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笔下的劳动者
教学设计
一、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正处于一个富于幻想,创造欲非常强烈的时期,能在美术课堂上喜欢自由地表现自己的所感所想,欣赏、评述能力、动手、合作能力都比较强。因此,在本课的各个教学环节设计中,让学生在开放自由的学习环境中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语言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是本课所关注的问题。21教育网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能用基本的美术语言说出画家笔下劳动者的感受及表达出自己的感受;
②欣赏和理解艺术作品的表现形式和主题思想。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诗朗诵、小组观察、集体讨论等方式,说出劳动者给我们的印象;
②通过观察和讨论,评述画家们对劳动者的尊敬和赞美。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培养学生尊重劳动者、爱护劳动成果、热爱劳动的美德。
三、教学要点
重点:1.欣赏和解析具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
2.
从名家作品中感受劳动创造了世界,劳动最光荣。
难点:1.感受艺术作品中劳动者的平凡和伟大。
2.
了解画家通过劳动者的动态、表情去表达自己的感受。
四、辅助手段
多媒体课件、摄影、美术作品图片等等。
【设计意图】希望通过多样化的辅助手段,能够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使课堂教学更加有效。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创设情景
?
课前创设情境,轻声播放《伏尔加河船夫曲》乐曲(感受与激趣)
师:同学们!劳动创造了世界,我们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都是由劳动、由人的聪明的手创造出来的,从古至今,很多艺术家通过对劳动的体验与感受,绘制了大量反映劳动场面的艺术作品,记录了劳动者的艰辛、欢乐与坚强,歌颂劳动光荣。其中有俄国列宾的《伏尔加河纤夫》是一幅享誉世界的作品。那么在欣赏美术作品前,你们能不能用一句话来描述一下自己心中的劳动呢?
生:劳动最光荣;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师:嗯,同学们说的非常的好!那同学们想不想看看艺术家是怎样用独特的美术语言来表达自己心目中的劳动者?
生:想!
师:现在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带着思考去欣赏中外艺术家的作品,看看这些作品当中描绘的劳动者,表达出了劳动者什么样的形象?什么样的情感?让我们一起去感受一下画家笔下的劳动者,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第40页。(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教学情景,引出本课的主题。配上舒缓的轻音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21cnjy.com
(二)、展示图片、切身感受
A
欣赏《烫衣服》毕加索(西班牙)
了解图片的中意境并回答问题。
1.你看到的劳动者给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能用哪些词来形容她呢?你能模仿一下他们的动作和姿态吗?
欣赏作品,互相讨论、提出看法。
通过欣赏和讨论后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大胆对其它的作品进行讨论、对劳动者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这样的设计培养了学生自主观察与欣赏能力,并感知劳动的艰辛。
B
《种土豆的农民》
米勒(法国)
画面中表现了什么?生画面表现出劳动者在田间劳作的情景。
画面的构图、色彩如何?
构图饱满,色彩柔和,和谐统一。
③劳动者的生活和精神状态怎样?
劳动者身着粗布衣服,淳朴厚重。
④给你怎样的感受?
从这一幅作品中,我们能感受到它是一幅十分真实、亲切、美丽而又给人以丰富联想的农村劳动生活的图画。作品手法朴实简洁晴朗的天空和暖色的大地十分和谐。21世纪教
C
简要分析其他图片
用恰当的语言对课本上的其他作品的作品进行描术,说出其特色,表达自己的感受。
(三).自主创作
抒发情感
练一练:回忆你经历过的劳动场面,当中有哪些印象深刻的细节?有哪些不同的体验与感受?可以通过线条画把自己劳动的感受画出来。
师:好了,作品欣赏完了,回忆你经历过的劳动场面,在看看画家笔下的劳动者,相信你们对劳动者有了更加深刻的印象和了解,画家笔下的劳动者是伟大的,他们身上有着一种让我们无法抗拒的精神力量。同学们,你们想和画家一样,来画一画身边的劳动者吗?
生:想。
师:那大家就以“劳动”为主题创作一幅作品,能表达出你对劳动的感受!
作品欣赏、提升美感
【设计意图】这样的设计能让学生在欣赏与评述中发现美、感受美,培养学生对美的认识。
教师总结:同学们,劳动是幸福的,劳动者是伟大的,没有劳动者,我们的社会将停滞进步,因此,让我们劳动起来吧,为社会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设计意图】通过情感教育,让同学们关注劳动者,做一名爱劳动、爱生活的好学生。
作业要求:
1、能简单评述画家笔下的艺术作品,感悟劳动者的价值,从而产生热爱劳动的情感。
2、个性探究:能结合自己的生活观察与审美体验,画出自己对劳动的感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