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 家庭电路》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家庭电路的组成和连接方式。
2.了解家庭电路各组成部分的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了解测电笔的结构,会利用测电笔判定火线和零线。
2、通过观察和讨论,了解白炽灯的构造。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对家庭电路的学习,有初步的安全用电的常识。
二、教学思想
家庭电路对于学生来说,既熟悉也陌生,熟悉的是因为我们每天都要用到它,陌生的是因为我们只能看到家庭电路中部分电路元件,电路大部分都是隐藏的。能否正确使用家庭电路,直接牵涉到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所以,本节课尽量安排学生观察、讨论交流、探究等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家庭电路的组成;了解测电笔的结构,会利用测电笔判定火线和零线及通过观察和讨论,了解白炽灯的构造。
2、教学难点:学生对火线和零线的理解。
四、教学器材
电能表、总开关、空气开关、测电笔、白炽灯泡(螺口、卡口)、灯座(螺口、卡口)、开关。
五、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回忆一下家里的用电器有哪些?它们是如何接入电路中的?它们的
电能从哪儿来的呢?如何知道一个月家中用了多少电能?
学生讨论交流,然后提问学生。引出课题-----家庭电路。
(二)新课教学
1、家庭电路的组成和连接方式
(1)、复习旧知识
打开教室内的日光灯,提出问题:
一个完整的电路需要有哪几部分组成?家中的电灯工作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2)、家庭电路的组成
出示:电能表、总开关、空气开关、白炽灯泡、灯座、开关。提问学生:
这些元件你认识吗?它们干什么用呢?
学生分组讨论,得出结论。
提问几个小组,指出他们结论的异同,最后总结:
A、家庭电路是由:进户线、电能表、总开关、保险装置、用电器、导线等部
分组成。
B、电能表:测量所连接的电路消耗的电能?供电部门根据电能表
示数向用户收费。
C、总开关:在维修电路时用来切断室内电路和户外供电电路的连接。
D、空气开关:在电路发生短路、过载等异常情况时,能自动切断电路。
E、插座:接入各移动用电器。
(3)、家庭电路的连接方式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本图18—1和图18—2,讨论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A、家庭电路有几条输电线?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B、电能表、总开关、空气开关应该接在什么位置?家庭电路的总开关和保
险装置连接顺序可以颠倒吗?
C、开关、电灯、插座,它们是怎么连接的?
总结——家庭电路的连接:
①进户的两条输电线中一条是火线,另一条是零线,
②总开关和保险装置的位置不能换,因为在更换保险装置时可以断开总开关,保护人身安全。③家庭电路各用电器间是并联的,因为断开其中一个用电器后,其余用电器仍能工作。
2、 火线、零线和地线:
学生从课本上找到并回答:(火线与零线间有220V电压;火线与地面
间有220V电压;零线与地面间没有电压。)
观察课本图18—2有一个三孔插座还加了一根地线,即直接与大地相连
通的导线,万一用电器出现漏电,电流便从地线流入大地,从而避免了触电
事故。
3、测电笔
师:进户的两条输电线中一条是火线,另一条是零线,我们如何来判断
哪条是火线,哪条是零线呢?我们需要利用试电笔来判断。
探究活动:下面就利用手中的试电笔检查桌面上的两孔插座哪个孔是火
线,哪个孔是零线。请几个学生上来试一试。
让学生阅读课本中试电笔的构造及使用方法,回答下列问题:
(1).请说出试电笔的构造。
(2).试电笔的原理及使用方法。
(3).判别火线和零线的现象和方法。
学生阅读课本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1).试电笔是由笔尖金属体、阻值很大的电阻、氖管、笔尾金属体等。
(2).试电笔是利用了电流经过氖管会发光的原理,当笔尖金属体与火
线相连时,电流经笔尖金属体、电阻、氖管,经过人体、大地,流到零线,
与电源构成闭合电路。所以在使用试电笔时,手要与笔尾金属体接触,绝对
不能直接接触笔尖金属体。
(3).如果氖管发光,说明笔尖接触的是火线;如果氖管不发光,说明笔
尖接触的是零线。
师:好,现在知道了测电笔的原理和使用方法后,想不想再上来试一试呢?
4、白炽电灯——活动2
师:白炽电灯是家庭电路中最常见的用电器,它的构造是怎样的?又
是如何接入电路的?出示白炽灯泡(螺口、卡口)、灯座(螺口、卡口)
(1)、观察白炽灯及灯座(螺口、卡口),并思考讨论:它们的构造、电
流如何流经电灯?对于螺口白炽灯,火线应与哪儿连接才安全?
(2)、将白炽灯接入电路,用手靠近发光灯泡,说出自己的感觉,结合课本,明
确白炽灯的发光原理。(任何导体中有电流通过时,导体都会发热,这是电流的
热效应。白炽灯就是根据电流的热效应原理来工作的。当灯丝中通有电流时,电
流做功,电能转化为热能,使灯丝温度升高到白炽状态(2500以上)而发光。)
(三)、课堂小结
1.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2.你能说出家庭电路的组成吗?以及它们的连接顺序。
3.你会使用试电笔判别火线和零线吗?
4、白炽电灯
(四)、作业 :课本中的自我评价与作业
(五)、板书设计
18.1 家庭电路
一、家庭电路的组成和连接方式
二、火线和零线
三、测电笔
四、白炽电灯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考虑到我校学生的学习基础较差的实际,特别是上课的班是差班的这种实际情况,主要讲述家庭电路的组成部分及各部分的作用。其中,重点是测电笔的使用及开关、插座的接法。我在讲授本节内容时紧紧抓住这个重点来开展我的教学,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首先,通过让学生回忆:一个完整的电路需要有哪几部分组成?家中的电灯工作需要具备哪些条件?体现物理的课程基本理念“从生活走向物理”,从而激起学生的学习和探究兴趣,引入新课课题。
其次,通过让学生知道触电是因为碰了火线,所以我们很有必要找出火线,并让学生上台找出火线。这过程中,充分让学生动手,去体验物理探索的过程,,这个过程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胆量。
再次,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本图18—1和图18—2,讨论分析,回答有关问题,引出火线、零线和地线,并指出开关及保险丝要接在火线上,而且只能接在火线上,教师从旁指导,并用接在零线上的图进行对比,方便学生认识比较,在学习三孔插座中间的孔接地时,用了实物图进行分析,这些都充分体现了“物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学以致用的思想。
还有,在进行测电笔的教学时,采用了“先乱后理”的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和探究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总体而言,本堂课是在充分理解新课标对本节内容的要求基础上设计的,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在练习的设计,也充分抓住了中考的考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得学生明白家庭电路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进而会利用这些知识为我们的生活服务,同时能利用这个知识来规避危险。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虽然课前有较所的准备,也很仔细的考虑了各个环节。但是,上完课发现有的地方还是很多不足,比如,教学过程中语言还是过于平淡,没有抑扬顿挫,还得加强训练。在让学生动手的环节中,还可以让更加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板书方面由于多媒体教室这学期刚刚装好,使用还不熟练,有些顾此失彼的感觉,这些地方都有遗憾,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多多注意,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