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七单元第三章 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进化单元练习 (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七单元第三章 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进化单元练习 (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04-07 21:24: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
精选精练
第七单元
第三章
培优提升卷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班级:
姓名:
考号:
.
一、选择题(20×2.5分=50分)
1.我国古代历史上曾有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的动人故事,西方国家也流传着上帝历时七天创造万物之传说。当然这些传说在今天看来是不科学的,你认为它们不科学的主要原因是
(  )
A.人们的突发奇想
B.人们的主观臆断
C.没有一定的证据作基础
D.人们的凭空想象
2.在原始地球条件下,由无机物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的过程,其所需要的能量来自(  )
A.物质燃烧放出的能量
B.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
C.闪电、宇宙射线、紫外线等提供的能量
D.太阳光能
3.大约40亿年前,地球还是炽热状态,陨石撞击导致地球失去了大部分的原始大气。原始地球大气与现在的空气在成分上有明显的差别,那时的大气成分主要是(  )
A.水蒸气、氢气、甲烷、硫化氢等
B.水蒸气、二氧化碳、氧气、氮气等
C.氧气、氢气、二氧化碳、氨等
D.氮气、氧气、水蒸气、二氧化碳等
4.科学研究中经常用模拟实验来解决不能或不便用直接实验法解决的问题,便于提高效率、获取证据。下列对米勒模拟实验的解释错误的是
(  )
A.实验模拟了原始大气及闪电
B.实验模拟了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降雨的过程
C.实验模拟了原始海洋
D.实验产生了多种蛋白质
5.在学习了“生命的起源”后,几位同学针对我国著名思想家老子的话“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展开辩论,其中没有道理的观点是(  )
6.下列关于化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中间过渡类型化石的发现,对生物进化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B.地层中不同地质年代的化石揭示了生物进化的顺序
C.越早形成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就越复杂、越高等
D.化石是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被埋藏在地层中
7.某化石采集队,在甲、乙、丙三个不同地层内挖掘到许多化石(如下图)。这些地层按地质年代由远到近排列应是(  )
A.甲、乙、丙
B.乙、甲、丙
C.丙、甲、乙
D.乙、丙、甲
8.从生物进化的大致过程来看,地球上现存物种中,最高等的动物和植物依次是(  )
A.爬行动物和种子植物
B.鸟类和被子植物
C.哺乳动物和裸子植物
D.哺乳动物和被子植物
9.不同生物的细胞色素c中氨基酸的组成和顺序反映这些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下表是几种生物和人的组成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之间的差异,其中与人的亲缘关系最近的生物是
(  )
生物名称
黑猩猩
猕猴



金枪鱼
向日葵
螺旋菌
与组成人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的差异
0
1
11
12
13
21
38
45
A.螺旋菌
B.向日葵
C.黑猩猩
D.猕猴
10.根据生物进化的理论,下列动物最早在地球上出现的是
(  )
A.鱼类
B.爬行类
C.鸟类
D.哺乳类
11.用达尔文的观点解释长颈鹿的长颈形成的原因是
(  )
A.鹿经常伸长脖子够高处的树叶造成的
B.生活在食物充足环境中的长颈鹿脖子长得长
C.由于生存环境不同,使鹿的颈有长有短
D.长颈变异的个体生存机会多,并一代代积累形成的
12.有翅昆虫有时会出现残翅和无翅的突变类型,这类昆虫在正常情况下很难生存下去,但在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它们却能避免被海风吹到海里淹死。这说明(  )
A.变异对生物都是有害的
B.变异对生物都是有利的
C.变异是定向的
D.变异的有利和有害是相对的,它取决于生物的生存环境
13.下列例子中,证明了自然选择理论的是
(  )
A.在经常刮暴风的克尔格伦岛上,达尔文发现,少数昆虫的翅异常发达,多数昆虫不能飞
B.我国劳动人民将野生红鲫鱼培育成为五彩缤纷的金鱼
C.袁隆平用杂交的方法培育成高产水稻
D.福建科学家用生物技术诱导罗非鱼鱼苗长成雄鱼,生长特快
14.下列叙述不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是(  )
A.生物一般都具有很强的生殖能力
B.动物在生存斗争中,体型较大的个体一定获胜
C.在生存斗争中,适应环境的个体一定获胜
D.生物常常会为争夺食物和生活空间而发生生存斗争
15.下列关于动物保护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使动物容易躲避敌害
B.能够保护动物的皮肤的美丽
C.有利于动物捕食猎物
D.动物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相似
16.下列属于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是(  )
①环境变化是物种变化的原因 
②遗传和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内在因素 
③变异是不定向的,而自然选择是定向的 
④变异和自然选择都是定向的 
⑤有利的变异经过一代一代的积累而形成新的生物类型
A.①④⑤
B.①③⑤
C.①②④
D.②③⑤
17.下列关于达尔文生物进化观点的叙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生物的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始的选择材料
B.生存斗争推动了生物的进化,它是生物进化的动力
C.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选择所决定的
D.环境变化是生物进化的根本原因
18.农民用某种杀虫剂消灭棉铃虫,开始使用时效果不错,但长期使用后效果越来越差。造成这种情况最可能的原因是(  )
A.该杀虫剂的药效不稳定
B.棉铃虫经过长期努力,适应了有该杀虫剂的环境
C.少数抗药性强的棉铃虫存活下来并大量繁殖
D.杀虫剂使棉铃虫的基因产生了抗药性变异
19.关于生命的起源与进化,下列说法不确切的是(  )
A.米勒实验说明原始地球条件下无机物形成有机物是可能的
B.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已经得到了实验证实
C.原始生命诞生的标志是原始新陈代谢和个体增殖
D.生物化石为生物的进化学说提供了最直接最有力的证据
20.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化石为生物进化提供了直接的证据
B.始祖鸟是鸟类进化成哺乳类的典型证据
C.在人类进化过程中,发生显著变化的是脑容量增加
D.达尔文提出较为完善的生物进化学说,其核心是自然选择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1.(10分)如图为美国青年学者米勒研究有关生命起源的实验装置。实验时:
①将装置反复消毒和用蒸馏水清洗;②将装置内的空气抽尽;
③在A瓶内注入一些气体;④在B瓶内及U形管内加入水并煮沸;⑤用钨电极连续火花放电。
请分析回答:
(1)操作①的目的是

(2)操作②的目的是

(3)A装置的气体相当于
,与现在的大气成分相比,其主要区别是不含有

(4)
火花放电模拟的是原始地球条件下的

B内液体模拟

(5)
C装置里合成了多种
,它们是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一类有机物。
(6)
此实验说明:在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中,

生成有机小分子物质是完全可能的。
22.(10分)仔细观察下图中的各种生物,回答下列问题:
(1)
图示各动物类群在地球上出现的正确顺序是:


.



(2)由此可以看出,生物进化历程的总趋势是:
_。
(3)
在体内完成受精作用的动物类群有
,在体外完成受精作用的动物类群有
,胎生、哺乳的动物类群是

从水生到陆生的过渡类型是

23.(10分)如图所示的是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进化树),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较早出现的单细胞动物和腔肠动物大多数生活在
中,
而较晚出现的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大多生活在
上,
从生物生活环境的变化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趋势是从

(2)
较早出现的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没有
的分化,
苔藓植物的茎中没有
,而较晚出现的被子植物结构复杂,
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的分化。从生物体的结构组成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趋势是从

(3)
是研究生物进化非常重要的证据。研究发现,在古老的地层中只有低等生物出现,而高等生物则出现在较晚近的地层中,从这一研究结果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趋势是从

(4)生物之所以能不断地进化,是
的结果。
24.(8分)有人做了如下实验,将深色桦尺蛾和浅色桦尺蛾分别进行标记,然后放养于工业污染区和没有污染的非工业区。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将所释放的桦尺蛾尽量收回,统计其数目,结果如下表:
(1)桦尺蛾的体色在遗传学上叫做

(2)工业污染之后,桦尺蛾较深的体色对其本身来说是一种
色;
在工业污染区深色桦尺蛾的回收率比较高,这说明生物对环境具有

(4)
根据达尔文的观点,深色桦尺蛾和浅色桦尺蛾数量的变化是
的结果。
(5)
如果严格禁止污染物排放,工厂的排烟量大大减少,浅色桦尺蛾的数量将会

(6)
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
,适应者生存下来,
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
25.(12分)将若干只家蝇按一定的雌雄比例分成A、B两组。A组家蝇用一定浓度的DDT处理。B组家绳不用DDT处理,喂养一段时间后,观察并比较,发现A组家蝇的后代比B组家蝇的后代抗药性强。(实验证明:家蝇中原来就存在具有抗药性的个体)
(1)A组家蝇抗药能力强的原因是:A组使用DDT处理,使
的家蝇被淘汰,
的家蝇存活下来并将这种有利变异
给后代;而B组没有使用DDT处理,

的家蝇都存活下来。
(2)在实验中,家蝇群体中个体抗药性的
体现了生物的变异一般是

(3)A组中家蝇抗药性的增强,是通过家蝇与DDT之间的
来实现的。
(4)该实验中的变量是

(5)A、B两组分别只用一对家蝇做实验,可行吗?

为什么?

(6)请你利用所学知识,提一条既能控制家蝇又不污染环境的好建议: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20×2.5分=50分)
1.我国古代历史上曾有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的动人故事,西方国家也流传着上帝历时七天创造万物之传说。当然这些传说在今天看来是不科学的,你认为它们不科学的主要原因是
( C )
A.人们的突发奇想
B.人们的主观臆断
C.没有一定的证据作基础
D.人们的凭空想象
2.在原始地球条件下,由无机物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的过程,其所需要的能量来自
( C )
A.物质燃烧放出的能量
B.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
C.闪电、宇宙射线、紫外线等提供的能量
D.太阳光能
3.大约40亿年前,地球还是炽热状态,陨石撞击导致地球失去了大部分的原始大气。原始地球大气与现在的空气在成分上有明显的差别,那时的大气成分主要是
( A )
A.水蒸气、氢气、甲烷、硫化氢等
B.水蒸气、二氧化碳、氧气、氮气等
C.氧气、氢气、二氧化碳、氨等
D.氮气、氧气、水蒸气、二氧化碳等
4.科学研究中经常用模拟实验来解决不能或不便用直接实验法解决的问题,便于提高效率、获取证据。下列对米勒模拟实验的解释错误的是
( D )
A.实验模拟了原始大气及闪电
B.实验模拟了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降雨的过程
C.实验模拟了原始海洋
D.实验产生了多种蛋白质
5.在学习了“生命的起源”后,几位同学针对我国著名思想家老子的话“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展开辩论,其中没有道理的观点是
( D )
6.下列关于化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C )
A.中间过渡类型化石的发现,对生物进化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B.地层中不同地质年代的化石揭示了生物进化的顺序
C.越早形成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就越复杂、越高等
D.化石是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被埋藏在地层中
7.某化石采集队,在甲、乙、丙三个不同地层内挖掘到许多化石(如下图)。这些地层按地质年代由远到近排列应是
( C )
A.甲、乙、丙
B.乙、甲、丙
C.丙、甲、乙
D.乙、丙、甲
8.从生物进化的大致过程来看,地球上现存物种中,最高等的动物和植物依次是
( D )
A.爬行动物和种子植物
B.鸟类和被子植物
C.哺乳动物和裸子植物
D.哺乳动物和被子植物
9.不同生物的细胞色素c中氨基酸的组成和顺序反映这些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下表是几种生物和人的组成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之间的差异,其中与人的亲缘关系最近的生物是
( C )
生物名称
黑猩猩
猕猴



金枪鱼
向日葵
螺旋菌
与组成人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的差异
0
1
11
12
13
21
38
45
A.螺旋菌
B.向日葵
C.黑猩猩
D.猕猴
10.根据生物进化的理论,下列动物最早在地球上出现的是
( A )
A.鱼类
B.爬行类
C.鸟类
D.哺乳类
11.用达尔文的观点解释长颈鹿的长颈形成的原因是
( D )
A.鹿经常伸长脖子够高处的树叶造成的
B.生活在食物充足环境中的长颈鹿脖子长得长
C.由于生存环境不同,使鹿的颈有长有短
D.长颈变异的个体生存机会多,并一代代积累形成的
12.有翅昆虫有时会出现残翅和无翅的突变类型,这类昆虫在正常情况下很难生存下去,但在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它们却能避免被海风吹到海里淹死。这说明
( D )
A.变异对生物都是有害的
B.变异对生物都是有利的
C.变异是定向的
D.变异的有利和有害是相对的,它取决于生物的生存环境
13.下列例子中,证明了自然选择理论的是
( A )
A.在经常刮暴风的克尔格伦岛上,达尔文发现,少数昆虫的翅异常发达,多数昆虫不能飞
B.我国劳动人民将野生红鲫鱼培育成为五彩缤纷的金鱼
C.袁隆平用杂交的方法培育成高产水稻
D.福建科学家用生物技术诱导罗非鱼鱼苗长成雄鱼,生长特快
14.下列叙述不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是
( B )
A.生物一般都具有很强的生殖能力
B.动物在生存斗争中,体型较大的个体一定获胜
C.在生存斗争中,适应环境的个体一定获胜
D.生物常常会为争夺食物和生活空间而发生生存斗争
15.下列关于动物保护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B )
A.使动物容易躲避敌害
B.能够保护动物的皮肤的美丽
C.有利于动物捕食猎物
D.动物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相似
16.下列属于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是
( D )
①环境变化是物种变化的原因 
②遗传和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内在因素 
③变异是不定向的,而自然选择是定向的 
④变异和自然选择都是定向的 
⑤有利的变异经过一代一代的积累而形成新的生物类型
A.①④⑤
B.①③⑤
C.①②④
D.②③⑤
17.下列关于达尔文生物进化观点的叙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生物的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始的选择材料
B.生存斗争推动了生物的进化,它是生物进化的动力
C.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选择所决定的
D.环境变化是生物进化的根本原因
18.农民用某种杀虫剂消灭棉铃虫,开始使用时效果不错,但长期使用后效果越来越差。造成这种情况最可能的原因是
( C )
A.该杀虫剂的药效不稳定
B.棉铃虫经过长期努力,适应了有该杀虫剂的环境
C.少数抗药性强的棉铃虫存活下来并大量繁殖
D.杀虫剂使棉铃虫的基因产生了抗药性变异
19.关于生命的起源与进化,下列说法不确切的是
( B )
A.米勒实验说明原始地球条件下无机物形成有机物是可能的
B.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已经得到了实验证实
C.原始生命诞生的标志是原始新陈代谢和个体增殖
D.生物化石为生物的进化学说提供了最直接最有力的证据
20.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B )
A.化石为生物进化提供了直接的证据
B.始祖鸟是鸟类进化成哺乳类的典型证据
C.在人类进化过程中,发生显著变化的是脑容量增加
D.达尔文提出较为完善的生物进化学说,其核心是自然选择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1.(10分)如图为美国青年学者米勒研究有关生命起源的实验装置。实验时:
①将装置反复消毒和用蒸馏水清洗;②将装置内的空气抽尽;
③在A瓶内注入一些气体;④在B瓶内及U形管内加入水并煮沸;⑤用钨电极连续火花放电。
请分析回答:
(1)操作①的目的是__清除装置内的微生物等现成的有机物__。
(2)操作②的目的是__除净装置内现有大气成分__。
(3)A装置的气体相当于__原始大气__,与现在的大气成分相比,
其主要区别是不含有__氧气__。
(7)
火花放电模拟的是原始地球条件下的__闪电__,
B内液体模拟原始海洋__。
(8)
C装置里合成了多种__有机物__,
它们是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一类有机物。
(9)
此实验说明:在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中,
从__无机小分子__生成有机小分子物质是完全可能的。
22.(10分)仔细观察下图中的各种生物,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各动物类群在地球上出现的正确顺序是:__A__→__D__→__B__→__E__和__C__。
(2)由此可以看出,生物进化历程的总趋势是:
__由水生到陆生,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__。
(4)
在体内完成受精作用的动物类群有__BCE__,在体外完成受精作用的动物类群有__AD__,胎生、哺乳的动物类群是__C__,
从水生到陆生的过渡类型是__D__。
23.(10分)如图所示的是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进化树),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7)
较早出现的单细胞动物和腔肠动物大多数生活在__水__中,
而较晚出现的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大多生活在__陆地__上,
从生物生活环境的变化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趋势是从__水生到陆地。
(8)
较早出现的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没有__根、茎、叶__的分化,
苔藓植物的茎中没有__导管__,而较晚出现的被子植物结构复杂,
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的分化。从生物体的结构组成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趋势是从__简单到复杂__。
(9)
__化石__是研究生物进化非常重要的证据。研究发现,在古老的地层中只有低等生物出现,而高等生物则出现在较晚近的地层中,
从这一研究结果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趋势是从__低等到高等__。
(4)生物之所以能不断地进化,是__自然选择__的结果。
24.(8分)有人做了如下实验,将深色桦尺蛾和浅色桦尺蛾分别进行标记,然后放养于工业污染区和没有污染的非工业区。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将所释放的桦尺蛾尽量收回,统计其数目,结果如下表:
(1)桦尺蛾的体色在遗传学上叫做__性状__。
(2)工业污染之后,桦尺蛾较深的体色对其本身来说是一种保护色;
在工业污染区深色桦尺蛾的回收率比较高,这说明生物对环境具有
适应性__。
(10)
根据达尔文的观点,深色桦尺蛾和浅色桦尺蛾数量的变化是
__自然选择__的结果。
(11)
如果严格禁止污染物排放,工厂的排烟量大大减少,
浅色桦尺蛾的数量将会__增加__。
(12)
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__生存斗争__,适应者生存下来,
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
25.(12分)将若干只家蝇按一定的雌雄比例分成A、B两组。A组家蝇用一定浓度的DDT处理。B组家绳不用DDT处理,喂养一段时间后,观察并比较,发现A组家蝇的后代比B组家蝇的后代抗药性强。(实验证明:家蝇中原来就存在具有抗药性的个体)
(1)A组家蝇抗药能力强的原因是:A组使用DDT处理,
使__没有抗药性__的家蝇被淘汰,__有抗药性__的家蝇存活下来并将这种有利变异__遗传__给后代;而B组没有使用DDT处理,
__有抗药性__和__没有抗药性__的家蝇都存活下来。
(2)在实验中,家蝇群体中个体抗药性的__差异__体现了生物的变异一般是__不定向的__。
(3)A组中家蝇抗药性的增强,是通过家蝇与DDT之间的
__生存斗争__来实现的。
(4)该实验中的变量是__DDT的有无__。
(5)A、B两组分别只用一对家蝇做实验,可行吗?__不可行__。
为什么?__实验材料太少,偶然性带来的误差太大__。
(6)请你利用所学知识,提一条既能控制家蝇又不污染环境的好建议:__利用生物防治或搞好环境卫生(合理即可)__。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