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9张PPT)
历史教学课件
第16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布什在白宫欢迎胡锦涛访美
第16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重难点:
重点:尼克松访华。
难点:中美关系改善的原因。
二、自学新知
快速阅读课文,你能找到以下问题的答案吗? 试一试,你一定会做到的!!!
1.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取得了哪些外交成就?
2.中国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在21世纪初取
得了哪些外交成就?
外交事业的发展
70年代
中美关系正常化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中日建交
改革
开放
以来(21世纪初)
2001年上海APEC会议
2001年中国加入WTO
主题:
特点:
To No 43
想一想,中美关系为什么会在20世纪70年代得到改善?
请你分别从美国、中国两个方面去考虑这个问题?
三、共同研讨
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对
中国在军事上实行威胁,政治上进行
孤立,经济上加以封锁,中美敌对状
态长达二十多年。
“如果没有(中国)这个拥有七亿多人民的国家出力量,要建立稳定和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设想的。” ——美国总统尼克松
材料一 1971年7月,尼克松重申他的意见,认为现在已有五个世界实力中心——西欧、日本、中国、苏联和美国,在本世纪的三分之一时间里,这五个力量将成为决定未来的中心。——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1.认识到中国在国际事务
中的重要作用,承认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
材料二 越南战争是美国人的滑铁卢,随着越南战争的爆发和失利,美国经济指标曾画出了一道由上升转为下滑的曲线。随着美国在越南的军事行动陷入困境,军费负担不断加重,美国经济又调头向下,1970年美国经济增长则完全处于停顿。——《环球时报》2002年10月21日
2.美国陷入越南战争的泥潭;希望进入
中国市场,获取经济利益。
材料四 “在这个世纪,实行过去失败了的任何政策都是不行的,遏制已经过时。” ——尼克松《不战而胜》
材料三 “在美苏进行对话的同时,美国可能需要在中国问题上位自己找个可以依靠的有力地位。” ——尼克松与戴高乐的谈话
3.增加对付苏联的资本,打中国牌牵制苏联。
从美国来讲:
1.认识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承认 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
2.美国陷入越南战争的泥潭;希望进入中国市场,获取经济利益。
3.增加对付苏联的资本,打中国牌牵制苏联。
敌视新中国的主要是美国,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新中国一直被排除在有美国操纵的联合国外。
1.从整体上打破外交僵局,改善国际地位;
材料五 从1960年起,中苏关系持续恶化到1966年中苏关系全面破裂。
自从赫鲁晓夫1956年上台后,苏联大国主义和民族利己主义日益膨胀,试图迫使中国将自己的外交政策纳入苏联全球战略的轨道。苏联单方面撕毁了中苏经济技术合同和协议,并在中苏边境地区挑起边界事端,制造流血事件,尤其是1969年3月发生的“珍宝岛事件”。这使得中苏边境形势十分紧张,两国关系几近破裂。面对苏联对中国安全的严重威胁,中国展开了反对苏联霸权主义的斗争。
在中苏关系恶化后,中国同大多数东欧国家的关系随之疏远。只有阿尔巴尼亚站在了中国的一边,两国关系曾有一段不同寻常的发展。
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 “文化大革命”使得中国各项工作受到严重干扰。然而在国际政策方面,中国提出了“联美反苏”的外交政策,改善了与西方国家的关系,中国外交取得了重大的成就。 在这一时期,美苏争霸中出现了苏攻美守的局面,迫使美国不得不谋求对华关系的改善,联合中国对付苏联。与此同时,苏联的霸权主义则构成了对中国安全的严重威胁。针对这种局势,中国政府及时调整了自己的对外政策,指导思想是针对苏联对中国造成的严重威胁,联合国际上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在世界范围内建立反霸权主义的国际统一战线。为此,重点改善了与美国、日本、西欧等西方国家的关系,这对我国对外关系的大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牵制和对付来自于苏联的威胁,
缓解国家安全压力;
1950年,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
从中国来说:
1.从整体上打破外交僵局,改善国际地位;
2.牵制和对付来自于苏联的威胁,缓解国家 安全压力;
3.有助于解决台湾问题,实现中国统一。
“乒乓外交”
1971年4月14日,周恩来接见美国兵乓球代表团,
中美开始接触,所谓“小球推动大球”。
1971年7月美国总统特使、总统国
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华
1972年2月21-28日,美国总统尼克松
访华,双方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中美建交。
1972年2月22日,周恩来总理同尼克松总统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会谈,就中美关系正常化
及双方关心的其他问题进行了讨论。周恩来表示:台湾问题是阻碍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关键。
尼克松表示:美国承认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1972年2月26日,周恩来总理陪同
尼克松总统在赴杭州的飞机上。
访问杭州后,尼克松一行飞往上海
中美建交公报(1979.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重申上海公报中双方一致同意的各项原则,并再次强调:
──双方都希望减少国际军事冲突的危险。
──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亚洲-太平洋地区以及世界上任何地区谋求霸权,每一方都反对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
中美建交公报(1979.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一九七九年一月一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商定自一九七九年一月一日起互相承认并建立外交关系。
美利坚合众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在此范围内,美国人民将同台湾人民保持文化、商务和其他非官方关系。
──任何一方都不准备代表任何第三方进行谈判,也不准备同对方达成针对其他国家的协议或谅解。
──美利坚合众国政府承认中国的立场,即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双方认为,中美关系正常化不仅符合中国人民和美国人民的利益,而且有助于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事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将于一九七九年三月一日互派大使并建立大使馆。
中美建交公报(1979.1.1)
1、1971年7月美国总统特使、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华
2、1972年2月21-28日,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双方签署《中美联合公报》,中美建交。
3、1979年1月,中美正式建交。
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
1979年1月,中美正式建交
1971年7月,基辛格访华
中国代表团笑逐颜开左为中国外交部副部
长乔冠华,右为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黄华
中国国旗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大楼前升起
中国是联合国创始会员国之一。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美国的阻挠,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和席位长期被蒋介石的代表窃据。第26届联合国大会经过激烈辩论,10月25日,联合国第二十六届大会就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一切合法权利,并立即把国民党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的2758号决议进行表决。
表决的结果是,决议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的压倒多数通过。当电子计票牌显示出表决结果后,会议大厅迅雷般的掌声轰鸣,持续达两分钟之久。不少国家的代表放声高歌,热烈欢呼,有不少人像过节一样情不自禁地跳起舞来。当然,也有人感到难堪和尴尬。
这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时刻,是一个辉煌的时刻,是一个永远值得纪念、值得中国人民以及全世界热爱和平、主持正义的国家和人民感到自豪的时刻。
1971月11月,中国代表团首次出席联合国大会。代表团团长乔冠华、副团长黄华和代表符浩、陈楚、熊向晖在会场上成为记者注意的焦点。
1972年9月27日 接见日本
内阁总理大臣田中角荣
1972年9月,周恩来同日本内
阁总理大臣田中角荣会谈
周总理与田中角荣在宴会上祝酒
1971年10 月2日,我国提出“中日复交三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日蒋和约”是非法的、无效的,必须废除。
1972年9月25日,田中角荣首相访华,29日,中日两国政府发表联合声明,中日实现邦交正常化。
1978年8月12日,《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10月22日,邓小平副总理访日,23日,中日交换和平友好条约批准书。
1979年12月5日,大平正芳首相访华,承诺向我提供第一批政府贷款。
新世纪、新挑战、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
规模最大、规格最高
回导航
我国外交事业取得
辉煌成就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
巴黎和会上,北洋军阀政府代表提出恢复中国山东主权……
如今,我们在外交上取得辉煌的的成就……
四、延伸迁移
1.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外交开创了新局面。能说明这一点的是①尼克松访华②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③中日两国正式建交④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五、巩固训练
B
2.将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发展史上重大事件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尼克松访华②基辛格秘密访华③《中美建交公报》 ④《中美联合公报》发表( )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③④①② D.②①④③
D
3.2001年APEC会议主题是( )
A新世纪、新挑战
B 参与、合作
C 促进共同繁荣
D新世纪、新挑战、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
D
4.中国迄今为止举行的规模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的地点是在( )
A.北京 B.南京 C.上海 D.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