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统编八语下同步课件 13 最后一次讲演【第二课时】(1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统编八语下同步课件 13 最后一次讲演【第二课时】(1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93.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4-08 14:30: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3 最后一次讲演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中运用的表达技巧,并感受其效果。
2.模拟演讲,理解即兴演讲的特点。
演讲词 也叫演说词,是指在公众场合就某一问题或某一事件等公开发表自己见解的讲话文稿。它是人们在工作和社会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文体,可以用来交流思想、感情,也可以表达主张、见解等。演讲词是以“写”来体现“说”的艺术的,因此,与其他文体相比,演讲词具有鼓动性、针对性和启发性等特点,它可以把演讲者的观点、主张等传达给听众以及读者,使他们信服,并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文体知识
1946年7月15日上午10时,闻一多先生在云南大学亲自主持“李公朴先生追悼大会”,由李公朴的夫人张曼筠同志报告李公朴的殉难经过。张曼筠同志在讲述时悲痛得泣不成声,而场内特务竟然谈笑抽烟,无理取闹,极为嚣张。闻一多先生见此情景,怒不可遏,拍案而起,怒对凶顽,作了这篇即席讲演,到会者一千多人深为感动。
这是一篇记录的讲演稿。题目是当时整理记录的人加的。当日傍晚,闻先生在参加《民主周刊》记者招待会后,在回家的路上,遭到特务的暗杀。
背景资料
即兴演讲的特点:
(1)演讲的针对性强
这是一次即兴演讲,闻一多面对国民党反动派捣乱破坏、寻衅闹事的现实,针锋相对,痛斥其卑劣行径,给特务的嚣张气焰以迎头痛击。同时又满怀激情,号召青年们起来斗争,让学生们看清了斗争的前途,从而增添了继续斗争的勇气和力量。闻一多先生针对演讲的场合、演讲的对象、演讲的目的,选择恰当的演讲内容,很有针对性,从而达到了轰动的讲演效果。
(2)运用了表达技巧
句式:在讲演中,作者使用了较多的感叹句、设问句和反问句,有助于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如第一段话一连串的反问句,强烈表达作者的愤怒和谴责之情。第二段的设问句和反问句综合运用,义正辞严的揭露敌人的卑鄙无耻行径,语气凌厉,反复的修辞,增强语句的气势,感觉这一字字、一句句就像一把把匕首投入敌人心脏,让他们心惊胆战。使听众的思想情感与讲演者的思想感情始交融在一起,达到强烈的共鸣。
人称:在讲演中人称的不断变换,对表达讲演者的思想感情起了有力的配合作用。对敌人正面指责、揭露,用“你”“你们”,显示讲演者的毫无畏惧;向听从揭露敌人的罪行或揭穿他们的用心时,用“他们”,表达极其愤怒和轻蔑的情感;鼓动人们团结斗争时,用“我们”,表现讲演者与群众亲密的、战友般的感情。特别是把“我们”与“你们”相连相对地使用时,更表现了演讲者感情的鲜明、立场的坚定。
修辞:对比、反复、夸张、反问、设问等修辞手法的运用,更好表达了讲演者的情感。如“这是某集团的无耻,是李先生的光荣。”将某集团与李先生对比,突出表现出闻一多先生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愤怒与蔑视,以及对李公朴先生的赞扬,充分表达了闻一多先生大义凛然、爱憎分明的爱国主义感情。
好的演讲词应该具备的要点:
(1)演讲词要有针对性,针对演讲的对象、演讲场合、演讲目的来确定演讲主题和内容;
(2)有明确的态度,清楚地表达自己的 观点、看法。
(3)表达中运用一定的语言技巧,如运用反问、设问、感叹多种句式,运用排比、比喻、对偶等修辞方法,多种人称的转换运用,增强演讲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1.句式多变,语言通俗。
这篇演讲词运用了40多个感叹号,把演讲者的思想感情一遍又一遍地展示给了听众。感叹句和反问句的使用,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感情,有愤怒的控诉,辛辣的讽刺,对李先生的赞扬,对人民力量的歌颂,对光明前途的展望,表现出强烈的号召力和感染力。此外,文章多用短句,且语言浅显易懂,便于听众产生强烈的心理共鸣。
写作特色
2.运用对比手法,心理描写细腻。
演讲者把不同的人物置于鲜明的明暗对立立场,故意拉大两者距离,并赋予人物不同的情感色彩,从而达到极佳的表达效果。另外,对敌人心理的揭露和抨击,往往是最直接、最有杀伤力、最易置敌人于万劫不复之地的战术。
3.结构紧凑,充满激情。
让语言集成团、结成束地表达是这篇讲演的另一特色。讲演中演讲者的语言总是极自然地以连续不断的语流形式表达出来,从而构成了强大的语势。一个个反问、排比等句式的结合,极大地增强了语言的战斗力,使得整篇讲演气势逼人,也使得听众们情感激昂。
学生活动:
(1)小组内同学分角色扮演人物,创设情境,进行模拟讲演。
(2)各小组展示演讲,师生评价。
评价标准:
(1)语气语调符合语境,充分表达出演讲时的气势和情感。
(2)演讲时的手势、表情、动作与语境相符合,演讲富有感染力和表现力。
屏显:
1.明确演讲的场合、演讲的对象、演讲的目的和内容。
2.模仿课文,适当运用表达技巧(句式、修辞、人称等)写一个演讲词片段,200字左右。
假设你是参加李公朴追悼会的爱国热血青年,听了闻一多先生的演讲,请你代表青年一代讲几句话来表达此时的心情。
课外阅读闻一多著名的诗集《红烛》《死水》。
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