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最弱小的》(开发型)
教 师 曾冬珠 学 科 语文 执教班级 二(2)
教学时间 2011年2月18、21日 教学地点 二(2)
教学内容 《我不是最弱小的》第一、二课时
教学课时 第 1、2课时 教学课型 综合科 是否集体备课 否
教材分析 这篇记叙文情节简单,贴近学生生活。课文以平实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一段真实感人的雨中情。“我不是最弱小的”是萨沙自信而坚定的话语,也是文章的题眼。课文中的三个问句都是萨沙的问话,要引导学生边读边想,通过萨沙和妈妈的对话,明白“应该保护不自己弱小” 的道理。 二年级孩子比萨沙稍大些,但在亲人眼里也是最弱小的。教学中教师要联系孩子们的生活实际用心揣摩萨沙和妈妈的对话,读好带问号和感叹号的句子,体会文章蕴涵的浓浓深情和深刻的道理。
教学目标 会认14个字,会写12个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问号、感叹号表达的不同语气。 有不甘为弱者、应该保护弱小者的意识。
教学重点 认字、写字、朗读课文。体会问号、感叹号的不同语气。
教学难点 末-未的区分;有不甘为弱者、应该保护弱小者的意识。
教学准备 投影仪、卡片、图片。
预设过程 设计意图
7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揭题导入1.板书课题。2、生齐读课题,可以说弱小的( ),弱小的反义词是?(强大)。3.课文中“我”指的是谁 他为什么说自己不是最弱小的 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二、初读课文1.自读课文,学习生字。(1)轻声读课文,圈出生字,读准字音。(2)把课文读通、读顺。(3)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2.检查自学情况,你有哪些不理解的词语呢?预设:(弱小、闷热、蔷薇、聊天、低垂、娇嫩、纤弱)3、你能把这些句子读好吗?A原来有一丛野蔷薇,被铃兰花簇拥着,开出了第一朵粉红色的花。B 带着露珠的花朵随风舞动,芬芳扑鼻。C 大雨已经打掉了两片蔷薇花瓣,花儿无力地垂着头,显得更加娇嫩。4、指名分自然段试读课文,师生共同评议。三、细读课文1、自读第1自然段,想想这一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1)讨论时间:假日 天气:闷热地点:森林 人物:一家人 事件:一家人到郊外游玩这种写文章的方法把事情交代的很清楚,在我们写日记或作文的时候就可以学着这样来写。(2)出示森林的美丽图画:你在图中看到了哪些美丽的景象?你能用朗读把这些美好的景色表现出来吗?(生读)写字指导1、“弱”字,要注意提示两个“点、提”的写法。2、“末”字,可与“未”字进行比较,应该采用扩词等多次复现的方法来区别。3、“芬、芳”二字可以一起指导,草字头的横不应太长,两竖下方可以略向内斜,写出“呼应”感,“芬”字的撇捺要舒展,“芳”字的中横要写长。4、“扑、托、摸”都是提手旁的字,可以结合以前学习过的写法来指导。新课标第一网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5、教师范写6、学生练写、讲评指导。第二课时一、复习1、上节课我们和14个生字交了朋友还记得吗?(学生开火车读生字)课文中有些词语也非常好可离不开这些生字。(出示词语,男女生配合读,师生合作读)这些生字藏到别的句子里还认识吗?(出示含有生字的三个句子,周末我在……那芬芳的气息随风飘荡,指名读句子。二、学文1、(出示课文图片)上节课我们还认识了这一家人,谁是最弱小的呢?指指看哪个是萨沙?萨沙他可不承认自己最弱小,想想看他做了一件什么事来证明他不是最弱小的?2、回过头来我们看看课题,谁来读?(读课题)读一个课题简短的几字你们就各有各的读法,那究竟怎么读才能表达萨沙的心情呢?学完课文你们一定会有新的体会。拿出课本,把书打开。3、“在美丽的森林里,空气清新,一朵弱小娇嫩的野蔷薇引起这一家人的注意,特别是萨沙的注意,文中写野蔷薇的句子在哪呢?需要我们自己去找。请你们把描写野蔷微的句子画下来。说一说。(指名)预设:新课标第一网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出示句子:原来有一丛野蔷薇,被铃兰花簇拥着,开出了第一朵粉红色的花。带着露珠的花朵随风舞动,芬芳扑鼻。 (1)教师可抓住“簇拥”“第一朵”让学生感悟萨沙虽然那么小,但他多么善于发现,关爱身边的小事物。 (2)同学们,就让我们当一回善于发现,关爱小事物的萨沙吧! 朗读萨沙的话“看!这儿还有一朵野蔷薇呢!” 出示句子:大雨已经打掉了两片蔷薇花瓣,花儿无力地垂着头,显得更加娇嫩。 比较异同。说说自己的感受。xkb1.com通过比较,让学生感悟“轻轻地”写出了萨沙关爱蔷薇花,深怕自己不小心弄坏了蔷薇花的怜爱之情。4、两次描写野蔷微,你有什么不同的想法吗? 预设:生:雨前的特别有劲,雨后就没劲了。生:第一段特别高兴,第二段不高兴。师:你能说说为什么高兴为什么不高兴。生:第一次是第二次是大雨打掉了两朵花辩生:雨前特别漂亮,雨中虚弱。生:雨前特别美丽,雨后不那么美丽。师:带着我们的体会来读这段一定特别有味。师:你读得太动情了还加上动作,你读得太好了,我不敢读了。好了,被大雨打掉的野蔷微应该怎么读呢?我想来读一读,行吗?生:不行。师:那你来读。生读:师:我还跟你比赛。师读。生2读。师:此时的蔷薇花最需要什么?假如你就是蔷薇花,你会怎么说?假如你就在这朵弱小的野蔷微的旁边,你想说点做点什么呢?生:我想拿一把雨伞给它。生:我想拿木棍搭个房子。生:让雨停了。5、萨沙是怎么做的?把描写萨沙做的动词用圆圈画出来。 比较句子:(1)萨沙掀起雨衣,遮在蔷薇花上。 (2)萨沙掀起雨衣,轻轻地遮在蔷薇花上。6、萨沙和你们一样,他也要像你们一样保护弱小。我们快速读课文,让我们看看萨沙说了几句话。(生快速读,指读)7、声音亮起来了,在小组里讨论一下,同样是萨沙的三句话,意思一样吗?(小组讨论)第一次怎么样?是呀,他用不服的语气跟妈妈说,不承认自己是最弱小的。你体会得真好,能读出这种语气吗?(生读)预设:师:第二次问话体会很好。那第一次呢?生:萨沙不知道的问他,师:不知道就是生:不明白不理解。师:不明白妈妈为什么要把雨衣给我呀。谁来读读?生读:萨沙不解地问妈妈:师:读出了疑惑不解的语气。那最后一次呢?生:就是说我不是最弱小的了。师:你似乎还是弱小的。生再读:师:你似乎有点勇敢了生再读:师:你不是,你不是弱小的。师:萨沙从不理解不服气到什么了呢?生:勇敢。师:心情能勇敢?我现在不是最弱小的了,我的心情怎样?生:高兴。师:由不理解不服气,到证明自己最勇敢的。能读好这三次问号吗?生:能。师:我有一个小建议,找你的同学读读,找找不足,提提意见,争取读得好一些。小组读。师:孩子们你说萨沙心情发生了变化,你说她是怎么发生变化的呢?谁来跟我合作,我当妈妈,谁来当萨沙?师生合作读。师:想读吗?生:想。师:咱们这样读,在小组里分角色读,怎么分工呢?生:妈妈、萨沙、旁白。师:好,现在开始小组读,哪个小组读得热烈,我就找哪个小组读,我要开始观察啦。各小组热烈地读了起来。师:哪个小组读得好?指名读师:尝到了展示自己的滋味吗?生:尝到了。师:什么滋味?生:高兴。师:好,谁再来展示一下。这回可是读全篇课文。生读。师:你们读得真好,下面我们回到课题上来,怎么读才能表达出萨沙呢?连读三遍课题。8、在生活中你是最弱小的吗?说说看?预设:生:我不是最弱小的。有一次我们家来了个三个月的婴儿,我扶着他走路。师:三个月你就扶着他走路,你真伟大。你成功了吗?生:成功了。生:我不是最弱小的。我们家有只小狗老欺负小猫,每次他欺负小猫的时候我就说他。三、总结全文 萨沙在家人的影响下,学会了保护弱小者。生活中,同学们在今后的也应当像萨沙—家人那样自觉保护弱小者。四、写字上节课我们学了六个字,这节课我们还要学六个字,来看看这几个字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示:利 铃 应该 夏 学生写字,老师指导并检查写字姿势。
板书设计 我不是最弱小的 雨衣 妈妈 ——托利亚——萨莎
作业设计 听写生字。积累两处描写蔷薇花的句子。3、 把帮助弱小的故事讲给同学听。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