骨置囊。南归,付其家葬之。千载高谊,亦千载而下所不多见也!
【注释】①文山:文天祥自号。②辟:征召。③潜:偷偷地
9. 下列加点词语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1分)
A. 文山自广还/自富阳至制店 B. 千载来见/才美不外见
C. 文山闪所侧近/之次所旁丛祠中 D.凡留燕三年/凡三往,乃见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了。(2分)
日以美食本之
11.张千载高谊“高”在何处?(2分)
名著阅读(5分)
12.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他计划写一部关于英勇的科托夫斯基骑兵师的中篇小说,书名不假思索就出来了:《暴风雨所诞生的》。从这一天起,他缓慢地,一行又一行,一页又一页地写着。这时候他忘却一切,全部身心都沉浸在书中的人物形象当中,也初次尝到了创作的艰辛。有时候,那些生动的、难忘的景象那么清晰地重現了出来,但是他却不能用文字加以表现,写出的字句是那样呆板、无力和缺乏感情。已经写好的部分,他必须逐字逐句记住,否则线索一断,工作就要受到阻碍。他母亲忧伤地关心着儿子的工作。
(1)这段文字出自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是原苏联作家 (1分)
(2)文中的“他”指的是小说主人公 。(1分)
(3)请你说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书名的含义。(3分)
现代文阅读(25分)
(甲)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16题。(16分)
最美的对视
孙道荣
①她久久凝视着,凝视着。
②站在她面前的苯一个16岁的男孩。与所有这个龄的男孩子一样,他有着清澈、纯净、稚气未脱的眼睛。他也深情地凝视着她;凝视着她,然后,向她深深鞠了一躬。
③几个月前,他的眼前还一片漆黑。四岁那年,因为一场大病,他失明了,从此,他的世界就漆黑一团。直到三个月前,他获得了一位刚刚去世的老人无偿捐助的眼角膜,得以重见光明。
④那位老人,就是她的母亲。
⑤她的母亲,被社区追评为“最美的人”。她代表已去世的母亲,上台领奖。让她没有想到的是,为母亲颁奖的,正是受捐的男孩。
⑥早在六年前,年已八旬的老母亲。就向子女表达了最后的心愿,在百年之后,将自己的眼角膜无偿捐献给需要人。一双儿女都表示赞成,并和老母亲同时做了捐献登记,一家三口身后捐献眼角膜登记表的编号连在了一起,分别是”351、352、353”。这组温暖的数字,就像小时候妈妈牵着她和弟弟的两只小手一样,齐步向前走着,温情、坚定而有力。
⑦随着年龄增长,老母亲的身体每况愈下,尤其是眼睛,因为白内障而使视力严重下降,看东西都是摸摸糊糊的。她说服母亲去医院做白内障手术,说这是个小手术,可能恢复不少的视力。可是,老母亲到了医院却又死活不肯做手术了。老人说,自己身上的器官都老化了,没啥用了,只有这眼角膜还行,将来还能够捐给别人,万一做了手术,损坏了眼角膜,那可怎么办 而且,自己也活不了几年了,看不看得清楚也没什么关系,但保住眼角膜,就可以让别人一辈子都看得见。老人固执己见。在场的眼科医生完全怔住了,他们被老人的固执己见感动了,没有像对待其他固执己见的病人那样,表现出不耐烦,而是耐心地给老人解释做白内障手术不会损伤眼角膜。老人这才放心地接受了手术。
⑧老母亲又生病住院了。这一次,病情凶险。自知时日不多,老母亲心里惦记着的,仍然是捐献眼角膜的事,这可是母亲这一生最后的愿望。担心自己临终时,可能无法再清晰地表达捐献的意愿;也害怕自己一旦撒手走了,子女们悲痛之中也许忘了这重要的一茬。老人将那张“自愿捐献眼角膜登记卡”,放在了自己的病历本中,好让子女或者医生,在最后时刻,也不忘自己的捐献心愿。
⑨一个静悄悄的凌晨,老母亲永远地走了,走得平静,走得安详,走得圣洁。
⑩她强忍悲痛,第一时间通知了有关部门。眼科医生小心翼翼地取走了老人的眼角膜,那“0.5克的挚爱”。
老母亲的眼角膜,很快就被移植给了受捐人,为他人点亮了光明。
她没有想到,会在这个场合,再一次看到母亲的眼睛。她凝视着,凝视着,热泪盈眶。
男孩也惊喜而羞怯地凝视着她。
两个人的目光,就这样对视,凝视。那是思念的目光,那是充满柔情的爱的交汇,那是我们所见过的最美最亲的对视。
(选自《中华活页文选》,有删改)
13.结合第⑥-⑨段中某一具体细节,说说母亲这个“最美的人”身上体现出的美德?(4分)
14. 体会本文用“0.5克的挚爱”指代“眼角膜”的深层含义? (4分)
15. 品味第 段画线句,发挥想象,试将“她”此刻的心理描写出来。(4分)
16. 本文最后一段在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乙)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7—19题。(9分)
鹦鹉鱼的睡衣
①在欧洲地中海生活着一种鱼,它色彩艳丽,脊背是紫红色的,体侧是玫瑰红色,胸部和腹部的鳍是淡黄色的,背鳍是灰黄色的,尾部镶白色的边,就像鹦鹉那样漂亮,所以人们叫它鹦鹉鱼。
②罗马和古希腊人特别器重这种鱼,把它当作珍品,这倒不是因为鹦鹉鱼长得漂亮,而是它们的团结互助的精神。据研究这种鱼的学者发现,如果鹦鹉鱼一旦不幸碰上了针钩,在千钧一发之际,它的伙伴会很快赶来帮忙,咬断钓鱼线,从危险中救出同伴。如果有的被鱼筐围住了,别的伙伴就会用牙齿咬住它的尾巴,拼命从筐缝中把它拉出来。所以,一般的渔民很难捕获到这种鱼。
③虽然鹦鹉鱼能够互相帮助,一般的危险奈何不了它们,可是,这并不等于鹦鹉鱼永远没有危险。因为鹦鹉鱼很怕死,常常在没有危险的时候也忧虑忡忡,它们想,白天遇到危险了,有同伴来救助,如果晚上同伴们都睡着了,谁来救自己呢 于是,鹦鹉鱼们想出了一种办法。它们每天傍晚都会给自己织一件睡衣穿,这样便确保了晚上的安全。
④它们织睡衣的方法像蚕吐丝作茧似的,从嘴里吐出白色的丝,利用它的腹鳍和尾鳍的帮助,经过一两个小时就能从头到尾织成一个囫囵的壳,这就是它们的睡衣。每天晚上,它们睡在自己编织的睡衣里,确实能够防御敌人的侵害,并能安安静静地睡一晚。可是它们的睡衣织得太坚固了,第二天早晨要费很大力气才能把睡衣弄破,以便从里面钻出来。到了晚上,鹦鹉鱼再织一件新的睡衣穿在身上。
⑤有时候,鹦鹉鱼生病了,晚上躺在睡衣里,早晨想出来的时候,因为没有足够的力气钻破睡衣,这就麻烦了,时间一长它必死无疑。因为,鹦鹉鱼从不救助困在睡衣里的同伴,它们会认为同伴还在睡觉,不便打扰。
⑥所以,对于鹦鹉鱼来说,最大的危险不是来自外界的伤害,而是因为作茧自缚的自残。人类也拥有像鹦鹉鱼相似的一件睡衣,我们从来不缺乏互相帮助的精神,但却逃不脱作茧自缚的危险。
17.从全文看,鹦鹉鱼有哪些特点
18.为什么说鹦鹉鱼“最大的危险不是来自外界的伤害,而是因为作茧自缚的自残”
19.文章末尾说“人类也拥有像鹦鹉鱼相似的一件睡衣,我们从来不缺乏互相帮助的精神,但却逃不脱作茧自缚的危险”请结合生活实际,说说我们“作茧自缚”的某些行为。
【过关卷】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同步练习(7)参考答案
1. ǎi、jiān、shòu、pú、dǔ 、徙、燥、凋
2.(1)闭口不说话。(2)动物学上指鸟类依季节不同而变更栖居地区。(3)一切都不放在眼里。形容狂妄自大,谁都看不起。
3. 沙乡年鉴、利奥波德、美、生态学
4. ;、只有、才;示例:爱如炎炎烈日下的绿荫,为酷热难当的人提供阴凉。
5. D【解析】A项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B项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C项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D项没有运用任何修辞手法。
6. D【解析】A项“宝贵”应改为“微薄”;B项中“抛砖引玉”是谦词,应在形容自己说话时使用;C项中“屈就”表达不得体。故选D项。
7. 凌、零
8. 阅读经典长知识
9. B【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一词多义。做此类试题,要善于积累,熟悉常见多义词的意思,学会根据语境推断常见词语的不同语境义。A项中的“自”,意思都是“从”;B项中的“见”,前者意为“拜见”,后者意为“显现”;C项中的“所”,意思都是“……的地方”;D项中的“凡”,意思都是“总共”。
10. 张千载每天拿精美的饭菜来侍奉(献给)文天祥。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能力。对于课外文言文的翻译,除了要注意基本的要求之外,一定要做到字字译准,尤其对于其中的得分点,更是不能马虎。比如本题中的“日”“奉”“之”,“日”作状语,修饰“奉”,意为“每天”;“奉”是动词,意为“献给”;“之”是代词,指代“文天祥”。本题还是一个省略句,对于省略的主语“张千载”一定要补充,这样才能使意思表达得更准确。
11. 在朋友显贵时保持距离(屡辞不);在朋友落难时患难与共(侍奉三年并料理后事)。
【解析】本题考查对阅读内容的理解能力。首要要仔细审题,对于其中的“高”,一定要明白其所指的具体内容,这里指的应是张千载的品德之高。在本文中表现在两件事上:一是文天祥显贵时不巴结接近;二是文天祥落难时不躲避,尽力照料。
12. ①奥斯特洛夫斯基②保尔·柯察金(保尔)③钢是在烈火里锻烧、高度冷却后炼成的,因此它很坚固。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就是在革命的熔炉中,从一个工人子弟锻炼成长为一名具有钢铁般意志的无产阶级战士的。小说用保尔的成长经历诠释了书名的含义。(要求有一定的内容概括和含义解释,语句通顺)
13早在六年前,老母亲就向子女表达了最后的心愿,在百年之后,将自己的眼角膜无偿捐献给需要的人;老母亲死活不肯答应做白内障手术;老母亲将那张“自愿捐献眼角膜登记卡”放在了自己的病历本中。这些细节表现了母亲热心公益、关心他人,有一颗金子般的爱心。14. “0.5克的挚爱”是眼角膜的重量,“挚爱”是深爱,两者之间形成了反差,写出了母亲捐献“眼角膜”精神的伟大。
15. 示例:妈妈,如果您在九泉之下有知,您应该感到欣慰,您的眼睛复活了,您让这个男孩重见了光明,看到了这缤纷的世界。您的眼睛永远地亮着呢。
16. 照应开头,首尾呼应,使文章浑然一体;再次点题,揭示文章中心,深化文章主旨,突出了母亲令人可敬的品质,是“最美的人”。
17.色彩艳丽,团结互助,很怕死,能织坚固的睡衣
18.因为受到外界伤害时,其他鹦鹉鱼会很快来解救受困的鹦鹉鱼,而当鹦鹉鱼困在睡衣里时,就会因为得不到同伴的救助而死亡。
19.如:像发明汽车,造成大气污染;过于重视发展工业,造成生态破坏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