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紫藤萝瀑布
——宗璞
七年级语文下册
课堂导入
第一课时
宗璞,1928年生,原名冯钟璞,笔名有任小哲、丰非等。 当代女作家。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自幼生长于清华园,学养深厚,气韵独特。
主要作品:
短篇小说《红豆》《弦上的梦》,
中篇小说《三生石》,
系列长篇小说《野葫芦引》,
散文《紫藤萝瀑布》等。
作者简介
本文选自《铁箫人语》。
宗璞一家,在“文化大革命”中深受迫害,“焦虑和悲痛”“一直压在”作者心头。这篇文章写于1982年5月,当时作者的小弟身患绝症,作者非常悲痛(1982年10月作者的小弟病逝),徘徊于庭院中,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由花儿自衰到盛,感悟到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于是写成此文。
背景链接
瀑布( ) 迸溅( ) 挑逗( )
沉淀( ) 忍俊不禁( ) 琼浆( )
伫立( ) 凝望( ) 伶仃( )
遗憾( ) 盘虬卧龙( ) 酒酿( )
pù
bènɡ
tiǎo
diàn
jīn
qiónɡ
zhù
nínɡ
línɡ
hàn
qiú
niànɡ
生字词
笼
( )笼罩
( )鸟笼
( )嚷嚷
( )喧嚷
嚷
挑
( )挑逗
( )挑选
禁
( )忍俊不禁
( )禁止
lǒnɡ
lónɡ
rānɡ
rǎnɡ
tiǎo
tiāo
jīn
jìn
多音字
1、听朗读,圈点勾画,理清写作思路。
要求:
(1)用蓝笔(“_____”)勾画出“我”观赏紫藤萝瀑布行踪的语句;
(2)用红笔(“_____”)勾画出“我”所做或所想的语句;
(3)用短语简要而精确地概括所勾画的内容。
整体感知
1、听朗读,圈点勾画,理清写作思路。
行踪 停住脚步——伫立花前——加快脚步
做/想 赏花————忆花————悟花
(1-6) (7-9) (10-11)
整体感知
紫藤萝瀑布的“流动”牵引着作者。
“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紫藤萝瀑布的“盛”留住了作者的脚步。
作者驻足静静欣赏,由此回忆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但花朵从来都稀落,后来园中紫藤花架也都被拆掉,改种了果树。
最后,作者领悟到了“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小结
我们理清了作者的写作思路,即赏花(1—6)、忆花(7—9)、悟花(10—11);同时也留下了一个悬念:紫藤萝究竟有多美,竟能让作者不由得停住了脚步。现在让我们跟随作者去赏一赏花吧。
品读语言
阅读1-6段,并思考下列问题。
1、作者停下脚步的原因是什么?
2、作者描写了紫藤萝的哪些部分?
3、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紫藤萝的?
4、作者从哪些角度来描写紫藤萝的?
品读语言
1、作者停下脚步的原因是什么?被藤萝的“盛”吸引住了
2、作者描写了紫藤萝的哪些部分?花瀑、花穗、花朵。
3、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紫藤萝花的?
一片花瀑
每一穗花
每一朵花
先整体,后局部。
品读语言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
花色
4、作者从哪些角度来描写紫藤萝的三个部分?
形态
……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
……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挨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试探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也看不见藤萝花了。(第八段)
香气
(1)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
赏花之美
(2)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赏花之美
(3)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赏花之美
(4)“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在眼前紫藤萝瀑布和旧日紫藤花的对比中,作者对生命有了新的感悟。“流向人的心底”就是这种心理过程的形象表达,此时花与“我”仿佛交融在一起,共同感受生命的真谛。这是物我交融,可使情感的抒发更加强烈。
赏花之美
作者是被紫藤萝的“盛”吸引住了,并对花的“盛”进行了细致描摹。
先整体感受,“像一条瀑布”,是“紫色的大条幅”。满眼都是紫藤萝花,“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可见花的盛大、壮观。再局部细写,依次描写了花瀑、花穗、花朵。作者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形象、逼真地描绘了花的色泽、花的芳香、花的形态,凸显了花开的茂密、旺盛。
小结
七年级语文下册
18 紫藤萝瀑布
——宗璞
第二课时
第一节课,我们理清了作者的写作思路,即赏花(1—6)、忆花(7—9)、悟花(10—11),又跟随作者一起品赏了花之美;本节课,让我们一起去忆花、悟花,感受作者的情思及其写作手法的运用。
情感分析
一、阅读7-11段,思考下列问题并找出相应的句子。
1、找出最能体现作者赏花后感情基调的语句。
2、结合自己对作者生活经历的了解,说说作者在观看紫藤萝花的过程中,情感发生了哪些变化?
3、文中插叙十多年前家门外的一大株紫藤萝有什么作用?
情感分析
但是我没有摘。我没有摘花的习惯。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关于生死的疑惑,关于疾病的痛楚。我沉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试探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也看不见藤萝花了。
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1、找出最能体现作者赏花后感情基调的语句。
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关于生死的疑惑,关于疾病的痛楚。
思考:“我心上的关于生死的疑惑,关于疾病的痛楚”是指什么?
“文化大革命”中一家人深受迫害,父亲冯友兰受到各种各样的不公正待遇,再后来是慈母撒手人寰、小弟病重……
情感分析
2、结合自己对作者生活经历的了解,说说作者在观看紫藤萝花的过程中,情感发生了哪些变化? (找课文原句)
“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关于生死的疑惑,关于疾病的痛楚。”
“我沉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开始是关于生死的疑惑,关于疾病的痛楚——后来是充满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最后是振奋,对生活充满乐观和信心。
情感分析
3.文中插叙十多年前家门外的一大株紫藤萝有什么作用?
用十多年前紫藤萝花的稀落与现在花的繁盛形成对比,用十多年前花的不幸遭遇,与人的不幸遭遇形成类比。说明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为下文抒发人生感悟作铺垫。
{ED083AE6-46FA-4A59-8FB0-9F97EB10719F}
价值
花势
命运
眼前的紫藤萝
过去的紫藤萝
高贵
繁盛
幸运
卑微
卑微
悲惨
二、再读10-11段,并思考下列问题。
1、找出能体现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和赞美的语句。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不幸终究是有限的、暂时的,而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们不能被昨天的不幸压垮,应该像紫藤萝一样,以饱满的生命力和乐观积极的态度,投身到生命的长河中去实现人生的价值。(主旨)
1、开头说“停住脚步”,结尾说“加快脚步”,有什么作用?
内容:开头因为“我”被盛开的紫藤萝花所吸引而停住了脚步,设下悬念。结尾因为“我”看花、忆花进而到悟花,感悟到生命的美好与永恒,所以充满希望加快了脚步。
结构:首尾呼应,使文章更加严谨;升华主题。
写法探究
2、一次与自然景观的偶遇,一次与自然之物在心灵上的沟通,作者得到的是全新的感悟。紫藤萝花怎么会有这么大的魅力?
这是作者借用紫藤萝来暗示自己的情思,于是紫藤萝就有了某种寓意,成为作者志趣意愿的寄托。这种写作手法叫做“托物言志”。
写法探究
托物言志:是指诗人运用象征或起兴等手法,通过描绘客观上事物的某一个方面的特征来表达作者情感或揭示作品的主旨。
作者自己的“志”(志向、情趣、理想、追求)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这个“物”往往具有某种象征意义,成为作者的志趣、情感、理想或追求的寄托。作者个人之“志”,便借助于这个具体之“物”来表达,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表达也更巧妙、更完美。
写法探究
在上个单元学习的课文中,是不是也有使用这种托物言志写法的文章?
上个单元的《陋室铭》《爱莲说》也都属于典型的托物言志的写法。
刘禹锡借托陋室(物)来表达自己高洁傲岸、安贫乐道的高尚节操(志);周敦颐借托莲(物)来表达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特立独行、正直不阿的君子操守(志)。
对比拓展
从上个单元的《陋室铭》、《爱莲说》到今天学习的《紫藤萝瀑布》,它们对我们在写作有哪些启示?
(1)写景状物是抒情言志的基础。
写景状物是指写文章的一种手法,文章有些是描写自然现象、地理环境、名胜古迹,我们称做写景类文章;有些是描述事物的,如动物、植物、静物,我们称做状物类文章。
(2)景物的全局和每个局部要细细观察。
(3)对景物要有感情。
(4)要有感悟,要提炼出精辟的语句。
对比拓展
紫藤萝瀑布
珍惜生活珍爱生命
结构梳理
赏花
忆花:
悟花:
整体
花瀑
花穗
花朵
局部
动静结合
比喻、拟人
遭遇不幸,重现生机→插叙
生命永恒,美好顽强→议论、抒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