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积累“尴尬、烦躁、微不足道、大庭广众”等词语。
2、学习抓住关键语句,理解故事内容和人物思想感情的阅读方法。
3、理解课文围绕“台阶”组织材料,安排详略的写法。
4、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故事情节,体会作者感情。
5、理解“父亲”这个中国农民的典型形象,感受父亲性格中的艰苦创业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
6、培养学生热爱父亲,尊重父亲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分析父亲的形象特点,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
教材内容分析:
《台阶》以农民的儿子作为叙事者,叙述父亲为盖新屋而拼命苦干的一生,表现农民艰难困苦的生存状态和他们为改变现状而不懈努力的精神,作品兼有崇敬和怜悯双重感彩。
教学方法:朗读、讨论、点拨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工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生活中的台阶我们见过很多,那台阶高低的不同都意味着什么呢?(学生答)。今天就来学习一篇《台阶》,看看再本文中台阶的高低又意味着什么?
二、踏上台阶,走进父亲
1、首先,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来概括故事内容。
提示:一般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除了有人物,还应该有原因、经过、结果。
2、用文中的话来说,台阶低意味着什么?
三、凝望台阶,感受父亲
1、在我们对整篇课文有一个整体的了解的基础上,我们试着用一个词来解读我的父亲。请同学们用这样的句式(课件出示)“我的????????的父亲,你……”,来说说你对父亲的理解。
(从对父亲的细节描写中,读懂父亲,遇到问题可以和同桌交流)
父亲就是这样一位农民,他就是用要强、坚韧、辛劳但又摆脱不了的骨子里的谦卑造起了他的高台阶
2、对父亲追求了一辈子的幸福生活并没有实现。这个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当时有许多农民像父亲一样,再勤劳、再坚韧、再要强,也无法彻底改变命运,这是他们自己的原因吗?
(当时的社会、时代)
3、小说表现了一个时代的呼唤:农民渴望改变落后面貌,结束贫穷的生活(出示课件:小说通过塑造“父亲”这一形象,歌颂了我们民族拼命硬干、坚忍不拔、艰苦创业的精神,同时发出了时代的呼唤:农民渴望改变落后面貌,结束贫穷的生活)
四、解读父亲,感悟主题
1、父亲的故事讲完了父亲是一部书,父亲是一支歌,父亲是一首诗,本文把父亲写成了一首诗,请同学们在诗中再次感悟父亲(老师深情朗诵诗歌《父亲》)
出示:??????父亲
我的父亲
你喜欢坐在台阶上远望
你喜欢把那烟枪在青石板上敲响
摇来摇去的柳树枝啊
总也摇不散你那专注的目光
我的父亲
你那古铜色的脸
你那黄几几的脚板
你额头上那豆大的露珠
你那从春忙到冬的身影
是儿心中最美的画卷
我的父亲啊
你满挂着的笑容为什么在九级台阶筑起的鞭炮声中尴尬
我的父亲啊
你的背已经驼了几千年
你把你的胸膛挺高一些吧
我的父亲
你挺直的腰板为什么担不起一担水
你倔强的头颅为什么埋在膝盖间
我知道你的梦想
三级的台阶到了九级
我的父亲啊
怎么了
——你老了)
五、拓展迁移,感受父亲
父爱是一种深沉的爱,父爱没有体贴的温馨话语,没有耳边不停地唠叨,没有日夜陪我度过的温柔。但是父亲一直给我们一种山一般的依靠,给我们一种时时刻刻的心安。这种种情深藏在我们的心中,那就是对父亲的爱,今天,请你把对父亲的深情表达出来吧(出示课件:请你为父亲写一首小诗,来抒发你对父亲的深情……)(配乐写作)
(学生认真思考,老师巡视)
想想你的背影,我感受到了坚韧;凝望你的目光,我看到了爱心家里有老有小,你手里捧着欢笑,再苦再累,你脸上挂着温馨……是啊,这就是我们的父亲,我们深爱着的父亲请同学们把自己写的小诗送给父亲,把你的深情告诉给父亲吧!
?六、作业布置
以“父亲”为题写一篇文章
1.围绕中心选材、组材。
2.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
板书设计:
台阶
三级青石板台阶 地位 九级新台阶
父亲
教学反思:
2
1
2
1
1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