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3张PPT)
第12课
水陆交通的变迁
新知导入
轮子的创造,让人类的运输方式实现由滑动到滚动的飞跃。轮车的使用大大提高了运载量和运送速度,是交通史上的里程碑事件。
▲约公元前3500年两河流域的双轮车示意图
人工搬运(人力)
驯养动物(畜力)
撬的使用(技术)
发明轮车(技术)
新知讲解
唯物史观:运用唯物辩证史观及有关理论,探究新航路的开辟和工业革命对促进交通进步的作用。
时空观念:认识水陆交通的变迁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
史料实证:运用文献资料,探究古代水陆交通建设和主要交通工具。
历史解释:通过史料分析,掌握新航路开辟的航线和工业革命后交通运输业的概况。
家国情怀:认识交通运输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培养家国情怀。
一、古代的陆路交通与水路交通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1.原始人在自然界中打猎、捕鱼、采集食物,其习惯性的足迹就形成了“路”。
2.人类转向定居生活以后,以住地为中心的交通进一步发展。
古代的道路铺设和运河开凿,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古代交通产生和发展的原因:
历史纵横
马的驯化
人类自旧石器时代已经开始狩猎野马,并在新石器时代实现了对马的驯化。现有考古资料显示,家马最早驯化于距今5000年前后的中亚阿姆河和锡尔河地区,包括中国黄河流域在内的多个地区也较早完成了对马的驯化。马和马车是古代人类重要的交通和作战工具。
新知讲解
陆路建设: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人工道路的铺设。
1、古罗马的人工道路:
罗马帝国的道路把罗马和各行省连接起来,形成“条条大路通罗马”的盛况。
新知讲解
2、古代中国的人工道路:
朝代
表现
秦朝
修筑驰道、直道和五尺道等,构成了以咸阳为中心的全国性道路网。
汉朝
丝绸之路成为连接亚、欧、北非的大通道。
唐朝
驿道有近2.5万千米,以长安为中心向各方辐射。
元朝
在全国遍设驿站,构成了以大都会为中心通向全国乃至境外的驿路交通网。
新知讲解
▲秦朝道路示意图
咸阳.........在今陕西咸阳东北
辽东郡........治在今辽宁辽阳
九原郡.........郡治在今内蒙古包头
广阳郡.........郡治在今北京
陇西郡..........郡治在今甘肃临洮
临洮...............今甘肃岷县
临淄郡.........郡治在今山东淄博
蜀郡..........郡治在今四川成都
南郡.........郡治在今湖北荆州
会稽郡........郡治在今江苏苏州
南海郡........郡治在今广东广州
勃海................今渤海
东海.........包括今东海和黄海
碣石...........今河北秦皇岛
会稽山...........在今浙江绍兴
拓展提升
秦汉交通建设,在道路和河渠方面,以及馆舍邮驿,都很注意。道路之开辟者,有驰道,通西南夷道、通南越道……尤其秦之驰道,“东穷燕弃,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濒海之观毕至”。
--白寿彝《中国交通史》
简析秦汉时期道路修建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积极:有利于巩固政权,加强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密切与少数民族的关系;有利于信息的传递;有重要的军事价值;促进国内经济贸易发展;促进文化的交流。
消极:劳民伤财,增加百姓负担,激发社会矛盾,导致秦的速亡。
新知讲解
(1)春秋时期:已有运河
(2)秦朝:开凿连接湘水和离水的灵渠,其沟通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
(3)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沟通中国的南方和北方。
(4)元代:京杭大运河全长近1800千米,为世界之最。
1、古代中国运河的开凿:
新知讲解
2、近代西方运河的开凿
(1)法国:17世纪开凿的米迪运河开辟了避开直布罗陀海峡、连接地中海和大西洋的新通道,是欧洲历史最悠久且目前仍在通航的运河之一。
(2)荷兰:17世纪阿姆斯特丹建立的运河系统,是荷兰经济和文化繁荣的重要体现。
历史纵横
船的发明
古人最初借助树干等物体漂浮于水上,后来进一步把类似物品捆绑在一起,制成了筏。进入新石器时代,人类刳(ka)木为舟,制造了原始的船。为了增大载重量和改善航行性能,人们开始在筏和独木舟的四周加装木板,同时对舟体采取连接、堵漏和捻缝等措施,木板船逐渐被发明出来。
二、对海洋的探索与全球航空的建立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1、古代中国对海洋的探索:形成了连通中国与东亚、南亚、西亚、非洲等地的“海上丝绸之路”
(1)西汉:已初步形成东、南两条航线
①东线:通向朝鲜半岛、日本。
②南线:通向印度洋。
东
南
新知讲解
(2)宋元时期:造船工艺和航海技术有了重大进步,海船载重量、抗沉性能明显提高,磁罗盘、实用航海图和天文定位技术广泛运用,使中国海船能够持续航行。
(3)明朝:1405-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船队航行至东南亚、印度、波斯湾、阿拉伯半岛、红海和东非沿岸等地。
新知讲解
▲南宋海上贸易路线示意图
临安........今浙江杭州
明州..........今浙江宁波
东海....包括今东海和黄海
新知讲解
2、古代世界其他地区人们对海洋的探索
(1)波利尼西亚人:很早就在太平洋诸岛活动。
(2)腓尼基人:首次横渡地中海。
(3)维京人:在北大西洋和北海地区探险。
(4)阿拉伯人:在印度洋开展繁忙的海上贸易。
拓展探究
全球航路的建立
材料一:
“当中国船队在印度洋上进行探查之时,欧洲航海家也正准备进入大西洋和印度洋。与郑和及其同伴不同……他们的探险有两种不同却互补的动机。”
——《新全球史》
这两种互补的动机是什么?
欧洲人迫切希望得到来自东方的贵重金属和贵重物品,高额的利润刺激着欧洲的贵族和商人另辟一条到达东方的道路,这是物质方面的动机;另外,传播宗教也是新航路开辟的重要动力,这是精神方面的动力。两者虽然不同却有很强的互补性。
新知讲解
3、海上航线的建立
(1)表现:新航路的开辟及发展
①达·伽马发现从欧洲绕过非洲达到东方的航线。
②哥伦布到达美洲。
③麦哲伦船队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完成环球航行。
④欧洲人开辟了北大西洋和南太平洋的海上航线
(2)影响:全球海路大通,世界的主要大洋和大陆之间,通过海上航线建立了直接联系,环球交通网络逐渐形成。
新知讲解
苏伊士运河开凿前:欧洲、非洲被地中海隔开,欧洲、亚洲被黑海隔开,非洲、亚洲几乎被红海隔开。陆地(人居)世界的周围是海洋,海洋沟通地中海、红海和黑海。
新知讲解
4、运河的开通
(1)苏伊士运河(1869年)
①原因:西欧和南亚、东亚之间的水道,原先需要绕道非洲的好望角
②意义:连接了红海和地中海,成为西欧和南亚、东亚之间最近、最直接的水上通道。
(2)巴拿马运河(1914年)
①原因: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的航路最初需要通过美洲南端的麦哲伦海峡。
②意义:极大地缩短了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的航行距离。
三、工业革命与交通的发展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1、火车与铁路交通——火车的发明与影响
(1)工业革命引发了交通的变革1814年,斯蒂芬森改进蒸汽机车。
(2)19世纪上半期,欧美各国纷纷修建铁路网,铁路成为陆路交通的主干,带动了机器制造业、钢铁业、建筑业等行业的大发展。
人类步入铁路时代
新知讲解
唐胥铁路(1881年):中国人在自己国土上修建的第一条实用铁路。
京张铁路(1909年):由詹天佑主持修建,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人”字形路轨解决了铁路的陡坡问题。
当时中国的铁路业主要掌握在列强手中。到1911年,由外国,人控制的中国铁路里程近9000千米,占总里程数的90%以上。
2、火车与铁路交通——近代中国铁路交通的发展
新知讲解
3.汽船、轮船等的发展
西方
中国
汽船: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了汽船。1812年英国人制造的汽船试航成功。
19世纪20年代,西方轮船开到中国。
轮船:蒸汽机以及后来的内燃机逐渐成为驱动船舶的主要动力,吨位大、速度快、航距远的轮船出现了
19世纪60年代中期,中国人建造的蒸汽动力船“黄鹄号”试航成功,揭开了中国近代造船工业的序幕。
1872年,官督商办的轮船招商局在上海正式成立,成为中国近代航运使上的里程碑。
新知讲解
▲“黄鹄号”模型
“黄鹄号”的设计者为中国近代科技的奠基人之一徐寿。这艘船的主轴、锅炉和汽缸配件等铁料从国外进口,其余部分都由中国自已制造。黄鹄号”长约18米,排水量约为25吨,船体为木质结构,试航速度为8一14千米每小时。
新知讲解
4.汽车的发展
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发明了汽车。在20世纪以前,汽车还不够普及。
卡尔本茨和他的“奔驰1号”汽车
历史纵横
自行车的诞生
1867年巴黎世博会上,巴黎的马车设计师米肖父子制造的“米肖自行车”,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人前来参观。该车后来更名为“迅捷自行车,
简称“自行车”。不过,这种“机械马”最初十分昂贵。到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它才成为主要代步工具之一。
四、交通与社会的变迁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1.交通的改进,加强了各地的沟通,促进了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
秦朝“车同轨”政策和道路建设
(1)提高了国家行政效率
(2)加强了中央集权
(3)促进不同地区的经济往来
新知讲解
2、交通的改变影响力城市的发展
中国
西方
①清江浦:因京杭大运河的疏通而崛起,又因漕运路线的改变和津浦铁路的开通而衰落。
①美国纽约:伊利运河将纽约与五大湖中西部地区联系起来,推动纽约发展成为国际化贸易中心。
②郑州:京汉和陇海两大铁路开通后,郑州发展态势超越了洛阳和开封两大古都。
②英国曼彻斯特:通海运河的建成使曼彻斯特迅速成为英国最重要的港口之一。
自主探究
这些国际运河均降低了东西方物资交流的成本,大大改变了世界航运格局,不仅分别成为埃及、巴拿马两国经济生命线,更是东西方互联互通的要道,成为大国角力场、兵家必争地。
一魏向清等主编《世界运河名录(英汉对照简明版)》,序一
运河对人类社会发展有什么意义?
新知讲解
3、交通的改善方便了物品传递和信息交流
(1)唐朝:唐朝最盛时有水驿260个,陆驿近1300个,主要邮路7条,从事驿务的人员2万多名。
(2)明朝:出现民间通信机构民信局
中国的邮驿历史超过3000年。
新知讲解
3、交通的改善方便了物品传递和信息交流
(3)清朝:
①1878年,天津海关书信对公众开放邮寄业务。
②1897年创办的大清邮政官局,是近代中国国家邮政的开端,其业务范围包括收寄信函、明信片、包裹和办理汇兑等。
③晚清时电报、电话传入中国。
历史纵横
客邮
客邮是西方列强在中国领土上设立的邮政机构。1834年,
英国人率先在广州开办邮局,法、美、德、俄、日等国也纷纷效仿。客邮最多时有五六百处,其中日本开办的数量最多。客邮的设立,是对中国主权的侵犯,阻碍了中国邮政事业的发展。
▲中国发行的第一套邮票“大龙邮票”中的一枚
课后练习
1.京杭大运河经过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江苏和浙江等省市,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沿线是中国最富庶的农业区之一,经济很发达。由此可知,京杭大运河的开凿(
)
A.满足了隋炀帝奢侈的愿望
B.加快了中国经济的转型
C.加强了中国南北经济交流
D.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
D
课后练习
2.詹天佑《京张铁路工程纪略叙》载:“张家口距京师驿路计四百余里,既属重镇,又当孔道,不但互市之要区,实亦西北之屏藩……以此项路工实关大局。”由此推断,京张铁路的修建(
)
A.推动了交通的近代化进程
B.使中国出现铁路建设的一个高潮
C.遭到封建顽固势力的反对
D.有利于促进经济交流与巩固边防
D
课后练习
3.铁路在交通运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每年的春运铁路运输都会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在学习了“工业革命与交通的发展”之后,同学们组成兴趣小组讨论有关铁路的问题,对于中国铁路诞生的标志,同学们搜集了许多材料,其中正确的是(
)
A.京汉铁路的修建
B.沪宁铁路的修建
C.唐山到胥各庄铁路的修建
D.京九铁路的修建
C
课后练习
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早在1800年前,英国的矿山已经使用“铁路”(铁轨),马拉的货车,将煤运到运河或者海边。1829年,利用蒸汽机做动力的火车在新建成的铁路上行驶,达到令人印象深刻的时速16英里。当时,有铁路公司的董事们指出“用机车牵引比用马力牵引可节省经费百分之三十”。到1835年底,议会相继通过了五十四项各式各样的铁路条倒。到19世纪中期,通车的铁路整整五千英里。此时的欧洲正处于建设铁路的时代。
——摘编自(英)克拉潘《现代英国经济史》等
材料二
19世纪下半叶,欧洲的铁路修建达到高潮。人们通过铁路把大量的炭、原材料运往城市,还能把城市的手工制品输送到其他地方。铁路运输首次实現大规模、低成本、高速度的陆上货物配送,深入大陆与国家的偏远内地。19世纪晚期,铁路衔接上以蒸汽为动力的海运路线,跨洲的大宗货走陆路和海路从此一样容易,贸易的流动不再受大自然左右。
——据(美)诺受?里奇《现代欧洲史》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分析19世纪以后铁路建设迅速发展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欧洲的铁路建设对世界市场形成的重要意义
(1)原因:工业革命的开展,运送物资提出了需要;蒸汽机车发明与使用;运输生产成本低;政府颁布各项政策予以支持。
(2)意义:大幅度提升商贸数量和流通速度;有助于生产、流通和消费的密切联系;拓宽市场;助推世界一体化进程。
课后总结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2课
水陆交通的变迁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唯物史观:运用唯物辩证史观及有关理论,探究新航路的开辟和工业革命对促进交通进步的作用。
时空观念:认识水陆交通的变迁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
史料实证:运用文献资料,探究古代水陆交通建设和主要交通工具。
历史解释:通过史料分析,掌握新航路开辟的航线和工业革命后交通运输业的概况。
家国情怀:认识交通运输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培养家国情怀。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古代和近代的水陆交通建设及主要交通工具。
难点:新航路开辟和工业革命对促进交通进步的作用。
三、新知导入
轮子的创造,让人类的运输方式实现由滑动到滚动的飞跃。轮车的使用大大提高了运载量和运送速度,是交通史上的里程碑事件。
出示图片▲约公元前3500年两河流域的双轮车示意图
四、新知讲解
模块一
古代的陆路交通与水路交通
古代交通产生和发展的原因:
1.原始人在自然界中打猎、捕鱼、采集食物,其习惯性的足迹就形成了“路”。
2.人类转向定居生活以后,以住地为中心的交通进一步发展。
古代的道路铺设和运河开凿,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历史纵横
马的驯化
人类自旧石器时代已经开始狩猎野马,并在新石器时代实现了对马的驯化。现有考古资料显示,家马最早驯化于距今5000年前后的中亚阿姆河和锡尔河地区,包括中国黄河流域在内的多个地区也较早完成了对马的驯化。马和马车是古代人类重要的交通和作战工具。
陆路建设: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人工道路的铺设。
1、古罗马的人工道路:
罗马帝国的道路把罗马和各行省连接起来,形成“条条大路通罗马”的盛况。
2、古代中国的人工道路:
拓展提升
秦汉交通建设,在道路和河渠方面,以及馆舍邮驿,都很注意。道路之开辟者,有驰道,通西南夷道、通南越道……尤其秦之驰道,“东穷燕弃,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濒海之观毕至”。
--白寿彝《中国交通史》
简析秦汉时期道路修建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积极:有利于巩固政权,加强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密切与少数民族的关系;有利于信息的传递;有重要的军事价值;促进国内经济贸易发展;促进文化的交流。
消极:劳民伤财,增加百姓负担,激发社会矛盾,导致秦的速亡。
1、古代中国运河的开凿:
(1)春秋时期:已有运河
(2)秦朝:开凿连接湘水和离水的灵渠,其沟通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
(3)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沟通中国的南方和北方。
(4)元代:京杭大运河全长近1800千米,为世界之最。
2、近代西方运河的开凿
(1)法国:17世纪开凿的米迪运河开辟了避开直布罗陀海峡、连接地中海和大西洋的新通道,是欧洲历史最悠久且目前仍在通航的运河之一。
(2)荷兰:17世纪阿姆斯特丹建立的运河系统,是荷兰经济和文化繁荣的重要体现。
历史纵横
船的发明
古人最初借助树干等物体漂浮于水上,后来进一步把类似物品捆绑在一起,制成了筏。进入新石器时代,人类刳(ka)木为舟,制造了原始的船。为了增大载重量和改善航行性能,人们开始在筏和独木舟的四周加装木板,同时对舟体采取连接、堵漏和捻缝等措施,木板船逐渐被发明出来。
模块二
对海洋的探索与全球航空的建立
1、古代中国对海洋的探索:形成了连通中国与东亚、南亚、西亚、非洲等地的“海上丝绸之路”
(1)西汉:已初步形成东、南两条航线
①东线:通向朝鲜半岛、日本。
②南线:通向印度洋。
(2)宋元时期:造船工艺和航海技术有了重大进步,海船载重量、抗沉性能明显提高,磁罗盘、实用航海图和天文定位技术广泛运用,使中国海船能够持续航行。
(3)明朝:1405-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船队航行至东南亚、印度、波斯湾、阿拉伯半岛、红海和东非沿岸等地。
2、古代世界其他地区人们对海洋的探索
(1)波利尼西亚人:很早就在太平洋诸岛活动。
(2)腓尼基人:首次横渡地中海。
(3)维京人:在北大西洋和北海地区探险。
(4)阿拉伯人:在印度洋开展繁忙的海上贸易。
拓展探究
全球航路的建立
材料一:
“当中国船队在印度洋上进行探查之时,欧洲航海家也正准备进入大西洋和印度洋。与郑和及其同伴不同……他们的探险有两种不同却互补的动机。”
——《新全球史》
这两种互补的动机是什么?
欧洲人迫切希望得到来自东方的贵重金属和贵重物品,高额的利润刺激着欧洲的贵族和商人另辟一条到达东方的道路,这是物质方面的动机;另外,传播宗教也是新航路开辟的重要动力,这是精神方面的动力。两者虽然不同却有很强的互补性。
3、海上航线的建立
(1)表现:新航路的开辟及发展
①达·伽马发现从欧洲绕过非洲达到东方的航线。
②哥伦布到达美洲。
③麦哲伦船队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完成环球航行。
④欧洲人开辟了北大西洋和南太平洋的海上航线
(2)影响:全球海路大通,世界的主要大洋和大陆之间,通过海上航线建立了直接联系,环球交通网络逐渐形成。
4、运河的开通
(1)苏伊士运河(1869年)
①原因:西欧和南亚、东亚之间的水道,原先需要绕道非洲的好望角
②意义:连接了红海和地中海,成为西欧和南亚、东亚之间最近、最直接的水上通道。
(2)巴拿马运河(1914年)
①原因: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的航路最初需要通过美洲南端的麦哲伦海峡。
②意义:极大地缩短了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的航行距离。
模块三
工业革命与交通的发展
1、火车与铁路交通——火车的发明与影响
2、火车与铁路交通——近代中国铁路交通的发展
唐胥铁路(1881年):中国人在自己国土上修建的第一条实用铁路。
京张铁路(1909年):由詹天佑主持修建,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人”字形路轨解决了铁路的陡坡问题。
当时中国的铁路业主要掌握在列强手中。到1911年,由外国,人控制的中国铁路里程近9000千米,占总里程数的90%以上。
3.汽船、轮船等的发展
出示图片▲“黄鹄号”模型
“黄鹄号”的设计者为中国近代科技的奠基人之一徐寿。这艘船的主轴、锅炉和汽缸配件等铁料从国外进口,其余部分都由中国自已制造。黄鹄号”长约18米,排水量约为25吨,船体为木质结构,试航速度为8一14千米每小时。
4.汽车的发展
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发明了汽车。在20世纪以前,汽车还不够普及。
历史纵横
自行车的诞生
1867年巴黎世博会上,巴黎的马车设计师米肖父子制造的“米肖自行车”,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人前来参观。该车后来更名为“迅捷自行车,
简称“自行车”。不过,这种“机械马”最初十分昂贵。到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它才成为主要代步工具之一。
出示图片:自行车的演变
模块四
交通与社会的变迁
1.交通的改进,加强了各地的沟通,促进了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
秦朝“车同轨”政策和道路建设
(1)提高了国家行政效率
(2)加强了中央集权
(3)促进不同地区的经济往来
2、交通的改变影响力城市的发展
自主探究
这些国际运河均降低了东西方物资交流的成本,大大改变了世界航运格局,不仅分别成为埃及、巴拿马两国经济生命线,更是东西方互联互通的要道,成为大国角力场、兵家必争地。
一魏向清等主编《世界运河名录(英汉对照简明版)》,序一
运河对人类社会发展有什么意义?
3、交通的改善方便了物品传递和信息交流
中国的邮驿历史超过3000年。
(1)唐朝:唐朝最盛时有水驿260个,陆驿近1300个,主要邮路7条,从事驿务的人员2万多名。
(2)明朝:出现民间通信机构民信局
(3)清朝:
①1878年,天津海关书信对公众开放邮寄业务。
②1897年创办的大清邮政官局,是近代中国国家邮政的开端,其业务范围包括收寄信函、明信片、包裹和办理汇兑等。
③晚清时电报、电话传入中国。
历史纵横
客邮
客邮是西方列强在中国领土上设立的邮政机构。1834年,
英国人率先在广州开办邮局,法、美、德、俄、日等国也纷纷效仿。客邮最多时有五六百处,其中日本开办的数量最多。客邮的设立,是对中国主权的侵犯,阻碍了中国邮政事业的发展。
五、课堂练习
1.京杭大运河经过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江苏和浙江等省市,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沿线是中国最富庶的农业区之一,经济很发达。由此可知,京杭大运河的开凿(
)
A.满足了隋炀帝奢侈的愿望
B.加快了中国经济的转型
C.加强了中国南北经济交流
D.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
2.詹天佑《京张铁路工程纪略叙》载:“张家口距京师驿路计四百余里,既属重镇,又当孔道,不但互市之要区,实亦西北之屏藩……以此项路工实关大局。”由此推断,京张铁路的修建(
)
A.推动了交通的近代化进程
B.使中国出现铁路建设的一个高潮
C.遭到封建顽固势力的反对
D.有利于促进经济交流与巩固边防
3.铁路在交通运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每年的春运铁路运输都会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在学习了“工业革命与交通的发展”之后,同学们组成兴趣小组讨论有关铁路的问题,对于中国铁路诞生的标志,同学们搜集了许多材料,其中正确的是(
)
A.京汉铁路的修建
B.沪宁铁路的修建
C.唐山到胥各庄铁路的修建
D.京九铁路的修建
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早在1800年前,英国的矿山已经使用“铁路”(铁轨),马拉的货车,将煤运到运河或者海边。1829年,利用蒸汽机做动力的火车在新建成的铁路上行驶,达到令人印象深刻的时速16英里。当时,有铁路公司的董事们指出“用机车牵引比用马力牵引可节省经费百分之三十”。到1835年底,议会相继通过了五十四项各式各样的铁路条倒。到19世纪中期,通车的铁路整整五千英里。此时的欧洲正处于建设铁路的时代。
——摘编自(英)克拉潘《现代英国经济史》等
材料二
19世纪下半叶,欧洲的铁路修建达到高潮。人们通过铁路把大量的炭、原材料运往城市,还能把城市的手工制品输送到其他地方。铁路运输首次实現大规模、低成本、高速度的陆上货物配送,深入大陆与国家的偏远内地。19世纪晚期,铁路衔接上以蒸汽为动力的海运路线,跨洲的大宗货走陆路和海路从此一样容易,贸易的流动不再受大自然左右。
——据(美)诺受?里奇《现代欧洲史》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分析19世纪以后铁路建设迅速发展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欧洲的铁路建设对世界市场形成的重要意义
答案:
1.D
2.D
3C
4.(1)原因:工业革命的开展,运送物资提出了需要;蒸汽机车发明与使用;运输生产成本低;政府颁布各项政策予以支持。
(2)意义:大幅度提升商贸数量和流通速度;有助于生产、流通和消费的密切联系;拓宽市场;助推世界一体化进程。
六、课后总结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