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 学年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5课古代的非洲与美洲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 学年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5课古代的非洲与美洲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1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4-08 16:07: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
第5课
《古代的非洲与美洲》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第5课《古代非洲与美洲》是第二单元《中古时期的世界》的内容。本课主要内容包括古代东非、西非和南非几个主要古国以及美洲玛雅、阿兹特克和印加文明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基本情况。本课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的要求是:通过了解中古时期欧亚地区的不同国家、民族、宗教和社会变化,以及世界其他地区的社会状况,认识这一时期世界各区域文明的多元面貌。
本课介绍了古代非洲与美洲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主要叙述古代非洲历史,古代非洲发展出带有地域特色的农业,在农业和对外贸易发展的基础上,在东非出现阿克苏姆王国和摩加迪沙等文明古国,在西非先后崛起加纳、马里和桑海等大国,着重介绍了东非沿海国家和西非等国在文明进程中深受对外贸易的影响,在南非则简要介绍了大津巴布韦国家。第二部分围绕古代美洲印第安文明展开。先后介绍了玛雅文明在农业、建筑、文字、数学等方面的成就;阿兹特克文明在农业和城市建设的成就;印加文明在帝国行政管理等领域的成就。通过对古代非洲与美洲丰富文明的介绍,认识和了解世界文明。
【学情分析】
本课内容对学生而言相对陌生,教学过程应注意激发学生兴趣由浅入深。教材内容较多,对于学生全面了解古代非洲、美洲文明的特点存在一定的难度,但对学生而言阅读难度不大。因此有必要提供相对丰富的史料,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非洲和美洲古代文明的特点,进而认识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在了解古代非洲、美洲文明特点的同时,也要关注其历史时空的发展脉络,这有助于学生更好理解古代非洲与美洲的历史。?但如何提炼各文明特点,如何把握各文明中诸多表现之间的历史关联对学生而言难度较大,课堂可做适当铺垫以供学生探究学习。
【教学目标】
1.在地图中指出中古时期非洲、美洲主要国家的地理位置,了解其大致时间,培养时空观念;在史料研习的过程中,学生通过时空的定位发展时空观念,通过史料的解读提升史料实证能力。
2.史料引入,解释有关文明概况出现的原因与联系,多角度把握古代非洲与美洲的特点。通过一个个预设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掌握中古时期非洲与洲文明的状况,勾勒时间线索、强化时空观念,形成宏观认识,培养学生唯物史观。
4..学习中古时期非洲、美洲文明的特点、社会发展状况,认识这一时期世界文明的多元面貌,涵养家国情怀,强化对历史的理解,提高对历史的解释能力。
【教学理念】
通过创设情境,引入新知,这符合学生认知心理的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我在课前,利用非洲、美洲的人文图片,进行情境导入,带有非洲传统特色的旋律使学生们兴趣大增。然后,展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一些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这样的教学氛围,不仅有利于实现学生自主化学习,而且能够激发个人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在师生互动、师生交往、师生合作的过程。课堂上教师应成为学生们学习的助手,学生应成为学习的主人。问题的解决不是由老师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学生自己从图中分析出来。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索,目的明确,思维指向集中,提高了学习效率。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古代黑非洲与美洲的社会发展状况。
2.初步探讨各文明的特点及形成原因。
【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任务驱动法等。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通过“饭桌上的美食”,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帮助学生对本课有一个总体认识,展示材料:“饭桌上的美食”图片,“非洲大陆”示意图。
设计意图:以历史图片方式导入学习任务,可以形成相对宽松的学习氛围,同时增强学生的历史时空观,通过对图片的解读既可对第一单元的历史知识有所回顾,也因为产生历史疑问而对本课内容激发学习的兴趣。
过渡:非洲和美洲是人类最早活动的区域,但由于自然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北非之外的非洲和美洲文明发展相对缓慢,在上古时代并未形成成熟的文明与国家,进入中古时代,这些区域逐渐走向成熟。
探究一:
阅读观看图片并思考:古代非洲大陆的分布,以及独特的地理位置?
非洲最大的民族班图人:班图民族广泛分布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各地,他们为农耕部落,在迁移中逐渐吸取畜牧文化和渔猎文化,发展成为混合经济,包括农业、牧业、和铸造业。数千年的迁徙活动展现了古代非洲人生机勃勃、开拓进取的精神,证明非洲绝非一块停滞不前,没有历史的黑暗大陆。班图人的迁徙,传播了先进的文化技术,促进了民族融合和国家组织的产生,对非洲古代史的演变与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古老的非洲大地不仅孕育了古埃及文明,还先后出现了众多风格独特的鲜为人知的非洲文明。东非的阿克苏姆王国、西非的加纳等国、南非的大津巴布韦都充分展示了古代非洲的文明成就。
一.古代非洲文明
1.地位
①非洲(拉丁文:Africa),全称阿非利加洲,位于东半球西部,欧洲以南,亚洲之西,东濒印度洋,西临大西洋,纵跨赤道南北,面积为3020万平方公里(土地面积),占全球总陆地面积的20.4%,是世界第二大洲,同时也是人口第二大洲(约12亿)。
②非洲是古代农业一个重要的发源地
③非洲是世界古人类和古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公元前4000年便有最早的文字记载。非洲北部的埃及是世界文明发源地之一
2.文明的创造者—班图人
结合课本第27页及展示材料总结班图人为非洲文明作出的贡献。总结如下:
①农业:培育出甜高粱、西瓜和棉花等。
②畜牧业:驯养牛,引进绵羊和山羊等。
③冶铁业:掌握了冶铁技术。
④扩展:活动区域从西非扩展到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到11世纪,班图人成为当地的主要居民,农业、畜牧业和冶铁技术也传播到非洲大部分地区。
设计意图:
通过最近发生的时政新闻引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地图让学生有时空上的掌握。
合作探究:(分小组进行)
探究二:学生观察《古代非洲国家示意图》回答:
(1)非洲的地理环境特征?
(2)这种地理环境特征可能会对非洲文明产生怎样的影响?
探究三:学生依据地图和文物遗迹分析
(1)东非古国阿克苏姆王国的特点?
(2)并根据史料分析阿克苏姆文明的兴衰原因?从中我们得到什么启示?
探究四:比较西非文明和东非文明的不同?
3.主要文明中心
根据图片和课本找出东非、西非、南非的主要文明中心
东非文明——
阿克苏姆
西非文明——加纳、马里、桑海
南部非洲文明——大津巴布韦
4.古代东非文明
展示材料与图片,为同学们介绍阿克苏姆王国以及发展情况。
5.古代西非文明
(1)概况
时间:8—15世纪。
代表:加纳、马里、桑海
经济:?①丰富的黄金资源
;?②控制着穿越撒哈拉沙漠
的商路和黄金交易;?③出口象牙和奴隶,买进马、布匹和盐。
(2)加纳
加纳是一个以尼日尔河中上游为中心的古老的非洲黑人王国。从9世纪到11世纪,加纳统治着撒哈拉沙漠以南的西非地区。加纳帝国也被称为黄金王国,因为它曾经统治着西非的黄金贸易(后来被马里帝国取代),而且因为日常生活中几乎都与黄金有关。在商业基础上,帝国扩大了其势力范围,控制了北部的盐进口和南部的黄金销售。帝国的收入大多数来自于买卖和其他商品的征税。300年前后,古加纳王国在塞内加尔河至尼日河上游之间建立。7世纪以后,伊斯兰教的势力传到北非,加纳仍然独立于伊斯兰世界,进入了其最广泛的时期。11世纪,摩洛哥伊斯兰穆拉比王朝兴起,1062年入侵加纳,遭到排斥。但在1076年,穆拉比特王国最终征服了吉姆比的加纳王国首都(吉姆比是否是加纳帝国的首都是有争议的),迫使当地人民皈依伊斯兰教。此后,加纳帝国开始衰落,最终被马里帝国吞并。
(3)马里
马里征服加纳后,进一步进行扩张,逐步把内加尔河和尼日尔河流域纳入版图,成为西非最强大的国家。马里继承并扩大了加纳的贸易,城市和文化相当繁荣。
①政治:征服加纳后进一步扩张,逐步把塞内加尔河和尼日尔河流域纳入版图,西非最强大。②经济文化:外贸兴盛;城市和文化繁荣,廷巴克图成为西非重要的文化中心。
(4)桑海
桑海原是马里属国,后来利用马里内乱崛起,攻灭马里,确立了西非的霸主地位,16世界达于极盛。
①兴衰:
攻占马里,确立在西非霸主地位,16世纪达于极盛,16世纪末逐渐衰落。
②统治:政治:实行中央集权,官吏直接由国王任免。经济:扩大对外贸易,奴隶成为生产重要力量。文化:兴建学校,鼓励文化发展。
6.古代南部非洲文明
①建立:11世纪末,班图人建立津巴布韦国家。②发展:14—15世纪,津巴布韦进入鼎盛时期,包括今南非的部分地区都被纳入它统治下。
?
二、古代美洲文明
展示材料:古玛雅遗址。
为学生展示地图,介绍今天要学习的美洲的地理位置。
为同学们展示地图并提出问题,指导同学们进行课堂讨论。
1.美洲介绍
(1)美洲(America)位于西半球,太平洋东岸、大西洋西岸。自然地理分为北美洲、中美洲和南美洲,面积达4206.8万平方公里,占地球地表面积的8.3%、陆地面积的28.4%,美洲地区拥有大约9.5亿居民,占到了人类总数的13.5%。(2)美洲是唯一一个整体在西半球的大洲。北美洲和南美洲,以巴拿马运河为界,总称亚美利加洲,简称美洲,美洲又被称为“新大陆”。
展示材料:
玛雅从来不像中国、埃及等文明拥有一个统一的强大帝国,全盛期的玛雅地区分成数以百计的城邦,然而玛雅各邦在语言、文字、宗教信仰及习俗传统上却属于同一个文化圈。4至10世纪期间,玛雅文明非常的繁荣,但随后便衰落下去,其原因尚不清楚。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玛雅人的城市,如果它们可以这样称呼的话,是举行仪式的中心,而不是要塞、居住或行政首都。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玛雅人从事的是刀耕火种的农业;这种农业在两、三年内便耗尽了土壤的肥力,因此,他们需要不断地迁移村庄驻地。???????????????????????????????????????????????????????????????????????????????????????????????????????????????????????????????????——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美洲文明创造者—印第安人
印第安人(American
Indian),是对除因纽特人外的所有美洲土著的统称,并非单指某一个民族或种族。印第安人分布于南美洲和北美洲各国。他们所说的语言有上百种,一般统称为印第安语或美洲原住民语言。印第安人的族群及其语言的划分情况均至今没有公认的分类。
(1)农业:独立培育出马铃薯、玉米、番茄和花生等(2)文明:创造了玛雅、阿兹特克和印加文明。
3.玛雅文明
(1)兴衰
约形成于公元前1500年的中美洲的尤卡坦半岛,曾非常繁荣。15世纪中期,西班牙殖民者入侵,玛雅文明衰落。
(2)特征
①发展了以种植玉米为主的农业,建立了众多城市国家。
②氏族首领、贵族和祭司构成了统治阶级;一般氏族成员成为平民,从事农业和手工业。
③城市建筑精美,规模宏大;城内有多座用于祭祀的金字塔庙宇。
④制造精美陶器;独特的表意文字;复杂的历法纪年;采用
20进位制,知道零的概念。
4.阿兹特克文明
(1)兴衰
①14世纪,兴起于今墨西哥地区。②16世纪初,进入鼎盛时期,控制了整个墨西哥谷地及其周边部落。人口有600余万。
③1519年西班牙人入侵后,把特诺奇蒂特兰改名为“墨西哥”作为统治中心,阿兹特克文明毁灭。
(2)表现
①上层阶级垄断官职,掌握军队。被征服者由原来的部落首领管理,
但需向阿兹特克人缴纳贡赋。②经济基础是农业。发明了“浮动园地”,扩大了耕地面积。③都城:特诺奇蒂特兰,位于特斯科科湖岛上,全城水渠和道路纵横交错。著名建筑:太阳金字塔与神庙
5.印加文明
印加文明是在南美洲西部、中安第斯山区发展起来的又一著名的印第安古代文明。它的影响范围北起哥伦比亚南部的安卡斯马约河、南到智利中部的马乌莱河,全长4800公里,东西最宽处500公里;大体说来,它包括了现今厄瓜多尔山区、秘鲁山区部分,玻利维亚高原地区、半个智利和阿根廷西北部地区。
(1)兴衰
①12世纪,以秘鲁库斯科为都城建国。
②13世纪逐渐崛起。
③15世纪末
16世纪初,印加帝国鼎盛,人口约600万。
④1533年,西班牙殖民武装攻占库斯科,印加帝国逐渐走向灭亡。
(2)特点
?①政治:最高统治者是国王,世袭继承,拥有行政、立法和军事大权。全国划分为四大政区,每个政区设立一个长官,贵族充任;政区之下,再按照人口多少设置各级官员。
为征税和征兵,编制了详细的人口调查表。
修建了完善的道路系统,用于传递命令和情报,以及调动军队。将征服地区部分或全部居民迁移到新地区,
以防止他们反抗。
②经济:土地、矿藏和牲畜归国家所有。
1983年印加文明的“得力之作”马丘比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文化遗产名录。
马丘比丘被称作印加帝国的“失落之城”。“马丘比丘”在印加语中意为“古老的山巅”。古城海拔2280米,两侧都有高约600米的悬崖,峭壁下则是日夜奔流的乌鲁班巴河。由于其圣洁、神秘、虔诚的氛围,马丘比丘被列入全球10大怀古圣地名单。
????经专家们测量,这成千上万块巨大的花岗岩石来自于600米以下的山谷里。当时的印加人连车辆和畜力都不会使用,怎么能够把几十吨重的石头搬到这么险峻的高山之上?那些巨大的石块很明显留有像人们切奶酪一样切割的痕迹。石块之间没有灰浆,没有水泥,更没有使用任何粘合剂,但却拼得天衣无缝、牢固无比。
探究任务五:
印第安文明衰亡的原因?
展示材料并提出问题:印第安文明衰落的原因是什么?
指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进行总结: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掠夺、屠杀;殖民者带来的疾病、瘟疫等灾害;孤立发展,内部之间缺乏交往、学习?。
学生总结:在15世纪西欧殖民者入侵以前,以玛雅文明、阿兹特克文明、印加文明为代表的美洲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由于西方殖民者的侵略、自然灾害等原因,也因为美洲文明本身在发展过程中相互之间的交流极少,它们走向了衰落,留给人类诸多启示。
三.小结
在当今世界,文化的交流依然是促进文明发展的重要因素。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都扎根于本国本民族的土壤之中,都有自己的本色、长处、优点。文明无高低优劣之分,只有姹紫嫣红之别。应该秉持平等与尊重,摒弃傲慢与偏见,加深交流对话。
我国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应该主动开放,学习其他民族、其他国家先进的文化和技术,适应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并让学生自行进行梳理,达到巩固复习的效果
核心素养:加强学生的家国情怀教育,我们也要尊重各国各民族文明,维护世界文明多样性,积极推动文明交流互鉴。
【教学评价】
1、自主学习:学生填写的《古代非洲文明》表格
(1)分小组统一表格内容
(2)以小组为单位展示学习成果
古代非洲文明
名称
存在时间
主要文明成果(特点)
西

加纳
8—13世纪
马里
13—17世纪
桑海
15—16世纪
东非
阿克苏姆(今埃塞俄比亚)
4世纪鼎盛11世纪衰落灭亡
南非
大津巴布韦
11世纪末建国14—15世纪鼎盛
2、自主学习:学生填写《古代美洲文明》表格
(1)分小组统一表格内容
(2)以小组为单位展示学习成果
古代美洲印第安人文明
名称
区域
存在时间
主要成果
玛雅文明
今墨西哥、危地马拉、洪都拉斯一带
3—9世纪鼎盛15世纪衰落
阿兹特克文明
今墨西哥地区
14世纪兴起
16世纪鼎盛
印加文明
安第斯高原秘鲁库斯科地区
13世纪兴起
15世纪末---
16世纪鼎盛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在第5课《古代的非洲与美洲》这一节的教学中,我制作了精美多媒体课件,通过有效地利用多媒体资源,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信息技术和历史教学融为一体,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例如,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在世界中的位置图、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形图、中南美洲洲的图片资料。提出各种具有较强启发性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让他们自己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促进他们大胆地驰聘自己的思维和想象,发展他们的智力。从而,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学生事先将与问题有关的大量资料进行了了解。学生通过分小组讨论进行自主学习,对课前获取的资料进行归纳、分析。教师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进行适当的提示,引导学生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我深感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一个持续提升的过程,任重而道远,还需要在教学技能,知识储备方面继续努力。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