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 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 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4-08 16:12: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4课
中古的亚洲教学设计
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将核心素养的培养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学生怎么学,如何将教师的学科思维过程可视化进行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分析:从单元设计的角度来看,在历史时期上,本课处于中古时期,是连接古代文明的产生发展到走向整体的世界的中间时期,既是文明多元并存、独立发展的阶段又是交流加强互相借鉴共同发展的重要时期。在空间上,中古时期的亚洲与欧洲、非洲和美洲一起在各自的历史进程中发展迅速,亚洲各文明之间的联系加强并且亚洲文明对欧洲文明产生深远影响。
????从本课内容子目来看,教材的逻辑是按照地理和时间顺序,先概述西亚的阿拉伯帝国和奥斯曼帝国,再介绍南亚和东亚的国家。这几个地区的文明既有自身特色,又分别受到西亚阿拉伯帝国文明和东亚中华文明的影响,德里苏丹国是阿拉伯世界继续扩大的结果,日本和朝鲜则在中国影响下发展出自己独特的制度和文化。各文明既独具特色又相互联系。
学情分析:高一学生经过一学期的中国历史学习,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学习方法和学科素养意识。但世界古代史尤其是中古时期的历史对他们来说会略有困难,因为中古时期的亚洲在初中的历史学习中只涉及到阿拉伯帝国和日本的大化改新,其他的内容都不曾了解,同时众多地区众多的地名、制度、文化特点、时空的转换容易让学生产生认知障碍,失去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
通过了解亚洲封建国家阿拉伯帝国、南亚笈多帝国和东亚日本及朝鲜的演变,认识中古世界文明的多元面貌;
通过分析奥斯曼帝国、德里苏丹与阿拉伯帝国之间的联系,日本、朝鲜的发展与中国的联系,理解文明的延续与扩展、并存与融合;
通过分析阿拉伯帝国对东西方贸易文化交流的作用,理解文明之间的交流借鉴。
通过对地图和史料研读的指导分析,提高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素养。
教学重点:阿拉伯帝国和奥斯曼帝国
教学难点:日本幕府政治的兴起
教学设计思路:以阿拉伯文明的发展为重点突出西亚文明的特点,然后以阿拉伯文明和中国隋唐文明的扩展为主线整合教材内容,建立各子目之间的联系。通过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层层推进学生的思维,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
教学过程(表格描述)
教学环节
主要教学活动
设置意图
一、导入
以《一千零一夜》这部典型的阿拉伯文学作品简介导入。中古时期的阿拉伯帝国是如何而形成的?有何影响?同一时期还有哪些独具特色的文明,他们之间有何联系呢?
以相对熟悉的文学故事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二、阿拉伯帝国
(一)阿拉伯帝国的建立
1.7世纪早期,穆罕默德统一了阿拉伯半岛
引导学生回顾初中所学知识,简要介绍地理环境和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权,并基本统一阿拉伯半岛。
2.8世纪中期,阿拉伯帝国的建立
???学生依据地图简要表述阿拉伯人扩张的重大过程和帝国形成。
教师予以点评和补充。
7世纪中期起,阿拉伯人大规模向外扩张。北进叙利亚,东灭波斯,进而征服阿富汗和印度西北,兵锋直抵中国唐朝边境。751年在怛罗斯击败唐朝军队,控制中亚,向西攻克埃及,横扫北非,在西南欧洲,占领西班牙使之成为帝国的一个行省。至8世纪中期,地跨欧亚非三洲的阿拉伯帝国形成。
提问:在此之前地跨欧亚非三周的帝国有哪些?阿拉伯帝国继承了哪些帝国的遗产?
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它们都通过不同的方式促成了该地区相互之间的联系,阿拉伯人继承了这份重要的遗产。阿拉伯人接受了波斯帝国以来西亚地区的传统,同时结合了阿拉伯人和伊斯兰教的习惯,是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
过渡提问:阿拉伯帝国的历史概况,应该从哪些方面来了解?
(二)阿拉伯帝国的政治经济文化
1.阿拉伯帝国的政治制度
解释哈里发的概念,说明阿拉伯帝国是政教合一的国家,伊斯兰教经典具有法律效力。
理解帝国从中央到地方的基本架构。提问:这样的政治体制对阿拉伯帝国的经济和文化发展有何作用?
强化了不同地区之间的联系。有利于东西方生产技术和商业贸易的发展,文化的交流。。
2.阿拉伯帝国的经济?
先进农业技术传播,手工业和商业繁荣,对外贸易发达。
学生分析《阿拉伯人商业活动示意图》和相关史料,思考:阿拉伯帝国在沟通世界贸易中有何作用?
先让学生说明看地图的方法和从文字资料中提取信息的方法,再从不同的角度回答问题。
阿拉伯帝国贸易范围广泛,欧亚非各洲的各类商品汇聚,巴格达等大城市成为东西方贸易的桥梁,促进了东西方贸易发展。
3.阿拉伯帝国的文化
学生回忆他们所了解的阿拉伯文化,教师补充表格,引导学生分析:阿拉伯文化的特点和文化繁荣的原因是什么?
阿拉伯文化特点:兼收并蓄,融合创新;各领域成就斐然。
引导学生观察地图,分析史料,从帝国政治经济状况、统治者政策等角度分析文化繁荣的原因。
追问:阿拉伯文化对世界有何深远影响?
一方面从自身的角度,阿拉伯人通过融合东西方文化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阿拉伯文化,为世界历史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另一方面,阿拉伯人不愧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伟大使者。中国的造纸术、罗盘针、火药等重大发明,印度数学、稻米、棉花、食糖等,都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的。丰富了欧洲人民的经济文化生活,促进社会发展。
阿拉伯学者却通过翻译保存了大量的希腊学术著作,并把这些著作通过拉丁文等译本传回欧洲,弥补了欧洲文化的“断层”,为欧洲新文化——文艺复兴和近代自然科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过渡:9世纪后期阿拉伯帝国走向分裂,1258年被蒙古军攻灭首都巴格达,盛极一时的阿拉伯帝国灭亡,但阿拉伯世界的扩张和阿拉伯文化的发展并未结束。奥斯曼帝国的兴起就是代表。
培养学生历史表述中的时空观念和阅读地图的方法,帮助理解阿拉伯文化的独特性和包容性
温故知新
借助地图建立学生对地中海周边地区历史发展的时间和空间观念;认识阿拉伯帝国政治制度对东西方传统的融合
培养学生从不同形式的材料中提取信息,进行整合,有逻辑地进行历史解释的能力
指导学生多角度综合思维,进行历史解释训练,理解阿拉伯帝国在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方面的作用
突出重点,理解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贡献,并训练学生历史解释的多角度意识和对历史联系的关注。
三、奥斯曼帝国的兴起
?1.1453年,奥斯曼攻灭拜占庭帝国
教师简要介绍奥斯曼土耳其在小亚细亚的崛起和扩张。
提问:土耳其信奉伊斯兰教,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首领称苏丹,这说明它与阿拉伯帝国有何联系?
简要解释苏丹的概念。“苏丹”原指“有道德或有宗教权威的人”。阿拉伯帝国时期阿拔斯王朝的哈里发将这个头衔授给帝国境内的地区性王朝统治者,此后苏丹逐渐成为穆斯林国家统治者的称号。
1453年,奥斯曼攻灭拜占庭帝国,但继承了其文化遗产并促进阿拉伯文化的传播。
结合史料分析,奥斯曼土耳其人灭亡拜占庭帝国对东西方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
2.15-16世纪,奥斯曼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比较奥斯曼政权结构与阿拉伯帝国的异同。
学生结合地图和史料,分析:奥斯曼帝国的扩张给东西方交流带来的影响。
文化上:奥斯曼帝国对基督教、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传统和西亚、北非等地的东方文化因素兼收并蓄,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文化。东西方文明也因此得以交流、综合并创新发展,首都伊斯坦布尔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中心。
经济上: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扩张威胁东西方之间的传统商路,亚洲输往欧洲的重要产品如香料、丝绸等价格暴涨,影响了后来的新航路开辟。
过渡:从阿拉伯帝国到奥斯曼帝国,我们感受到了历史发展的延续性和不同地区经济文化交流的加强带来的发展和变化。在南亚和东亚地区也是如此。
理解奥斯曼帝国是阿拉伯世界的继续扩展,它对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既有正向的促进作用,也有垄断贸易带来的刺激作用。
??培养学生提取和归纳信息进行历史解释的能力
四、南亚的国家
1.中古印度4世纪初建立笈多帝国
简介笈多帝国迅速统一北印度。经济上以农业为主,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手工业比较繁荣。
印度教兴起,并逐渐发展成为印度的主要宗教。
2.德里苏丹帝国的建立
11世纪,突厥人入侵印度,13世纪初在印度建立与阿拉伯帝国相似的中央集权政教合一政制;伊斯兰教及阿拉伯文化传入。
印度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印度古老的传统文化具有强大同化力。印度历史上曾多次遭到侵略,早期入侵的的希腊人、白匈奴人等虽然在军事上取得胜利,但在文化上却不得不屈服。德里苏丹国的建立却使伊斯兰教在印度迅速传播,阿拉伯语言、文化、生活方式和社会习俗大量传进印度,并且渗入土著的古老文化之中,多种宗教文化并存,奠定了现代南亚文化的基础。伊斯兰教与印度教的宗教冲突也长期存在。
了解印度教兴起
阿拉伯文化的扩展。
理解近现代印度宗教冲突的根源
五、东亚的国家
过渡:从西亚到南亚,我们感受到中古阿拉伯文化的魅力和扩展,在东亚,则是另一个国家文明的不断传播扩展。那就是璀璨的中华文化。东亚的日本、朝鲜、越南等国深受中国影响。
1.日本
①“大化改新”:
引导学生回忆初中所学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措施。
???影响:日本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
②幕府政治的兴起:
学生分析相关史料理解幕府政治兴起的原因,教师用结构示意图呈现。
主要是由于生产力发展,随着铁农具的普及和技术的进步,新土地得以开垦。政府为鼓励人民垦荒,三世一身法导致土地私有制发展,原有的国家土地所有制班田制难以维持。贵族、佛寺和神社趁机广占土地,形成庄园。一些大的庄园主从天皇那里获得了不输不入的特权,中小庄园主为了获得类似特权,把自己的土地通过“寄进”方式交给大庄园主,使大庄园主的势力进一步膨胀。而贫苦农民为摆脱国家沉重的税赋,或者逃亡,或者投靠地方豪强。土地兼并盛行,封建庄园经济逐渐形成。
为应付人民反抗和其他庄园主的侵犯,保护财产,大庄园主们开始组建私家武装,豢养专业武士。庄园实际成为脱离中央的“独立王国”,形成控制某一地方的武士集团。天皇和中央政府逐渐被架空,日本中央集权体制逐渐瓦解。
呈现幕府武家政治的基本政权架构。
思考:幕府政治有何特点?天皇为首的朝廷只保有名义上中央政府称号,将军为首的幕府掌握实权;武士与将军结成主从关系,成为将军的家臣;将军赐予武士官职和俸禄,武士对将军宣誓效忠、承担纳贡、兵役等义务。
17世纪幕府统治衰落,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西方思想的传入,幕府闭关锁国企图维护武家政治。
学生阅读课本第26页问题探究,思考:坂本太郎在《日本史》中对锁国政策的评价是否有道理?说说你的理由。
看待问题我们需要一分为二辩证思考,并且分清主次。锁国虽然一定程度上维护了日本文化的传承,但也严重制约了日本的发展,使日本疏离于世界发展的现代化潮流。后来明治维新和学习西方的成功,从反面证明了锁国政策的落后。
2.朝鲜
???与古代日本类似,古代朝鲜历史的发展也深受中国影响。
学生阅读教材概括朝鲜发展阶段和主要内容:模仿中国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温故知新
认识日本文化与中国隋唐文化的联系,理解区域文化的交流和扩展。
突破难点,提高从材料中提取信息进行历史解释的能力
渗透唯物史观,运用辩证的方法进行评价分析。
了解朝鲜发展的基本线索和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学习,中朝友谊。
六、小结
引导学生结合地图回顾小结本课内容
提问:中古时期的亚洲,反映亚洲历史发展怎样的特点?有何趋势?
①亚洲历史的发展是多元的,都对世界文化做出了自己的贡献。纵向来看,发展不平衡,有先有后,有快有慢。
②文明的交流日趋加强。横向来看,不同地区的文化互相影响,联系日益增强。中国、印度、阿拉伯文明在这一时期不断向外传播,与深受中国影响的日本、朝鲜文明交相辉映,谱写了亚洲文明发展史上光辉灿烂的一页。
横跨亚欧非三洲的阿拉伯帝国,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融,奥斯曼土耳其的崛起,客观上起到了促进伊斯兰教的传播、传承阿拉伯文明的作用。中古时代的亚洲大陆,文化多元,各具特色;诸多文明联系日益增强,技术、文化的交流使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大为加快。
小结
提升历史认识
板书设计:
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
教学评价设计:
1.以中古阿拉伯文明和和中华文明为中心设计思维导图,呈现中古亚洲各文明的发展历程、特点与联系,注意时间、空间的呈现方式。
2.拓展思维:谈谈你怎么看待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帝国、德里苏丹国之间的关系,搜集相关资料,说明你的看法。
教学反思:在教学的过程中始终关注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和学生已有的学情,引导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结构基础上学习新的内容,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围绕重难点设计有梯度的问题,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将历史学科思维外显可视化,整体思路顺畅,重点难点突出,紧扣课标,承接前后单元的历史学习。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启发学生思考,训练学生的时空观念、辩证思维和历史解释能力。
?????需要继续探究的是如何更好地取舍教学内容,让讨论更加充分,让课堂更加主次分明。解决措施设想:
1.更充分地运用教材,设计有层次的问题。教学重点和难点,适当补充资料,延展问题,加深理解。教材中的资料很丰富,以教材中的地图和史料为主要学习资料进行探究学习,指导学生提取信息的方法,培养归纳意识、发散思维,能提升学生的历史阅读能力,理解教材的编写思维,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也能教学时间的分配更为合理。
2.更好地运用地图和时间轴,帮助学生建立整体的知识框架,将重大的史事置于相应的时间和空间中,促进历史理解的同时提升时空观念。
3.学生活动形式可更灵活注重实效:从课前的知识导学案,到课上的小组讨论,到课后思维导图的设计。不是每节课每一个环节都有,而是根据教学的需要灵活设置。力争让每一位同学的思维动起来,可以互相启发,从单点到多点再到建立联系,在老师的引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同课章节目录