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交际.习作一》(开发型)
教 师 戴少娟 学 科 语文 执教班级 五(4)
教学时间 年 月 日(第 周星期 ) 教学地点 五(4)
教学内容 口语交际
教学课时 第 1 课时 教学课型 口语交际 是否集体备课 否
教材分析 通过策划活动训练学生思维的条理性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在口语交际中领悟与人交往的方式、方法,并激发学生关爱他人的情感。
教学目标 1、懂得在信中有条理地表达内容,并写出真情实感。
2、掌握信封的写法,学会评改习作,并通过书信来与人交往和分享习作的快乐。
教学重点 在口语交际中理清思路,学会表达。
教学难点 把自己的设想及策划有条理地写出来
教学准备 各地风土人情方面的图片。
预设过程 设计意图
一、营造氛围,激发兴趣
1.播放歌曲《大中华》。
2.听了这首歌你有什么感受?
师补充叙述: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江南水乡,塞外风光,西部高原,浓郁的地理特色,迥异的风土人情,作为中国人,我们无比自豪和骄傲!
3.教师利用课件展示全国各地的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以及部分山川风物的图片、文字资料。
二、出谋划策,建立联系
1.走出我们现有的空间,走进更广阔的世界,站得更高才能看得更远,你们想结交更多的朋友,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吗?想更深入地了解他们那里的风景和物产吗?今天我们就来策划一次和远方的小伙伴的“手拉手”活动。
板书:策划“手拉手”活动
2.要和远方的小伙伴心手相牵,我们首先要做的准备工作是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建立联系
3.远方的小伙伴和我们相隔遥远,千山万水把我们阻隔,我们怎样才能和他们建立联系,认识他们、了解他们呢?请大家出谋划策。
4.学生分小组交流探讨。
5.学生集体交流。
根据学生的交流板书:方式:网络报刊杂志各类书籍电视栏目……
三、集思广益,开展活动
1.与远方的小伙伴建立起联系之后,我们就要着手思考如何开展“手拉手”活动来增进彼此的了解了。相信大家一定都有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就请大家先在组内商量和交流。
2.学生分小组商量。
(教师参与各小组的探讨活动中,要对活动的可行性以及可以为对方做些什么有益的事来进行具体的指导。)
3.学生全班交流各小组的策划情况。
教师适时点评并板书:
(1)你们的策划让人感动,看,有充满关怀的支助活动,有情真意切的书信往来,有简洁流畅的情况介绍,有丰富多彩的联谊活动,还有方便快捷的网上交流……
板书:支助活动书信往来情况介绍联谊活动网上交流……新课标第一网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
(2)每一项活动的开展,都蕴涵着同学们的想法和思想。但是每一项活动都应该有其可行性,请你就自己活动设计的可行性方面来谈一谈。
学生交流活动设计的可行性,对其他同学进行启发。
(3)面对不同地区的小伙伴,我们可以为对方做些什么事呢?
学生自由交流。
利用多媒体让学生感受祖国的地大物博,激发民族自豪感。
四、深入探讨,课外延伸
1.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你是否想把自己精心的策划的活动付诸实践呢?
2.备课的时候老师在报刊杂志、网上、电视节目和搜集了一些小伙伴的联系地址,你愿意把自己的“手拉手”活动构思告诉他们,与他们一同架起友谊的长桥吗?
出示联系地址:北京市宣武区回民小学六年级黎明(《小艺术家》)
重庆市垫江县第四中学初一(3)班王加佳(《创新作文》初中版)
重庆市九龙坡区铁马小学五(2)班刘易(我的好友的女儿)
深圳市南头小学四二班何晔(深圳南山实验学校校园网页)
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师范学校附小六一班(电视栏目报道)xkb1.com
3.经过刚才的商量,你们一定还有很多与小伙伴建立联系的方法,请大家课后再收集一些,然后我们下节课把自己的建议告诉他们。愿我们的“手拉手”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让我们和远方的小伙伴心手相牵。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教学反思 口语交际课不但要培养学生的“倾听”、“表达”的能力,还以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为己任。教学过程中采用种种步骤和具体方法、策略既促使学生学会“倾听”、“表达”,也促使学生学会“交流”。教学步骤也要体现学生从不会“交流”到会“交流”、从不善于“交流”到善于“交流”的过程。这是口语交际课的重要特点,也是它的价值所在。让他们在相互评议中形成“我说你听、我评你改”的良好局面。纵观这两堂课,也确实达到了这一根本目标。
教 师 刘琼央 学 科 语文 执教班级 五(5)
教学时间 年 月 日(第 周星期 ) 教学地点 五(5)
教学内容 习作一
教学课时 第 2 课时 教学课型 习作 是否集体备课 否
教材分析 通过策划活动训练学生思维的条理性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在口语交际中领悟与人交往的方式、方法,并激发学生关爱他人的情感。
教学目标 1、懂得在信中有条理地表达内容,并写出真情实感。新课标第一网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
2、掌握信封的写法,学会评改习作,并通过书信来与人交往和分享习作的快乐。
教学重点 在习作中理清思路,学会表达。
教学难点 把自己的设想及策划有条理地写出来
教学准备 各地风土人情方面的图片。
预设过程 设计意图
一、回忆格式,明确写法
1.交流书信的写法及格式。
2.学生自读教材第二自然段。
3.你认为重点应该放在哪个部分?
根据学生回答适时板书:介绍自己(略)
说出想法(略)
提出建议(详)
4.在上节课的口语交际中,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并作出精心的策划,要让别人明白自己的想法,就必须按一定顺序、有条理地写。
二、尝试习作,发表见解
1.学生自己写信。
2.教师稍作巡视后也同学生一道写作。
三、交流赏析,学会评改
1.教师根据巡视式的观察,指名几个学生读习作草稿,全班同学互评互改。
评价方向:
(1)叙述清楚且有条理。
(2)提出的建议具有可行性。
(3)语句准确,想法合理。
(4)学生个体的进步。
(5)书信的格式正确。
2、.结合评改中的出现的典型问题,学生自己修改作文草稿。
3、小组交流评改。
4、教师评改后小结作文情况。
教师把自己的下水作文读给学生听,请学生作出评价,并与学生的习作进行对比,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
四、学写信封,鸿雁往来
1.同学们不仅精心策划了“手拉手”的活动,还认真写出书信。大家想结识远方小伙伴的真情溢于言表。那我们就一定要把这些信寄给远方的小伙伴。
2.学生读教材第三自然段,初步感知信封的写法。
3.出示信封格式图,具体了解如何写信封。
4.教师把课前准备好的信封、信笺和邮票发给学生。学生根据要求填写信封并贴上邮票。
(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再次誊抄习作和寄信。)
五、总结
古时候,人们把朋友见互通书信称之为鸿雁往来。看,这一封封信就像一只只鸿雁,它们将把你们的心愿带到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不论相隔多么遥远,我们和远方小伙伴一定会在“心连心,手拉手”的活动中不断成长,收获美好幸福的明天!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教学反思 学生这次习作写得不错,就连柯耀程都敢说:“老师,我觉得这次习作的是历年来最好的一次了。”除了以上的指导方法外,有一点让我感触很深的是:老师的面对面的批改学生的习作,老实态度和蔼,抱着为帮助学生的态度,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帮助。学生自然会很主动、很积极去修改。有人说优秀的文章是改出来的,说得很有道理。不过这样做要用很多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