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撒哈拉以南非洲
课型
新课
总课时数
1
学情分析
学生的认知情况,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区域地理,对于一些地区并不陌生,但是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形地势等还不太了解,理解记忆起来可能比较困难。心理状况:八年级学生处于爱表现爱发表意见的时间,应注意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八年级下册区域地理部分,在整册书中起到衔接作用,为更好学习其他地区奠定了基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位置,熟记该地区的地理事物。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学习,培养学生读图能力,进一步提升学生观察、合作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主动探究合作交流体会地理学习的独特性。
重点难点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位置,及所包含的地形单元
教学方法
小组讨论法
教学手段
板书板画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新课
全世界人口按照肤色划分可以分为哪三种?黑、白、黄三种,提到黑种人我们会想到哪个地方?非洲。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下撒哈拉以南非洲。
通过对于已有知识的提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探究
新知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同学们:世界人口如果按照肤色划分可以划分为哪三种?在让同学们回答提到黑种人首先想到哪个地区?同学会回答非洲,进而引出本节课的课题撒哈拉以南非洲。
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撒哈拉以南非洲因为地形、地势、资源环境等被人们予以不同称呼:热带大陆、高原大陆、狂野之洲、饥饿大陆、富饶大陆等,本节课就按照这个顺序探讨每一个称呼的由来。首先引导学生看书61页图8.26同桌讨论为什么该地区被称为热带大陆?
(提示学生可以从纬度位置考虑)
讨论发言之后我会进行总结之所以被称作是热带大陆因为该地区大部分位于南北回
归线之间。南北回归线之间即为热带,撒哈拉以南非洲大部分位于热带,被称作热带大陆。接下来让同学们思考课前提出的一个问题,为什么提到黑种人就能想到非洲?学生讨论过后总结因为该地区属于热带气候,常年光照充足气温较高,导致90%以上都是黑种人,又被称作是黑种人的故乡。接下来引导学生讨论第二个称呼“高原大陆”根据61页图8.26学生讨论过后总结出该地区高原面积广阔,进而引导学生完成撒哈拉以南非洲填图并逐一讲解。
学生分组讨论并到板前填图
这样循序渐进的简单问题引导学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让同学们小组讨论,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积极性)
巩固练习
把学生分成小组,给出一定时间记忆该地区的地理事物,进行填图比赛。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形地势,及其包含的地形单元。被称作热带大陆因为其大部位于热带,被称作高原大陆,因为其以高原为主,包括:埃塞俄比亚高原、东非高原、南非高原。
布置作业
课后看书讨论饥饿之洲、狂野大陆、富饶大陆由来。
?
板书设计
撒哈拉以南非洲
热带大陆(大部分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
二、高原大陆(地形以高原为主:埃塞俄比亚高原、东非高原、南非高原)
教学反思
优点:1.本节课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来研讨新的知识点,符合了新课程教学标准的要求,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本节课采取填图的方式让学生进行练习,能够对本节 课的知识点起到巩固作用。
缺点:1.本节课多媒体使用较少,没有体现出多媒体教学的优点。
课后作业没有具体强调出来,学生对于课后巩固练习部 分不够明确。
板书采用了重点是板书,但是书写的不是很规范。
以上就是我对本节课的全部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