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古诗词诵读
新课导入
同学们,本学期我们已经学过五首唐诗,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有王勃的送别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有孟浩然的投赠诗《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还有《石壕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卖炭翁》三首叙事诗,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两首唐诗——《题破山寺后禅院》《送友人》。
感知内容
曲径( ) 禅房( )
万籁( ) 钟磬( )
qū
chán
lài
qìnɡ
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 建
清晨 入古寺,初日 照高林。
曲径 通幽处,禅房 花木深。
山光 悦鸟性,潭影 空人心。
万籁 此都寂,但余 钟磬音。
/ /
/ /
/ /
/ /
自由诵读,把握诗歌的节奏。
送友人
李 白
青山 横北郭,白水 绕东城。
此地 一为别,孤蓬 万里征。
浮云 游子意,落日 故人情。
挥手 自兹去,萧萧 班马鸣。
/ /
/ /
/ /
/ /
读懂诗歌大意
请同学们结合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自主品悟诗意。
题破山寺后禅院
清晨走到这座古老的寺院,初升的太阳照耀着高大的林木。弯弯曲曲的小路通向幽静的地方,禅房就在花木丛的深处。山中景色使鸟怡然自得,潭中影像使人心中俗念消失。各种声响在此时都已经沉寂,只听到那悠长的钟磬声(在空中回荡)。
送友人
青翠的山峦横亘在城郭的北面,明净的河水环绕在城郭的东面。在此地我们相互道别,你就像孤飞的蓬草一样踏上远行之路。游子像浮云一样飘忽不定,落日徐徐下山,似乎有所留恋。(我们)挥手告别,从此离去,友人骑的那匹离群的马萧萧长鸣(似乎不忍离去)。
品读诗歌
请同学们仔细品读这两首诗,思考以下内容。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中的“深”字历来为人所称道,请说说你对这个字的理解。
“深”字写出了禅院中花木繁盛的样子,表现了禅院环境的幽深安静。
《题破山寺后禅院》通过描写禅院的环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境呢?
通过描写禅院幽静的环境,寄情于景,表达了作者远离尘世、寄情山水的心境。
如何理解《送友人》中“孤蓬”这一意象?
“孤蓬”比喻即将孤身远行的友人,形象地写出了此地一别后友人就要像蓬草那样万里漂泊的命运,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关怀。
《送友人》颈联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以浮云随风飘浮比喻友人行踪不定,以夕阳徐徐而下比喻诗人对友人依依不舍。情景交融,渲染了离别的伤感气氛,表达了依依惜别之情。
《题破山寺后禅院》紧紧围绕破山寺后禅院来写,描绘了寺院的清幽与宁静,抒发了诗人忘却世俗、寄情山水的情怀。《送友人》描写了青翠的山岭、清澈的流水、火红的落日、洁白的浮云及嘶鸣的班马等,刻画了动人的送别场景,渲染了离别时的悲伤气氛,表达了依依惜别之意。
(寄情于景)
题破山寺后禅院
忘却世俗
寄情山水
板书设计
(比喻)
送友人
孤蓬
夕阳
远行的友人
难舍之情
读通诗歌
领略了唐诗的魅力,接下来,我们来欣赏两首宋词——《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卜算子·咏梅》。
/ / / /
/
/ /
/ / /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 轼
缺月 挂疏桐,漏断 人初静。谁见 幽人 独往来,缥缈 孤鸿影。
惊起 却回头,有恨 无人省(xǐnɡ)。拣尽 寒枝 不肯栖,寂寞 沙洲冷。
范读正音,划分节奏
朗读课文,在课文中标注生字音、节奏。
/ / /
/ /
/ / / /
/ /
卜算子·咏梅
陆 游
驿(yì)外 断桥边,寂寞 开无主。已是 黄昏 独自愁,更着(zhuó) 风和雨。
无意 苦争春,一任 群芳妒。零落 成泥 碾(niǎn)作尘,只有 香 如故。
读懂诗歌大意
请同学们结合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自主品悟诗意。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残月悬挂在枝叶稀疏的桐树上,漏尽夜深,人声已静。有谁见到幽居之人独自往来,仿佛那缥缈的孤雁身影。(孤雁)突然惊起又回过头来,心有怨恨却无人知晓。挑遍了寒枝也不肯栖息,(宁愿)在沙洲忍受寂寞凄冷。
卜算子·咏梅
驿站之外的断桥边,(梅花)孤单寂寞地绽放,无人过问。暮色降临,梅花无依无靠,已经够愁苦了,却又遭到了风雨的摧残。(梅花)并不想苦苦去争春斗宠,任凭百花妒忌。即使凋谢了,化成泥,被碾轧成尘土,依然和花开时一样散发出缕缕清香。
品读诗歌
请同学们仔细品读这两首词,思考以下问题。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上片开头两句写夜深人静。其中的“缺”“疏”“断”几个字写出了词人怎样的心境?下片“拣尽寒枝不肯栖”运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缺”“疏”“断”几个字写出了词人孤独凄清的心境;下片“拣尽寒枝不肯栖”运用的是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孤鸿”的心理活动,表现了词人遭到贬官后孤苦的处境和高洁的心性。
《卜算子·咏梅》中梅花处在一个怎样的恶劣环境中?体现出梅花什么样的精神?“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以花喻人,表现了词人的什么品格?
梅花在凄风苦雨的黄昏盛开在郊野的驿站外破败不堪的桥边,体现出梅花不畏生长环境艰苦的顽强精神。“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以花喻人,表现了词人坚决不与争宠谄媚、阿谀奉承之徒为伍的品格和不畏谗毁、坚贞自守的傲骨。
这两首词都是咏物词,都是借物(孤鸿、寒梅)来抒怀言志。《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借月夜孤鸿这一形象托物寓怀,表达了作者孤高自许、蔑视流俗的心境。这首词写景兴怀,托物咏人,风格清奇,为词中名篇。《卜算子·咏梅》中,作者以梅花自况,借梅花孤高正直、坚贞自守、矢志不渝的高贵品质,表现了自己虽一生坎坷却坚贞不屈的斗争精神。这首词笔触细腻,意味深隽,是咏梅词中的绝唱。
布置作业
诗词的语言凝练蕴藉,但散文化的语言也有独到之美,同学们在第五单元已经学过了如何用散文化的语言写游记,我们也可以通过将诗词改写成散文的方式加深对诗词的理解和记忆,请从四首诗词中选择合适的一首,展开想象与联想,用散文化的语言把诗词中的画面或场景描绘出来。
卜算子·黄州
定慧院寓居作
孤鸿
孤苦、清高
不肯栖
拟人
板书设计
梅花傲骨
卜算子·咏梅
以花喻人
不畏谗毁
坚贞自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